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Paget病的基本信息介紹
佩吉特病(Paget病)又名濕疹樣癌,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癌性病變,女性多見,多發生于女性乳頭部位,占所有乳腺癌的1%~3%,也可以發生在男性乳頭,這種情況稱為乳房Paget病。另外本病可以發生于其他富有大汗腺的區域,如腋窩、陰囊或肛周等部位,此時稱為乳房外Paget病。臨床以頑固性濕疹樣皮損表現為特點。......閱讀全文
關于Paget病的基本信息介紹
佩吉特病(Paget病)又名濕疹樣癌,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癌性病變,女性多見,多發生于女性乳頭部位,占所有乳腺癌的1%~3%,也可以發生在男性乳頭,這種情況稱為乳房Paget病。另外本病可以發生于其他富有大汗腺的區域,如腋窩、陰囊或肛周等部位,此時稱為乳房外Paget病。臨床以頑固性濕疹樣皮損表現為
關于Paget病的檢查介紹
1.體格檢查 乳房或外陰、肛門周圍、腋下等部位發生的濕疹樣損害,局部皮損可有浸潤感,附近淋巴結可腫大。 2.X線檢查 Paget病的X線表現既可局限在乳頭乳暈,又可以累及到乳房的其他部位。X線表現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乳頭乳暈皮膚增厚、乳頭變形、乳頭凹陷和乳頭乳暈皮膚鈣化。 3.組織病理學
關于Paget病的病因分析
本病病因未明。乳房Paget病多認為是起源于乳腺導管的近開口處,為乳腺導管腺癌向外擴展侵及表皮所致;乳房外Paget病則認為是來源于頂泌汗腺導管開口部。免疫組織化學顯示癌胚抗原(CEA)陽性,證實Paget細胞為腺癌細胞,提示本病的腺體來源。
關于肛周Paget病的鑒別-診斷介紹
1.肛周濕疹 外觀與本病相似,但發作呈間歇性,局部應用皮質類固醇可以緩解瘙癢癥狀,活檢找不到Paget細胞。 2.肛周Bowen病 為肛周皮膚內鱗狀細胞癌,過碘酸希夫反應(PAS反應)呈陰性,活檢可以鑒別。 3.肛周基底細胞癌 多發生在肛緣,生長緩慢。顯微鏡下可見不同程度角化,中心有鈣
診斷Paget病的相關介紹
1.乳頭(暈)或外陰、肛門周圍、腋下等部位出現頑固而難以治愈的濕疹樣損害,可臨床提示Paget病。 2.及時地進行局部活組織病理檢查是早期診斷Paget病的關鍵,尤其對于中老年人,局部淋巴結檢查是必要的,組織病理學顯示具有特征性的Paget細胞。
關于肛周Paget病的簡介
肛周Paget病又名肛門周圍濕疹樣癌,是一種極少見的上皮內腺癌,誤診率很高,屬乳腺外Paget病。損害特征為邊界清楚的濕疹樣斑伴有頑固性瘙癢。本病好發于老年人,無明顯性別差異,起病慢,病程長。
關于肛周Paget病的病因分析
組織學起源存有爭議,目前有3種假說:肛周表皮Paget細胞由深層癌轉移而來;Paget細胞發源于肛周表皮;Paget細胞可能由一種未知的致癌因子作用于上皮、大汗腺或直腸腸腺而產生。
診斷肛周Paget病的基本介紹
1.好發于中老年人,男女都可發生。 2.起病慢,病史長。 3.肛周頑固性瘙癢及少量滲液。 4.病變為肛周皮膚粗糙增厚或少量淡灰色丘疹,直至出現進行性紅斑濕疹樣改變。 5.該病的確診主要根據組織病理學檢查,其特征為表皮內有分散或成群的大而深染的異常細胞(Paget細胞)。
治療肛周Paget病的相關介紹
1.手術切除:手術切除包括腫瘤基底的深筋膜和腫瘤周圍>1cm的正常組織切除。如合并肛管直腸腺癌者應作腹會陰聯合直腸癌根治術(Mile′s根治術)。術后3周進行化學治療。 2.非手術治療:合并直腸癌、尿道癌、子宮頸癌晚期無法切除或術后復發不愿再手術,高齡、并發癥多、有手術禁忌者,可用放射治療或化
治療Paget病的相關內容介紹
乳房Paget病首選手術切除治療,如伴發乳房腫塊,應進行乳房根治術。乳房外Paget病應進行廣泛深切除,以免復發。可疑轉移病例的局部淋巴結廓清是必要的。輔助治療可有放射和局部化學療法。
關于Paget病樣網狀細胞增生病的簡介
