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只要提起陜西,人們自然會想到延安,想到窯洞,想到那漫無邊際的黃土高原……尤其是1988年,著名歌手范琳琳一曲風靡全國的《黃土高坡》,更讓人們對陜西尤其是北部地區,加深了“黃色”的印象。20多年后的今天,無論是乘飛機從空中俯瞰,還是驅車從地面穿行,你會發現,黃土高坡已被青山綠水所替代,再也難尋“黃色”的蹤影。“黃土高坡”徹底變為了歷史! 從1983年“有計劃、有組織、有重點”實施“無定河流域重點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至今,陜西治理水土流失已走過整整30個春秋。省水保局局長張秦嶺說,“十一五”期間,全省投入水土流失治理資金60億元,年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000多平方公里,綜合治理小流域上千條,累計建設淤地壩3.94 萬座,名列全國第一。第一個在全國建立水土保持生態補償機制,堅持人工治理與生態修復相結合,初步探索出一條以小流域為單元、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的新路子,使全省綠色面積向北延伸了400多公里。 目前,我省同......閱讀全文
導讀:據朱清科的老搭檔、吳起縣林業局局長吳宗凱介紹,1998年,吳起縣土壤侵蝕模數是每年每平方公里1.528萬噸,后經朱清科團隊以及吳起縣干群努力,前幾年的統計數據土壤侵蝕模數已降到每年每平方公里0.54萬噸。 從黃土高坡來,到黃土高坡去。 “我的這一生,三分之一在固原,三分之一在陜西,三分
在我國,污染土地嚴重制約了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由于我國污染土地修復開始較晚,在實際污染土地調查和修復過程中,為了節省費用,有些治理僅針對土壤污染而忽略其他介質尤其是地下水污染調查和修復,甚至產生二次污染。如何更好地修復污損土地,使這些土地恢復原本的使用價值和建設功能,從而解決土地供需矛盾、保障
7月26日,生態環境部舉行7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水環境管理司司長張波介紹了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保專項行動有關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并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持續做到、做好“六個堅持”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
2019年度陜西省科學技術獎專業評審工作已經結束。現將通過專業評審的4項省最高科學技術獎、1項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和260項陜西省“三大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建議獎勵項目在陜西省人民政府網站和陜西省科學技術廳網站公布。最高科學技術獎建議獎勵人選(4人)序號候選人提名單位1安芷
在陜西延安的西北,一座小城因中央紅軍長征中的最后一戰“切尾巴”戰役而聲名遠播。它,就是陜甘寧邊區和隴東分區的革命大后方,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的落腳點吳起縣。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這是毛主席親自指揮“切尾巴”戰役勝利后,所賦詩中對陜西吳起艱險地理環境的真實寫照。有著深深紅色革命印記
9月20日,生態環境部舉行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崔書紅司長,向大家介紹我國自然生態保護的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新聞發布會由劉友賓主持。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我們邀請到自然生態保護司崔書紅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黃河寧,天下平”,黃河是自然條件復雜、河情極其特殊的河流。防治黃河洪澇災害始終被作為歷代執政者治國安邦的大計而受到高度重視。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復雜嚴峻,特別是隨著異地人員陸續返程和春節假期結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任務更加艱巨、責任更加重大。堅決打贏新型冠狀
改善河口和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實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加大渤海、東海等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力度。強化直排海污染源和沿海工業園區監管,防控沿海地區陸源溢油污染海洋。開展國際航行船舶壓載水及污染物治理。規范入海排污口設置,2017年底前,全面清理非法或設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到2020年,沿海省(區
11月23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巡視員兼副司長尤艷馨、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介紹環境保護規劃財務工作的有關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記者關注的問題。 49名廳級干部在“綠盾20
如果各地都參考陜西模式制定標準,那么中石油將被巨額水土流失補償費纏住前進的腳步。 2012年中石油的國內原油產量1.1億噸,天然氣產量798.6億立方米,如果參考陜西標準繳納水土流失補償費,其一年就要支出39.4億元。 陜西正成為全國水保系統的“延安”,其與央企在水土流失補償費領域的“斗
“這是成都首個地下污水處理廠,用地面積減少近2/3,污水處理時間卻大大縮短。”走進成都天府新區第一污水處理廠,一座景觀式公園映入眼簾:汩汩清泉從地下涌出,潺潺流水梯次流過碧綠的生態草塘。據承建該廠的中建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污水處理流程全在地下完成,地面則是集環保科普、休閑休憩于一體的活水公園。
過度使用和地力透支是我國的土地環境現狀。應制訂土壤非剛性污染物的篩選值、指導值,還要采取長期跟蹤監測的制度和風險評價制度,構建分類指導、科學合理的土壤環境標準體系。 對沒有污染或輕微污染的土壤優先保護;對輕度、中度污染的土壤要安全利用,通過產業結構調整、農藝措施排除風險;對重度污染的土壤,要
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創新是社會進步的主力軍。根據《中國科技人才發展報告》,2014年我國科技人力資源達8114萬人,科技人力資源平均年齡為33.73歲,29歲以下的科技工作者成為我國現有科技人力資源的主體。但同時也應該看到,我國青年科技領軍人才斷層問題也相當嚴重,據中國科協2016年調研結
搞了一輩子水保的朱清科平時話不多,可一聊起黃土地,馬上滔滔不絕。 項目“找上門” 這位60歲的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學院教授在3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專心跑野外,從不跑關系要項目。 相反,國家重點項目總是主動“找上門”,國際合作項目也不例外。 ——主持“淳化黃土殘原溝壑區開發治理與農業持續
