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引物法介紹DNA探針的標記方法
變性的探針溶液加入6個核苷酸的隨機DNA小片段,作為引物,當后者與單鏈DNA多個部位互補結合后,按堿基互補原則不斷在其3'-OH端添加同位素標記的單核苷酸,這樣也可以獲得放射性比活性很高的DNA探針。......閱讀全文
隨機引物法介紹DNA探針的標記方法
變性的探針溶液加入6個核苷酸的隨機DNA小片段,作為引物,當后者與單鏈DNA多個部位互補結合后,按堿基互補原則不斷在其3'-OH端添加同位素標記的單核苷酸,這樣也可以獲得放射性比活性很高的DNA探針。
隨機引物法標記探針
實驗概要本實驗探針標記采用TAKARA公司的隨機引物標記試劑盒Ver.2。實驗步驟1.于1.5ml離心管中加入5μl H2O,2μl引物(N6),5μl DNA(0.1μg-1μg)。2.充分混勻,98°C 3分鐘。3.離心1秒鐘,將離心管蓋上的汽化水甩下。4.加入2.5μl dNTPs(各2.5m
隨機引物法標記-DNA
實驗方法原理 利用寡核苷酸作引物,DNA 聚合酶可沿單鏈模板起始 DNA 的合成(Gotilian 1969)。如果寡核苷酸的序列不均一,它們就可在模板的多位點上與模板雜交。因此模板上每一核苷酸(5' 端的核苷酸除外)的互補物將以同樣的頻率摻入產物。實驗材料 大腸桿菌 DNA 聚合酶Ⅰ Kl
隨機引物法標記-DNA
? ? ? ? ? ? 實驗方法原理 利用寡核苷酸作引物,DNA 聚合酶可沿單鏈模板起始 DNA 的合成(Gotilian 1969)。如果寡核苷酸的序列不均一,它們就可在模板的多位點上與模板雜交。因此模板上每一核苷酸(5' 端的核苷酸除外)的互補物將以同樣
隨機引物法標記-DNA
利用寡核苷酸作引物,DNA 聚合酶可沿單鏈模板起始 DNA 的合成(Gotilian 1969)。如果寡核苷酸的序列不均一,它們就可在模板的多位點上與模板雜交。因此模板上每一核苷酸(5' 端的核苷酸除外)的互補物將以同樣的頻率摻入產物。本實驗來源「分子克隆實驗指南第三版」黃培堂等譯。實驗方法
常用DAN探針制備的方法介紹隨機引物標記
隨機引物標記(random primer labeling)是利用單鏈 DNA 與六核苷酸(hexamer)退火結合,以六核苷酸為引物,加入4種 dNTP,其中1種標有同位素或生物素,用 Klenow 片段催化合成帶有標記的互補 DNA 鏈,標記率高而且不受瓊脂糖影響。該法不適于標記 RNA。Fei
隨機引物合成法雙鏈DNA探針標記法
隨機引物合成雙鏈探針是使寡核苷酸引物與DNA模板結合,在Klenow酶的作用下,合成DNA探針。合成產物的大小、產量、比活性依賴于反應中模板、引物、dNTP和酶的量。通常,產物平均長度為400-600個核苷酸。利用隨機引物進行反應的優點是:(1)Klenow片段沒有5'→3'外切酶活
隨機引物標記的方法原理介紹
中文名稱隨機引物標記英文名稱random primer labeling定 義在克列諾(Klenow)酶催化下利用隨機引物引導放射性或熒光等標記的脫氧核苷三磷酸(dNTP)參入合成DNA新鏈的一種能夠得到高比度標記的DNA探針的方法。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方法與技術(二級學科)
地高辛配基隨機標記DNA探針
1.標記DNA探針 每次標準的反應可標記10ng至3μg線性的DNA,也可標記更大量的DNA,但所有的成分和體積要相應增加。 (1)DNA探針熱變性,煮沸10min,迅速冷卻于冰/乙醇中5min以上,待用。 (2)取Eppendorf管(1.5ml)置于冰上,加下列及試劑:
雙鏈DNA探針隨機引物合成法
? 隨機引物合成雙鏈探針是使寡核苷酸引物與DNA模板結合,在Klenow酶的作用下,合成DNA探針。合成產物的大小、產量、比活性依賴于反應中模板、引物、dNTP和酶的量。通常,產物平均長度為400-600個核苷酸。利用隨機引物進行反應的優點是:(1)Klenow片段沒有5'→3'外切
