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食蘑菇風險高謹慎小心“打牙祭”
“紅傘傘,白桿桿,吃完一起躺板板……”火遍全網的魔性改編歌曲還余音繞耳,近日,全國多地又有個人采食野生蘑菇致人中毒事件發生,不由得讓人心里一緊,對以往發生的野生菌中毒事件仍心有余悸。 野生蘑菇雖鮮美,但食用風險極高。在國內,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時有發生,毒蘑菇中毒沒有特效解毒藥,毒素損害肝、腎等器官,致人傷害率和死亡率極高,給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危害。一邊是蘑菇中毒事件的頻繁發生和對老百姓的健康傷害,另一邊則是老百姓對吃蘑菇的熱衷不變和可能引發嚴重后果的不以為然,如何有效防控人民群眾誤食野生毒蘑菇而引起中毒事件的發生?這里,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再次發布“野生蘑菇消費警示”,提醒公眾:采食野生蘑菇風險高,切記謹慎小心“打牙祭”,請注意以下幾點: 可食蘑菇一定煮熟才吃 盡可能不要去采食野生蘑菇,如非要“打個牙祭”,一定要注意烹飪方式。對于可食用的野生蘑菇,在未經煮熟前切不可食用,因為許多食用蘑菇含有刺激性或有毒物......閱讀全文
專家:蘑菇富集重金屬能力確實高-別吃野生蘑菇
最近一篇名為《蘑菇還是少吃一點吧》的文章指出,一名瑞士蘇黎世大學研究真菌的博士說,蘑菇對鉛、汞等重金屬的富集能力強,最多可達到100多倍。 專家指出,蘑菇富集重金屬的能力確實高。但蘑菇是否重金屬超標主要與其生長環境有關,一般說來,野生蘑菇的重金屬含量要比人工栽培的高。現在市場上出售的蘑菇大部
東莞食藥監管部門發布毒蘑菇預警-不采不食野生蘑菇
春季氣溫回升、雨水充沛,菌類生長迅速,是毒蘑菇中毒的高發季節。近日,東莞市食藥安辦、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發布今年第三號食品安全預警,提醒廣大市民:不采、不食、不買、不賣野生蘑菇,警惕誤食毒蘑菇中毒。 毒蘑菇又叫毒蕈,據有關資料顯示,在我國約有100多種,其中含劇毒能對人致死的有10多種。由于
雨后野生蘑菇瘋長-市民切勿采摘食用
由于近期陰雨連綿,草地上野生蘑菇大肆生長,廈門、莆田兩地接連發生采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為杜絕食用野生蘑菇引發的食物中毒,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近日,市食安辦發出警示提醒廣大市民,為了生命安全,千萬不要采摘、食用野生蘑菇,確保不發生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故。 據悉,夏季氣溫較高,雨水充沛,是野生蘑菇
野生蘑菇易中毒,食用菇該怎么買?
