簡述急性左心衰竭的預防措施
1、及時控制或祛除心內外的感染病灶,控制由溶血性鏈球菌所致的扁桃體炎等感染灶;預防和控制風濕活動;積極預防和控制感染性心內膜炎、呼吸道感染及其他部位的感染。 2、迅速糾正心律失常 :當心臟病患者發生心律失常時,應迅速給予糾正,異位心律恢復至正常竇性心律,或使過緩、過速的心室率控制在安全范圍,以防止心衰的發生。 3、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失調。 4、治療貧血并消除出血原因。 5、避免輸液過多、過快。 6、停用或慎用某些抑制心肌收縮力的藥物。 7、其他 避免過度勞累、情緒激動。過度肥胖者應控制飲食。......閱讀全文
簡述急性左心衰竭的預防措施
1、及時控制或祛除心內外的感染病灶,控制由溶血性鏈球菌所致的扁桃體炎等感染灶;預防和控制風濕活動;積極預防和控制感染性心內膜炎、呼吸道感染及其他部位的感染。 2、迅速糾正心律失常 :當心臟病患者發生心律失常時,應迅速給予糾正,異位心律恢復至正常竇性心律,或使過緩、過速的心室率控制在安全范圍,以
簡述急性左心衰竭的并發癥
可并發心源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等。 1、心源性休克 急性左心衰由于短期內心排血量顯著、急驟降低,其中50%伴有對容量負荷沒有反應的嚴重的右室損害,使血壓下降、周圍循環灌注不足,出現心源性休克。 2、多器官功能衰竭 急性心功能不全尤其是心源性休克可致重要臟器急性缺血
關于急性左心衰竭左心衰竭常見的體征介紹
由于心臟排血功能低下導致心排血量不足而引起的休克,稱為心源性休克。心排血量減少突然且顯著時,機體來不及通過增加循環血量進行代償,但通過神經反射可使周圍及內臟血管顯著收縮,以維持血壓并保證心和腦的血供。臨床上除一般休克的表現外,多伴有心功能不全,肺楔嵌壓升高,頸靜脈怒張等表現。左心衰竭常見的體征有
急性左心衰竭的急救處理
⑴患者取坐位,雙腿下垂,以減少靜脈回流; ⑵吸氧;高流量(6-8L/min)吸氧,乙醇(30%-50%)濕化; ⑶鎮靜;嗎啡具有鎮靜作用和擴張靜脈及小動脈作用; ⑷強心劑;以毛花苷丙0.4mg緩慢靜脈注射; ⑸快速利尿;靜脈注射呋塞米20-40mg; ⑹血管擴張劑;硝普鈉緩慢靜脈滴注,
簡述急性心肌梗死并發急性左心衰竭的臨床表現
持續性胸痛 (一般在15分鐘以上) , 突發性呼吸困難、胸悶,、咳嗽有泡沫痰,肺部有濕性啰音;心電圖出現動態ST-T改變;血清心肌酶在動態觀察過程中有持續升高表現。多有 OMI 及梗死前心絞痛; 多并存高血壓、 糖尿病和高脂血癥; 多有吸煙史,冠脈基礎病變嚴重,左主干或三支血管病變多見。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臨床路徑
? 一、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急性左心功能衰竭(ICD-10:I50.1)???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心血管內科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年),《歐洲急性心力衰竭臨床診療指南》??? 1.臨床表現:
關于急性左心衰竭的病因分析
1、與冠心病有關的心肌梗死,特別是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乳頭肌和腱索斷裂、室間隔破裂穿孔等; 2、感染性心內膜炎引起的瓣膜穿孔、腱索斷裂所致瓣膜性急性反流; 3、其他:高血壓血壓急劇升高,原有心臟病基礎上快速性心律失常或嚴重緩慢性心律失常;輸血、輸液過多、過快等。
急性左心衰竭的臨床診療(一)
? (一)癥狀??? 1.呼吸困難? 呼吸困難是患者的一種主觀感覺,自己感覺“喘不過氣”、“呼吸費力”、“氣短、氣憋”。輕度左心衰竭,患者在安靜狀態下可無明顯不適,體力活動時出現呼吸困難,稱勞力性呼吸困難。待病情加重,即使在平臥狀態下患者亦感“氣短,氣憋”,坐位后減輕,稱端坐呼吸。其原因主要是平臥時
急性左心衰竭的心源性暈厥介紹
由于心臟本身排血功能減退,心排血量減少引起腦部缺血、發生短暫的意識喪失,稱為心源性暈厥。暈厥發作持續數秒時可有四肢抽搐、呼吸暫停、發紺等表現,稱為阿-斯綜合征。發作大多短暫,發作后意識常立即恢復。主要見于急性心臟排血受阻或嚴重心律失常。
關于急性左心衰竭的基本介紹
