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氣道梗阻的處理介紹
病情允許的情況下,盡力做好術前各項檢查。 1、血液寒氣分析、CO2結合力檢測、血尿素氮及電解質測定。 2、頸部攝正側位X線片、胸片,觀察氣管受壓及肺部情況。有條件和需要時拍CT片。 3、心電圖監護; 4、改變病人體位,使患者頭偏向一側,挺伸下頜首向前,以使頸部氣道梗阻盡可能地減至最小; 5、氧氣吸入; 6、適于行氣管切開術者,急行氣管切開術,來不及行氣管切開術的,可用16號針頭,由環甲膜處或其下部位刺入氣管供氧; 7、遇腫瘤阻塞部位過低,在胸內縱隔內,無法行氣管切開術術或環甲膜穿刺術,不妨行麻醉用氣管插管; 8、若為氣管內腫瘤,可考慮在氣管鏡下,行腫瘤切除。......閱讀全文
關于氣道梗阻的處理介紹
病情允許的情況下,盡力做好術前各項檢查。 1、血液寒氣分析、CO2結合力檢測、血尿素氮及電解質測定。 2、頸部攝正側位X線片、胸片,觀察氣管受壓及肺部情況。有條件和需要時拍CT片。 3、心電圖監護; 4、改變病人體位,使患者頭偏向一側,挺伸下頜首向前,以使頸部氣道梗阻盡可能地減至最小;
關于氣道梗阻的基本癥狀介紹
依據梗阻的程度,可以是隱匿的,也可以是急劇的,若接近完全梗阻時,常表現呼吸短促、費力、喘鳴,病人常顯焦慮,面色蒼白、多汗、身向前傾斜,頭頸前伸,試圖減輕癥狀,可能伴有發音困難、吞咽困難、陣發性劇咳等癥狀。
關于上氣道梗阻的診斷標準介紹
1.對可疑患者的搜尋; 2.肺功能檢測,特別要描記流量-容積曲線; 3.影像學或鼻咽喉科檢查,尋找阻塞及其定位; 4.必要時借助喉鏡或纖維支氣管鏡進行活組織檢查,確立病理學診斷。
關于上氣道梗阻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上氣道梗阻較常見感染,如感染時血象白細胞計數可升高。 2.其他輔助檢查 (1)肺功能檢查 最大呼氣流量-容積曲線是診斷上氣道梗阻的首選檢查方法。上氣道梗阻時,流量-容積曲線出現明顯的變化,具有診斷價值。 (2)放射檢查 ①頸部平片 針對氣管的平片,對滲出性
關于上氣道梗阻的基本信息介紹
上氣道梗阻是一種由多種原因所致的上氣道氣流嚴重受阻的臨床急癥,其臨床表現不具特異性,易與支氣管哮喘及阻塞性肺病等疾病相混淆。臨床上,該癥以兒童多見,在成人較為少見。引起上氣道梗阻的原因較多,其中以外源性異物所致者最為常見,其余較常見者有喉運動障礙、感染、腫瘤、創傷以及醫源性等。對上氣道梗阻及時認
關于上氣道梗阻的病因分析
按急性和慢性分別為: 1.急性上氣道梗阻 (1)氣道腔內病變 以氣道內異物為多見,以及帶蒂氣管內息肉或腫瘤和炎性肉芽腫。 (2)水腫 過敏性、血管神經性、煙霧吸入。 (3)感染 扁桃腺炎、咽炎、會厭炎、咽后壁膿腫、急性阻塞性喉氣管支氣管炎、免疫抑制患者喉念珠菌病等。 2.慢性上氣道梗阻
治療上氣道梗阻的相關介紹
由于引起上氣道梗阻的原因較多,治療方法的選擇須根據其病因和嚴重程度而定。對嚴重的上氣道梗阻應采取緊急處理措施,解除呼吸道阻塞,挽救患者生命。對一些類型的上氣道梗阻,改變體位可以使其癥狀得以減輕;對感染性疾病所致者,如會厭炎、咽后壁膿腫等應及時給予抗生素治療。急性上氣道梗阻常發生在醫院外,不能及時
關于呼吸道梗阻的基本信息介紹
呼吸道梗阻是急癥,每個人都應該掌握它的急救常識。 有明確的異物阻塞病史。部分阻塞者常能強力咳嗽,可聞及喘鳴和嘈雜的空氣流動聲;換氣不良者,咳嗽無力,吸氣末帶有高調喘鳴,呼吸困難,面色發紺或蒼白。呼吸道完全阻塞者,出現急性喉梗阻,突然不能說話、咳嗽或呼吸,極度呼吸困難,患者常不自主地以一手的拇指
簡述上氣道梗阻的臨床表現
急性上氣道梗阻通常呈現突發性嚴重呼吸困難,聽診可聞及喘鳴音。初起喘鳴音呈吸氣性,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呼氣鼾鳴聲。嚴重者可有缺氧等急性呼吸衰竭的表現。 慢性上氣道梗阻早期癥狀不明顯。逐漸出現刺激性干咳、氣急。喘鳴音可以傳導至胸,因而容易誤判為肺部哮鳴音,誤診為哮喘或慢性肺阻塞疾病。因病因不同可有相
關于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分析
