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自制食品遭遇質量尷尬 強化食品加工生產規范勢在必行 □ 本報記者劉伊婷 一份最新出爐的市場抽檢報告將四川成都的多家知名商場超市打入質量黑榜。近日,四川省執法部門在對成都市幾家大型商場超市銷售的散裝及現場自制加工食品質量進行專項監測時發現,自制食品質量不盡人意,一些消費者熟知的知名品牌,包括伊藤洋華堂、家樂福、歐尚、西單商場、沃爾瑪等9家商場超市在內,不合格名單包括72個項目。其中,僅熟肉制品、醬腌菜、豆制品、糕點、腌臘肉5個檢測類中,歐尚累計檢出的不合格項目高達24項,家樂福則為10項。 雖然事發四川,但北京的程女士對這樣的監測結果深表憂患,畢竟,幾家落馬的超市都是連鎖經營,她經常惠顧其在北京的分店,也購買過不少自制食品。“很多現做現賣的食品都熱乎乎的,看上去很新鮮,價格也比較優惠,排隊買的人特別多,大家都對大超市比較信任......閱讀全文
蘇丹紅、孔雀綠、三聚氰胺……近兩年,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日益關注,這些因為非法添加而出現的化學名詞,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 2008年12月,全國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發出通知,
從12月10日起,衛生部、工商總局等9部門聯合在全國范圍內啟動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行動。 據衛生部副部長陳嘯宏透露,這次專項整治行動的主要任務是吸取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教訓,嚴厲打擊在食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的行為,清理、規范食品添加劑市場,整頓食品中濫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消息,食藥監局12月5日公布了本年度第二階段19類食品及食品添加劑的監督抽檢信息。抽檢發現,防腐劑、甜味劑等部分食品添加劑超范圍超限量使用問題依然存在,涉及產品主要是肉制品、水產品等。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益派咨詢,對2244人進行的一項
共同打造高質量的生活,歡迎收看《每周質量報告》。一根雪糕中含有十幾種食品添加劑,一塊蛋糕中也含有十幾種食品添加劑,一盒方便面中甚至含有二十幾種食品添加劑,可以說食品添加劑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而在不少消費者的眼中,食品添加劑已經成為了不安全食品的代名詞,甚至很多消費者認為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量越大
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公布的食品中可能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 4月22日,北京新發地一家大型食品添加劑超市的工作人員在整理貨架。 擅自擴大食品添加劑使用范圍,過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或本身質量有問題的食品添加劑等,已
近幾年食品濫用添加劑的問題越來越受重視,很多市民都對食品添加劑沒有好感,甚至是談添加劑色變,于是,為迎合市民“天然食品”的需求,不少食品生產商都大打反添加劑牌,市面上聲稱少添加劑甚至“零添加劑”的食品越來越多。不過在接受福州晚報記者采訪時,專家表示,食品添加劑并不一定是用得越少越好,相反有些食品
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很多人將矛頭直指食品添加劑。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孫寶國教授就食品添加劑與食品安全問題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我國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迄今為止,沒有一起是由于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劑造成的。 “食品添加劑正在被‘妖魔化’!”孫寶國解釋道,像三聚氰胺,它不是食品添