急性左心衰竭(acute left heart failure)是由于心臟瓣膜疾病、心肌損害、心律失常、左室前后負荷過重導致急性心肌收縮力下降、左室舒張末期壓力增高、排血量下降,從而引起以肺循環淤血為主的缺血缺氧、呼吸困難等臨床癥候群。急性肺水腫是最主要表現,可發生心源性休克或心搏驟停。
藥物治療急性左心衰竭的介紹
1、硫酸嗎啡:立即皮下或肌內注射嗎啡5~10mg(直接或生理鹽水稀釋后緩慢靜脈注射),必要時也可靜注5mg;或哌替啶(度冷丁)50~100mg 肌注。業已證實,嗎啡不僅具有鎮靜、解除患者焦慮狀態和減慢呼吸的作用,且能擴張靜脈和動脈,從而減輕心臟前、后負荷,改善肺水腫。對高齡、哮喘、昏迷、嚴重肺部
關于急性左心衰竭的預后介紹
急性心衰的近期預后與基礎病因、心功能惡化程度及搶救是否及時、合理等因素有關。由于某些因素,如血壓急劇升高,嚴重心律失常,輸液過多及過快等原因造成的急性左心衰較易控制,預后相對較好。急性心肌梗死造成的急性心衰,心源性休克死亡率較高。心臟瓣膜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病死率高。62%二尖瓣狹窄患者死于急性心衰
概述急性左心衰竭的護理措施
1.及早發現,及時處理 急性左心衰竭常發病急驟,患者表現為突然氣喘,被迫坐起,大汗淋漓,唇指紫紺,煩躁不安,恐懼和瀕死感覺。可咯出或自鼻、口腔涌出大量白色或粉紅色泡沫樣痰,甚至咯血,早期雙肺底可聞及少量濕羅音,晚期雙肺對稱性地布滿干、濕羅音或哮鳴音,心率≥120次/min。護士應掌握急性左心衰
急性左心衰竭的臨床診療(二)
? (四)臨床治療??? 急性肺水腫的急診治療措施大體相同,諸如消除患者緊張情緒、改善供氧、減輕心臟負荷、增加心肌收縮力和消除誘因等,且這些措施需同時進行。在積極搶救過程中盡快尋找病因,以行病因治療。??? 對癥治療??? 1.糾正缺氧? 急性肺水腫均存在嚴重缺氧,缺氧又促使肺水腫惡化,故積極糾正缺
簡述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的發病因素特點
①多種病因參與發病:老年人往往同時患有幾種心臟病,常見的有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退行性心臟瓣膜病等以及糖尿病。通常以其中一種病為主要原因,其他則參與并加重急性左心衰竭,使病情更為復雜。 ②冠心病和高血壓病是引起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的最常見原因。這是因為老年人冠心病,高血壓病患病率較高的緣故。目
關于急性左心衰竭的基本癥狀介紹
1、咳嗽、咳痰和咯血:咳嗽是較早發生的癥狀,常發生在夜間,坐位或立位時咳嗽可減輕或停止。痰通常為漿液性,呈白色泡沫狀,有時痰內帶血絲,如肺毛細血管壓很高,或有肺水腫時,血漿外滲進入肺泡,可有粉紅色泡沫樣痰。 2、體力下降、乏力和虛弱:是幾乎都有的癥狀,最常見原因是肺淤血后發生呼吸困難,以及運動
關于急性左心衰竭的鑒別診斷介紹
本病需與支氣管哮喘、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相鑒別。 1、支氣管哮喘 心源性哮喘與支氣管哮喘均有突然發病、咳嗽、呼吸困難、哮喘等癥狀,兩者處理原則有很大的區別。支氣管哮喘為氣道阻力反應性增高的可逆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常有長期反復哮喘史或過敏史。青年人多見。支氣管哮喘咳嗽常無痰或為黏稠白痰,合并感染
關于急性左心衰竭的病理生理介紹
本病的病理生理基礎為心臟收縮力突然嚴重減弱,心排血量急劇減少,或左心室瓣膜性急性反流,舒張末壓迅速升高,肺靜脈回流不暢,由于肺靜脈壓快速升高,肺毛細血管楔壓隨之升高,使血管內液體滲透到肺間質和肺泡內形成急性肺水腫。肺毛細血管部位的液體交換和體循環中毛細血管液體交換的原理是一致的,血液的膠體滲透壓
關于急性左心衰竭的護理診斷介紹
1、心搏出量不足:由急性心功能不全所致; 2、氣體交換受損:與急性肺水腫有關; 3、恐懼:與窒息感、呼吸困難有關 ; 4、活動無耐力:與心搏出量減少、呼吸困難有關; 5、清理呼吸道無效:與大量泡沫樣痰有關; 6、體液過多:下肢水腫:與體循環淤血有關; 7、潛在并發癥:心源性休克、猝死
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的相關介紹
急性左心衰竭是指因某種原因在短時間內使心肌收縮力明顯降低和(或)心臟負荷明顯增加,導致心排血量急劇下降,肺循環壓力急劇上升而引起的臨床綜合征。臨床表現為急性肺水腫,嚴重呼吸困難、發紺、咳粉紅色泡沫樣痰,病情危急,可迅速發生心源性休克、昏迷而導致死亡。