隨機引物法(利用隨機寡核苷酸延伸進行DNA的放射標記)
? ? ? ? ? ? 實驗方法原理 此法系可用于從低熔點瓊脂糖凝膠中回收 DNA 的放射性標記 ( Feinberg 和 Vogelstein 1983,1984)。 實驗材料
隨機引物法
此法系可用于從低熔點瓊脂糖凝膠中回收 DNA 的放射性標記 ( Feinberg 和 Vogelstein 1983,1984)。本實驗來源「分子克隆實驗指南第三版」黃培堂等譯。實驗方法原理此法系可用于從低熔點瓊脂糖凝膠中回收 DNA 的放射性標記 ( Feinberg 和 Vogelstein 1
缺口平移法為例介紹DNA探針的標記方法
缺口平移法是最常用的探針標記法,反應體系的主要成分有DNA酶I(DNase I)、大腸桿菌DNA聚合酶I(DNA polymerase I)、三種三磷酸脫氧核糖核苷酸、一種同位素標記的核苷酸(如dATP、dTTP、dCTP,”P—dGTP)。首先用適當濃度的DNA酶I在探針DNA雙鏈分子上隨機切開若
地高辛配基隨機標記DNA探針試劑盒成份
1.無標記對照DNA1 此管內有20μl pBR328 DNA100μg/ml,pBR328分別用BamHⅠ,BglⅠt HinfⅠ消化,它們的混合比例為2:3:3,共有16個Pbr328片段,這些片段的大小分別為:4907,2176,1766,1230,1033,653,517,453,
地高辛配基隨機標記DNA探針試劑盒成份
1.無標記對照DNA1 此管內有20μl pBR328 DNA100μg/ml,pBR328分別用BamHⅠ,BglⅠt HinfⅠ消化,它們的混合比例為2:3:3,共有16個Pbr328片段,這些片段的大小分別為:4907,2176,1766,1230,1033,653,517,453,
末端標記法介紹DNA探針的標記方法
末端標記法不是將DNA進行全長標記,只在其5'端或3’端導入標記物進行部分標記。該標記方法可得到全長DNA探針,因為攜帶的標記分子較少,所以標記比活性不高。
介紹DNA探針的同位素標記方法
1.缺口平移法(nick translation)缺口平移法是最常用的探針標記法,反應體系的主要成分有DNA酶I(DNase I)、大腸桿菌DNA聚合酶I(DNA polymerase I)、三種三磷酸脫氧核糖核苷酸、一種同位素標記的核苷酸(如dATP、dTTP、dCTP,”P—dGTP),其原理如
雙鏈DNA探針標記法介紹
分子生物研究中,最常用的探針即為雙鏈DNA探針,它廣泛應用于基因的鑒定、臨床診斷等方面。雙鏈DNA探針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下列兩種:切口平移法和隨機引物合成法。1.?切口平移法(nick translation) 當雙鏈DNA分子的一條鏈上產生切口時,E.coli DNA聚合酶Ⅰ就可將核苷酸連接到切口的
隨機引物的PCR標記的相關內容
所用引物的核苷酸序列是隨機的,其擴增的 DNA 區域事先未知。隨機引物PCR擴增的 DNA 區段產生多態性的分子基礎是模板 DNA 擴增區段上引物結合位點的堿基序列的突變,不同來源的基因組在該區段上表現為擴增產物有無差異或擴增片段大小的差異。隨機引物PCR標記表現為顯性或共顯性。 ①隨機擴增多
切口平移法雙鏈DNA探針標記法
?切口平移法(nick translation) 當雙鏈DNA分子的一條鏈上產生切口時,E.coli DNA聚合酶Ⅰ就可將核苷酸連接到切口的3'羥基末端。同時該酶具有從5'→3'的核酸外切酶活性,能從切口的5'端除去核苷酸。由于在切去核苷酸的同時又在切口的3'
雙鏈DNA探針標記法的介紹
分子生物研究中,最常用的探針即為雙鏈DNA探針,它廣泛應用于基因的鑒定、臨床診斷等方面。 雙鏈DNA探針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下列兩種:切口平移法和隨機引物合成法。 切口平移法(nick translation) 當雙鏈DNA分子的一條鏈上產生切口時,E.coli DNA聚合酶Ⅰ就可將核苷酸連接到
