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支氣管肺炎的其他病原學檢查
(1)肺炎支原體 ①冷凝集試驗≥1:32有很大參考價值,該試驗為非特異性,可作為過篩試驗;但傳統的冷凝集素試驗對肺炎支原體(MP)感染的診斷有一定的價值,但其敏感性與特異性均不足,②特異性診斷:包括MP分離培養或特異性IgM和IgG抗體測定。補體結合抗體檢測是診斷MP的常用方法;基因探針及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PCR技術)檢測MP的特異性強和敏感性高,但應避免發生污染。 (2)衣原體 能引起肺炎的衣原體為沙眼衣原體(CT)、肺炎衣原體(CP)和鸚鵡熱衣原體。細胞培養用于診斷CT和CP,直接免疫熒光或吉姆薩染色法可檢查CT,其他方法有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放射免疫電泳法檢測雙份血清特異性抗體或抗原、核酸探針及PCR技術檢測抗原。......閱讀全文
小兒支氣管肺炎的其他病原學檢查
(1)肺炎支原體 ①冷凝集試驗≥1:32有很大參考價值,該試驗為非特異性,可作為過篩試驗;但傳統的冷凝集素試驗對肺炎支原體(MP)感染的診斷有一定的價值,但其敏感性與特異性均不足,②特異性診斷:包括MP分離培養或特異性IgM和IgG抗體測定。補體結合抗體檢測是診斷MP的常用方法;基因探針及聚合酶
關于小兒支氣管肺炎的外周血檢查
1.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和分類計數 對判斷細菌或病毒有一定價值。細菌性肺炎白細胞計數升高,中性粒細胞增多,并有核左移現象,胞漿可有中毒顆粒。病毒性肺炎的白細胞計數大多正常或偏低,亦有少數升高者,時有淋巴細胞增高或出現變異型淋巴細胞。支原體感染者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大多正常或偏高,分類以中性粒細胞為主,
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細菌學檢查
(1)細菌培養和涂片 采取氣管吸取物、肺泡灌洗液、胸水、膿液和血標本作細菌培養和鑒定,同時進行藥物敏感試驗對明確細菌性致病菌和治療有指導性意義。亦可作涂片染色鏡檢,進行初篩試驗。 (2)其他檢查 如血清學檢測肺炎鏈球菌莢膜多糖抗體水平,進行細菌抗原檢測如肺炎鏈球菌莢膜多糖抗原、溶血素抗原、HI
關于小兒支氣管肺炎的X線檢查
支氣管肺炎的病因不同,因此在X線上所表現的變化既有共同點,又各有其特點。早期見肺紋理增粗,以后出現小斑片狀陰影,以雙肺下野、中內帶及心膈區居多,并可伴有肺不張或肺氣腫,斑片狀陰影亦可融合成大片,甚至波及整個節段。 1.病灶的形態 支氣管肺炎主要是肺泡內有炎性滲出,多沿支氣管蔓延而侵犯小葉、肺
小兒支原體肺炎的影像學檢查和病原學檢查
1.影像學檢查 X線檢查多表現為單側病變,大多數在下葉,有時僅為肺門陰影增重,多數呈不整齊云霧狀肺浸潤,從肺門向外延至肺野,尤以兩肺下葉為常見,少數為大葉性實變影。可見肺不張。往往一處消散而他處有新的浸潤發生。有時呈雙側彌漫網狀或結節樣浸潤陰影或間質性肺炎表現,而不伴有肺段或肺葉實變。體征輕微
關于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病毒學檢查
(1)病毒分離 感染肺組織、支氣管肺泡灌洗液、鼻咽部分泌物進行病毒分離是病毒病原學診斷的可靠方法。 (2)血清學試驗 于急性期和恢復期(14天后)采取雙份血清測定特異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體水平,若抗體升高≥4倍為陽性。但由于費時太長,往往只能作為回顧性診斷和其他方法的對照,限制了其臨床實
小兒急性肺炎的實驗室病原學檢查
(1)細胞病原學檢查:至今仍困難。咽拭子細菌培養不能代表肺炎的致病因。喉頭負壓吸痰定量細菌培養,對肺炎病原學夜診斷有一定意義,并可根 據藥敏試驗選用抗生素。目前國內外正在致力研究細菌的快速診斷,已有人用對流免疫電泳法、ELISA法快速診斷肺炎鏈球菌、β-溶血性鏈球菌及嗜血性流感桿菌等感染,并可與
關于小兒支氣管肺炎的重癥肺炎介紹
重癥肺炎除呼吸系統嚴重受累外,還可累及循環、神經和消化等系統,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 (1)呼吸衰竭 由于嚴重的缺氧及毒血癥,月齡2月~5歲兒童出現胸壁吸氣性凹陷或鼻翼扇動或呻吟之一表現者,提示有低氧血癥,為重度肺炎,需及時進行血氣分析。肺炎患兒出現煩躁不安提示很可能缺氧,而缺氧者可以無發紺。
如何診斷小兒支氣管肺炎?