琳瑯滿目的食品色彩鮮艷,香氣誘人,令人垂涎欲滴。可當消費者一看到食品包裝袋上那長長的配料表,里面充斥著各種食品添加劑:香精、色素、防腐劑等,不免躊躇。 食品添加劑有利于食品的保藏和加工制作,保持或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增加食品的品種和方便性。然而一直以來,有關食品添加劑的傳言總是不斷冒出來刺激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引起了消費者、生產企業和質監部門的重視。食品安全并不僅僅是指食品本身的質量問題,其包裝材料、包裝方法也是食品安全不可或缺的因素,食品的包裝標簽更是不容忽視。但是,對于產品標示信息是否與實際相符,標明的內容能否滿足國家法規、標準及實際應用的要求,是否全面真實地反映了產品信息,是
《食品添加劑生產監督管理規定》6月1日開始實施后,所有食品添加劑成分必須在外包裝上注明。這樣一來,以往隱身于“食品添加劑”、“防腐劑”、“增稠劑”等籠統說法背后的各種添加劑統統浮出水面。這雖能讓消費者知道其成分,但是新包裝上動輒五六種、甚至是10種以上的添加劑嚇壞了消費者。 每天吃進
只要是在衛生部門公布的標準之內,就不會對人體有害―― 97%的加工食品含添加劑 前幾天,安徽合肥的王奶奶接孫子來家過端午節,卻因為限制孫子吃薯片和泡面,把小孫子惹得嚎啕大哭,“你看看上面的成分,防腐劑、味精還有這酸那酸十多種,哪能多吃啊!”王奶奶說。 記者在合肥市三里庵家樂福超市隨機采訪了
日前,衛生部食品安全與衛生監督局局長蘇志向媒體宣布,《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將于2013年1月1日正式施行。這標志著我國將全面推行食品營養標簽管理制度。 食品添加劑“喧賓奪主”引關注 8月13日,衛生部通報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十二五”規劃》的相關情況,指出“十二五”末期,食品安
從6月1日起,國家質檢總局頒發的《食品添加劑生產監督管理規定》正式實施,根據新規,所有食品添加劑成分必須要在包裝上毫無保留地進行明示。隨著新規的實施,以往猶抱琵琶半遮面的食品添加劑,幾乎是一夜之間“赤裸裸”地呈現在了消費者面前。10日,記者走訪發現,許多商品的包裝上,添加劑的種類甚至
正規加工食品也要防食品添加劑的疊加危害 色素粉末加些水,就能“變”出誘人的飲料。在食品添加劑方面,濫用和添加非法化學物質問題最嚴重。創意圖片/記者 王遠征 你吃過這些食品添加劑嗎? “無與倫比的松脆”、“絲一般順滑”、“松軟有彈性”,誘人的廣告語將
豬肉餃子里的豬肉很可能是你的一種錯覺,用大豆蛋白加上豬肉香粉等等若干添加劑,很容易就做成了“豬肉餡”,成本比放豬肉低很多。 而我們現在市面上的火腿腸,里邊能有50%是肉就不
《食品安全法》實施3年,“分段管理”已呈現四大弊端 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審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君石:食品安全多套 標準“打架”給監管“帶來很大麻煩”,分段管理導致資源浪費、重復監督等問題 看到白菜想到甲醛、吃蝦想到明膠、吃著鴨血狐疑是豬血……中國公眾對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如同對中國股市的態
食品業內人士常說這樣一句話,“食品添加劑是食品工業的靈魂”,但有關食品添加劑的負面說法卻總是不斷冒出來刺激公眾敏感的神經。這種截然相反的現狀讓消費者無形中對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產生了擔憂和誤解。食品添加劑到底是天使還是魔鬼?01 食品添加劑到底是什么?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
非轉基因食品 真健康還是假宣傳? 超市的貨架上,各種標注“非轉基因”、“無添加”、“零添加”的食品不在少數。很多消費者認為這樣的食品一定更加健康,雖然價格偏高也無所謂。對此,專家認為,商家炒作“非轉基因”、“零添加”,主要是利用消費者對轉基因和食品添加劑的非理性認識,暗示自己的產品更優越,從而