2016年6月23日,粵北翁源縣發生5人(1名成人,4名青少年兒童)誤食野生蘑菇的嚴重中毒事件,其中造成2人死亡,3人在重癥監護室(ICU)搶救。 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毒菇專家李泰輝研究員和鄧旺秋博士對患者家屬采集和食用的野生蘑菇樣品進行鑒定,確認其中含有兩種劇毒蘑菇:裂皮鵝膏(Amanita
廣東專家建議野生毒蘑菇不要采食
2月22日,記者從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獲悉,2月13日,廣東省豐順縣發生了一起4人因誤食野生蘑菇中毒的事件。獲知消息后,該所研究員鄧旺秋、助理研究員李挺等人于火速趕赴現場開展調查。經鑒定,導致這起中毒事件的主兇正是經常在廣東地區早春季節殺人眾多的劇毒蘑菇——致命鵝膏Amanita exitial
岳陽:謹防飲用自制藥酒和食用野生蘑菇中毒
冬季是各類聚餐活動和飲食進補的高峰季節,也是群體性食物中毒和各種食源性疾病的高發季節。為避免誤飲誤食導致食物中毒事件發生,日前,岳陽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食品安全警示,提醒廣大群眾增強食品安全意識,確保飲食消費安全。 民間素有自泡藥酒的風俗習慣,但中藥材種類繁多,難以辨別,大家應謹慎使用中
京餐館叫停野生蘑菇-漢中事件多起50人中毒
昨日,北京發布“蘑菇中毒”預警。市衛生監督所表示,鑒于外地近期出現食用野生蘑菇中毒死亡事件,特向所有市民發出預警,嚴禁餐飲服務單位采摘使用野生蘑菇等菌類。 據新華社報道,7月上旬以來,陜西漢中市發生了多起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先后有50多人中毒,并造
韓國利用蘑菇開發出蘑菇飲料及方便食品
7月12日,據韓媒報道,韓國食品研究院利用國內生產的蘑菇開發出了“蘑菇飲料”與“蘑菇熟制食品”。 此次使用的食品原料為金針菇、杏鮑菇、蟹味菇,是無菌條件下四季均可生產的原料,目前,以新鮮蘑菇形式出口到美國、中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荷蘭、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日本等30多個國家。但時間久了出口
南寧查獲疑似漂白蘑菇-封存問題蘑菇150多公斤
近日,南寧市工商、質監、衛生、農業部門聯合執法過程中,在西鄉塘五里亭蔬菜批發市場發現疑似用漂白劑漂白的蘑菇,高達150多公斤。 執法人員發現,雪白的蘑菇與身旁帶泥蘑菇形成鮮明對比,拿在手中對比,不帶泥的蘑菇表面比帶泥蘑菇光滑很多。執法人員判斷:這類白蘑菇用正常的自來水清洗很難將斑點全部除去
撫順食藥監局發布毒蘑菇食品安全消費提示
記者從撫順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了解到,近期遼寧省相繼發生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導致人員傷亡。為此撫順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再次發布“毒蘑菇”食品安全消費提示,提醒市民不要采食野生蘑菇。 蘑菇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深受人們喜歡,不過誤食野生毒蘑菇導致人員傷亡的事件也時有發生,特別是眼下的夏、秋季節,更
雨水多野蘑菇長得旺-食藥監局發布警示預防蘑菇中毒
??濰坊市今年雨水較多,野生蘑菇生長旺盛,容易發生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為確保市民飲食安全,近日,濰坊市食藥監局發布預防蘑菇中毒消費警示。 ??市食藥監局提示,勿采食野生蘑菇。據介紹,目前沒有簡單易行的方法鑒別野生蘑菇是否有毒,預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辦法就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以免發生意外。對于市場上
