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的高等教育”研討會舉行
3月28日,“人工智能時代的高等教育”研討會在上海舉行。會議由北京大學未來教育管理研究中心主辦,上海創智組織管理數字技術研究院協辦,來自教育界、企業屆和專家學者近200人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北京大學未來教育管理中心創始主任林建華發言。主辦方供圖圓桌論壇。主辦方供圖上海創智組織管理數字技術研究院教授陳春花主持了開幕式。在開幕式上,北京大學原校長、北京大學未來教育管理中心創始主任林建華提出,討論人工智能對教育的沖擊需要思考兩方面問題:將來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以及如何借助人工智能進行更有效的學習?他強調作為創造性根源的默會知識的重要性。在主旨發言中,復旦大學教授、上海科學智能研究院院長漆遠做了題為“AI for Science”報告。他從科研、知識、社會需求與大學人才的供需關系,大學人才培養目標的四個方面,分析了人工智能給教育帶來的挑戰。北京大學理學部副主任高毅勤以生命科學中的分子研究為切入點,闡述了人工智能所起的作用以及為什么有效,分......閱讀全文
人工智能時代,教育何為大學何為?
自從ChatGPT出現以來,關于人工智能對教育影響的討論已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對于每一位從事教育的人來說,除了關注如何用人工智能技術更好地去學習,還需要思考兩個問題:首先,我們是否知道未來社會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從而找到教育的應對方式。因為,我們都認為,人最有價值的特點就是思維能力,或者說我們不同于
葉富貴:大學創新與教育常識
編者按 如何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提高高校自主創新能力已成為當前的熱點話題。現刊發三篇文章,從大學領導、專家學者以及大學生的視角進行探討,以饗讀者。?葉富貴 現在全國上下都在講創新,那么,中國真的需要如此多的創新嗎? 我看未必,創新并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的,也不是每個領域都需要的。討論大學創
英國大學教育呈現重視運用人工智能等特點
中新網北京4月29日電 (謝雁冰)北京外國語大學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9日共同發布《英國藍皮書:英國發展報告(2022~2023)》(以下簡稱“藍皮書”)。藍皮書指出,2022年至2023年度,英國大學教育情況呈現重視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極大受益于國際學生的經濟貢獻以及重視畢業生就業能力等特點。藍皮書
教育部組織申報環境保護領域創新能力建設專項
關于組織申報環境保護領域創新能力建設專項的通知 各有關部屬高校: 為滿足環境污染綜合治理和環保產業升級發展的需要,著力提高環保領域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環保產業快速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決定實施環保領域創新能力建設專項,構建環保領域創新網絡。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請組織申報環境保護領域創
教育部:提高大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
近日,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教育部、國家語委印發《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服務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高質量推廣普及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是第一個對高等學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作出系統部署的文件。 2020年,全國普通話普及率達到80.72%,實現了
大學書記校長暢談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作為人才第一資源和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的重要結合點,高校承擔著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領域取得原創性突破、提升國家原始創新能力,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使命。 那么,高校創新能力如何全面提升?如何引領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7月22日至23日,教育部直屬高校工作咨詢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
教育改革支持在校大學生創新創業
中新網11月11日電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11日從6個方面介紹了深化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舉措,其中包括大學里全面實施彈性學制,支持學生創新創業,建立了創新創業的學分積累與轉換的機制,在線開放課程的學習認證和學分認定的制度,各示范校為206萬名的大學生建立了創新創業的成績單,5年期間有37