以小兒為例,主要原因如下: ①小兒的生理解剖特點:小兒舌體相對較大,咽部較成年人狹窄,聲門下血管淋巴組織豐富。 ②聲門水腫:選擇氣管導管管徑偏大,手術操作經常移動壓迫氣管導管,術中麻醉過淺,吞咽頻繁,插管動作粗暴,術后病人躁動未能適時拔管。 ③頜面外科手術創傷可引起口底、咽部廣泛性水腫,組
困難氣道處理ABSS法則
病例資料:患者女,37歲,轉移性右下腹痛兩天余入院,2008年有剖腹產手術史,有青霉素過敏史,否認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及藥物過敏史。體? 檢:體溫:36.6℃,脈搏:11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121/66mmHg神清,精神可,發育正常,營養中等,自動**,查體合作,全身皮膚及鞏膜
呼吸道梗阻的癥狀
有明確的異物阻塞病史。部分阻塞者常能強力咳嗽,可聞及喘鳴和嘈雜的空氣流動聲;換氣不良者,咳嗽無力,吸氣末帶有高調喘鳴,呼吸困難,面色發紺或蒼白。呼吸道完全阻塞者,出現急性喉梗阻,突然不能說話、咳嗽或呼吸,極度呼吸困難,患者常不自主地以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呈V 狀貼于頸前喉部面容痛苦欲言無聲,如詢問“
關于粘連性腸梗阻手術的術后處理介紹
1.術后早期積極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紊亂。 2.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 3.保證鼻胃管或胃、腸造口管的減壓效果。 4.保證腹腔引流物的通暢。 5.靜脈給予營養補充。
縱隔腫塊致氣道受壓麻醉處理
患兒,女,11個月,體重8.1kg。因“咳嗽、喘息9d”入院。查體:HR130次/分、RR30次/分、T36.5°C,神清,口唇紅潤,氣管居中,呼吸平穩,雙肺呼吸音粗,可聞及中粗濕啰音及喘鳴音,無胸膜摩擦音。?胸部CT示:上縱隔氣管后方橢圓形囊狀腫塊影,大小約39mmX37mmX36mm,鄰近氣道受
概述呼吸道梗阻的急救方法
1、咳嗽 如果可以自主咳嗽,盡力而為。 2、海姆立克急救法(腹部沖擊法) ⑴即病人相當清醒并能站立時,救護人從背后抱住其腹部,一手握拳,將拇指一側放在病人上腹部{肚臍稍上}, 另一手握住握拳之手急速沖擊性地、向內上方壓迫其腹部,反復有節奏用力地沖擊以形成的氣流把異物沖出,可沖擊6—8次。病
關于腸梗阻的分類介紹
對腸梗阻的分類是為了便于對病情的認識、指導治療和對預后的估計,通常有下列幾種分類方法。 1.按病因分類 (1)機械性腸梗阻 臨床上最常見,是由于腸內、腸壁和腸外各種不同機械性因素引起的腸內容通過障礙。 (2)動力性腸梗阻 是由于腸壁肌肉運動功能失調所致,并無腸腔狹窄,又可分為麻痹性和痙攣性
關于腸梗阻的檢查介紹
1.粘連性腸梗阻 (1)實驗室檢查 梗阻早期一般無異常發現。應常規檢查白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細胞比容,二氧化碳結合力,血清鉀、鈉、氯及尿便常規。 (2)輔助檢查 X線立位腹平片檢查:梗阻發生后的4~6小時,腹平片上即可見脹氣的腸袢及多數氣液平面。如立位腹平片表現為一位置固定的咖啡豆樣積氣影
關于假性腸梗阻的檢查介紹
腹部X線影像不顯示有機械性腸梗阻所出現的腸脹氣與氣液面;消化道測壓顯示食管,胃腸道功能異常;小腸組織學檢查Smith銀染色陽性,可明確診斷。若有必要對假性腸梗阻與機械性腸梗阻進行鑒別時,可進行小腸鋇灌腸,其方法是將帶有銅球的軟導管經口腔插至空腸近側后注入鋇劑,進行透視或攝片,本法對小腸器質性病變
關于腸梗阻的治療方式介紹
1.粘連性腸梗阻 (1)非手術療法 對于單純性、不完全性腸梗阻,特別是廣泛粘連者,一般選用非手術治療;對于單純性腸梗阻可觀察24~48小時,對于絞窄性腸梗阻應盡早進行手術治療,一般觀察不宜超過4~6小時。 基礎療法包括禁食及胃腸減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失調,防治感染及毒血癥。 (
關于小兒尿路梗阻的檢查介紹
X線檢查是主要確診方法,平片可見腎影輪廓,骨骼影,陽性結石或鈣化影。 靜脈腎盂造影可了解雙側輸尿管情況。 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也常用于診斷本病。
