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重型肝炎癥狀體征
典型病例應包括兩部分:肝臟疾病及肝性腦病的臨床表現。 肝臟疾病的臨床表現,查體除黃疸、肝臟縮小外,不同病期有不同體征,早期輕度腹脹,進入肝昏迷則以神經系統癥狀為主。 肝性腦病的臨床表現:肝昏迷的分級對判斷病情嚴重程度及治療反應與預后有重要參考意義。根據精神神經表現及腦電圖檢查有4級和5級分類法。國內一般采用5類分級法。 Ⅰ級:患者嗜睡,性格輕度改變,欣快或物欲,無撲翼樣震顫,腦電圖無明顯異常。 Ⅱ級:明顯性格改變,嗜睡或睡眠節律顛倒,定向和理解能力減弱,出現神經系統異常,其中撲翼樣震顫最具特征,腦電圖出現異常電波。 Ⅲ級:較重的精神紊亂和定向障礙,木僵、四肢肌張力增高,錐體束征陽性。腦電圖明顯異常,出現Q波和三相慢波。 Ⅳ級:淺昏迷,對刺激有反應,腱反射和肌張力亢進。 Ⅴ級:深昏迷,對臨床無反應,各種反射消失,瞳孔散大。 肝性腦病合并腦水腫發生率可達70%,約25%~30%的腦水腫患者可形成腦疝。這是重型肝炎......閱讀全文
概述重型肝炎癥狀體征
典型病例應包括兩部分:肝臟疾病及肝性腦病的臨床表現。 肝臟疾病的臨床表現,查體除黃疸、肝臟縮小外,不同病期有不同體征,早期輕度腹脹,進入肝昏迷則以神經系統癥狀為主。 肝性腦病的臨床表現:肝昏迷的分級對判斷病情嚴重程度及治療反應與預后有重要參考意義。根據精神神經表現及腦電圖檢查有4級和5級分類
概述重型肝炎癥狀體征
典型病例應包括兩部分:肝臟疾病及肝性腦病的臨床表現。 肝臟疾病的臨床表現,查體除黃疸、肝臟縮小外,不同病期有不同體征,早期輕度腹脹,進入肝昏迷則以神經系統癥狀為主。 肝性腦病的臨床表現:肝昏迷的分級對判斷病情嚴重程度及治療反應與預后有重要參考意義。根據精神神經表現及腦電圖檢查有4級和5級分類
概述急性重型肝炎臨床癥狀
1.有嚴重的全身中毒癥狀:起病后迅速出現高度乏力、高度厭食、高度腹脹、頻繁惡心等癥狀。 2.黃疸迅速加深:每天血清膽紅素上升大于17.1微摩/升,短時間內出現明顯的皮膚鞏膜黃染,有濃茶樣的尿色改變。 3.肝臟絕對燭音界縮小或進行性縮小:叩診肝臟絕對濁音界普遍在3個肋間隙內,個別病例可出現叩空
急性重型肝炎臨床癥狀
1.有嚴重的全身中毒癥狀:起病后迅速出現高度乏力、高度厭食、高度腹脹、頻繁惡心等癥狀。 2.黃疸迅速加深:每天血清膽紅素上升大于17.1微摩/升,短時間內出現明顯的皮膚鞏膜黃染,有濃茶樣的尿色改變。 3.肝臟絕對燭音界縮小或進行性縮小:叩診肝臟絕對濁音界普遍在3個肋間隙內,個別病例可出現叩空
關于急性重型肝炎的體征介紹
典型病例應包括兩部分:肝臟疾病及肝性腦病的臨床表現。 肝臟疾病的臨床表現,查體除黃疸、肝臟縮小外,不同病期有不同體征,早期輕度腹脹,進入肝昏迷則以神經系統癥狀為主。 肝性腦病的臨床表現:肝昏迷的分級對判斷病情嚴重程度及治療反應與預后有重要參考意義。根據精神神經表現及腦電圖檢查有4級和5級分類
關于重型肝炎的概述
重型肝炎因其病情重、預后差而影響患者壽命,在我國,引起重型肝炎的最常見原因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約占所有重型肝炎的三分之二,此外,甲型、丙型、丁型重型乙肝及戊型肝炎病毒亦能引起重型肝炎,其它病毒如巨細胞病毒(CMV)、EB病毒、皰疹病毒、腺病毒、登革熱病毒、Rift-vnlley病毒也可以引起,藥
簡述急性重型肝炎臨床癥狀
