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腦神經遞質的釋放介紹
當神經元受到刺激產生的動作電位傳遞到突觸前膜末梢時,活性區部位密集的Ca2+通道隨即打開,Ca2+從胞外進入胞內,引發了神經遞質囊泡與突觸前膜融合釋放神經遞質的過程。大、小分子遞質釋放概率是不一樣的。小分子遞質的釋放要比大分子多肽類遞質更迅速。運動神經元末梢釋放乙酰膽堿只需幾毫秒,而下丘腦的神經內分泌細胞則需要連續幾秒鐘的動作電位刺激才能分泌多肽類遞質。因此,依靠小分子遞質介導的突觸傳遞過程完成得較快,而靠大分子遞質介導的則較慢。如前所述,這種釋放速度的差異是由于囊泡在突觸前末梢分布的位置不同以及和Ca2+通道的相對距離有關:包裹著小分子遞質的突觸囊泡常搭靠在突觸前膜的活性區,距離Ca2+通道近,使得Ca2+進入的信號能優先興奮小囊泡;而大分子多肽類遞質的分泌顆粒遠離突觸前膜,難以迅速接受到Ca2+信號。而胺類遞質既可以貯存在小囊泡,也可以貯存在大囊泡中,因此這類遞質的釋放概率有很大差異。......閱讀全文
關于腦神經遞質的釋放介紹
當神經元受到刺激產生的動作電位傳遞到突觸前膜末梢時,活性區部位密集的Ca2+通道隨即打開,Ca2+從胞外進入胞內,引發了神經遞質囊泡與突觸前膜融合釋放神經遞質的過程。大、小分子遞質釋放概率是不一樣的。小分子遞質的釋放要比大分子多肽類遞質更迅速。運動神經元末梢釋放乙酰膽堿只需幾毫秒,而下丘腦的神經
關于腦神經遞質的基本介紹
腦神經遞質是幫助信號從一個神經細胞傳遞到另外一個神經細胞的化學物質。 [1] 它與突觸后細胞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相結合,影響突觸后神經元的膜電位或引起效應細胞的生理效應,從而完成突觸信息傳遞。通俗地說,神經遞質就是使突觸前的信息能順利越過突觸間隙傳遞到突觸后細胞的化學物質。由于神經元是以生物電的形式
關于腦神經遞質的共存介紹
藥理學家Henry Dale曾提出一個假設:一種神經元只能合成、分泌某一種神經遞質。該假說被稱為“Dale法則”。但后來發現某些神經元末梢可以釋放一種以上的神經遞質,有些含有多種肽類遞質,有些含有兩種以上的小分子遞質,還有些是肽類遞質與小分子遞質共存。當多種神經遞質共存于同一個神經末梢時,這些遞
關于腦神經遞質的分類介紹
已發現的神經遞質超過100種,它們可以分為兩大類:小分子神經遞質和大分子神經多肽。 [2] 小分子經典遞質除了最早發現的乙酰膽堿外,還有生物活性胺類遞質和氨基酸類遞質。生物活性胺類遞質由于分子中都帶有胺基而得名,主要有兒茶酚胺類遞質(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組胺雖然在化學
關于腦神經遞質的清除介紹
對于某一種神經遞質而言,它都有各自獨特的合成﹑包裝﹑釋放和降解過程。神經遞質一旦被釋放到突觸間隙中,就會和突觸后膜上特異性受體結合并產生相應的突觸后效應。同時在突觸間隙必須啟動某種機制,使遞質濃度快速降低,這樣才能保證后續的突觸傳遞不斷進行。實際上,在突觸間隙存在多種機制,它們共同作用以清除并降
關于腦神經遞質的合成介紹
神經遞質由神經元內特異的合成酶催化合成。對很多遞質而言,這是決定它們在神經元內含量多少的關鍵步驟。小分子經典遞質的合成是在突觸前末梢內完成的。催化反應的合成酶在胞體處預先合成好,經過一種稱為慢速軸質運輸機制,以每日0.5~5mm的速度運輸到軸突末梢;酶催化的前體分子則通常是由突觸前膜上的特異性轉
關于腦神經遞質的神經遞質的包裝介紹
合成好的神經遞質要包裝到囊泡中貯存,以待釋放。不同的遞質包裝到不同的囊泡,它們在形態上能很容易區分。小分子遞質如乙酰膽堿和氨基酸,被包裝到直徑為40~60nm的小囊泡中,位于囊泡膜上的遞質轉運體主動把胞質內合成好的小分子遞質泵入囊泡內貯存。小囊泡電子密度低,在電鏡下中心明亮,故稱為中心明亮的小囊
關于腦神經遞質的確定條件介紹
神經系統中存在著不計其數的化學物質,想要確定哪些是神經遞質并不容易。神經生物學家們為此建立了以下一套標準來判斷哪些是神經遞質: [2] ①該分子必須在突觸前神經元內合成并貯存。 [2] ②突觸前神經元受到刺激后能在末梢釋放該分子。 [2] ③體外實驗中運用該分子能觀察到類似于神經遞質釋放產
腦神經遞質的基本信息介紹
神經元以緊密配合的連接互相聯系,稱作突觸。在大多數情況下,神經元間的聯系是由被稱為神經遞質的化學物質所介導的。當傳導細胞中一個電沖動到達突觸時,神經遞質的小囊泡就通過膜將神經遞質釋放入突觸間隙,然后神經遞質與靶細胞表面的特殊受體結合,從而誘導出一定的電流加強或抑制動作電位的形成。每個神經元都與興
腦神經遞質與精神活動的相關介紹
腦內的神經遞質的傳遞最為復雜,大約有上百種的中樞神經遞質參與人的精神活動。根據分子質量,大致可將神經遞質分為兩大類:一類為小分子,如單胺類;另一類為大分子,如內源性阿片肽、P物質等。研究較多的與精神異常關系最為密切的神經遞質假說有以下數種: [4] 1.興奮性神經遞質如谷氨酸。 [4] 2.
