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血管性高血壓的球囊導管行經皮腎動脈腔內成形術介紹
1978年Grntzig等首先報道使用球囊導管行經皮腎動脈腔內成形術治療腎動脈狹窄引發的高血壓獲得成功,自此介入治療廣泛用于RAS的治療。目前此項技術作為纖維肌性發育不良所致腎動脈狹窄的首選治療方法。......閱讀全文
腎血管性高血壓的球囊導管行經皮腎動脈腔內成形術介紹
1978年Grntzig等首先報道使用球囊導管行經皮腎動脈腔內成形術治療腎動脈狹窄引發的高血壓獲得成功,自此介入治療廣泛用于RAS的治療。目前此項技術作為纖維肌性發育不良所致腎動脈狹窄的首選治療方法。
腎性高血壓治療新進展(二)
? 4 聯合用藥??? ACEI+利尿劑;利尿劑+p受體阻滯劑;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及ACEI+鈣通道阻滯劑;ACEI與ATRA等可協同降壓,減少副作用的發生。??? 5 介入治療??? 在局麻下采用Sledinger技術穿刺股動脈成功后,行腎動脈造影,使導絲通過狹窄段,固定導絲,循導絲送入
治療腎動脈狹窄的介紹
針對腎動脈狹窄所致腎血管性高血壓及缺血性腎臟病,目前存在如下3種治療: 1.血管成形術 常做經皮經腔腎血管成形術(PTRA,用球囊擴張腎動脈),此治療尤適用于纖維肌性發育不全患者。由于動脈粥樣硬化及大動脈炎患者在擴張術后易發生再狹窄使治療失敗,故這些患者擴張術后應放置血管支架。 2.外科手
關于巨細胞必性動脈炎的治療介紹
巨細胞必性動脈炎屬多發性病變,當累計鎖骨下動脈、胸腹主動脈、腎動脈、髂動脈或冠狀動脈產生明顯局限性狹窄,引起腦、心臟、肢體相應缺血時,有介入治療指征者,應首選介入治療,可獲得較好的療效。由于動脈擴張后再狹窄發生率較高,約20%~30%,故近幾年來,對腎動脈開口部狹窄,或伴有動脈夾層,或再狹窄的患
簡述腎性高血壓的治療
腎血管性高血壓的治療:腎血管性高血壓的治療,以外科手術為主,包括腎切除、腎血管重建,自體腎臟移植,以及近年進展較快的經皮腔內腎動脈成形術(PTRA)、腎動脈支架成形術(金屬內支架)等介入治療。藥物治療并非腎血管性高血壓的首選方法,僅對不適宜或拒絕接受上述治療者,才采用降壓藥物治療。藥物首選的是鈣
關于突發性主動脈炎的穩定期的治療介紹
口服藥物可選用抗栓丸,每次2~3粒,3次/d;曲克蘆丁(維腦路通)0.2g~0.3g,3次/d;地巴唑20mg,3次/d;血管舒緩素(胰激肽釋放酶)60~120U,3次/d;羥乙基淀粉(706代血漿)250~500ml,加入川芎嗪靜滴120~160mg,1次/d,2~3周為一療程,可降低血漿黏稠
血管性介入治療的外科應用
經穿刺將導管插入血管腔內,在血管造影診斷的基礎上,根據病變的部位、范圍和性質,選擇性或超選擇性插管到相關血管進行栓塞、血管成形、藥物灌注、溶栓術、血栓摘除、血管內支架置放和異物取出 等介入治療。以及如經皮經肝穿刺門靜脈插管,做門靜脈分段采血,測定其胰島素或胰高血糖素含量,用 于胰腺內分泌腫瘤的
腎動脈性腎動脈球囊擴張術的方法介紹
包括單純球囊擴張術和球囊擴張同時行血管內支架放置術。單純球囊擴張術成功需較低,術后6個月再狹窄率高以及難于處理腎動脈開口處病變,而支架的植入大大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和降低再狹窄率,有作者報道球囊擴張同時行血管內支架放置術個手術與成功率均達95%,術后6個月再狹窄率為25%~33%,而且對腎炎一動脈開
經皮冠狀動脈球囊血管成形術簡介
采用股動脈途徑或橈動脈途徑,將指引導管送至待擴張的冠狀動脈口,再將相應大小的球囊沿導引鋼絲送到狹窄的節段,根據病變的特點用適當的壓力和時間進行擴張,達到解除狹窄的目的 [2] 。 但單純PTCA發生冠狀動脈急性閉塞和再狹窄的發生率較高。急性閉塞多見于術后24小時內,發生率在3%-5%,可導致患
血管內支架成形術治療腎血管性高血壓的介紹
可應用于動脈粥樣硬化的開口病變或應用于PTRA失敗的補救。關于動脈粥樣硬化性腎動脈狹窄的介入治療適應證還存在爭議。原則上對于有血液動力學意義的重度狹窄,血運重建作為首選治療方法,而對于血壓易控,腎功穩定患者的輕中度腎動脈狹窄首選藥物治療和嚴密隨訪。目前已有的隨機對照大型臨床試驗因存在各種瑕疵,結
