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細胞癌患者免疫治療領域研究取得進展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越來越多地用于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目前評估ICIs治療的臨床試驗大多數針對的是肝功能Child-Pugh A級患者,然而臨床實踐中許多晚期HCC患者的肝功能為Child-Pugh B級,這導致在臨床上對合并有肝功能受損的晚期HCC患者使用ICIs治療的相關證據缺乏。 針對上述問題,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感染科紀泛撲教授團隊、洛杉磯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楊毅輝和Ju Dong Yang博士團隊、倫敦Imperial College London,David J. Pinato教授團隊合作開展研究。該研究通過薈萃分析22項已發表研究,總共納入699名Child-Pugh B級和2114名Child-Pgh A級的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系統分析了ICIs治療Child-Pugh B級肝功能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的療效和耐受性。 研究發現接受ICIs治療的Child-Pugh B級晚期肝細胞......閱讀全文
關于嬰幼兒肝細胞癌的鑒別診斷介紹
嬰幼兒肝細胞癌須與原發性肝癌、肝血管瘤、錯構瘤及畸胎瘤鑒別。與肝外病變,如腹膜后的Wilms瘤、神經母細胞瘤相鑒別。尤其是肝細胞癌較常見,但后者多見于成年人及有肝炎史者,常有肝大,肝區痛多伴有肝硬化,AFP陽性,含量升高,同時ALP、GGT、LDH亦增高。 1、肝囊腫 (1)病程長,病情進展
HBV相關的肝細胞癌外顯子組研究
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一種嚴重威脅人們健康的惡性腫瘤,每年約有70萬患者死于肝癌。在中國,肝癌每年發病人數超過25萬人,其發病主要與乙肝病毒感染、酒精肝、食物受黃曲霉毒素污染等原因有關。肝癌的高致死率主要是由于其具有很強的侵潤和轉移能力,特別是常常侵
新研究顯著降低肝細胞癌患者術后復發風險
由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肝臟外科郭榮平/韋瑋團隊牽頭,聯合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在國際上首次證實輔助性FOLFOX方案肝動脈灌注化療,可明顯降低合并微血管侵犯的肝癌人群術后復發風險,且安全性良好,填補了國內外該領域空白。 該研究
JAMA子刊:晚期皮膚癌的免疫治療
生物通報道 近年來,市場上涌現出大量的免疫治療化合物,它們都聲稱能夠明顯改善癌癥患者的生存率。盡管許多患者受益于這些藥物,但對于另外一些患者,免疫治療的作用很少或沒有。這些個體的遺傳背景可能與治療化合物不相容。 如今,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發現,對于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使用聯合免疫治
腫瘤免疫微環境分析方案助力PD1/PDL1療效預測
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成為繼腫瘤手術治療、放化療及靶向治療之外的革命性治療手段,特別是基于PD-1、CTLA-4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治療方案表現尤為突出。即便如此,腫瘤的免疫治療仍面臨巨大挑戰,如療效不確定性、總體有效率低、耐藥抵抗及檢測生物標志物缺乏等都制約了對患者的精準治療。
新型化療方案可降低肝細胞癌患者術后復發風險
中新網廣州12月17日電 (蔡敏婕 陳鋆)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17日發布消息稱,該中心聯合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4家中心共同完成了一項臨床研究。該研究在國際上首次證實輔助性FOLFOX方案肝動脈灌注化療,可降低合并微血管侵犯的肝癌人群術后復發風險,且安全性良好,填補了海內外這一領域的空白。 這項
日開發新技術提高肝細胞癌檢測準確率
日本東京大學醫院一個研究小組日前宣布,他們發現,肝細胞癌患者的血液中,有一種酶的功能會顯著增強,利用這種酶為標志物進行相關腫瘤的檢查,可大幅提高檢測準確率,從而有助人們更早發現肝細胞癌,以展開治療。 肝細胞癌是最常見的一種肝癌,約占成人原發性惡性肝腫瘤的90%。 這個研究小組對239
肝細胞癌的血清學診斷——挑戰與希望同在
? ? 肝細胞癌(HCC)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肝癌,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原發性肝癌的致病因素主要有肝炎病毒(HBV、HCV)的慢性感染、黃曲霉毒素暴露、嗜酒等,其中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引起的肝癌呈明顯的上升趨勢。除了腫瘤的惡性特征外,肝癌由于起病隱匿,發現時患者往往已失去治療機會,也是導致肝癌患者生存率差