臨床表現與組織病理均類似Paget病。又名 Woringer Kolopp病、親表皮性網狀細胞增生癥、親表皮性局限性蕈樣肉芽腫、Paget病樣蕈樣肉芽腫。本病罕見。國外報道20例,男性多見。國內劉季和等報告1例,老年女性,皮疹累及外陰及腋部。以后又見1例局限于下肢的中年男性患者。一般無自覺癥狀,
乳腺Pagets病的簡介
乳腺Paget’s病是一種特殊類型的乳腺癌,其特征性的臨床表現為乳頭乳暈皮膚瘙癢、糜爛、破潰、滲液、結痂、脫屑、伴疼痛等濕疹樣改變,故又稱為乳腺濕疹樣癌,可伴有或不伴有乳腺內腫塊。1874年Paget首先報道了15例乳頭乳暈濕疹樣改變的患者,均伴有同側乳腺癌,故將這一特殊類型的乳腺癌命名為乳腺P
乳腺Pagets病的病因
乳腺Paget‘s病的組織發生有兩種解釋,一是來源于乳腺大導管內的導管上皮,二是由乳頭扁平上皮原位起源。認為來源于大導管的根據是乳腺Paget’s病絕大多數患者都伴有乳腺內腫塊,且這些腫塊的病理結果90%是乳腺浸潤性癌,即使乳腺體檢時未發現腫塊,術后病理也可發現導管內癌。又Paget‘s細胞的分
乳腺Pagets病的檢查
1.乳頭乳暈病變處刮片和/或印片細胞學檢查,查找Paget’s細胞。刮片細胞學檢查就是刮取病變組織做涂片,如遇病變處有痂皮或壞死組織覆蓋,則應先將其清除,待露出新鮮組織后,再取該處的脫落細胞進行檢查。伴有乳頭溢液的患者可行乳頭溢液細胞學涂片檢查。由于上述檢查取材均較少診斷有一定困難,要在有技術條
乳腺Pagets病的診斷
1.病史和體征:據統計:乳腺Paget’s病從患者出現癥狀到確診大約半年到2年的時間,最長者竟然超過20年。病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主要以乳頭為中心糜爛,逐漸擴大至乳暈。有的患者經治療局部見好轉,結痂,但很快又潰爛,反復性強,久治不愈。乳腺Paget’s病具有特征性的體征:先出現乳頭部位的異常感覺
Pagets-病病例報告
1 病例報告 例 1,患者, 71 歲,因外陰瘙癢3 月,于2015 年7 月20 日入 院。患者 3 月前自覺外陰瘙癢,伴右側大陰唇上方可見 4~ 5 個高出皮面的白色病變區,直徑約 0. 2 cm, 3 天后瘙癢癥狀消 失,伴脫屑,并形成直徑約 2 cm 紅色病變區,無滲出,就診于外
簡述Paget病的臨床表現
1.乳房Paget病 多數起源于乳腺導管細胞,偶見原發于乳頭皮膚頂泌汗腺。多見于女性,平均發病年齡55歲,一般無明顯自覺癥狀。好發于單側乳頭和乳暈部,并以其為中心逐漸擴大,皮損初發為外觀濕疹樣、界限清楚的紅色斑片,稍隆起,表面有滲出、糜爛、結痂、鱗屑,有不同程度癢感。病程緩慢,無自愈傾向。后期
頜骨Paget病病例報告
Paget病,又名畸形性骨炎,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主要特點為骨改建和骨結構異常。早期多無癥狀,在影像及生化檢查中發現,本文介紹1例頜骨Paget病患者的診斷治療。?1病例報告?患者女性,62歲,2010年6月于外院拔牙,拔牙創長期不愈,有少量膿性分泌物,3個月后拔除鄰牙,2周后行病灶刮治術,未見好
關于Paget病樣網狀細胞增生病的病理生理變化
1、發病機理 本病罕見。國外報道20例,男性多見。國內劉季和等報告1例,老年女性,皮疹累及外陰及腋部。以后又見1例局限于下肢的中年男性患者。 2、病理變化 表皮常見棘層肥厚,其中有很多Paget樣細胞浸潤,尤以表皮下部為著,也可侵入毛囊。胞核相當大,多深染,外形不規則,周圍大都有暈狀透明空
乳腺Pagets病的臨床表現
乳腺Paget’s病臨床表現為乳頭乳暈部位出現濕疹樣改變,以單側發病者居多,呈漸進病程。先出現乳頭部位的異常感覺,表現為乳頭奇癢或輕度灼痛,繼之出現乳頭乳暈處皮膚發紅,輕度糜爛,表面常有黃褐色或灰色的鱗屑狀痂皮附著,病變區域皮膚粗糙,增厚變硬,與周圍分界清楚。以后還可發生患側乳頭凹陷或糜爛腐蝕,
乳腺Pagets病的檢查及診斷
檢查 1.乳頭乳暈病變處刮片和/或印片細胞學檢查,查找Paget’s細胞。刮片細胞學檢查就是刮取病變組織做涂片,如遇病變處有痂皮或壞死組織覆蓋,則應先將其清除,待露出新鮮組織后,再取該處的脫落細胞進行檢查。伴有乳頭溢液的患者可行乳頭溢液細胞學涂片檢查。由于上述檢查取材均較少診斷有一定困難,要在