大學生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大賽山西賽區開賽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323.shtm9月22日至24日,2023年中國大學生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大賽山西賽區選拔賽在位于山西陽泉的山西工程技術學院舉辦,來自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等省內17所本科高校的238支隊伍,共計10
人工智能與未來教育論壇舉辦
9月16日,“人工智能與未來教育論壇——第六屆南亞東南亞教育合作昆明論壇系列活動”在云南師范大學舉辦。近50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圍繞“人工智能加速教育的革命性重塑”“數字化背景下教育國際化與未來發展”“未來教育數字化轉型政策解讀”三大議題,開展交流研討。 云南師范大學校長王德強指出,人工智能、大數
南開大學又一創新中心獲教育部認定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名單,由南開大學申報、天津市推薦的“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名列其中。 該中心是南開大學第三個獲得教育部認定的協同創新中心,在天津市的大力支持下,將依托南開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2
南開大學又一創新中心獲教育部認定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名單,由南開大學申報、天津市推薦的“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名列其中。 該中心是南開大學第三個獲得教育部認定的協同創新中心,在天津市的大力支持下,將依托南開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2
同濟大學與電子科技大學簽約共建人工智能聯合創新中心
7月16日,同濟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聯合創新中心共建協議簽約儀式在電子科技大學清水河校區舉行。同濟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慶華,電子科技大學校長胡俊出席簽約儀式。同濟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馮身洪、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徐紅兵分別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協議。根據合作協議,同濟大學與電子科技大學將在人工智能這
上海紐約大學:回到大學教育原點
它雖然剛剛開門招生,卻已為中國高等教育帶來些許希冀:“不要追求標準答案”的校長開學講話,使人耳目一新。大學一二年級的通識課程設制,亦令人感受到跨地區、跨學科、跨文化教育的真諦。它成否成為中國高校改革的“外援尖兵”,尚需拭目以待,然而它無疑是固執的中國高教領域的一扇窗,既吹來了外部新風,又映照了內
山西大學獲得中國研究生人工智能創新大賽承辦權
近日,第四屆中國研究生人工智能創新大賽第二次組委會會議在線上召開,經大賽組委會一致決定,2023年第五屆中國研究生人工智能創新大賽由山西大學承辦。 根據申請方案,大賽將由山西大學研究生院、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聯合承辦,并得到了山西省教育廳、山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以及山西省計算機學會的大力支持。山西
人工智能大幅提高引力透鏡分析能力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30日文章稱,美國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SLAC)國家實驗室和斯坦福大學的最新研究首次表明,人工智能神經網絡可以準確地分析引力透鏡,且比傳統的方法快1000萬倍,報告發表于英國《自然》雜志上。 引力透鏡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所描述的一種現象。當光經過遙遠星系、星系團及黑洞等具
廈門大學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改革創新紀實
五年來,廈門大學近千名學子通過西部計劃等方式前往寧夏、西藏、新疆等地,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廈門大學不斷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厚植愛黨愛國情懷,砥礪強國奮斗之志,讓愛黨愛國成為廈大青年學子的行動自覺。 擦亮青
鐘南山:大學建設關鍵在創新教育體制和教學模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020.shtm 中新網廣州7月3日電 (記者 蔡敏婕)為支持廣州醫科大學“雙一流”建設,推進“新醫科”專業建設與布局,金域醫學向廣醫捐資人民幣1億元,用以推動教學科研工作,助力高水平醫檢人才培養
能力本位教育:同質化還是異質化?