生態環保攻堅這一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氣污染防治,公眾感受最明顯的還是大氣污染防治。 經過持續努力,“大氣十條”實施取得明顯成效,全國各地很多城市都像圖中的北京一樣,收獲了越來越多的藍天白云。 在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保發展的歷史坐標上,2017年無疑是極為關鍵的一年、非同尋常的一年、令人難
在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保發展的歷史坐標上,2017年無疑是極為關鍵的一年、非同尋常的一年、令人難忘的一年。資料圖片/人民圖片網供圖 滾石上山,迎難而上;逆水行舟,奮力向前。 這一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大刀闊斧、攻堅克難;以“圖難于其易,
9月28日,為期18天的“一帶一路”暨發展中國“水土保持與生態修復”培訓班結課,19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學員順利拿到結課證書。 本期培訓班由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發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協辦,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承辦,旨在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與推進,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及發展中國家科技
1.前言 盡管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全球糧食生產有顯著的增長, 但當今社會需要面對的最重要挑戰之一是,如何養活21世紀中葉全球即將達到的90億人口。為了滿足糧食需求又不明顯增加糧價,基于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對能源安全、地區飲食結構變遷的關注,以及到2015年全球貧窮和饑餓減半的千年目標,估計屆
過去在陜西地界,煤、氣、油開采完就走,地表滿目瘡痍的狀態,今天,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2010年至今,陜西省利用征收的補償費,先后共下達四批煤炭石油天然氣資源開采水土流失補償費使用項目,共下達資金24.5億元,重點實施了“礦區生態再造”、“重點水源保護”、“城市生態環境整治”、 “水土保持生
土壤汞含量超標八十倍,地面下三十厘米處土壤顏色依舊漆黑,農民灌溉、洗菜用水均為工廠排放的化工廢水,全村人體內均檢測出汞物質…… 黑色土壤汞含量超標八十倍 距離貴州省貴陽市只有20公里的清鎮市青龍村,不同于北方寒冷的冬季,央視財經記 者到來時,這里白天的氣溫在10攝氏度左右,還可
近期對黃土高原生態環境考察、多年環境變化研究成果和過去60年黃土高原生態治理歷程均表明,生物治理和工程治理相結合的協同發展是“退耕還林還草”后黃土高原綜合治理的大方向。延安等地干部群眾的實踐和科學研究證明,2011年習近平同志提出的黃土高原“治溝造地”重大方針是極富戰略遠見的。很有必要將“治溝造
2017年,對于環保行業而言是關鍵性的一年,多項環保工作需要在這一年交上成績單,是環境治理工作推進的節點年,也是各項政策紛涌發布的一年。圖片來源于網絡 環保行業在2017年有許多備受關注的變化: 十九大從黨的初心出發,再次從五位一體的高度強調生態文明建設,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寫進黨
“每條河流要有‘河長’了”——習近平主席在二〇一七年新年賀詞中的鏗鏘話語猶在耳邊。這是情系民心的莊嚴承諾,也是維護河流健康的號令動員。 戰鼓催人,風生水起。全面推行河長制短短半年多時間,從中央到地方高位推動、快速行動,出方案、定目標、建制度,一張張路線圖、時間表密集出爐。目前各省級方案全部完成
過去30多年來,中國經濟經歷了快速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與此同時,環境污染、資源短缺、能耗高企的問題突出,既制約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違背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需求。十八大以來相繼出臺了各項環保政策,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圖片來源于網絡 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著力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但總體上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仍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資源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建設甘肅省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京津風沙源治理、全國五大湖區湖泊水環境治理等一批重大生態工程。 會議指出,守護綠水青山,留住藍天白云,是全體人民福祉所系,也是對子孫后代義不容辭的責任。必須貫徹落實黨的十八
李佩成 李佩成,男,陜西省乾縣人。1956年畢業于西北農學院水利系并留校任教,先后曾在西安交通大學、陜西工業大學工作,并曾在蘇聯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留學;1988~1989年在列寧格勒理工學院進修開展合作研究。1972年重返西北農業大學。其間曾任西北農大教授、博導、副校長、干旱半干旱地區農業研究
李佩成,男,陜西省乾縣人。1956年畢業于西北農學院水利系并留校任教,先后曾在西安交通大學、陜西工業大學工作,并曾在蘇聯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留學;1988~1989年在列寧格勒理工學院進修開展合作研究。1972年重返西北農業大學。其間曾任西北農大教授、博導、副校長、干旱半干旱地區農業研究培訓中心
“上級要求,蓄水期間,不能死一個人!”冉洪鈞一邊向上級匯報工作,一邊跟記者訴苦,壓力太大。他是重慶市云陽縣地質觀測站站長,這個三峽庫區腹地最大的移民縣,剛剛又出現了5處新的滑坡帶,最嚴重的是江口鎮盛元村,“涉及100多人,房子裂縫太厲害了,必須趕快搬遷。”冉洪鈞剛從那里回來。 從9月底起,三峽大壩
萬古奔騰的長江,在中國版圖上如一條橫貫東西的軸線,出世界屋脊,跨峻嶺險灘,納百川千湖,連結起錦繡壯美的華夏大地,孕育著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 多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的目光始終關注著波濤涌動的壯美長江,思考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辯證法則,謀劃著讓中華民族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的發展之道。201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