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長:要給子孫后代留下足夠生存發展空間
中新網2月25日電 最新一期《學習時報》刊發了水利部部長陳雷的答問全文《以生態文明的要求進一步做好水利工作》。陳雷表示,全面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在用水總量控制上,既要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合理需求,又要給子孫后代留下足夠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陳雷表示,要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水患、水憂、水難、水盼問題,從群眾要求最迫切的問題做起,讓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項目和資金向防汛抗旱、飲水用電、改善生產條件等群眾最基本的需求領域傾斜,向貧困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中西部地區傾斜。 陳雷指出,要全面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在用水總量控制上,既要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合理需求,又要滿足維護河湖生態健康基本需要;既要滿足當代人對水的需求,又要給子孫后代留下足夠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在入河排污控制上,要從嚴核定水域納污容量,強化水功能區監管和飲用水水源保護,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 陳雷介紹,今年水利部將著重......閱讀全文
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大講堂走進榆林
建設生態文明 圓夢綠色中國 本報通訊員岳靚 記者馮永強榆林報道 以“建設生態文明,圓夢綠色中國”為主題的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大講堂近日在陜西省榆林市舉行。活動緊緊圍繞當前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戰略部署以及地方政府推進各地生態文明創建的工作需要,組織開展一系列理念傳播、政策解讀、創建指導及產業對接活動,是落實
用文學筆觸書寫生態文明建設風華
王琳琳大同報道 “這次‘大地文心’作家采風活動非常有意義,為作家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環保的好機會。以后將通過文學創作,把生態文學的井深掘下去,打出甜甜的生態之水。”作家葉梅說。 9月6日~9日舉辦的“大地文心”作家調研采風走進山西活動,由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司主辦、中國環境報社承辦。這是生態環境部
落實生態文明理念-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中國環境報記者晏利揚 受環境保護部委托,近日,環境保護部華東環保督查中心會同浙江省環保廳向嘉興市委、市政府反饋了環保綜合督查情況。華東環保督查中心主任高振寧出席會議并作反饋,浙江省環保廳廳長方敏,嘉興市委書記魯俊、市長林健東及市委、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各縣(市、區)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人出席反
COP15生態文明論壇開幕
10月14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生態文明論壇在云南昆明開幕。論壇以“同舟共濟,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世界”為主題,為大會期間唯一在線下召開的平行活動。 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在致辭時表示,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毫不放松抓好生物多樣性保護;促進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雙
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大講堂走進陜西
本報記者肖穎 通訊員王澤琳11月21日西安報道 由中國環境報社主辦、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指導、寧波德安生態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協辦的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大講堂走進陜西活動于2016年11月21日-23日在陜西成功舉辦。大講堂首講活動得到當地政府的熱烈歡迎,與會代表表示:大講堂給我們送來了嶄新的理念,具
吉林省出臺生態文明建設指導意見
吉林省近日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升環境質量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推動全省生態文明建設進程,加快環境質量改善步伐。 《意見》強調,要強化源頭治理和管控。全面貫徹落實吉林省清潔空氣、清潔水體、清潔土壤行動計劃,突出抓好城市生活區、生產區和嚴控區環境管理。以全省東、中、西三
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主題論壇在貴陽舉行
7月10日,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6年年會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主題論壇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羅富和出席論壇開幕式,國家海洋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宏致歡迎辭并發表主旨演講,貴州省副省長黃家培,貴州省政協副主席左定超,廈門市委副書記、市長裴金佳,國家海洋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書賢等出席論壇。 王宏表示,海
深圳-構建五大生態文明體系
廣東省深圳市人居環境委員會組織收看了黨的十八大開幕會直播后,市人居環境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深圳市將著力構建“生態格局、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制度、生態文化”五大生態文明體系。 一是構建生態格局,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發展,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格局,完善生態安全格局。二是構建生態經濟,以總量減排
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總體實施方案公布
20日從國家海洋局獲悉,我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2015—2020年)日前正式公布了總體實施方案,這是我國首個有關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專項總體方案,為我國“十三五”期間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路線圖和時間表。預計將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啟動20項重大工程項目,使得我國海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基本完善,海洋管
生態文明建設:永續發展的“綠色密碼”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連日來,圍繞生態文明建設這個主題,結合打造“生態強省”的具體實踐,安徽代表們積極建言獻
為青海生態文明高地建設貢獻智慧
2021年9月11日,以“百年再出發,科普助力青海生態文明高地”為主題的“全國科普日”青海主場活動在西寧啟動。隨著優美的旋律,以“青海地圖”為隊形的機器人暖場舞將人們的視線聚攏到一起。科學秀舞臺上,科普博士為大家準備了炫酷的“冰山大爆發”實驗。海洋館門前則擺放著一個利用廢棄鐵絲和塑料瓶制作的藍鯨模型
云南強化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
云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實施辦法》。 《辦法》明確,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實行黨政同責,地方黨委和政府領導成員生態文明建設一崗雙責。評價考核在資源環境生態領域有關專項考核的基礎上綜合開展,采取年度評價和目標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實施。年度評價每年開展1次,重點
生態文明首次納入中國人權保障
昨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2012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單列章節闡述“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人權保障”。 《2012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是我國自1991年以來,發布的第10部中國人權白皮書。 體例編排“參照”“五位一體”布局 白皮書約2萬字,與前9部