上世紀中后期,伴隨著二戰的結束以及國際秩序的恢復,在世界范圍內,眾多嶄新的教育思想頻出,其中一些教育思想直到今天還在深刻影響著教育的改革與發展。這其中,就包括了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CBE)。在當前我國對于學生能力素質教育愈加重視的背景下,這種教育
“人工智能時代的高等教育”研討會舉行
3月28日,“人工智能時代的高等教育”研討會在上海舉行。會議由北京大學未來教育管理研究中心主辦,上海創智組織管理數字技術研究院協辦,來自教育界、企業屆和專家學者近200人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北京大學未來教育管理中心創始主任林建華發言。主辦方供圖圓桌論壇。主辦方供圖上海創智組織管理數字技術研究院教授陳春
2024成都人工智能創客教育展/重慶人工智能創客教育展
2024第16屆成都人工智能創客教育展覽會/2024第16屆重慶人工智能創客教育展覽會主辦單位: 中國西部教體融合博覽會組委會承辦單位:重慶港華展覽有限公司博覽會主題:責任教育? 科教興邦展會背景創客一詞來源于英文單詞Maker,本義是指出于興趣與愛好,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創客教育也就是S
匯聚智慧-助力創新能力提升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663.shtm 在第二十四屆中國科協年會上舉行的2022中國科技智庫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恩哥作主旨報告《基礎創新 科技強國》,從物理詞義和相對論的奧秘展開,分析了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聚焦基礎創新
美國持續創新能力來自何處
眾所周知,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20世紀以來,美國一直是創新能力最強的國家,無論是歷史同期還是現在,美國的科技貢獻率在全球都首屈一指。2008年美國GDP為14.33萬億美元,居世界首位,遠超位居第二的日本,即便發生了金融危機,2009年GDP仍達到14.27萬億美元,繼續保持世界
南開大學攜手耀華中學共育人工智能創新人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4/521245.shtm4月19日,南開大學人工智能學院與天津市耀華中學“人工智能—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共建授牌儀式舉行。據了解,“人工智能—創新人才培養基地”由南開大學人工智能學院與耀華中學共同建設,雙方將在
南開大學攜手耀華中學共育人工智能創新人才
4月19日,南開大學人工智能學院與天津市耀華中學“人工智能—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共建授牌儀式舉行。 據了解,“人工智能—創新人才培養基地”由南開大學人工智能學院與耀華中學共同建設,雙方將在學術講座、師資隊伍、教學培訓、學生競賽、課題研究等多個維度開展多種形式合作。創新基地每年在耀華中學選拔一定數
去年我國創新指數創新高-創新能力持續提升
中新網10月29日電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日前,國家統計局《中國創新指數研究》課題組發布了2020年中國創新指數測算結果,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首席統計師李胤對此進行了解讀。? ? 從測算結果看,2020年中國創新指數達到242.6,比上年增長6.4%;在4個分領域的21個評價指標中,有19個指標
去年我國創新指數創新高-創新能力持續提升
中新網10月29日電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日前,國家統計局《中國創新指數研究》課題組發布了2020年中國創新指數測算結果,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首席統計師李胤對此進行了解讀。? ? 從測算結果看,2020年中國創新指數達到242.6,比上年增長6.4%;在4個分領域的21個評價指標中,有19個指標
澳高校如何應對人工智能挑戰
近年來,教育領域,特別是高等教育領域的人工智能趨勢日益明顯,并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一股熱潮。這其中,澳大利亞大學的數字化及人工智能教育一直以其卓越的研究能力、學習者滿意度和就業成果享譽全球,由此帶動了澳大利亞大學教學和科研的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在2023年,澳大利亞教育部對外宣布,從2024年起,該國所有
聯大通過人工智能能力建設決議
第78屆聯合國大會1日協商一致通過中國主提的加強人工智能能力建設國際合作決議,140多國參加決議聯署。這是聯合國通過的首份聚焦人工智能能力建設國際合作的決議。專家表示,決議反映了發展中國家的強烈呼聲,是屬于全球南方的決議。決議獲得協商一致通過,充分彰顯中國對人工智能發展和治理的重要引領作用。決議聚焦
教育部:培養創新人才方陣-構建一流大學體系
新華網北京6月14日電 今日,教育部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成效。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洪大用從四方面介紹了研究生教育工作“培養創新人才方陣,構建一流大學體系”的情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鑄魂育人走深走實 十年來,研究生教育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
2024中關村“教育+科技”創新周舉辦
5月25日,以“數智賦能更好的教育”為主題的2024中關村“教育+科技”創新周在北京開幕。活動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指導,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政府主辦,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承辦。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總經理趙偉鵬表示,中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