1.有嚴重的全身中毒癥狀:起病后迅速出現高度乏力、高度厭食、高度腹脹、頻繁惡心等癥狀。 2.黃疸迅速加深:每天血清膽紅素上升大于17.1微摩/升,短時間內出現明顯的皮膚鞏膜黃染,有濃茶樣的尿色改變。 3.肝臟絕對燭音界縮小或進行性縮小:叩診肝臟絕對濁音界普遍在3個肋間隙內,個別病例可出現叩空
簡述急性重型肝炎的癥狀表現
肝臟疾病的臨床表現,黃疸迅速加深,明顯厭食,頻繁惡心嘔吐,極度乏力,少數病人病情進展迅速,黃疸不深,病人進入深昏迷。肝性腦病的臨床表現;起病10天內,出現肝性腦病的精神神經癥狀,如性格改變,睡眠節律倒置,行為異常,計算能力減退,逐漸發展至定向力和理解能力喪失,最后嗜睡加深,淺昏迷時對各種刺激尚有
概述重型肝炎的鑒別診斷
(一)當某一肝病患者出現以下表現時,應高度警惕重型肝炎: 1、極度乏力和嚴重的消化道癥狀。 2、神經、精神癥狀(如嗜睡、性格行為改變、煩躁不安、昏迷等)。 3、有明顯出血傾向:鼻衄、牙齦出血不易止住。 4、黃疸迅速加深伴有中毒性鼓腸、肝臭等。 5、化驗檢測時PTA﹤40%,Tml大于正
概述急性重型肝炎的預后因素
首先與年齡有關。小于2歲或大于60歲的重型肝炎患者的預后較差。而2歲以上和60以下的各年齡組間的病死率差別不大。 患者血清膽紅素入院時>513微摩/升(30毫克%)預后極差。因為在重型肝炎時,血清膽紅素濃度與肝細胞壞死嚴重程度成正比。入院時肝昏迷II度者50%左右死亡,昏迷IV度者80%以上死
關于急性重型肝炎的治療概述
一般治療包括靜脈輸入葡萄糖、支鏈氨基酸、維持電解質平衡等。 特殊治療包括腎上腺皮質激素(激素)、前列腺素E、胰高血糖素-胰島素(G-I)、N-乙酰半胱氨酸、肝細胞生長刺激物(hepatic stimu1etory substance, HSS)、人工肝、肝移植(0LT)等。
概述小兒戊型病毒性肝炎的癥狀體征
潛伏期10~60天,平均40天。臨床表現與甲肝類似,不發展成慢性。兒童多為亞臨床型感染。常見臨床類型有: 1.急性黃疸型 占顯性感染的86.5%。臨床三期經歷同甲肝,前驅期癥狀可持續到黃疸出現后第4~5天。淤膽較為常見。總病程為4~6周。 2.急性無黃疸型 表現與甲肝類似。 3.淤膽型 較
乙型病毒性重型肝炎的基本癥狀
亞急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亞急性重型肝炎 起病與一般急性黃疸型肝炎相同,于發病后10日以后病情加重,表現為高度乏力、腹脹、不思飲食、黃疸逐日加深,明顯出血傾向為特點。至后期出現肝腎綜合征和肝性腦病。病程為數周至數月。本型易發展為壞死后性肝硬化。也可有起病后以肝性腦病為首發癥狀,只是病史超過期10
病史、癥狀和體征概述
?? 1.病史由于遺傳病多有家族聚集現象,所以病史采集的準確性關系重要。除一般病史外,應著重患者的家族史、婚姻史和生育史。 (1)家族史:采集家族史時應特別注意因患者和代訴人由于文化程度、記憶能力、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及精神狀態而使癥狀、體征的描述不夠準確或不全面,或因患者或代訴人提供假材料等都會影
概述急性重型肝炎的并發癥治療
①腦水腫的治療: ICP升高時可用20%甘露醇0.5~1.0g/kg快速靜滴。應當早用,當ICP>8kpa則難以奏效。 腎功能正常者可重復使用。甘露醇的作用機理在于提高血漿滲透壓,在血-腦及血-腦脊液之間形成滲透梯度,將腦實質、間質及腦脊液中部分水攝入血液,從而減輕腦水腫,降低ICP。但當血漿滲
暴發性肝炎的癥狀體征介紹
