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改革:減少教師工作量
繁重的教學任務與硬性的論文指標已經令高校教師喘不過氣,再加上并不算高薪的報酬,讓這些象牙塔中的知識分子難以體會到衣食無憂、體面莊嚴的幸福感與尊嚴感。 社會普遍認為教師工作清閑、穩定、福利好,尤其是高校教師,他們的學生都是成年人,沒有中小學教師無時無刻擔憂孩子的安全問題之虞,再加上一年兩度的假期,真是羨煞旁人。然而,高校教師的工作遠遠沒有看起來那么輕松,兩小時的課堂常常要花五六個小時進行準備,每學期除了教學任務還有科研任務,要發論文,要評職稱,還要承擔學校內一些服務性工作,著實繁重。甚至時不時會有高校教師“過勞死”的新聞見諸報端。雖說壓力使人進步,但是壓力過大卻常常會導致工作滿意度下降、工作幸福感缺失,最終,工作質量也難以保證。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18年1月20日發布的《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專門提到了要讓“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而這也是擺在國內外高校管理者面前的......閱讀全文
2021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2021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在科教興國的戰略布局中,高等教育擔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但高等教育能否擔負得起這樣重要的使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而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高校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就要求進行高校管理體制改革尤其是人事制度的改革。 同時,高校
高校教師評價改革的“他山之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464.shtm
時評:高校綜合改革難在“綜合”
今年12月初,北京大學綜合改革方案在教育部完成備案。這次改革之所以稱為“綜合”改革,自然是因為其改革內容包含了高等學校內部多方面內容,如招生、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科學研究、人力資源、內部財政管理等多方面的內容。“綜合”二字也意味著,任何單一方面的改革,都不僅僅是大學一個部門能夠完成的,需要學
聚焦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改革還要過幾道關?
為進一步完善高校教師評價機制,人社部、教育部前不久發布的《關于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出克服在高校教師職稱評定中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等傾向。 相關不良傾向如何破?改革還要過幾道關?新華社記者就此走訪了多地高校與相關教育管理部門。
抑制學院膨脹,高校應調整改革主線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843.shtm
尤政代表:加快實施高校分類評價改革
“黨的二十大工作報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統籌謀劃和一體部署,凸顯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的根本定位。” 在近日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全國人大代表、華中科技大學校長尤政建議,國家加快實施高校分類評價改革,根據高校屬性進一步優化多元分類評估指標體系,更好地發
高校教師分類評價改革不應走過頭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0/531131.shtm 近年來,國家一直在進行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以及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其中的一項重要舉措就是對高校教師實行分類評價,其背后的一個支撐理念是“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這個省政協委員:改革高校“行政崗”!
今年是錢學森院士誕辰110周年。16年前,他提出了著名的“錢學森之問”——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這也成為困擾中國教育界的頭號命題。 2月3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協獲悉,今年山東省“兩會”期間,山東省政協委員、齊魯工業大學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院長李天鐸向大會提交了一份題為“如何破解
教育部發文:高校迎來重大改革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體系,推進高等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法治工作,
高校事業編改革,真要開始行動了!
201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0年,要建立新的事業單位管理體制,高校取消事業編。 這對于過五關斬六將獲得事業編制的員工來說,無疑是沉重的一擊。原本擁有編制的他們告別“終身制”,瞬間等同于合同工。而作為事業單位的典型代表之一,高校也不能幸免
湖北促進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改革獲評首屆湖北改革獎
近日,湖北省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對首屆湖北改革獎表彰名單進行公示,“湖北促進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改革”獲評首屆湖北改革獎。 湖北改革獎由中央批準設立。經省各改革專項領導小組和市州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提名推薦,省改革辦、省專家委員會、社會公眾網絡投票三方評審,省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四
高校科研評價改革在北上廣率先啟動
近日,高校科技評價改革試點單位上海市教委、北京市教委和廣東省教育廳相繼研究或出臺政策,加快建立科學合理的高校科研分類評價體系,以質量和實際貢獻為導向,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機制,促進高校管理體制改革和教育綜合改革。 上海市教委發布《關于推進上海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分類評價的指導意見》,今后上海高校的科研
36所高校入選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名單-改革試點工作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教育廳(教委),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有關高等學校: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我部決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
高校科技評價機制改革-提升創新能力堅持開放評價
近日,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技能點亮夢想,科技鑄就成功”科技創新作品展示活動在該校舉行,由該校大學生原創的50余件科技創新作品亮相。圖為中德學院的大學生在科技作品展上展示飛行器。 近日,教育部頒發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科技評價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指出,高校長期以來形成的以統一、量化
《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管理辦法》印發
關于印發《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教〔2021〕31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教育廳(局、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教育局:為規范和加強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我們對《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現印發給你們
北京開展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管理改革試點
近日,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聯合市教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及市衛生健康委制定了《關于開展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醫療衛生機構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管理改革試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試點方案》)的通知,將分類型選擇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海淀園)內市屬高校院所作為
多所高校改革:減少教師工作量
繁重的教學任務與硬性的論文指標已經令高校教師喘不過氣,再加上并不算高薪的報酬,讓這些象牙塔中的知識分子難以體會到衣食無憂、體面莊嚴的幸福感與尊嚴感。 社會普遍認為教師工作清閑、穩定、福利好,尤其是高校教師,他們的學生都是成年人,沒有中小學教師無時無刻擔憂孩子的安全問題之虞,再加上一年兩度的假期
鄭強上任后,這所高校實行重大改革!