根據典型臨床癥狀,結合X線胸片所見,診斷多不困難。根據急性起病,發熱,咳嗽,氣促,肺部固定性的中、細濕啰音,胸部影像學有肺炎的改變均可診斷為支氣管肺炎。
分析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病因
1.好發因素 嬰幼兒時期容易發生肺炎是由于呼吸系統生理解剖上的特點,如氣管、支氣管管腔狹窄,黏液分泌少,纖毛運動差,肺彈力組織發育差,血管豐富易于充血,間質發育旺盛,肺泡數少,肺含氣量少,易為黏液所阻塞等。此年齡階段的嬰幼兒由于免疫系統的防御功能尚未充分發展,容易發生傳染病、營養不良、佝僂病等
小兒支氣管肺炎常規治療方式
【一般資料】女性,2歲2個月,幼兒【主訴】發熱5天、咳嗽4天【現病史】患兒于5天前受涼后起病出現反復發熱,體溫不詳,無畏寒、抽搐,次日出現咳嗽,呈陣發性,無痰,氣促不伴喘息,輕微流涕、打噴嚏,無嘔吐及腹瀉,精神食納佳,大小便正常,我院門診治療(6.30頭孢西丁、7.1頭孢替唑)后仍反復發熱,咳嗽明顯
關于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護理介紹
病室應保持空氣流通,室溫維持在20℃左右,濕度以60%為宜。給予足量的維生素和蛋白質,經常飲水及少量多次進食。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經常變換體位,減少肺淤血,以利炎癥吸收及痰液的排出。為避免交叉感染,輕癥肺炎可在家中或門診治療,住院患兒應盡可能將急性期與恢復期的患兒分開,細菌性
小兒支氣管肺炎的抗感染治療
(1)抗菌藥物治療 原則: ①根據病原菌選用敏感藥物:在使用抗菌藥物前應采集合適的呼吸道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以便指導治療;在未獲培養結果前,可根據經驗選擇敏感的藥物; ②選用的藥物在肺組織中應有較高的濃度; ③早期用藥; ④聯合用藥; ⑤足量、足療程。重者患兒宜靜脈聯合用
對癥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介紹
(1)氣道管理 及時清除鼻痂、鼻腔分泌物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暢,改善通氣功能。氣道的濕化非常重要,有利于痰液的排出,霧化吸入有助于解除支氣管痙攣和水腫。分泌物堆積于下呼吸道,經濕化和霧化仍不能排除,使呼吸衰竭加重時,應行氣管插管以利于清除痰液。嚴重病例宜短期使用機械通氣(人工呼吸機)。接受機械
關于小兒支氣管肺炎的基本介紹
支氣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是兒童尤其是嬰幼兒常見的感染性疾病,是兒童住院的最常見原因,2歲以內兒童多發。支氣管肺炎又稱小葉性肺炎,肺炎多發生于冬春寒冷季節及氣候驟變時,但夏季并不例外,甚至有些華南地區反而在夏天發病較多。支氣管肺炎最常由細菌、病毒或霉菌及肺炎支原體等病原引起,
簡述小兒支氣管肺炎的氧氣療法
有缺氧表現,如煩躁、口周發紺時需吸氧,多用鼻前庭導管給氧,經濕化的氧氣的流量為0.5~1升/分,氧濃度不超過40%。新生兒或嬰幼兒可用面罩、氧帳、鼻塞給氧,面罩給氧流量為2~4升/分,氧濃度為50%~60%。對氧療患兒應至少每4小時監測1次體溫、脈搏、呼吸次數和脈搏血氧飽和度。
關于小兒支氣管肺炎的一般肺炎介紹
一般肺炎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氣促,肺部固定性的中、細濕啰音,典型的臨床表現包括: (1)全身癥狀 起病急驟或遲緩,驟發的有發熱、嘔吐、煩躁及喘憋等癥狀。發病前可先有數天輕度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熱型不定,多為不規則發熱,亦可為弛張熱或稽留熱。早期體溫多在38℃~39℃,亦可高達40℃左右
怎樣檢查支氣管肺炎?
1.血象 細菌性肺炎患兒白細胞總數大多增高,一般可達(15~30)×109L,偶可高達50×109L。粒性白細胞達0.60~0.90。但在重癥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革蘭氏陰性桿菌肺炎,白細胞可不高或降低。病毒性肺炎時,白細胞數多數低下或正常。 2.細菌檢查 肺穿刺細菌學檢查最可靠而被認為是“黃金
怎樣檢查小兒肺炎?
