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學術論文編寫標準發布!
近日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卓眾出版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雜志社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林業大學、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 、《中華醫學雜志》社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大學 、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等單位起草的《學術論文編寫規則》(GB/T 7713.2-2022)發布!下面學點小編給大家詳細介紹此次文件的重要內容。《學術論文編寫規則》(GB/T 7713.2-2022)將部分代替:GB/T 7713-1987,GB/T 7713-1987,于2323年7月1日正式實施。新頒布的《學術論文編寫規則》主要發布了 三種類型論文編寫規則:1、學位論文編寫規則;2、學術論文編寫規則;3、科技報告編寫規則。與GB/T7713一1987相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還有技術改動,大致包含以下5部分:1、范圍將其適用范圍擴展至縮微版、印刷版、電子版等傳播形式的學術論文,其“引言”更改為“范圍”,更改了相關......閱讀全文
重磅|學術論文編寫標準發布!
近日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卓眾出版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雜志社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林業大學、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 、《中華醫學雜志》社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大學 、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等單位起草的《學術論文編寫規則》(GB/T 7713.2-2022)發
科技部:理性看待學術論文,嚴把論文學術關、誠信關
科教 | 獎勵 | 人才 | 項目 科技部 自然科學基金委關于進一步壓實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任務承擔單位科研作風學風和科研誠信主體責任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研作風學風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強科研作風學風建設,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
以單篇論文評價學術恐催生新型學術腐敗
職工代表大會聽園領導匯報。講述去年取得的各種成就。聽完感觸頗多,竊以為:以單篇論文評價自然資源科學,基本就是偏廢的總結,甚至有催生今日最嚴重學術腐敗的感覺。 鑒于當下中國激烈的學術競爭,大家只能拼命“搞錢”。常常聽聞有年輕碩博士想有所貢獻,但總在說完后加一句“這些等我有錢之后再追求吧”。茶余飯
學術“假”刊亂象:文學論文和數學論文同刊出現
??????? 據統計,《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30卷2013年社會科學版第2期上共刊載了259篇論文,涉及我國除港澳臺外的31個省(區、市)的340名作者,其中既有副教授、教授,也有小學甚至幼兒園教師。張紅光制圖 當大學教授和幼兒園老師、文學論文和數學論文讓人錯愕地出現在同一本學術
“論文工廠”要倒閉?國內首個學術論文誠信監測系統上線
近年來,科研論文的學術不端廣受大家關注。 近日,國內知名科研工具箱平臺——科研者之家(Home for Researchers)發布了國內首個學術論文誠信監測系統,包括Crosscheck文字查重,Figcheck圖片查重,Selfcheck國人論文自查系統,和Medreading文獻誠信預警
論文可以買賣-學術的良心在哪里
交納數百元乃至上千元,就能在期刊上發表一篇論文,甚至論文的撰寫都可以有人代筆。這在高校學生中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多年前,就有研究報告稱,我國論文買賣已形成產業,規模達10億多元。 ? 學術論文本應是學術創新的核心載體,怎會成為明碼標價的商品?“買賣論
學術論文,讓我如何相信你!