關于嬰幼兒肝細胞癌的實驗室檢查
1、一般實驗室檢查 可有血紅蛋白降低,紅細胞、血小板下降;肝功能輕度異常,AKP和IDH輕中度升高;AFP在大多數患者可顯著升高,AFP 80%~90%陽性,100%含量升高,個別可高達10萬ng/mL;約50%嬰幼兒肝細胞癌患兒尿中排出胱硫醚,男性早熟患兒血清和尿中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超聲新技術在肝細胞癌診斷中的應用進展
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肝癌的80%~90%,是原發性肝癌的最常見類型。肝炎病毒復制活躍是誘發HCC的原因之一,中國每年新發肝癌病例約35.6萬,占全球的50%。HCC惡性程度高,預后差,致死率高。據統計,其在中國致死性惡性腫瘤中居第二位,僅次于肺癌
譽衡藥業:申報3類肝細胞癌用藥獲受理
??????? 國家食藥監總局(CFDA)網站信息顯示,譽衡藥業(002437.SZ)在研3.1類肝細胞癌用藥注射用米鉑及其原料藥申報臨床獲受理。譽衡藥業主營品種鹿瓜多肽注射液對公司營收和利潤貢獻占比較大,通過自主研發和并購擴充公司產品線是公司當前的工作重點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米鉑為日本
信迪利單抗組合療法——肝細胞癌治療新選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2020年全球癌癥負擔數據,肝癌是全球癌癥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肝細胞癌是原發性肝癌的主要類型,中國肝細胞癌發病率高,幾乎占全球一半的病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為中國患者的主要致病因素。但目前肝細胞癌患者預后并不理想。 日前,《柳葉刀-腫瘤學
Cancer:如何實現“精準”免疫療法?
腫瘤個性化治療意為靶向某位患者腫瘤特定的基因特征,而腫瘤免疫治療指的是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統來控制腫瘤。將這兩種表面上看起來不同思路的治療策略加以融合,便發展出一種新的治療理念,即個性化腫瘤免疫治療。深入了解患者腫瘤基因突變中能夠影響抗腫瘤免疫的部分,能夠預判患者的免疫治療療效,或指導免疫治療藥物的
細胞治療臨床招募-有望打破肝細胞癌免疫細胞治療空白
日前,國內細胞治療領域啟動最大規模臨床招募,這將有望打破肝細胞癌免疫細胞治療空白,為肝細胞癌患者帶來福音。 日前,針對國內細胞治療領域最大規模臨床招募的研究發布會——免疫細胞治療用于防止肝癌根治術后復發的臨床試驗研究發布會在解放軍總醫院召開。“腫瘤免疫治療是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對抗腫瘤,清除
AF治療4年的肝細胞癌發生率低于TDF
試驗設計2項大型全球3期研究共納入了1298例初治或經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將其隨機分配(2:1),分別給予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TAF)25mg,每日一次,或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TDF)300mg,每日一次治療。最初計劃雙盲階段為期3年(144周),隨后開放標簽,所有患者給予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T
Cancers:鑒別出與肝細胞癌發生直接相關的關鍵基因
肝細胞癌(HCC,Hepatocellular carcinoma)是一種常見的肝癌類型,這類癌癥的發病率在過去十年中幾乎翻了一翻,其成為了美國增長最快的癌癥類型,同時也是全球人群因癌癥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Cancer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轉譯基因組學研究院(TGen)
PARP抑制劑為卵巢癌治療帶來希望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320.shtm
Nature系列綜述:上海交大覃文新/王存團隊總結進展
肝癌是一種多基因參與、多因素介導、病理機制復雜的惡性腫瘤。據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署(IARC/WHO)的最新統計,2020年全球新增肝癌約90.6萬例,死亡83萬例,其中約50%左右的病例發生在我國。肝癌主要包括肝細胞癌、肝內膽管癌和肝母細胞瘤等,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
肝癌治療
2020年以來,肝細胞癌(HCC)治療領域也迎來了重大進展。其中,有兩款PD-1/PD-L1抑制劑獲批治療肝細胞癌;一款為恒瑞醫藥PD-1抑制劑卡瑞利珠單抗,該藥被批準用于接受過索拉非尼治療和/或含奧沙利鉑系統化療的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的治療;另一款為羅氏的抑制劑阿替利珠單抗,該藥獲批聯合VEGF抑
張力教授將從四個方面介紹中國免疫治療臨床研究
