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光電子器件的發展
如同電子器件那樣,光電子器件也要走向集成化。雖然不是所有的光電子器件都要集成,但會有相當的一部分是需要而且是可以集成的。目前正在發展的PLC-平面光波導線路,如同一塊印刷電路板,可以把光電子器件組裝于其上,也可以直接集成為一個光電子器件。要實現FTTH也好,ASON也好,都需要有新的、體積小的和廉價的和集成的光電子器件。 日本NTT采用PLO技術研制出16x16熱光開關;1x128熱光開關陣列;用集成和混合集成工藝把32通路的AWG+可變光衰減器+光功率監測集成在一起;8波長每波速串為80Gbps的WDM的復用和去復用分別集成在1塊芯片上,尺寸僅15x7mm,如圖1。NTT采用以上集成器件構成32通路的OADM。其中有些已經商用。近幾年,集成光電子器件有比較大的改進。 中國的集成光電子器件也有一定進展。集成的小通道光開關和屬于PLO技術的AWG有所突破。但與發達國家尚有較大差距。如果我們不迎頭趕上,就會重復如同微電子落后的被......閱讀全文
集成光電子器件的發展
如同電子器件那樣,光電子器件也要走向集成化。雖然不是所有的光電子器件都要集成,但會有相當的一部分是需要而且是可以集成的。目前正在發展的PLC-平面光波導線路,如同一塊印刷電路板,可以把光電子器件組裝于其上,也可以直接集成為一個光電子器件。要實現FTTH也好,ASON也好,都需要有新的、體積小的和廉價
集成光電子器件的發展
如同電子器件那樣,光電子器件也要走向集成化。雖然不是所有的光電子器件都要集成,但會有相當的一部分是需要而且是可以集成的。目前正在發展的PLC-平面光波導線路,如同一塊印刷電路板,可以把光電子器件組裝于其上,也可以直接集成為一個光電子器件。要實現FTTH也好,ASON也好,都需要有新的、體積小的和廉價
光纖通信系統集成光電子器件的發展
自動交換的光網,稱為ASON,是進一步發展的方向。 集成光電子器件的發展 如同電子器件那樣,光電子器件也要走向集成化。雖然不是所有的光電子器件都要集成,但會有相當的一部分是需要而且是可以集成的。正在發展的PLC-平面光波導線路,如同一塊印刷電路板,可以把光電子器件組裝于其上,也可以直接集成為
有它助陣,集成光電子器件加工不再難
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田永輝課題組與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教授阿南?米切爾課題組及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蘇翼凱課題組合作,通過在薄膜鈮酸鋰晶圓表面沉積一層氮化硅,利用傳統的刻蝕技術僅僅刻蝕氮化硅層形成亞波長光柵波導,有效應對了薄膜鈮酸鋰集成光電子器件難以加工制作的挑戰,降低了器件尺寸、提升了芯
光電子器件的可靠性檢測
物理特性測試項目1、內部水汽:確定在金屬或陶瓷封裝的光電子器件內部氣體中水汽含量。2、密封性:確定具有內空腔的光電子器件封裝的氣密性。3、ESD闊值:確定光電子器件受靜電放電作用所造成損傷和退化的靈敏度和敏感性。4、可燃性:確定光電子器件所使用材料的可燃性。5、剪切力:確定光電子器件的芯片和無源器件
集成光學元器件的工藝技術介紹
集成光學元器件的工藝技術主要涉及成膜與光路微加工。通常采用外延、質子轟擊、離子注入、固態擴散、離子交換、高頻濺射、真空蒸發、等離子聚合等作為成膜工藝;采用光刻、電子束曝光、全息曝光、同步輻射、光鎖定、化學刻蝕、濺射刻蝕(離子銑)、反應離子刻蝕作為光路微加工技術。另外,高速脈沖技術,則是測試及在應用中
用于相干合成的合束分束集成器件
通過將多個超快光纖激光進行相干合成,可以克服單根光纖的功率限制。在這種相干合成裝置中,一般采用偏振分束器(PBS)用于合束(如圖1(a)所示),不過這種裝置復雜度較高,而且隨著合成通道數的增多,占用體積也會越來越大。德國耶拿課題組提出了分段反射率分束器(SMS)的合成辦法,如圖1(b)(c)
中國計量院實現多種微納量子器件和集成器件自主研制
近日,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承擔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微納技術計量標準和物質研究”項目課題“用于計量的微納集成器件關鍵技術研究”順利通過由質檢總局組織的專家組驗收。 課題驗收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金國藩、姚駿恩等技術專家組成員聽取了課題組的報告,審閱了驗收材料,經質詢和討論
異質結在半導體光電子器件中有哪些作用
半導體異質結構一般是由兩層以上不同材料所組成,它們各具不同的能帶隙。這些材料可以是GaAs之類的化合物,也可以是Si-Ge之類的半導體合金。按異質結中兩種材料導帶和價帶的對準情況可以把異質結分為Ⅰ型異質結和Ⅱ型異質結兩種,兩種異質結的能帶結構異質結圖冊,I型異質結的能帶結構是嵌套式對準的,窄帶材料的