用于大腦神經遞質取樣的微型神經探針
來自特溫特大學(University of Twente)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款微針,其中的微通道可用于從大腦局部區域提取少量液體樣本。微針大約和人的頭發絲一樣粗。基于此項發明,神經科學家得以更快(幾秒內)、更準確(微米級精度)地監測動態過程。該項研究成果被發表在著名科學期刊《芯片實驗室》(Lab
根據神經元釋放的神經遞質分類
根據神經元釋放的神經遞質(neurotransmitter),或神經調質(neuromodulator),還可分為: ①膽堿能神經元(cholinergic neuron); ②胺能神經元(aminergic neuron); ③肽能神經元(peptidergic neuron
關于腦神經檢查的基本介紹
腦神經共12對,一般用羅馬數字依次命名。第1對、Ⅱ對(嗅、視)腦神經在顱內部分是其二級和三級神經元的神經纖維束,其余10對腦神經與腦干聯系,腦干里有其神經核,運動核的位置多靠近正中線,感覺核在其外側。第Ⅺ對腦神經(副神經)的一部分是從頸脊髓的上幾節前角發出的。腦神經有感覺纖維和運動纖維,主要支配
關于腦神經檢查的過程介紹
腦神經檢查項目眾多,在此只列出以下幾個: (1) 嗅神經檢查(olfactory nerve examination)嗅覺的靈敏度可通過問診了解。 (2) 視野檢查(visual field examination)視野是指患者正視前方,眼球不動時所能看到的范圍。 (3) 三叉神經檢查(t
關于腦神經損傷的基本介紹
顱腦損傷易導致腦神經功能缺損,是引起患者殘疾或死亡的主要原因。患者的腦神經被損傷后,會出現血腦屏障破壞、腦缺血缺氧、腦水腫、局部循環障礙或者顱內壓激增等嚴重問題,如不能及時救治,則可能進一步惡化繼發腦疝,甚至腦死亡。
關于單胺類遞質的基本介紹
單胺類遞質是指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由于動物實驗中采用了熒光組織化學方法,對中樞內單胺類遞質系統了解得比較清楚。 多巴胺遞質系統主要包括三部位:黑質-紋狀體部分、中腦邊緣系統部分和結節、漏斗部分。黑質-紋狀體部分的多巴胺能神經元位于中腦黑質,其神經纖維投射到紋狀體。腦內的多巴胺主要
關于外周神經遞質的介紹
1.乙酰膽堿在蛙心灌注實驗中觀察到,刺激迷走神經時蛙心活動受到抑制,如將灌流液轉移到另一蛙心制備中去,也可引致后一個蛙心的抑制。顯然在迷走神經興奮時,有化學物質釋放出來,從而導致心臟活動的抑制。后來證明這一化學物質是乙酰膽堿,乙酰膽堿是迷走神經釋放的遞質。以后在許多其他器官中(例如胃腸、膀胱、頜
關于多巴胺的釋放介紹
當動作電位到達時,膜蛋白構造改變,允許Ca2+流入,囊泡與神經末梢或樹突融合,通過胞吐作用將多巴胺釋入突觸間隙。有兩種釋放方式:一種是間斷性釋放,即動作電位到達時一過性釋放多巴胺,然后快速回收入神經元;一種是持續性釋放,即低水平持續釋放多巴胺,此時的多巴胺水平不足以激動突觸后膜多巴胺受體,只能激
關于其他可能的神經遞質的介紹
一氧化氮具有許多神經遞質的特征。某些神經元含有一氧化氮合成酶,該酶能使精氨酸生成一氧化氮。生成的一氧化氮從一個神經元彌散到另一神經元中,而后作用于鳥苷酸環化酶并提高其活力,從而發揮出生理作用。因此,一氧化氮是一個神經元間信息溝通的傳遞物質,但與一般遞質有區別: ①它不貯存于突觸小泡中; ②它
關于腦神經損傷的治療原則介紹
(一)高壓氧聯合藥物治療: 常規的治療手段,包括使用擴血管藥物、營養神經藥物、糖皮質激素、維生素B1、維生素B12等藥物,對神經功能恢復有一定的療效,但是有效率并不理想。高壓氧是一種新型的腦外傷輔助療法,聯合藥物治,可迅速改善腦損傷,提高治愈率,減少致殘病例。 高壓氧治療腦神經損傷的作用機制
關于腦神經損傷的檢查方式介紹