不要相信任何心理學研究論文,準確地說,大約2/3的論文無法重復。或許可以說,不要相信任何學術研究論文,因為大多數都不可靠。這可不是簡單憤青的語言,是今天《科學》發表的270名學者發表的一篇學術研究論文。《自然》專門發文評論。 弗吉尼亞夏洛茨維爾開放科學中心主任社會心理學家Brian Nosek
全面取消學術論文發表要求應慎重
去年3月,上海大學博士生柴某因論文發表沒有達到相關要求以致學位申請遭拒,于是柴某將上海大學告上法庭。今年3月10日,他收到了法院的一審判決書。法院判定,被告上海大學對原告柴麗杰于2018年11月提交的博士學位申請,未組織學位評定委員會予以審核評定的行為違法。今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印發了《關于
學術期刊對論文補充材料說“不”
一篇發表的論文通常包括開頭、正文與結尾,文章結構明確。然而,近來許多期刊的論文結尾都會附帶一個補充材料目錄,將實驗方法、數據以及其他材料一股腦放在里面,讓人弄不清論文內容在哪截止。 8月11日,《神經科學期刊》(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發表聲明,反對這
“網紅”文章等于學術論文,逗誰呢
靜謐的周末,浙江大學“放了一炮”。9月16日,新華社報道稱,浙江大學發布新規,在校師生在媒體及其“兩微一端”發表的文章將可被認定為國內權威、一級、核心等學術期刊論文,并納入晉升評聘和評獎評優。對此,有人笑言,教授要爭做“網紅”了。 網友這樣說,倒不是在貶低“網紅”,是在形象地指出,學術研
讀“學術論文發表十必行”的體會
美國普渡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Duane Wegener曾擔任Wiley期刊Social Psychology andPersonality Compass的編輯,他撰寫了題為“10 Things Scholars should do to get published”的文章。認
227篇論文被撤,警惕學術專刊“新騙局”
據《自然》網站日前報道,愛思唯爾和施普林格·自然最近已分別撤回其旗下期刊的165篇及62篇文章。與此同時,愛思唯爾還計劃撤回另外300多篇論文,施普林格·自然也正在對其余400多篇論文進行調查。兩大學術期刊出版商同時出手,指向了一種圍繞期刊專刊而起的新型“騙局”。它們發現,在部分期刊中,有騙子冒充客
科技論文在線發表推行“后評審”規避學術不端
論文一定要寫在紙上嗎? 由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創建的中國科技論文在線,推動了論文寫作發表方式的變革。 “我們突破了學術論文二維寫作理念,使科研人員的學術論文可以被提升至三維乃至多維,實現視頻、音頻和動畫的組合。借助外部新設備,還可以實現全新創想表達模式,這也正是目前國際學術論文發表的一個
227篇論文被撤,警惕學術專刊“新騙局”
據《自然》網站日前報道,愛思唯爾和施普林格·自然最近已分別撤回其旗下期刊的165篇及62篇文章。 與此同時,愛思唯爾還計劃撤回另外300多篇論文,施普林格·自然也正在對其余400多篇論文進行調查。 兩大學術期刊出版商同時出手,指向了一種圍繞期刊專刊而起的新型“騙局”。它們發現,在部分期刊中,
朱大明:學術評價中論文的數量與質量
近年來,隨著對科研評價的日益重視和量化評價方法的普遍運用,學術論文數量和質量問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由于論文數量和質量作為可以量化的評價指標,大都與科研人員的職級晉升、學位申請、榮譽地位、獎金待遇等掛鉤,與論文發表相關的各種學術不端行為也較普遍地存在,致使以論文數量衡量學術績效的評價制度也飽受詬病
Nature高引論文因學術不端遭撤稿
上周,Nature雜志發布了一篇撤稿通知(retraction notice),宣稱由于作者無法復制出實驗結果,一篇于1994年發表在Nature雜志上的高引用論文被撤回。但實際上,撤稿背后的真實原因極有可能與第一作者的學術不端行為有關。 在這篇1994年的Nature論文中,第一作者
論文撤銷牽扯出美國一博士學術造假
據《自然》網站消息,近日美國一位博士被發現存在學術不端行為,而線索竟然是四年前發生的一起論文撤銷事件。 2006年3月至6月間,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化學教授因其與同事無法重現實驗結論而撤銷了六篇文章,震驚了當時的化學界。 而美國科研誠信辦公室(ORI)于今年11月29日發布一項通告,指
如何才能讓學術界走出“唯論文”的怪圈?
近日,部分高校鼓勵校內學者互刷數據、開展學術互引、多引多獎的現象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討論和深刻反思。這些現象都是因為ESI——基本科學指標,這一原本揭示學科趨勢與熱點的指標,如今被廣泛應用于高校學科排名。 “我校ESI排名又雙叒叕上升!”“我校ESI高影響論文首次突破100篇”“我校又一學科進
性別對學術論文同行評審或引用的影響
據《自然》(Nature)雜志網站2013年12月11日報道,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University of Montreal)信息科學家文森特·拉里維埃(Vincent Larivière)助理教授和印地安納大學伯明頓分校(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學術論文常用句型匯總-再也不愁SCI了!