來自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的張力教授將從四個方面介紹中國免疫治療臨床研究。 一、全球腫瘤免疫治療臨床研究概況 二、進口腫瘤免疫治療藥物中國研究現狀與策略 三、國產腫瘤免疫治療藥物中國研究現狀與策略 四、中國免疫治療臨床研究存在的問題與機遇 今天就前兩項給大家做整理和介紹,明天介紹國產腫瘤
5大免疫治療“網紅”:掀起膀胱癌治療革命
時下,抗癌圈最火的莫過于免疫療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PD-1/L1抑制劑更被患者稱為“抗癌神藥”。 隨著免疫療法的出現,膀胱癌的治療也發生了新變化。以晚期膀胱癌中最難治的尿路上皮癌為例,若僅接受標準化療,僅5%的患者生存期超過5年,而免疫療法讓他們有了活得更長、更好的機會。 針對膀
免疫治療為更多食管癌患者提供長期生存獲益
? 我國每年新發食管癌約24.6萬例,死亡18.8萬例,為促進我國食管癌領域權威專家與多學科醫生合作交流,引領我國食管癌綜合診療水平進入新階段,由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北京癌癥防治學會輪值理事長沈琳教授擔任主任委員的“北京癌癥防治學會食管癌專業委員會”,9月6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專委會成員單位來自北
重磅免疫療法同日獲批治療胃癌和肝癌
上周五,百時美施貴寶公司(BMS)宣布,其重磅免疫療法Opdivo(nivolumab)在日本獲批,用于治療不可切除晚期或復發性胃癌,成為全球首個獲批的用于治療不可切除晚期或復發性胃癌的免疫腫瘤藥物。 就在同日,這一重磅免疫藥物也獲得了美國FDA的批準,用于接受過索拉非尼治療后的肝細胞癌(HC
羅氏Tecentriq+Avastin組合III期臨床顯著延長總生存期
羅氏(Roche)近日在新加坡舉行的2019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亞洲大會上公布了腫瘤免疫療法Tecentriq(atezolizumab,抗PD-L1抗體)聯合Avastin(安維汀,通用名:bevacizumab,貝伐單抗)治療肝細胞癌(HCC)的III期臨床研究IMbrave150
CRISPR/Cas9技術或能增強治療肝細胞癌有效性
聲動力療法(Sonodynamic therapy,SDT)能利用超聲波與藥物的結合,在腫瘤位點釋放有害的活性氧(ROS),然而,這種療法并沒有十分有效,因為癌細胞會激活抗氧化劑防御系統來對抗ROS。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ACS Central Science上題為“Ultrasound-Co
關于嬰幼兒肝細胞癌的流行病學介紹
嬰幼兒肝細胞癌基本上是小兒腫瘤,Kassai等報道90%的病人年齡小于3歲,5歲以上較少見,成人罕見。病人男女之比為2.5∶1。嬰幼兒肝細胞癌以北美、日本及歐洲較多見,占兒童期腫瘤的0.2%~5.8%;英國15歲以下兒童發病率約1/10萬,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醫療中心的住院患兒中的罹患率約為1/1
新英格蘭醫學雜志(IF=72)發布最詳細的肝細胞癌綜述
肝細胞癌(HCC)是成人中最常見的原發性肝癌,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最常見原因。它發生在慢性肝臟炎癥的環境中,并且與慢性病毒性肝炎感染(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或暴露于諸如酒精或黃曲霉毒素最密切相關。某些疾病,如血色素沉著癥和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癥,顯著增加了HCC發生的風險。代謝綜合征和NASH也越來
輔助治療能防止術后肝癌復發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353.shtm在中國,每年肝癌新發病例達40萬例,約占全球肝癌新發病例47.6%。肝切除術仍是肝癌治療最常用的根治性治療手段,但多數患者發現時已是中晚期,僅有20%~30%的肝癌患者可以通過手術切除
華人團隊發現全新抗癌機制-免疫治療有效率或大幅提升
2018年6月1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免疫治療藥物PD-1抑制劑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中文商品名歐狄沃,英文名Opdivo)在中國上市;2018年7月2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免疫治療藥物PD-1抑制劑帕博利珠單抗注射液(中文商品名可瑞達,英文名Keytruda)上市。接連的批準
華人團隊發現全新抗癌機制-免疫治療有效率或大幅提升
2018年6月1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免疫治療藥物PD-1抑制劑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中文商品名歐狄沃,英文名Opdivo)在中國上市;2018年7月2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免疫治療藥物PD-1抑制劑帕博利珠單抗注射液(中文商品名可瑞達,英文名Keytruda)上市。接連的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