治療腎動脈血栓形成和栓塞的概述
各種急性和慢性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治療,目標是保存腎功能以及預防和治療腎素介導的高血壓。腎動脈血栓形成和栓塞治療的關鍵是盡快開通閉塞血管,恢復腎血流。 1.外科治療 是否進行外科手術,應考慮患者全身情況及耐受程度。手術盡可能選擇腎動脈堵塞12小時以內,時間越長腎功能恢復的可能性越低。12~18
經皮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的適應癥
采用股動脈穿刺將球囊導管送至冠狀動脈狹窄病變處,加壓擴張以增大血管內徑,改善心肌血供。英文簡稱PTCA。是1977年以后國際上冠心病介入性治療的技術,也是治療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根據臨床表現分析PTCA的適應癥: ①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慢性穩定性心絞痛或不穩定性心絞痛,有明確的心肌缺血證據
經皮穿刺球囊瓣膜成形術治療老年性瓣膜病的介紹
經皮球囊擴張術是一種治療瓣膜狹窄的新技術,Cribier等報告應用該法治療92例嚴重鈣化的主動脈瓣狹窄患者,平均主動脈跨瓣壓差從9.98±3.46 kPa降至3.99±1.73 kPa,平均主動脈瓣口面積增加1倍,臨床癥狀明顯改善。66例術前心功能Ⅲ~Ⅳ級,出院時58例轉為Ⅰ~Ⅱ級。有人認為只要
治療大動脈炎的方法介紹
大動脈炎是一種全身性疾病,應該以內科治療為基礎,外科只治療因該病引起的血管病變。 1.內科治療原則 (1)抗炎治療控制感染,阻止病情發展。 (2)激素治療 對早期或活動期患者效果較好,可短期內改善癥狀。多口服強的松、地塞米松等。 (3)免疫治療。 (4)擴血管藥物改善腦和肢體血運。
治療主動脈弓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大動脈炎是一種全身性疾病,應該以內科治療為基礎,外科只治療因該病引起的血管病變。 1.內科治療原則 (1)抗炎治療控制感染,阻止病情發展。 (2)激素治療 對早期或活動期患者效果較好,可短期內改善癥狀。多口服強的松、地塞米松等。 (3)免疫治療。 (4)擴血管藥物改善腦和肢體血運。
治療多發性大動脈炎的介紹
大動脈炎是一種全身性疾病,應該以內科治療為基礎,外科只治療因該病引起的血管病變。 1.內科治療原則 (1)抗炎治療控制感染,阻止病情發展。 (2)激素治療 對早期或活動期患者效果較好,可短期內改善癥狀。多口服強的松、地塞米松等。 (3)免疫治療。 (4)擴血管藥物改善腦和肢體血運。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分側腎靜脈腎素活性測定介紹
分側腎靜脈腎素活性測定介紹: 分側腎靜脈腎素活性測定是指測定兩側腎靜脈腎素活性的比值(患側腎素/對側腎素,RVRR)似及周圍循環腎素的水平或對側腎靜脈腎素與周圍血腎素的比值。一般認為周圍血腎素活性高而兩側腎靜脈腎素的活性差別大于2倍時,外科療效良好,Kaufman報道有效率達93%。分側腎靜脈腎素
腎功能檢測項目分側腎靜脈腎素活性測定介紹
分側腎靜脈腎素活性測定介紹: 分側腎靜脈腎素活性測定是指測定兩側腎靜脈腎素活性的比值(患側腎素/對側腎素,RVRR)似及周圍循環腎素的水平或對側腎靜脈腎素與周圍血腎素的比值。一般認為周圍血腎素活性高而兩側腎靜脈腎素的活性差別大于2倍時,外科療效良好,Kaufman報道有效率達93%。分側腎靜脈腎素
關于分側腎靜脈腎素測定的概述
Vaughan(1985)也認為腎靜脈腎素比值為1.5∶1時,90%的腎血管性高血壓可獲手術良好效果,但陰性比值并不能排除手術后滿意反應,其假陰性率約為15%(62/412)。另一方面,陽性RVRR也不能排除雙側性病變,糾正一側病變因不能完全糾正基本病理變化,故高血壓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為此,V
棘球蚴皮內試驗的介紹
棘球蚴皮內試驗是一項用于檢查包蟲病的輔助檢查方法。用稀釋的棘球蚴囊液施行皮內注射,檢測病人有無相應的抗體。若皮試陽性,說明病人有棘球蚴感染的可能。通過此項檢查可以判斷相應的病征。
經皮椎體成形術后腎動脈栓塞病例分析