“紅傘傘白桿桿”知多少?湖南發布野蘑菇中毒診療規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055.shtm“紅傘傘,白桿桿,吃完一起躺板板……”這個網絡流行語其實也是一首兒歌,描述的毒蘑菇形象就是最典型的毒蠅傘。關于“紅傘傘”和“白桿桿”你知道多少?近日,湖南省衛生健康委發布了《湖南省野生
“神奇蘑菇”或能緩解焦慮
裸蓋菇素能幫助癌癥患者改變面對死亡的方式。 一段引起幻覺的“旅程”能否改變癌癥患者面對死亡的方式?來自兩項臨床試驗的結果顯示出這樣的結果。 研究人員已經證實,單劑量裸蓋菇素(“神奇蘑菇”中的活性成分)同心理療法相結合可減少抑郁和焦慮,并且增加癌癥患者的幸福感。更重要的是,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些效
“神奇蘑菇”或能緩解焦慮
一段引起幻覺的“旅程”能否改變癌癥患者面對死亡的方式?來自兩項臨床試驗的結果顯示出這樣的結果。 研究人員已經證實,單劑量裸蓋菇素(“神奇蘑菇”中的活性成分)同心理療法相結合可減少抑郁和焦慮,并且增加癌癥患者的幸福感。更重要的是,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些效果似乎能持續6個多月。 裸蓋菇素和像麥角
爽爽的蘑菇會出汗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093.shtm形容“像黃瓜一樣涼爽”時,最好換成“像蘑菇一樣涼爽”。美國一個研究小組發現,蘑菇和其他真菌(包括酵母和霉菌)比周圍環境更涼爽,并解釋了它們是如何保持如此涼爽的。5月2日,微生物學家在美
阿魏蘑菇的藥用介紹
動植物形態 菌蓋肉質,寬5-15cm,扁半球形,后漸平展,最后下凹,光滑,初期褐色,后漸呈白色,并有龜裂斑紋、幼時邊緣內卷。菌肉白色,較厚。菌褶延生,稍密,白色,后呈淡黃色,不等長。菌柄偏生,內實,白色,長2-6cm,粗1-2cm,向下漸細。孢子長方橢圓形至橢圓形,無色,光滑,(12-14)μ
阿魏蘑菇的形態特征
菌蓋直徑5-15cm,扁半球形,后漸平展,最后下凹,光滑,初期褐色后漸呈白色,并有龜裂斑紋,幼時邊緣內卷。菌肉白色,厚。菌褶延生,稍密,白色,后呈淡黃色。菌柄偏生,內實,白色,長2-6cm,粗1-2cm,向下漸細。孢子無色,光滑,長方橢圓形至橢圓形,12-14μm×5-6μm,有內含物。
洛陽食用蘑菇中毒事件:已2人死亡
近日,洛陽市個別縣先后發生多起家庭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其中14人中毒,2人死亡。8月1日,河南省衛生廳下發緊急通知,提醒市民不采、不買、不賣、不食野生蘑菇,慎防中毒。 14人陸續發生毒蘑菇中毒 7月22日中午,欒川縣獅子廟奧興鐵礦公司3人食用自采蘑菇后陸續發病。其中2名男性患者分別于7月
路邊的野蘑菇,你不要采
日前,國務院食品安全辦防控野生蘑菇中毒工作座談會在昆明舉行。據了解,我國食用菌資源分布廣泛,隨之而來的是每年因誤食野生蘑菇導致的中毒事件時有發生,尤其集中在云南、貴州、四川、廣東和湖南等地區,強化做好防控野生蘑菇中毒工作十分必要。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監管二司司長馬純良在上述座談會上表
野生動物:城市里的野生“近鄰”
近兩年,野生動物在大都市的鋼筋水泥“森林”中現身的新聞不時見諸報端。 在北京,一只黃鼠狼當上了“辦公室大盜”,在王府井新東安寫字樓里被抓了現行,為了吃到電腦鍵盤按鍵下面的面包屑,它竟然把鍵盤給拆了;在上海,兩只小禿鷲在同一地點逗留一周多,引來許多觀鳥愛好者遠遠圍觀,還有貉和狐貍在近郊小區里進進
專家:野生菌中毒進入高發期謹防誤采誤食
夏季是野生菌生長的旺盛期,同時也是食用野生菌中毒的高發期。貴州省食安辦近日發布通知,有針對性地在農村開展預防工作,嚴防食用野生菌中毒。 在一些山區,野生菌中毒發生頻率高、死亡率高,防控和救治難,是最容易造成人員傷亡的食品安全隱患。貴州省疾控中心衛檢所現場處置科科長周亞娟介紹,2011年至20
“蘑菇孢子”怎樣綻放創業夢想