在超市購物時,不難看到一些打著廣告聲稱“不含防腐劑、不含色素、不含添加劑”等“零添加”概念的食品。這些食品真的不含食品添加劑嗎?記者調查中發現,目前市場的確有一些“零添加”食品;但也有不少號稱“零添加”的食品濫竽充數,其中食品添加劑并不少。 “零添加”食品多價高 4月18日,記者走訪
專家表示,標榜“零添加”加劇食品添加劑被“妖魔化”,易誤導消費者,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 一位老奶奶到超市面粉區選購面粉,導購推薦了幾款正在做特價的產品,她都斷然拒絕,表示自己要買“不添加食品添加劑”的。這是中糧面粉銷售人員講述的一個真實案例。 現代社會,食品安全問題受到高度關注,但一些錯誤
超市買的包裝食品里面,用了哪些食品添加劑?只要看看配料表,就會一清二楚。昨日,衛生部公布《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等4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其中規定,所有食品添加劑必須在食品標簽上明顯標注。 食品添加劑 盡可能減少用量
新鮮的香氣,誘人的顏色,可口的味道,超市食品光鮮亮麗,這里面有添加劑的“功勞”。然而,違規使用添加劑,卻給人們健康帶來隱患,消費者一時談“添”色變。 配料表玩“躲貓貓” 昨日,武昌的胡小姐在超市采購食品。拿起食品,上面的成分表卻玩起了“躲貓貓”,令胡小姐直呼:“看不清白!” “炒花生外包裝
從本月起,國家質檢總局頒發的《食品添加劑生產監督管理規定》正式實施,根據新規,所有食品添加劑成分,必須要在包裝上毫無保留地進行明示。昨天,南京市民許女士特意看了一下,孩子幾乎每天都喝的一款牛奶新包裝,不禁被嚇了一跳,因為這款牛奶飲品中,竟添加了11種食品添加劑。
專家解讀超市自制食品抽檢指標 口味多樣的拌菜、熱氣騰騰的饅頭、香氣四溢的蛋糕、金黃酥脆的烤鴨……如今,在蓉城的大小超市里,這些品種齊全、方便快捷、經濟實惠的自制食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可這些外表光鮮的食品就真的表里如一嗎?
以往,北京的胡先生每個月都會帶女兒吃一次麥當勞,可最近他卻不敢了。原來最近網上盛傳一個實驗:美國的布魯索大媽將麥當勞開心樂園餐放在自家通風處,一年后漢堡包和薯條只是干硬變色,并沒像通常的面包那樣發霉腐爛。布魯索懷疑是過量添加防腐劑所致。 聽說可能有防腐劑,胡先生怎么也不讓女兒吃了,“以前說
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出臺新規,要求食品添加劑必須公示,散裝以及現制食品現場,都必須建立晨檢制度。記者昨日調查發現,揚州大型超市以及商場已經做到了“按章辦事”,而熟食店、炒貨店等一些現做食品、散裝食品經營者卻稱沒必要去公示食品添加劑。曾在2011年,揚州火鍋店等餐企就曾公示過食品添加劑,但到如今已
超市是人們日常消費購物的重要場所之一,超市在市民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隨著市民消費觀念的改變,在超市選購食品越來越頻繁,超市食品衛生問題與市民的健康也越來越息息相關。但是記者通過調查采訪發現,超市的部分食品在安全衛生方面并不能讓消費者放心。目前超市自制食品、
工業時代的到來,打破了食品生產的原有模式,食物成為商品,開始大范圍跨區域交易,食材到餐桌之間的旅程變長。婦女走出家庭參加工作,城市通勤時間加長,勞動時間增加,食物的消費模式也發生了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食品工業形成了四個基本環節:機械化生產、保藏、運輸、零售(批發)。
“食源性疾病已成我國頭號食品安全問題”,4月19日,在中國科協舉辦的“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全球視野下的食品安全”會上,多位權威專家在強調食品安全重要性的同時,也解讀了大眾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誤區。 擔憂1 食品安全沒有零風險 靠不靠譜? 食品安全是一個全球高度關注的問題,
華中農業大學專家:不必談“添加劑”色變 “很多人認為味精里含有多種食品添加劑,不夠天然,所以做菜時也不放。其實食鹽所含的食品添加劑,不比味精少。”2日,華中農業大學舉辦“被誤解的食品添加劑”科普講座,50多名武漢市民自發前往聽課,詳細了解食品安全。 講座一開始,主辦方請每位聽講座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