經皮椎體成形術(PVP)是目前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OVCF)常用的手術方式,但該術式也存在一些并發癥,其中最嚴重、最常見的為骨水泥滲漏。一旦發生骨水泥滲漏,根據滲漏部位、劑量,可產生不同的后果。我院收治了1例患者,在行T11椎體PVP手術時,骨水泥滲漏進入腹主動脈,繼而進入腎動脈,導致腎動脈
血管內超聲指導腔內治療腎動脈夾層病例分析
1.病例資料?患者,女,36歲,因“突發咯血4h”入院。患者于4h前突發咯血,為鮮血夾帶少量血凝塊,總量約50ml,伴心慌、胸悶,無腹痛、腰痛、發熱。否認高血壓、結締組織疾病及血管炎病史,無腹部創傷史及血管介入治療史。無吸煙、飲酒史。查體:心率120次/分,血壓199/132mmHg(1mmHg≈0
Langendorff-裝置球囊導管制作要點
Langendorff 裝置球囊導管制作??Langendorff 模型采用主動脈插管逆行灌注,提供心臟足夠氧氣和營養物質,使心臟保持跳動。具體步驟是:把灌注管插入到離體心臟的升主動脈,再將灌注管連接到裝有灌注液裝置上,經過預熱、氧合及調整灌注壓力后,灌注液滴入主動脈中,由于靜水壓,以及在左心室內壓
關于腎血管性高血壓的病理生理介紹
RAS時患側腎由于缺血而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而致腎血管性高血壓。不同類型的腎血管性高血壓的病理生理也不相同。單側RAS時患側腎釋放腎素致水鈉潴留,而對側腎則出現壓力性利尿排鈉,最終導致負鈉平衡近一步增加了腎素釋放。孤立腎及雙側RAS時,因沒有對側腎的影響,而阻止了鈉的丟失,細胞外液體
診斷小兒腎血管性高血壓的基本介紹
1.腎素瘤(球旁細胞病) 也有難治而嚴重的高血壓,血漿腎素活性升高,血醛固酮繼發性增多,尿醛固酮高及低血鉀,這些極似腎血管性高血壓。但其分腎靜脈腎素活性顯示一側明顯升高,腎動脈造影反復正常,雖然在腎內血管分布可能異常,如運行方向不正常,屈曲擴張的小動脈。B超、CT檢查可見占位性病變。 2.嗜鉻
藥物治療腎血管性高血壓的相關介紹
主要目的是控制高血壓,預防腎功能惡化。 (1)鈣通道阻滯劑(CCB) 是治療腎血管性高血壓的安全有效藥物,其降壓作用為擴張血管,對雙側ARS者,不會引起腎功能惡化,為治療腎血管性高血壓的首選藥物。 (2)ACEI及ARB 對單側RAS所致的腎素依賴型高血壓,在用其他藥物無效時,能有效地控制高
關于腎血管性高血壓的檢查方式介紹
腎動脈狹窄的檢查手段很多,但檢測方法要考慮其敏感性、特異性和預測價值,目前得到充分肯定的檢查方法為: 1.彩色多普勒超聲 彩色多普勒超聲作為簡便價廉的腎動脈狹窄的篩選手段,是目前使用最多的無創性檢查方法之一。彩色多普勒超聲可能有9%的特異度,95%的敏感度,但此項技術的準確性嚴重依賴于操作者
腎性高血壓的治療
? 高血壓與腎臟關系非常密切,持久的高血壓可作為病因直接造成腎臟損害;而腎臟疾病本身也可以導致高血壓,加劇腎功能的惡化,形成惡性循環。這種由各種腎臟疾病引起的高血壓稱為腎性高血壓。??? 一、腎性高血壓分類??? 1、腎血管性高血壓:主要由一側或雙側腎動脈主干或分支狹窄,阻塞造成引起腎實質缺血,激活
經皮球囊成形術聯合導管射頻消融術同期治療二尖瓣狹...
經皮球囊成形術聯合導管射頻消融術同期治療二尖瓣狹窄伴有房顫療效評價 摘要: 目的:評價經皮球囊成形術聯合導管射頻消融術同期治療二尖瓣狹窄伴有房顫的療效。 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32例患者,均為中-重度二尖瓣狹窄伴有房顫,分為I組17例,II組15例,兩組均行經皮球囊成形術。II組在行經
肺動脈瓣狹窄臨床路徑
一、肺動脈瓣狹窄球囊成形術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一)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肺動脈瓣狹窄 (ICD-10:Q22.1/I09.801 /I37.0)行經皮肺動脈瓣球囊成形術(ICD-9-CM-3:35.9603)。(二)診斷依據。根據《臨床診療指南-心血管外科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