1.血常規檢查 細菌性肺炎時,白細胞計數通常增高,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重癥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和流感桿菌肺炎,有時白細胞總數反而減低。病毒性肺炎的白細胞計數常為正常或減少,淋巴細胞比例正常或增高。 2.C反應蛋白試驗 在細菌性感染、敗血癥等時C反應蛋白值上升,升高與感染的嚴重程度呈正比,病毒
小兒醛固酮過多癥的其他檢查
①心電圖 低血鉀引起心電圖的改變,表現為Q-T間期延長,T波增寬、降低或倒置,U波的出現或T-U波相連成雙峰,可見高血壓左室肥大的改變。 ②腹部CT或MRI掃描 可鑒別為腎上腺腺瘤或增生。131I-19-碘化膽固醇腎上腺掃描或照相:可根據放射性濃集的區域大小和濃集程度判斷病變部位,以指導手術。
小兒其他沙門菌感染的檢查
1.血象 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大多在1萬~2萬,敗血癥型較高,大于3萬且可見中毒顆粒。確診要依據細菌培養。 2.鼠傷寒沙門菌培養 必須要用增菌法,對糞便、膿液、腦脊液及環境中物品用鹽水棉拭子涂抹的標本放在硒酸鈉增菌液37℃孵箱增菌18小時,然后接種于SS培養基。血培養最好取血5~10ml,不加
關于嬰兒支氣管肺炎的檢查介紹
1.外周血檢查 (1)白細胞檢查 :細菌性肺炎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多增高,甚至可見核左移。病毒性肺炎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有時可見異型淋巴細胞。 (2)C反應蛋白(CRP) :細菌感染時,血清CRP濃度上升,一般情況下隨感染的加重而升高。 2.病原學檢查 (1)細菌培養 :采集血、痰、
關于沙雷菌肺炎的病原學檢查介紹
(1)血培養 由于沙雷菌肺炎常為菌血癥性,如能抓住時機抽血培養,可發現沙雷菌生長。一般血源性沙雷菌肺炎血培養陽性率高。 (2)痰液細菌培養 此法簡單、方便、患者易接受。但易被上呼吸道寄殖菌的污染。因此,要求標本為來自肺深部,并先進行清洗和勻化定量檢查后送培養,以提高準確性。 (3)直接采集下
關于喘息性支氣管肺炎的檢查介紹
1.X線檢查 肺部多種形態的浸潤影,呈節段性分布,以下肺野多見。 2.血常規檢查 病毒感染一般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均減少,細菌感染則升高。支原體感染或混合感染時血常規無特異性表現。 3.特異性抗體檢測 需要時可以完善相應的特異性抗體檢測,如支原體抗體、特異性病毒抗體等,對于合理使用抗
細菌性支氣管肺炎的檢查介紹
1.血常規 白細胞數輕度增高,一般>(15~30)×109/L,中性粒細胞增高,可見中毒顆粒。 2.影像學檢查 X線胸片多為斑片狀,雙下肺內可見帶斑片狀高密度影,肺門結構可能模糊,可見明顯實質性改變。 3.病原學檢查 細菌培養、細菌涂片等檢查。
臨床物理檢查方法介紹兒童支氣管鏡檢查介紹
兒童支氣管鏡檢查介紹: 兒童支氣管鏡檢查是兒童呼吸系統疾病診斷治療的一項重要的檢查手段。兒童支氣管鏡檢查正常值: 肺部正常,沒有任何疾病癥狀。兒童支氣管鏡檢查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肺部的各種疾病: 支氣管肺炎、肺不張、支氣管異物、支氣管哮喘、支氣管內膜結核、支原體肺炎等常見呼吸系統疾病的診
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糖皮質激素治療介紹
糖皮質激素可減少炎癥、滲出,解除支氣管痙攣,改善血管通透性和微循環,降低顱內壓。使用指征為: ①嚴重憋喘或呼吸衰竭; ②全身中毒癥狀明顯; ③合并感染中毒性休克; ④出現腦水腫。上述情況可短期應用激素,可用琥珀酸氫化可的松或用地塞米松加入瓶中靜脈點滴,療程3~5天。
支氣管肺炎臨床路徑
? 一、支氣管肺炎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支氣管肺炎(ICD–10:J18.0)。???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小兒內科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 1.一般臨床表現:起病或急或緩,常伴有發熱,熱型不定,新生兒或體弱兒亦
小兒肺炎鏈球菌肺炎的相關檢查介紹
1.外周血檢查 (1)血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明顯升高,達(15~40)×109/L,偶達(50~70)×109/L,以中性粒細胞為主,核左移,可見中毒顆粒。但也有少數患兒白細胞減少,預示病情嚴重。 (2)C-反應蛋白(CRP)往往升高。 (3)前降鈣素(PCT)升高,抗菌治療有效時可迅速
小兒支氣管哮喘的基本檢查介紹
1.嗜酸細胞計數 大多數過敏性鼻炎及哮喘患兒血中嗜酸細胞計數超過300×106/L(300/mm3)。痰液中也可發現有嗜酸細胞增多和庫斯曼氏螺旋體和夏科氏結晶。 2.血常規 紅細胞、血紅蛋白、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一般均正常,但應用β受體興奮劑后白細胞總數可以增加。若合并細菌感染,兩者均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