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我省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工作,根據環保部和國家氣象局下發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方案(試行)和省政府常務會議通過的《山東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近日,省環保廳和省氣象局聯合印發了《山東省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工作方案(試行)》,從2013年11月10日起正式啟動。 記者從省環保廳了解到,我省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和信息發布工作由省、市環保和氣象部門聯合開展。其中,環保部門負責空氣污染物的監測預警及其動態趨勢分析;氣象部門負責空氣污染氣象條件等級預報和霧霾天氣監測預警。預警信息發布內容包括未來24小時、48小時區域或城市重污染天氣發生的時間、地點、范圍、預警等級、不利于空氣污染物稀釋、擴散和清除的空氣污染氣象條件、主要污染指標,以及其后2天定性潛勢分析等。 經預測,當某市可能出現紅色、橙色、黃色預警的重污染天氣時,由市環境監測站(監控中心)和市氣象臺組織會商,確認后經市政府應急指揮部批準,由市環境監測站(......閱讀全文
昨天上午10點,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宣布將本市空氣重污染預警由黃色升級為橙色。這是自今年3月31日《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修訂后,首次啟動橙色級別的預警,也是今年首個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周三凌晨起,受強冷空氣影響,預計本市空氣質量將轉為優良水平。 □發布 城六區PM2.5一夜飆升7倍多
2月27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介紹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
珠三角出現區域空氣重污染Ⅱ級響應時,公務車強制停駛15%;若遇I級響應,停駛比例加大到30%……昨日,醞釀已久的《珠江三角洲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預案》)在廣東省環保廳網站公布,并征求珠三角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成員等單位意見。據悉,書面意見將于本月15日反饋省環保廳。
12月2日~4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發生重污染天氣,環境保護部提前發出預警通知,60個城市統一啟動預警。這次為何能實現統一預警,又取得了哪些效果?本報記者近日就相關問題采訪了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首席科學家柴發合。 極端不利氣象條件 是此次區域性重污染的重要誘因 問:12月2日~4日,京
昨天白天,本市大部分地區維持空氣重污染,這樣的天氣還將維持一段時間。環保部門預計,京津冀重污染或將持續至8日夜間才能結束。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環保局獲悉,2016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73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同比下降9.9%,為近三年來降幅最大。空氣質量達標天數為198天,比2015年增加
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合研究總體專家組近日就近期公眾關心的大氣重污染來源成因與應對效果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總體專家組成員單位包括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
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合研究總體專家組近日就近期公眾關心的大氣重污染來源成因與應對效果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總體專家組成員單位包括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
環境保護部2月24日組織召開京津冀區域重污染天氣應對學術交流會,這是繼1月22日召開京津冀區域燃煤散燒污染控制與管理技術交流會之后的又一次重要會議。 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趙英民表示,舉辦這次會議是貫徹落實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有關重污染應急批示要求和在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座談會上講話精神的一項科技
“太原市污染指數:102.0;空氣質量:輕微污染;首要污染物:二氧化碳。”這是12月10日上午,山西省環保廳官網公布的太原市空氣質量日報數據。 近日,我國很多地方都遭遇了持續性霧霾天氣,截至12月9日環保部數字顯示,全國20個省份104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了重污染狀況,一場跨省重污染天氣應對
昨日上午,亦莊企業文化園出現霧凇景象,一位老人騎著自行車觀賞霧凇。 針對當前空氣重污染情況,北京市環保局昨日通報稱此次重污染源自三個方面:污染物排放量大;極端氣象條件不利擴散;PM2.5區域污染傳輸。 三大原因造成重度污染 對此次重污染,北京市環保局解釋,直接誘因,是極端不利的
10月6日,北京站,一名市民戴著口罩。當日,北京因霧霾持續重污染。 北京正在制定《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今后,北京將采取單日和多日重污染綜合分級的方式,發布空氣重污染預警,并將加大最高預警級別的強制性減排和健康防護提醒措施。市政府日前召開專題會議,聽取關于制定《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
中青在線北京10月23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劉世昕)華北地區的十月本應秋高氣爽,但在今年10月剛剛過去的這20多天里,京津冀已經3次被重污染天氣襲擾,最近的這一次,重霾影響的范圍多達26萬平方公里。 與重污染天氣相伴而來的還有公眾心中的諸多疑問:為何連續多年,金秋十月都躲不過霾的重創
環境保護部近日印發了《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出,要采取強有力的應急管理措施,減緩重污染程度。 《指導意見》緊緊圍繞《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關于“建立監測預警應急體系,妥善應對重污染天氣”的要求,從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應急準備、做好
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26日召開發布會稱,于26日晚結束的此輪重污染過程,共持續7天,時長創紀錄,超過了去年1月份曾出現過的大范圍重污染過程,呈現出來勢快、時間長、范圍廣、程度重的特點,主要污染物是有機物、硫酸鹽、硝酸鹽,來自燃煤、機動車、工業生產、日常生活排放等。 按照《北京市空氣重污染