Beginning 1.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the need for 2. This paper proceeds as follow. 3. The structure of the paper is as follows. 4. In this
韓春雨的論文撤了-學術界爭論依舊
在一年多的紛爭和等待之后,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學術爭議事件終于暫時告一段落:他那篇頗受爭議的論文,今天主動撤回了。 北京時間8月3日,《自然-生物技術》發表題為《是該數據說話的時候了》的社論,稱“撤回韓春雨團隊于2016年5月2日發表在該期刊的論文”。一年多前,正是這篇論文,讓韓春雨及其
中國在國際學術雜志發表的論文日漸增加
[北京]一項研究發現,在過去的十年里,中國在主要國際學術雜志上發表的研究已經增加到了原來的3倍。 由《自然?中國》上個月(6月24日)發表的這項研究回顧了2000年到2009年中國大陸發表在5份主要的國際學術雜志——《細胞》、《柳葉刀》、《自然》、《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以及《科學》——上的科
基金委:論文標注應嚴格遵守學術規范
15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對徐中民研究員發表論文《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Ⅰ:集成思想的領悟之道》和《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Ⅱ:理論框架與集成實踐》與承擔基金項目等情況進行回應。自然科學基金委有關部門表示,自然科學基金委在得悉相關情況后,立即責成自然科
北京大學最新學術論文介紹LncRNADisease
來自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世界上首次創建并發布了長非編碼RNA疾病數據庫(lncRNA and disease database, LncRNADisease),這一數據庫收錄了160多種和長非編碼RNA有關的疾病,并集成了一個生物信息學工具用以預測新的人類長非編碼RNA和疾病的關系。這一研究
涉嫌學術不端-施普林格再撤多篇中國學術論文
繼撤銷107篇醫學論文后,國際學術出版巨頭施普林格旗下期刊再撤銷若干來自中國的學術論文。 近期,施普林格旗下期刊《細胞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Cell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連續刊登多篇論文撤稿聲明。據撤稿聲明,來自中國的數個科研團隊,不同程度存在涉嫌竊用他
科學時報:論文抄襲標準應當從嚴
四川大學近期發布《關于學位(畢業)論文抄襲、剽竊等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理辦法(試行)》,規定在校博士、碩士和本科生學位(畢業)論文中,只要引用超過200字而不注明出處, 就算作者“剽竊”。 該《辦法》定義論文抄襲為“把他人具有著作權的內容原封不動或雖改變形式但未改變內在本質,而在本人的論
定義學術不端!期刊學術不端行為界定標準實施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說到學術不端事件,人們可能會想起今年2月的翟天臨學術門事件。其實,學術不端行為在我國存在已久。2018年10月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反腐倡廉建設報告NO.8》中對近20年間國內媒體公開報道的64起學術不端典型案例進行了梳理,發現僅2016年被曝光的學術不端案例數
基金委回應!論文標注應嚴格遵守學術規范
15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對徐中民研究員發表論文《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Ⅰ:集成思想的領悟之道》和《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Ⅱ:理論框架與集成實踐》與承擔基金項目等情況進行回應。 自然科學基金委有關部門表示,自然科學基金委在得悉相關情況后,立即責
清華加大學術不端處罰力度-論文抄襲可開除學籍
清華大學昨天公布了最新修訂的《清華大學學生紀律處分管理規定實施細則》。與2017年公布的《細則》相比,此次修訂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罰規定方面。例如對發表研究成果中有抄襲、偽造等較為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罰,從原來的記過升級為開除學籍。 新版《細則》的第六章對學術不端、違反學習紀律
安徽師大研究人員撤銷一篇學術論文
《化學物理期刊》(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近日刊登撤銷聲明稱,應作者要求,撤銷安徽師范大學教授課題組的一篇。 作者在聲明中表示之所以提出撤銷該文的原因是,該論文中的冷碰撞(cold collision)研究所使用的CN(X2Σ+)+He勢能面數據被他們誤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