1999年,一批大學生進入浙江農林大學林學本科專業,開始研究蘑菇特性、制作蘑菇標本、繪制蘑菇圖譜,被戲稱為“種蘑菇”的大學生。畢業后,因為對網絡和圖片的共同興趣與關注,黃元斌等三人聯合創辦了匯圖網、昵圖網等圖片網站,并吸引了同專業另外6名同學攜手創業,這群“種蘑菇”的男生,開始在互聯網的森林里
專家回應“蘑菇要少吃”:多無土栽培不含重金屬
近期,微信朋友圈和網絡上流傳“蘑菇富集重金屬毒物,不可以多吃”。蘑菇真的成為可怕食物了嗎?昨天(11月12日),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蘑菇室主任鄧德江接受采訪時表示,蘑菇確實有很強的吸附金屬的能力,野生蘑菇的重金屬含量較高,而我們食用的蘑菇多是無土栽培,不會吸附到土壤重金屬。 傳言“蘑菇要少
毛葡萄不再野生
經常吃葡萄,但你是否聽說過毛葡萄,而且還是野生毛葡萄?在廣西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毛葡萄產業已成為當地的主導產業。羅城縣水果局農藝師李乃流向《中國科學報》記者介紹,目前羅城全縣毛葡萄種植基地已達8萬畝,參與種植的農戶6000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800戶。 可喜的是,經過30多年
野生稻并不“野”
近日,我國科學家對野生稻的研究取得了新進展,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基因組學研究》雜志。他們發現,野生稻并不“野”,顛覆了之前科學家對野生稻的認知,很多相關理論都要重新思考和修訂,對野生資源的科學保護也已刻不容緩。 普通野生稻一直被認為是亞洲栽培稻的野生祖先,也是水稻改良過程中的重要種質資源。普通
專家帶您了解如何快速鑒別有毒野生食用菌?
野生菌是一道非常美味、新鮮的天然食材,營養成分豐富,盛受廣大美食愛好者追捧。然而,不是所有野生菌都可以食用。有毒野生菌不僅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嚴重時還會奪去生命。每年毒蘑菇中毒事件頻頻發生,正成為我國最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之一。根據傳統的個別簡單方法和特定經驗來識別不同地方復雜多樣的毒菌和食用菌存在
關于預防和控制高溫季節食物中毒風險的提示
夏秋季溫度高、濕度大,是食物中毒易發、高發季節。為防控食物中毒事件發生,現給出以下風險提示: 一、易引發食物中毒的食品 涼拌菜:天氣炎熱,很多人喜歡吃涼拌菜,但涼拌菜是采用冷加工,極易發生致病微生物污染的情況。在外購買涼拌菜,一定要慎重,選擇干凈、衛生、正規的門店購買。自己制作涼拌菜時,
貴州興義多人食用野生菌中毒
隨著夏天的到來,以及今年降雨充沛,野生菌長勢很好,所以野生菌就成為了市民餐桌上的“常客”。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日,記者在興義市人民醫院了解到,在該院接診的患者中就有多人是食用野生菌中毒。 據興義市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李慶德介紹,自今年6月初至7月下旬,興義市人民醫院全科醫療科已接診多人蘑
毒蘑菇“毒素合成”背后的秘密
野生蘑菇可能含有毒素不能亂吃已經成為常識,而世界上最毒的蘑菇隱藏于鵝膏、盔孢傘和環柄菇三個屬中。事實上,早在一百多年前人們就已發現,上述三個屬中的劇毒蘑菇之間的親緣關系較遠,分別隸屬分類學中三個不同的科,但卻都能合成同一類毒素:鵝膏毒肽。但是,“鵝膏毒肽生產線”如何進化而來一直是個謎題。 近日
“迷幻蘑菇”的酶合成機制
食用裸蓋菇屬的“魔法蘑菇”引起的欣快和幻覺給這種真菌蒙上了神秘色彩。山德士制藥公司的化學家Albert Hofman于近60年前分離出了裸蓋菇素并確定其結構,這是蘑菇里導致迷幻作用的主要成分。這一發現和哈佛大學心理學家Timothy F. Leary隨后進行的心理變化實驗讓科學家們期待開發出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