DNA探針的標記實驗
探針標記法 ? ? ? ? ? ? 實驗方法原理 分子雜交是核酸鏈以堿基配對規則的一種結合方式,是核酸的重要理化特性。利用分子雜交這一特性來對特定核酸序列進行檢測,必須將雜交鏈中的一
DNA探針的標記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分子雜交是核酸鏈以堿基配對規則的一種結合方式,是核酸的重要理化特性。利用分子雜交這一特性來對特定核酸序列進行檢測,必須將雜交鏈中的一條用某種可以檢測的進行標記,這條鏈就稱為核酸探針。因此,核酸探針的制備是分子雜交技術的關鍵。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是最早采用的也是目前最常用的核酸探針標記方法。
DNA探針的標記實驗
核酸探針分子雜交是指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兩條核酸單鏈在一定條件下可按堿基互補原則形成雙鏈,此雜交過程是高度特異的。核酸探針根據核酸的性質,可分為DNA和RNA探針;根據標記物不同,可分為放射性標記探針和非放射性標記探針兩大類;根據是否存在互補鏈,可分為單鏈和雙鏈探針;根據放射性標記物摻入情況,可分為均勻
基因探針的標記方法介紹
為了確定探針是否與相應的基因組DNA雜交,有必要對探針加以標記,以便在結合部位獲得可識別的信號,通常采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標記探針的某種核苷酸α磷酸基。但近年來已發展了一些用非同位素如生物素、地高辛配體等作為標記物的方法。但都不及同位素敏感。非同位素標記的優點是保存時間較長,而且避免了同位素的污染。
關于探針標記方法的介紹
①缺口平移標記法。利用的是DNA聚合酶I能修復DNA鏈的功能。該法先由DNaseI在DNA雙鏈上隨機切出切口,然后DNA聚合酶I沿缺口水解5´;端核苷酸,同時在3´;端修復加入被標記核苷酸,切口平行推移。缺口平移法快速、簡便、成本相對較低、比活性相對較高、標記均勻,多用于大分
基因探針的標記方法介紹
①缺口平移標記法。利用的是DNA聚合酶I能修復DNA鏈的功能。該法先由DNaseI在DNA雙鏈上隨機切出切口,然后DNA聚合酶I沿缺口水解5′端核苷酸,同時在3′端修復加入被標記核苷酸,切口平行推移。缺口平移法快速、簡便、成本相對較低、比活性相對較高、標記均勻,多用于大分子DNA標記,(>100
高地辛標記的DNA探針制備實驗——基本方法
實驗材料DNA試劑、試劑盒dTTPdUTPEDTASDS儀器、耗材水浴鍋培養箱實驗步驟1. ?建立一個標準100 μl 反應體系,用10 μl,10×地高辛·11-dUTP/dTTP貯液,DNA酶Ⅰ酶量不變,15℃溫育2 h。2. ?取小份在微型膠中進行電泳以檢測探針大小。3. ?繼續反應直到獲得大
雙鏈DNA探針標記法
分子生物研究中,最常用的探針即為雙鏈DNA探針,它廣泛應用于基因的鑒定、臨床診斷等方面。 雙鏈DNA探針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下列兩種:切口平移法和隨機引物合成法。 1.切口平移法(nick translation) 當雙鏈DNA分子的一條鏈上產生切口時,E.coli DNA聚合酶Ⅰ就可將核苷酸連
末端標記DNA探針技術
現以Klenow片段標記3'末端為例說明末端標記的方法。1、材料:待標記的雙鏈含凹缺3'末端的DNA。2、設備:高速臺式離心機,水浴鍋等。3、試劑:(1)3種不含標記的dNTP各為200mmol/L。(2)合適的限制酶。(3)[α-32P] dNTP:3000Ci/mmol, 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