使用微型模塊SIP中的集成無源器件(二)
分立元件的局限性過去,無源元件是分立的,這意味著它們是分別制造的,并且在電路中通過印刷電路板(PCB)上的導線或電源軌相連。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沿著三條路徑發展演變:更小的尺寸、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性能。這些發展現在已經很成熟并經過了優化,但是占位尺寸和高度尺寸意味著分立無源元件總是限制了縮小整體解決
使用微型模塊SIP中的集成無源器件(一)
簡介集成無源器件在我們的行業中并不是什么新事物——它們由來已久且眾所周知。實際上,ADI公司過去曾為市場生產過這類元件。當芯片組將獨立的分立無源器件或者是集成無源網絡作為其一部分包含在內時,需要對走線寄生效應、器件兼容性和電路板組裝等考慮因素進行仔細的設計管理。雖然集成無源器件繼續在業界占據重要地位
使用微型模塊SIP中的集成無源器件(三)
使用ADI的集成無源器件(iPassives)如前所述,高質量的無源器件一直是ADI多年來眾多產品所實現的電路性能的核心。在此期間,無源器件的范圍不斷擴大并且質量不斷提高,集成無源器件產品組合現在包含大量元件。集成無源器件采用模塊化工藝,這意味著只有在需要特定元件時才需要執行生產某種類型無源器件所需
德國瑞士聯手打造原子尺度新型集成電路器件
?? 在德國西門子基金會的支持下,德國卡爾斯魯爾理工大學(KIT)和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ETHZ)將聯合開展原子尺度新型集成電路器件的研發,德國西門子基金會為此提供了1200萬歐元的資助。 隨著信息網絡傳輸和數據處理傳輸量的快速增長,對器件的小型化和降低能耗的要求日益迫切,現有的半導體
集成光量子器件中單光子阻塞新原理揭示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鄒長鈴研究組,提出了在單個光學模式中利用極弱的光學非線性實現光子阻塞的新原理和新方案,并分析了其在集成光學芯片上實現的實驗可行性。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單光子之間的非線性相互作用是在室溫下實現可擴展光量子信息處理的核
蘭州化物所柔性紙基集成器件研究取得進展
柔性傳感器可穿戴或植入人體,并可檢測周圍環境信息,在醫療健康領域受到廣泛關注。然而,作為用電器件的傳感器自身并不能獨立工作,需要電源為其供電。平面型微型超級電容器(MSC)作為新型的微型電化學儲能器件易與傳感器或其它電子器件進行有效集成。一般的方法是將傳感器與電源通過外接導線連接,但在柔性可穿戴
德國瑞士聯手打造原子尺度新型集成電路器件
?? 在德國西門子基金會的支持下,德國卡爾斯魯爾理工大學(KIT)和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ETHZ)將聯合開展原子尺度新型集成電路器件的研發,德國西門子基金會為此提供了1200萬歐元的資助。 隨著信息網絡傳輸和數據處理傳輸量的快速增長,對器件的小型化和降低能耗的要求日益迫切,現有的半導體集成電
中英科學家發明新型集成光漩渦器件
記者從中山大學獲悉,由該校千人計劃引進人才余思遠教授領銜,中、英四所大學研究人員組成科研團隊,成功地在硅基光波導芯片上首次集成了“漩渦光束”發射器件陣列。研究成果作為封面報道發表于10月19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志及其期刊網站主頁。業內專家認為,該成果開辟了集成光子學領域的一個新前沿。 據
集成光量子器件中單光子阻塞新原理揭示
記者21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鄒長鈴研究組,提出了在單個光學模式中利用極弱的光學非線性實現光子阻塞的新原理和新方案,并分析了其在集成光學芯片上實現的實驗可行性。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單光子之間的非線性相互作用是在室溫下實現可擴展光量子信息處理的
“高速光電子集成基礎研究”項目啟動會召開
4月26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大項目“高速光電子集成基礎研究”項目啟動暨推進會在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召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常務副主任秦玉文介紹了本項目立項的背景,并就基金委近期項目變化的一些情況作了說明。 基金委信息科學部副主任張兆田指出,部署的項目要凝聚目標,
固態電子器件的歷史發展