生態文明“第一考”引領深圳綠色發展
8年來,深圳在全國率先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黨政干部任免獎懲的最大考核項,通過多種方式引導黨政干部樹立“綠色政績觀”,取得了實效。目前,深圳萬元GDP能耗、PM2.5濃度等重點生態指數在全國副省級以上城市中均處最好水平。 生態環境14分、經濟發展10分,社會建設、政府績效分別為12分……這是深圳市
《環保法》擔當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重任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必須更加自覺地把全面協調可持續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促進現代化建設各方面相協調”“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筆者認為,作為環境保護基本法的《環境保護法》應勇于
營造文明網絡生態-共享美好數字生活
7月18日,2023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在福建廈門舉行。 本次大會以“網聚文明力量 奮進偉大征程”為主題,由中央網信辦、中央文明辦、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圍繞會議主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互聯網企業和網絡社會組織代表、專家學者和網民代表分別作主題演講。 我國網絡誠信領域向上向善形
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
1月9日晚,央視播出專題片《一抓到底正風紀》,詳細披露了秦嶺違建別墅嚴重破壞生態問題及其整改過程存在的問題,迅速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一段時間以來,秦嶺北麓不斷出現違規、違法建設的別墅,中央雖然三令五申、地方也出臺多項政策法規,要求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但還是有很多人盯上了秦嶺的好山好水,試圖將
評論:生態文明建設亟需建設資料庫
生態文明建設是當代中國嶄新的先進理念和思想。生態文明建設正在成為中國社會綠色轉型的一種巨大動力。 從現實情況看,生態文明的建設,亟需加強理論信息圖書資料庫的建設。也就是說,需要加強建立生態文明的信息庫、資料庫、圖書庫,以此達到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豐富生態文明理論研究,推進生態文明施政建設
綠色規劃引領生態文明建設穩步發展
城鄉規劃是一定時期內城鄉發展的目標和計劃,是城鄉建設的綜合部署。科學的城鄉規劃,是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保障。 《法制日報》記者從前不久召開的全國人大環資委城鄉規劃與生態文明建設座談會上獲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正確處理城鄉規劃與生態環境保護關系,積極發揮規劃引領作用,
高校研究生“生態文明”宣講聯盟成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938.shtm6月13日,由北京林業大學牽頭發起,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環太湖地區應做生態文明建設表率
國慶節前夕,環太湖地區生態文明建設座談會在江蘇無錫召開。 來自江蘇、浙江、上海等省市環保部門的與會者認為,環太湖地區是我國經濟發達地區,目前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空間、環境容量有限之間的矛盾比較突出,資源環境約束成為當地現代化建設的主要制約因素。近年來,環太湖地區各個
李干杰: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綠色發展
2010生態文明貴陽會議7月30日在貴陽召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應邀出席會議并作了題為《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綠色發展》的主旨發言。 李干杰在發言中指出,生態文明作為人類文明的一種形態,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處共融。而綠色發展則與以往“先污染、后治理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出“組合拳”
中央政治局會議近日審議通過《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在9月1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中共中央組織部秘書長高選民、環境保護部副部長翟青、審計署副審計長陳塵肇、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許憲春介紹了這一總體方案的主要內容和相關配套文件等情況。 八
以生態文明建設引領新時代鄉村振興
建設生態宜居家園既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目標,也是國富民強的重要基礎和保障。鄉村是具有自然、社會、經濟特征的地域綜合體,兼具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重功能,與城鎮互促互進、共生共存,共同構成人類活動的主要空間。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系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
廣東省生態學會舉辦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論壇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744.shtm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當天,廣東省生態學會主辦的“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論壇暨首個全國生態日專題座談會”在華南農業大學舉行。論壇上,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駱世明以《“生態日”的來路與
廣東省生態學會舉辦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論壇
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當天,廣東省生態學會主辦的“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論壇暨首個全國生態日專題座談會”在華南農業大學舉行。論壇上,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駱世明以《“生態日”的來路與去向》為題作特邀報告。 駱世明通過古今中外生態變遷的歷史與現實分析指出,人吃飯的問題、工業發展的問題、經濟發展
生態優先文明發展成新型城鎮化亮點
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和公園綠化并不是城市生態建設的全部 城市的凈化、綠化、美化,需要完整的生態基礎設施的支撐,包括“腎”、“肺”、“皮”、“口”、“脈絡” 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著力提高城鎮化質量”,“要把生態文明理念和原則全面融入城鎮
東莞申創國家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
昨日,東莞市政府向國家水利部遞交申請創建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市的報告。據悉,東莞若申報成功,能夠優先爭取國家政策、資金、技術支持,更好地推進東莞水生態文明建設,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推進江庫聯網、污水處理、水利防災減災工程的建設。 《關于申報東莞市為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
國合會“法治與生態文明建設研究”課題啟動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合會”)“法治與生態文明建設研究”課題啟動會及第一次工作會議今日在京召開。 “法治與生態文明建設研究”課題將以國合會已完成及正在開展的研究為基礎,充分考慮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對環保工作帶來的影響和要求,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吸收借鑒國際經驗,從
鳥類捕殺事件頻現-生態文明警鐘長鳴
我們要走出過去“人定勝天”的誤區,充分尊重自然界的各種規律,盡可能恢復原有生態面貌和功能,才可能“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在天津北大港濕地萬畝魚塘發現的13只中毒的東方白鸛在志愿者和當地有關部門的救助下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