關于布魯氏菌病的基本信息介紹
布魯氏菌病,又稱布氏桿菌病、布病、波狀熱,是一種由布魯氏菌(Brucella)引起的動物源性傳染病。此病通過感染動物的排泄物或消費由感染動物制成的食品傳播至人類。高危人群包括居住或旅行于疾病流行地區(如牧區)的人群,以及暴露于布魯氏菌的職業人群,如屠宰場工人、肉類加工工人和獸醫等。全球范圍內廣泛
關于牙齦病的基本信息介紹
牙齦病是指一組發生于牙齦組織的病變,包括牙齦組織的炎癥及全身疾病在牙齦處的腫大表現。牙齦病一般不侵犯深層牙周組織。 每四個成年人就有三個人的牙齦以及支撐牙齦的骨胳受此病的影響。這又怪牙斑。細菌集在牙齦和牙齒中間的空穴中,引起出血、發炎、感染和潛在的提前掉牙。
關于立克次體病的基本信息介紹
立克次體病是立克次體目中某些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多種急性感染的統稱,呈世界性或地方性流行,臨床表現輕重不一。 一、病因:傳播媒介主要為節肢動物如蜱、虱、蚤、螨等,也可因家畜如貓、犬等抓、咬而發生。 二、臨床表現:多數立克次體病臨床上可表現為發熱、頭痛和皮疹三聯征,多發于春季和夏季,常有蜱咬、近
關于耳鳴病的基本信息介紹
耳鳴病,是患者耳內有聲音的主觀感覺。分為高調耳鳴,見于內耳耳蝸及聽神經病變、低調耳鳴,可伴有搏動性,見于中耳感染、耳硬化癥及迷路病變。 有些人常感到耳朵里有一些特殊的聲音如嗡嗡、嘶嘶或尖銳的哨聲等,但周圍卻找不到相應的聲源,這種情況即為“耳鳴”。耳鳴使人心煩意亂、坐臥不安,嚴重者可影響正常的生
關于曲菌病的基本信息介紹
曲菌病由曲菌引起。曲菌是最常見的污染雜菌,種類很多,在人類曲菌病中,最常見的致病菌為煙曲菌。曲菌生長迅速,在潮濕霉爛的谷物、稻草或腐爛的枯樹葉中繁殖很快。因此谷倉、土壤、空氣中常有大量曲菌孢子,可引起原發性肺曲菌病。外界環境中的曲菌孢子主要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吸入的曲菌孢子不一定在人體內繁殖引起
關于腹瀉病的基本信息介紹
腹瀉病(Diarrhea Disease是一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為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由于發病率高,對兒童健康危害極大,它是造成小兒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許多發展中國家腹瀉是小兒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故WHO把腹瀉病的控制列為全球性戰略。在我國,由于兒童營狀況及醫療條件
關于紅血病的基本信息介紹
急性紅血病表現以原紅細胞、早幼紅細胞的惡性增生為主,可見類巨幼變。臨床上常誤診為巨幼細胞貧血。急性紅白血病則表現為紅、白(主要是粒)兩系的惡性增生,最后可發展成為典型的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或急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一般認為紅血病可以發展成紅白血病,后者可再進一步轉化為急性白血病,但臨床上不是每個病例
關于紅皮病的基本信息介紹
紅皮病又稱剝脫性皮炎,是一種嚴重的全身性疾病,一般認為紅皮病與剝脫性皮炎為同一種疾病,前者以廣泛的紅斑浸潤伴有糠秕狀脫屑為特征,而后者存在廣泛性水腫性紅斑,伴有大量脫屑。皮膚受累面積≥90%是診斷本病的先決條件。
關于Whipple病的基本信息介紹
Whipple病又稱惠普爾病,即腸源性脂肪代謝障礙,是一種罕見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受累器官常見的有消化系統、關節,病程發展還可累及心臟、肺、大腦以及眼等。 本病受累器官常見的有消化系統、關節,病程發展還可累及心臟、肺、大腦以及眼等。腸道癥狀有腹痛、腹瀉以及由此而出現的體重下降、營養不良、貧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