固態電子器件是20世紀4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類器件,但就其研究工作來說,可追溯到19世紀。1833年,M.法拉第最早發現硫化銀的電導率隨溫度升高而上升,這和一般的金屬導體的性質正好相反。1833年,W.史密斯發現在光照下硒的電導率會改變,這是第一次發現半導體的光電導效應。一年以后,K.F.布勞恩發
模擬集成電路的發展簡介
模擬電路當前呈現出三個突出趨勢:高性能分立器件、模數混合和SOC (System on Chip系統芯片)。 模擬集成電路種類繁多,其性能要求也各不相同。追求更高的性能將是模擬器件未來主要的發展方向[7]。凌特公司中國區域業務經理李錦華簡單地將其歸納為“三升三降”,即速度、精度、效率上升,而功
“光電子集成芯片及其材料關鍵工藝技術”取得突破
光電子集成芯片及其材料關鍵工藝技術是新材料領域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是未來高速大容量光纖通信、全光網絡、下一代互聯網、寬帶光纖接入網所廣泛依賴的技術。“十二五”期間,863計劃新材料技術領域支持了“光電子集成芯片及其材料關鍵工藝技術”主題項目。近日,863新材料技術領域辦公室在北京組織專家對該主
我國首創收發兩用紫外同質集成光電子芯片
在一塊芯片上不僅能發出光,還能同時接收光,這是過去無法想象的。記者日前從南京郵電大學獲悉,該校王永進教授發現了量子阱二極管發光和探測共存的物理現象,并在此基礎上研發出多種同質集成光電子芯片,為世界首創。該研究進展已被最新一期的《今日半導體》專題報道。 “同質集成”是業界的一個難題。長期以來,光
我國首創收發兩用紫外同質集成光電子芯片
?? 在一塊芯片上不僅能發出光,還能同時接收光,這是過去無法想象的。記者日前從南京郵電大學獲悉,該校王永進教授發現了量子阱二極管發光和探測共存的物理現象,并在此基礎上研發出多種同質集成光電子芯片,為世界首創。該研究進展已被最新一期的《今日半導體》專題報道。 “同質集成”是業界的一個難題。長期以來
集成光量子器件中單光子阻塞新原理獲揭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教授鄒長鈴研究組,提出了在單個光學模式中,利用極弱的光學非線性實現光子阻塞的新原理和新方案,并分析了其在集成光學芯片上實現的實驗可行性。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單模非線性光學腔中的光子阻塞?課題組供圖單光子之間的非線性相互作用是在室溫下實現可擴展光量子信息處
超平整石墨烯晶圓轉移與集成光電器件
石墨烯等二維材料的載流子遷移率高、光-物質相互作用強、物性調控能力優,在高帶寬光電子器件領域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廣闊的應用前景。當前,發展與主流半導體硅工藝兼容的二維材料集成技術受到業內廣泛關注,其中首要的挑戰是將二維材料從其生長基底高效轉移到目標晶圓襯底上。然而,傳統的高分子輔助轉移技術通常會
電子/半導體的主要應用在哪些方面
現在的電子電路里面基本上離不開半導體器件, 咱們用的電腦手機,里面的集成電路就是用半導體做的,主要是用 硅做材料。各種電器里面的電路也都要用到半導體器件。在電力系統 (如晶閘管)、光電領域(激光、LED、CCD、照相機的鏡頭)都有廣泛應用。 集成電路 它是半導體技術發展中最活躍的一個領域,已發
“通信光電子器件關鍵工藝與支撐技術”項目通過驗收
2013年7月30日,“十一五”信息領域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通信光電子器件的關鍵工藝與支撐技術研究”項目驗收會在武漢順利召開。會議由科技部高新司組織召開,湖北省科技廳、項目責任專家及相關課題承擔單位研究人員參加了會議。 該項目由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華中科技大學等國內多家優勢單位共同承擔。目前
應用于射頻的集成無源器件硅基轉接板技術
摘要 ? 展示了一種應用于射頻微系統領域的可以集成射頻無源器件的硅基轉接板結構。該結構將電感、電容、電阻、傳輸線和 TSV 等集成在適用于微波應用的高阻硅襯底上,可實現芯片級的CMOS 、 MMIC 及 MEMS 多種不同材料器件集成。采用這種方法制備的傳輸線損耗在 40 GH
“新功能人造生物器件的構建與集成”項目啟動會召開
12月18日,由中科院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主持承擔的國家973計劃項目“新功能人造生物器件的構建與集成”啟動工作會議在上海市召開。出席會議的有科技部基礎司副司長彭以祺、上海市科委副主任施強華、上海市科委基礎處處長胡睦、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副院長李林、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態所所長薛紅衛;出席會議的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