據太原理工大學消息,近日,太原理工大學積極深化綜合改革,大力推進“三個調整優化”,全面實施學部制,形成“集團軍效應”,從根本上打破原有學科間的壁壘,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實現信息、資源和成果共享,努力培養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十三五”期間,太原理工大學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緊抓住“雙一流”建設和“133
張堯學院士談985高校機制體制改革
作者簡介:張堯學,中南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務院信息化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曾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學位管理與研究生司司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主任、985工程辦公室主任、211工程建設辦公室主任等學術和行政職務,是國內外10多個學術期刊的編委。著有《
實驗室改革是高校快速發展的推進劑
實驗室作為大學的心臟,承擔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協同創新、服務地方的重任,是高校建設發展的基石。以往,高校實驗室主要存在三大問題: 首先,制度不健全導致管理體制落后。美國高校實驗室實行的是獨立自治的管理體制,實驗室作為一個獨立實體,互不干涉,這樣避免了因權責不明或跨級越權而產生的麻煩;日本高
教育部:推進高校薪酬改革-完善科創補償機制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日前公布《高等學校“十三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規劃》指出,支撐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推進高校研究人員聘用制度改革,不斷完善對高校科技創新的補償機制,支持高校推進人事與薪酬機制改革,建立健全與科研人員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緊密相連的分配激勵機制。 《規劃
沖破“分數牢籠”-高校考評制度改革前后有何變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377.shtm本月初,北京大學公眾號上發布了一項由生命科學學院開展的考試評價制度改革,引起廣泛關注,尤其在高校內引發熱烈討論。這是一項怎樣的改革?為何要改?改革前后有何變化?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
北京部分高校將實施中外合作辦學模式改革試點
教育部今日(12月20日)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北京市部分高校探索高水平中外合作辦學模式改革試點實施方案。方案提出,以中外合作辦學為載體,提高北京市中外合作辦學水平,創新中外合作辦學機制,培養國家所需要的復合型、創新型、國際化人才,滿足多樣化教育需求,推進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提高教育國際
王石川:校長們喊累,應喊得高校改革提速
10月13日,在首批985大學校長聯誼會上,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說:中國的大學校長可能是最累的校長。為什么這樣說?因為組織制度、決策過程不明晰,很多事情都需要討論。如果哪一天校長也可以去打打高爾夫、喝喝茶,學校也就治理好了,因為那就意味著有了明晰的規則。(10月18日《人民日報》) 高
我國將發揮高校等作用全面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3月10日向記者透露,今后我國將全面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充分發揮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主體作用,推動博士后工作健康發展。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提供的數據顯示,全國已在包括全部“985”和“211”高等院校、各主要科研院所的415個單位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
上海交大校長張杰院士Nature漫談高校改革
10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杰(Jie Zhang)在《自然》(Nature)雜志上發表了題為“Developing excellence: Chinese university reform in three steps”的評論文章,暢談了高校改革分三步走的策略,并指出招募
高校去行政化改革加速-校長還會有副部級嗎
7月22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稱“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在2016年度第二季度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研究制定高校、公立醫院不納入編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銜接辦法”。 但是,高校去行政化也并非簡單地退出事業編制,減少幾個內設機構和領導職數就一蹴而就了。更為關鍵的,高校聚集了大量優秀的行
中國研究生迎重大改革,多所高校已調整!
近期,多所高校官宣延長專碩學制引人關注。一直以來,專碩學制2至2.5年、學碩學制3年,已成慣例,對于專碩的學制變化,有學生表示“喜憂參半”。 而結合大環境看,不少高校都在官宣學碩、全日制碩士停招的同時,增加了專碩的招生比例和學習年限。 隨著這波研究生教育改革,非全或專碩或將迎來春天? 多所
首位華裔英國高校校長:我是改革開放受益者
山東農村出生,澳大利亞留學,英國高校當正校長,逯高清的人生經歷稱得上獨一無二。 作為執掌英國頂級高校的首位華裔校長,逯高清憑借不懈奮斗和實力,實現了華人在西方高等教育界的一大突破。 無論是在澳大利亞從事納米技術科研,還是出任英國薩里大學校長,他始終積極推動西方與中國教育、科技和工業界的交流與
張榮:把破“五唯”作為高校綜合改革突破口
?張榮?圖片來源:廈門大學■本報記者 溫才妃教師選了一篇影響因子高的論文作為代表作。它真的能被稱為“代表作”嗎?多人發表一篇論文,誰是第一作者、第二作者,權重是多少,把科研中的合作關系變為了競爭關系,該怎么破?有“帽子”人才與無“帽子”人才共同競爭,有創新的非共識性想法該怎么保護?……這些問題都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