(一)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以無創、安全、準確的技術優勢為檢測局部區域腦功能活動提供了可能,該檢查方式為神經外科醫師準確定位腦內病灶、分析病灶與鄰近組織的關系有重要價值。同時,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檢查還能在患者治療方案的制定及其術后腦功能恢復程度方面提供重要依據。 (二)頭顱
關于肽類神經遞質受體的介紹
肽類早已知道神經元能分泌肽類化學物質,例如視上核和室旁核神經元分泌升壓素(九肽)和催產素(九肽);下丘腦內其他肽能神經元能分泌多種調節腺垂體活動的多肽,如促甲狀腺釋放激素(TRH,三肽)、促性腺素釋放激素(GnRH,十肽)、生長抑素(GHRIH,十四肽)等。由于這些肽類物質在分泌后,要通過血液循
鈉是大腦神經遞質獨特“開關”-將用于開發新藥物
加拿大研究人員發現,鹽的主要化學成分——鈉,是大腦中重要神經遞質——紅藻氨酸受體的一個獨特“開關”。紅藻氨酸受體是大腦正常功能的基礎,與癲癇癥和神經性疼痛等多種疾病相關。 麥吉爾大學藥理學和藥物治療學系教授德里克·鮑伊的此項發現,為大腦如何傳輸信息提供了不同的觀點。該項研究的重點
關于重要的神經遞質和調質的介紹
①乙酰膽堿。最早被鑒定的遞質。脊椎動物骨骼肌神經肌肉接頭、某些低等動物如軟體、環節和扁形動物等的運動肌接頭等,都是以乙酰膽堿為興奮性遞質。脊椎動物副交感神經與效應器之間的遞質也是乙酰膽堿,但有的是興奮性的(如在消化道),有的是抑制性的(如在心肌)。中國生理學家張錫鈞和J.H.加德姆(1932)所
關于腦神經檢查的正常值介紹
腦神經檢查包括的項目眾多,在此只列舉其中一些,如:位聽神經檢查:聽力正常,能正確分辨所聽到的聲音,眼球不震顫、閉目行走試驗、行走試驗、變位性眼震檢查都正常且閉目可以站立。 面神經的運動檢查:在安靜、說話和做表情動作時無雙側面肌的不對稱。詳情可瀏覽腦神經檢查的各個子檢查。
關于腦神經紊亂的基本信息介紹
腦神經紊亂是腦神經紊亂,以及生氣和精神受到刺激后所引起的一組癥狀群。腦神經功能紊亂是一種常見病,遍及世界各地,居各種神經官能癥的首位。 腦神經功能紊亂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渾身乏力,腦子不清醒,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強直性和陣攣性抽搐,常伴有意識障礙。
關于激肽釋放酶的組成介紹
KKS是體內主要的降壓系統之一,由激肽原、KLK、激肽酶和激肽組成。激肽家族包括緩激肽(bradykinin,BK,Arg?Pro?Gly?Phe?Ser?Pro?Phe?Arg),賴氨酰緩激肽(Lys?Arg?Pro?Pro?Gly?Phe?Ser?Pro?Phe?Arg),甲硫氨酰?賴氨酰緩
關于激肽釋放酶的基本介紹
激肽釋放酶即激肽釋放酶(KLK),是1930年由Kraut等在胰腺發現的高濃度物質,命名為“Kallikrein”。 1909年Abelous等[1]首次報道靜脈注射人尿液可引起狗的血壓短暫下降,發現尿中存在降壓物質。1930年Kraut等[2]在胰腺發現高濃度此物質,命名為“Kallikre
關于腦神經紊亂患者的注意事項介紹
腦神經紊亂的患者注意事項: 1、一般而言,不會因為植物神經失調癥而加之,所以不必為此病而煩惱。 2、患者可練習作瑜伽和太極拳等。 3、飲食中,要注意營養平衡,進食時間要有規律,不要吃得過飽,不要過分攝取水分。 4、要有適度的睡眠時間,不適或過度均不好。 5、在日常生活中,要有適度的運動
科學家揭示大腦神經遞質轉運體轉運新機制
12月11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趙巖團隊與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姜道華團隊在《自然》雜志發表論文,揭示了VMAT2在運輸單胺底物過程中的構象變化及轉運機制。 神經遞質是一類可傳遞信號的化學物質,在諸如情緒、記憶、生長發育和藥物成癮等多種神經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