典型病例應包括兩部分:肝臟疾病及肝性腦病的臨床表現。 肝臟疾病的臨床表現,查體除黃疸、肝臟縮小外,不同病期有不同體征,早期輕度腹脹,進入肝昏迷則以神經系統癥狀為主。 肝性腦病的臨床表現:肝昏迷的分級對判斷病情嚴重程度及治療反應與預后有重要參考意義。根據精神神經表現及腦電圖檢查有4級和5級分類
丙型病毒型肝炎的癥狀體征
(一)潛伏期:丙型肝炎2周—6月,平均40d。 (二)臨床經過 1、急性肝炎 各型病毒均可引起。丙型肝炎超過50%轉慢性。 (1)極性黃疸型肝炎:臨床經過的階段性較為明顯,可分為三期,總病程2—4個月。黃疸前期:丙型肝炎起病相對較緩,僅少數有發熱。少數患者以頭痛、發熱、四肢酸痛等癥狀為主,類
概述兒童腦瘤的癥狀體征
大多呈現一慢性或亞急性進行性加重臨床過程,可將其臨床表現歸類為顱類為顱內高壓和腫瘤局灶癥狀兩類: 一、顱內高壓癥狀 包括頭痛、嘔吐和視乳頭水腫。嬰兒不會述頭痛,主要表現前囟飽滿、顱縫開裂、頭圍增大和頭顱破壺音。頭痛最初為間斷性、以后可轉為持續性伴陣發性加重,全腦或額、枕部分布。頭痛與嘔吐常于
概述小兒風疹的癥狀體征
1、潛伏期 此期間患兒沒有不適,時間長短不一,一般為2~3周。 2、前驅期 出疹前1~2日,癥狀輕微或無明顯前驅期癥狀。可有低熱或中度發熱,伴頭痛、食欲減退、乏力、咳嗽、噴嚏、流涕、咽痛和結合膜充血等輕微上呼吸道炎癥;偶有嘔吐、腹瀉、鼻衄、齒齦腫脹等。部分病人在咽部和軟腭可見玫瑰色或出血性
概述痢疾阿米巴的癥狀體征
阿米巴腸病潛伏期長短不一,自1~2周至數月以上不等,雖然患者早已受到溶組織內阿米巴包囊感染,僅以共棲生存,當宿主抵抗力減弱以及腸道內感染等,臨床上始出現癥狀。根據臨床表現不同,分為以下類型: 一無癥狀的帶蟲者 患者雖然受到溶組織內阿米巴的感染,而阿米巴原蟲僅作共棲存在,約有90%以上的人不產
概述骨質軟化的癥狀體征
骨軟化癥因成人的骨骺每年僅有5%是新添加骨,必須經過相當時間才能形成礦化不足的新骨,引起骨質軟化,故早期癥狀常不明顯。隨著骨軟化加重,長期負重或活動時肌肉牽拉而引起骨畸形,或壓力觸及了骨膜的感覺神經終端引起明顯的骨痛。開始或間斷發生,冬春季明顯,妊娠后期及哺乳期加劇。幾個月或幾年后漸變為持續性,
概述氣管腺樣囊性癌的癥狀體征
主要為喘鳴和吸氣性呼吸困難。當腫瘤向管腔內緩慢生長,由于氣管的可通氣量明顯大于機體的一般實際需要量,故早期氣管內小的腫瘤不會引起任何呼吸道阻塞癌狀,僅偶有胸悶、刺激性咳嗽、咳痰或咯血絲痰,癥狀不典型。中晚期時則為進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難、憋喘,明顯可聽見喘鳴音,部分見吸氣三凹征,稍多分泌物就會有窒息
概述小腸瘺的癥狀體征
小腸瘺的臨床表現因不同部位、不同病因而異,而且瘺形成的不同時期亦有不同表現。 一般于胃腸道手術后2~7天,病人主訴不適,腹脹,胃腸功能未恢復,體溫持續在38℃以上,脈搏每分鐘>100次,白細胞計數增高。表現為惡心、嘔吐,無肛門排便、排氣,或大便次數增多,但量少,為水樣稀便,解便后仍感腹部不適。
重型肝炎的簡介
重型肝炎是以大量肝細胞壞死為主要病理特點為表現的一種嚴重肝臟疾病,可引起肝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是肝病患者病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重型肝炎的原因很多,包括乙肝病毒感染,甲、戊病毒及其它泛嗜病毒如EBV、CMV等感染,藥物中毒,慢性酒精性肝損害等等,其臨床分型常用急性、亞急性及慢性重型肝炎來劃分。
怎樣預防重型肝炎?