關于腸梗阻的檢查方式介紹
1.粘連性腸梗阻 (1)實驗室檢查 梗阻早期一般無異常發現。應常規檢查白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細胞比容,二氧化碳結合力,血清鉀、鈉、氯及尿便常規。 (2)輔助檢查 X線立位腹平片檢查:梗阻發生后的4~6小時,腹平片上即可見脹氣的腸袢及多數氣液平面。如立位腹平片表現為一位置固定的咖啡豆樣積氣影
關于小腸梗阻的基本介紹
小腸梗阻是犬的一種急腹癥,常因小腸腸腔發生機械性阻塞或小腸正常位置發生不可逆變化,如套疊、嵌閉、扭轉等。小腸梗阻除造成腸管不通外還同時伴有局部血液循環障礙。 因食入骨骼、果核、彈性玩具。腸道寄生蟲如蛔蟲、絳蟲、四月齡以下幼犬蛔蟲性腸梗阻是主要原因之。手術后腸管粘連,腸內腫瘤。食后劇烈活動造成腸
嗜鉻細胞瘤患者困難氣道處理分析
嗜鉻細胞瘤起源于腎上腺素能系統嗜鉻細胞,90%的嗜鉻細胞瘤位于腎上腺髓質內。內源性兒茶酚胺(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分泌過多是嗜鉻細胞瘤的基本病理生理變化,由此可產生高血壓、高代謝、高血糖等系列與此有關的臨床癥狀。手術切除嗜鉻細胞瘤仍是該病的主要治療方法。?麻醉誘導以及手術中創傷刺激,腫瘤部
關于反復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和處理原則介紹
一、病因 以反復上呼吸道感染為主的嬰幼兒和學齡前期兒童,其反復感染多與護理不當、入托幼機構起始階段、缺乏鍛煉、遷移住地、被動吸人煙霧、環境污染、微量元素缺乏或其他營養成分搭配不合理等因素有關;部分與鼻咽部慢性病灶有關,如鼻炎、鼻竇炎,扁桃體肥大、腺樣體肥大,慢性扁桃體炎等。 二、處理原則
關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對癥處理介紹
1、降溫39℃以上高熱可采用下列降溫措施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1)物理降溫:頭、頸部冷敷,35-50%酒精擦浴大血管走行部位,30-32℃溫鹽水灌腸(嬰幼兒100-200ml,兒童300-500ml)。 (2)藥物降溫:APC每次5-10mg/kg,必要時肌注安痛定
關于腸梗阻的基本信息介紹
任何原因引起的腸內容物通過障礙統稱腸梗阻。它是常見的外科急腹癥之一。有時急性腸梗阻診斷困難,病情發展快,常致患者死亡。水、電解質與酸堿平衡失調,以及患者年齡大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等常為死亡原因。
關于假性腸梗阻的外科治療介紹
本病一旦確診,原則上不施行手術,但是對癥狀持續存在而不能完全除外機械性腸梗阻時,剖腹探查是必要的。術中若未發現機械性腸梗阻原因時,應進行病變腸段全層切除,行組織學檢查以明確性質。對不同部位病變采用不同的手術方法,當食管癥狀為主時,可行氣囊擴張術;以胃的癥狀為主時,可行迷走神經切斷加胃竇切除,胃空
關于胃扭轉梗阻癥狀的檢查介紹
診斷:癥狀的輕重緩急同扭轉的程度有關。 1歲以內嬰兒常見不明原因的胃扭轉。新生兒胃扭轉一出生后就可出現吐奶或溢奶,也有生后數周吐奶的。多在吃奶后數分鐘發生,喂奶后,搬動孩子更容易吐奶。發作時大口吐奶,嘔吐物中有奶瓣,但不含膽汁。吐后食欲好,還想吃奶。嘔吐嚴重的孩子可發生營養不良。較大兒童胃扭轉
關于小兒尿路梗阻的鑒別診斷介紹
應注意病史,當患兒訴說腹痛或腰痛時,須與急腹癥鑒別。如以腹部腫物為突出表現,則須與其他腹膜后腫物如腎母細胞瘤,畸胎瘤和神經母細胞瘤等鑒別。如以膀胱頸部刺激癥狀如尿頻,尿急和排尿困難為主訴,則須注意排尿情況,如排尿細小無力,排尿時間延長,排尿后有滴尿等,如膀胱內有移動性梗阻,則尿流可突然發生中斷,
關于假性腸梗阻的病因分析介紹
一般認為,慢性假性腸梗阻是腸肌肉或神經發生病變所引起,可分為以下兩類。 1.原發性慢性假性腸梗阻 又稱慢性特發性假性腸梗阻,其病因不清楚,可能與染色體顯性遺傳有關。許多患者具有家族史,且可累及胃腸道以外的一些臟器(如膀胱),故有人稱之為家族性內臟肌病或遺傳性空腸內臟肌病,根據腸壁的病變情況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