華北地區10月特有的秋高氣爽屢屢讓位給灰霾污染。10月24日傍晚,在暮色掩護下,新一輪霾又悄然而至。此前,京津冀已經3次被重污染天氣侵擾,最近的這一次,重霾影響的范圍多達26萬平方公里。 與重污染天氣相伴而來的還有公眾心中的諸多疑問:為何連續多年,金秋十月都躲不過霾的重創?為何大氣治理的戰役
這兩天,霧霾又來了,北京處于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之下,全市PM2.5平均濃度在200微克/立方米上下。這一次重污染過程將持續三天,“比起以前動不動就長達一周的重污染,現在的重污染‘溫柔’了不少。”市民薛女士調侃道。 昨天,在東三環國貿橋附近,北京環衛集團城市機掃公司一輛純電動灑水車進行沖刷作業,
1月31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王業耀介紹國家環境監測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心的問題。 全國整體空氣質量大幅改善 劉友
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北京市調研時指出“強化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統一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級標準,加強區域預警聯動和監測信息共享”。統一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級標準給環保工作,特別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加強空氣重污染應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施行的重
由于近些年,我國空氣污染比較嚴重,尤其是秋冬季重污染天氣頻繁,大氣污染問題受到了各界的關注。大氣污染的監測和治理是我國環境保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我國大氣污染的特點,及構建環境空氣自動監測質量控制體系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重污染天氣的應對策略。 空氣污染已經嚴重影響人類健康和環
昨日,京城遭遇了一場嚴重的污染天。受沙塵影響,全天出現“重污染”,這也是今年以來的首次重污染天。和北京同為“重污染”天的重點城市還有天津和大連。 所有區縣都達到“重污染”程度 昨日截至12時,空氣質量級別達到V級,空氣污染指數為473,為“重污染”,這是今年以來首次出現重污染天,此次重污染天
環境保護部12月15日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污染天氣預警提示,并要求各地按照應急預案迅速采取應對措施。 這次重污染天氣發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做好應急應對?本報記者采訪了有關方面負責人和專家。 不利氣象條件加重空氣污染程度 12月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共發生了兩次重污染天氣過程。地區人口多、
11月6日起,受不利氣象條件和供暖期污染排放的影響,東北地區持續出現大范圍重污染天氣。為保障大氣環境安全,環境保護部于11月9日啟動重污染天氣督察工作,由東北環保督查中心組成8個督查組對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進行全面督察。 按照《關于做好今冬明春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環辦〔2015〕97號
秋冬季節是我國霧霾污染高發季節,10月以來我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中西部地區以及東北地區接連發生大面積的霧霾污染,部分城市空氣質量持續處于重度污染以上級別。 針對這一情況,10月25日,環境保護部在北京召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重污染過程專家解讀座談會。 會上,來自中國環境監測總
北京 機動車單雙號限行 10月22日,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發布了《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試行)》。《預案》中規定,出現最高等級的空氣污染紅色預警時,北京將實施機動車單雙號行駛,全市公務用車在單雙號行駛的基礎上,再停駛全部公務車輛的30%。 應急等級:將空氣重污染由輕到
近日,受冬季污染物排放量大和不利氣象條件的影響,全國出現大范圍的重污染天氣,其中京津冀中南部、山東西部和河南北部受影響程度較大。 環境保護部高度重視此次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總結近幾次重污染天氣的應對經驗,進一步完善了部內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機制,基本形成了責任分工更加明確、運轉更加快速高效的工作
空氣污染已經嚴重影響人類健康和環境質量。生態環境部公布的《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有239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超標,占70.7%。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作為空氣質量監測的有效且重要手段,自20世紀70年代起,發達國家便相繼建立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1]
吉林省環保廳全面落實《吉林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應急管措施減緩重污染天氣影響的指導意見》(吉政辦發〔2016〕32號),突出把握重點地區、重點環節,超前謀劃,提前部署,動員全廳力量,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中部城市群為重點,以縣區為核心,指導和督促縣區政府細化分解任務,明確工作責任,采取有效措施,減
昨日,一對母子戴著口罩出行。當日,北京市空氣嚴重霧霾污染。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 全國 京津冀地區出現重污染天氣,除了各城市發布預警之外,環保部也會對區域發布預報信息。 今年9月,國務院正式頒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大氣十條”)后,京津冀地區
——趙英民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答記者問實錄 編者按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1月18日舉行了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環境保護部副部長趙英民介紹了《“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有關情況,并回答了記者提問。本報今日特刊登新聞發布會實錄,以饗讀者。 當前大氣污染治理的方向是正確的,措施是有力的,成效也
近日,科技文摘報相關記者采訪了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柴發合教授,在訪談中,柴發合介紹:“目前,從各地情況來看,機動車對城市PM2.5的貢獻占相當大的比例,很多城市在20%左右。而在北京、廣州、上海等特大城市,其貢獻率甚至達到了30%左右。解決大氣污染問題,除了要控制重點污染物、重點行業和加強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