關于急性左心衰竭的注意事項介紹
1、及時控制或祛除心內外的感染病灶,控制由溶血性鏈球菌所致的扁桃體炎等感染灶; 2、預防和控制風濕活動; 3、積極預防和控制感染性心內膜炎、呼吸道感染及其他部位的感染。 4、當心臟病患者發生心律失常時,應迅速給予糾正,異位心律恢復至正常竇性心律,或使過緩、過速的心室率控制在安全范圍,以防止
急性腎炎伴左心衰竭的基本介紹
急性腎炎伴左心衰竭可有血痰及呼吸困難表現,與肺含鐵血黃素沉著伴腎小球腎炎類似,但該病多見于青少年患者。多有鏈球菌感染史,常因嚴重高血壓、水鈉潴留而產生水腫、充血性心力衰竭。腎活體病理檢查可資鑒別。
急性心肌梗死并發急性左心衰竭的病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并發急性左心衰竭主要與心肌梗死范圍有關,除此之外,還有諸多因素加重或誘發心力衰竭的發生。尤其是老年患者,常同時患多種疾病,存在多種心力衰竭的誘因,如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脂血癥等。
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并發急性左心衰竭的簡介
該病搶救必須迅速,同時要采取得力措施安撫患者狂躁的情緒, 最大限度減少心臟耗氧和負荷,迅速降壓保護心肌。 嗎啡是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常用藥, 能有效解除心肌梗死疼痛, 鎮痛效果明顯, 此外還能阻斷 中樞交感沖動傳出, 擴張周圍靜、動脈, 降低心臟前 、后負荷, 降低心臟耗氧量, 恢復并維持正常心率
急性心肌梗死并發急性左心衰竭的預后介紹
AMI 并急性左心衰竭除與心肌梗死范圍有關外,還有諸多因素加重或誘發心力衰竭的發生。尤其是老年患者,常同時患多種疾病,存在多種心力衰竭的誘因。因此,能否迅速排除或治療心力衰竭的誘因,如感染、 心律失常、貧血、 低蛋白血癥、疼痛、便秘、低鉀血癥、低氧血癥等是救治心衰成敗的重要環節。 降低病死率的
急性心肌梗死并發急性左心衰竭的診斷介紹
1.AMI診斷標準 ①持續缺血性胸痛> 20分鐘,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符合 AMI 的心電圖及血清心肌酶、 肌鈣蛋白的動態演變。 ②心電圖中連續兩個導聯 ST 段抬高, 肢體導聯≥0. 1 mV, 胸前導聯≥0. 3mV; 或連續兩個導聯 ST 段壓低≥0. 2 mV 及 T 波倒置并
關于急性心肌梗死并發急性左心衰竭的簡介
急性心肌梗死 ( AMI) 并發急性左心衰竭是由于冠狀動脈病變出現動脈供血劇減甚至中斷,心臟輸出不能滿足全身需求,導致缺血性心肌壞死,同時合并出現左心功能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并發急性左心衰竭為泵衰竭,病情兇險,病死率高。而且 AMI 不易及時診斷,對患者生命造成極大的威脅,屬于內科重癥監護病房
治療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的相關介紹
急性左心衰竭時的缺氧和高度呼吸困難是致命的威脅,發病急、病情重,需要刻不容緩地進行急救。其治療原則是迅速糾正缺氧及代謝紊亂;降低升高的肺毛細血管靜水壓;增加左室心搏量和消除患者的焦慮;去除誘發因素,治療原發病,且這些措施必須同時施行。 1.體位 允許患者采取最舒適的體位,通常為端坐位,兩腿下垂
概述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的發病機制
正常心臟有豐富的儲備力,使之能充分適應機體代謝狀態的各種需要。當心肌收縮力減低和(或)負荷過重,心肌順應性降低時,心臟儲備力明顯下降,此時機體首先通過代償機制,包括心肌肥厚,交感神經活性增加及Frank-Starling機制(增加心臟前負荷,使心臟肌節伸展以增加心肌收縮力),從而增加心肌收縮力和
關于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的預后介紹
20世紀50年代老年心衰3年病死率在80%以上,其中大部分在2年內死亡。最近資料表明男、女性老年心衰2年病死率分別為37%和38%,6年分別為82%和61%。雖然隨著治療措施的進步,預后也有所改善,但老年心衰病死率仍比中青年患者高4~8倍,85歲以上男性較75~84歲高3倍,而女性則高4倍,高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