1、慢性乙肝攜帶者應盡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定期的健康體檢,避免重疊感染和疾病在隱匿中的進展,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及時處理。 2、對于慢乙肝口服抗病藥物維持治療者,一定不能隨意停藥,而應在專科醫師指導下達到停藥指征再決定是否停藥。而且停藥后應按要求定期復查。 3、隨著核苷(酸)類藥物應用,越來越
乙型病毒性肝炎亞急性重型的癥狀介紹
亞急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亞急性重型肝炎 起病與一般急性黃疸型肝炎相同,于發病后10日以后病情加重,表現為高度乏力、腹脹、不思飲食、黃疸逐日加深,明顯出血傾向為特點。至后期出現肝腎綜合征和肝性腦病。病程為數周至數月。本型易發展為壞死后性肝硬化。也可有起病后以肝性腦病為首發癥狀,只是病史超過期10
亞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癥狀介紹
亞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起病與一般急性黃疸型肝炎相同,于發病后10日以后病情加重,表現為高度乏力、腹脹、不思飲食、黃疸逐日加深,明顯出血傾向為特點。至后期出現肝腎綜合征和肝性腦病。病程為數周至數月。本型易發展為壞死后性肝硬化。也可有起病后以肝性腦病為首發癥狀,只是病史超過期10日,其他均似急性重型
概述老年慢性胃炎的癥狀體征
慢性胃炎無特異的臨床癥狀,且病變程度與臨床癥狀亦不相一致。部分患者可無任何癥狀。但約半數可有中上腹不適、飽脹和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癥狀如食欲不振、噯氣、泛酸、惡心等,慢性胃炎的腹痛多不規則,一般為彌漫性上腹隱痛或鈍痛,很少表現為劇痛。胃竇胃炎可呈消化性潰瘍樣腹痛,有節律性,但無周期性。有胃黏膜米蘭
概述重鏈病的癥狀體征
1.α重鏈病(Selingman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表現為嚴重吸收不良綜合征的腸型,起病呈漸進性,早期呈間歇性腹瀉,以后表現為持續性腹瀉,伴有腹痛、脂肪瀉,晚期可出現消瘦、脫水、腸梗阻、腸穿孔、腹水、腹部包塊等,發熱少見,肝脾淋巴結大多無腫大。少見的是表現為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肺型,可有胸腔積液和
概述-傷寒腸穿孔的癥狀體征
已經確診為傷寒病的病人,突然發生右下腹痛,短時間內擴散至全腹,并伴有明顯腹部壓痛、腸鳴音消失等腹膜炎征象,X線腹部透視或拍片發現氣腹,診斷多不困難。全身反應常表現為體溫初降后升和脈率增快,白細胞計數在原來的基礎上有升高,這就不同于一般沒有并發癥的傷寒病人。由于傷寒病人常有體弱、腹脹.所以腹肌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