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法修訂草案將提交審議擬細化霧霾治理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環境保護法》實施25年來首次面臨重大修改,經過三次激烈爭論的審議,明天將第四次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這也被看作是《環保法》全新修改立法的最后沖刺。據透露,草案將針對霧霾治理作出規定,并在信息公開、公眾參與、環境公益訴訟主體 等方面有重要突破。 環境保護法實施25年來的首次大修,三年間歷經三次審議,兩次公開征求意見,各方爭議不斷。始終關注環保法修改論證工作的公眾環境信息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表示,做好環境保護,信息公開是前提,此前的審議稿對此作出原則規定,四審稿有望進一步細化。 馬軍:環境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這個是特別凸顯了環境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這和此前的法律或者是環保相關法律相比,都是非常突出的。 馬軍介紹,環境信息公開對于環境污染的防治有著重要作用,以霧霾治理為例,加強區域聯防聯控已成共識,但信息閉塞成為了區域治污之間的壁壘,這就需要法律上進一步明確。 馬軍......閱讀全文
公開環境信息應成企業自覺
更積極、更坦誠、更實在,是廣大人民群眾對企業環境信息公開的迫切要求,也是促進企業公平競爭、更好地承擔和履行社會責任的大勢所趨。 5月11日,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宣布,即日起按日披露前一日煙氣在線監測指標日均值、滲濾液出水指標日檢測值及爐渣熱灼減率日檢測值。此舉再次刷新國內垃圾發電行業信息
湖北推動企業環境信息公開-確保自測信息發布率達80%以上
湖北省環保廳日前發出通知,要求抓好2014年下半年全省環境監測各項重點任務的落實,特別是要全力推進企業自行監測及信息公開工作,確保轄區企業自行監測信息發布率達到80%以上。 據了解,今年起,湖北省環保廳將企業自行監測工作完成情況正式作為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考核的一項約束性指標。為使此項工作順利開
企業環境違法--需建立和完善強制性環境信息披露制度
“企業環境違法,股市反應真的太強烈了,以前頂多下跌1~2個百分點,最近動不動就跌停。”一位資深股票投資者感慨道。圖片來源于網絡 最新一期《中國環境管理》的一份研究報告給出結論:在環保處罰公示當日,調查的49家“兩高”(高污染、高能耗)上市公司股價大幅下跌,帶來顯著為負的異常收益率,最多的下跌了
大連專項整治鉛污染-企業環境信息將在媒體公布
遼寧省大連市環保局、發改委、監察局等9部門日前聯合召開大連市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聯席會議,決定9部門聯動,以“鐵面無私、鐵石心腸、鐵腕執法”的“三鐵”精神,嚴格落實“六個一律”的查處要求,在全市范圍內重點開展鉛酸蓄電池企業專項整治。 據介紹,針對存在突出環境問題的鉛酸蓄電池違法企業,大連市
公布環評信息和不達標企業名單-湖北推進環境信息公開
湖北省政府辦公廳近日發出通知,要求大力推進環境保護等九大重點領域的政府信息公開,全面推進湖北省涉及民生、社會關注度高的環境保護信息公開,滿足公眾的知情權。 湖北省要求加強環境監測信息公開,逐步形成覆蓋全省空氣、水的綜合信息發布平臺。推進重點流域地表水環境質量、17個市州空氣環境質量、重點城
環境信息披露“霧里看花”-多數企業“報喜不報憂”
當前資源環境壓力加大,通過提升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力度,提高公司環境信息透明度,可以為構建系統完善的綠色金融體系提供有力支撐。不過,雖然近年來許多上市公司在環境信息披露方面有所進步,但總體仍呈“霧里看花”之勢,亟須政府和全社會多方努力。 信息披露規則初步建立 目前,我國資本市場已初
我國上市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水平不高-尚處于起步階段
22日,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向社會發布《中國上市公司環境責任信息披露評價報告(2013年)》。“報告”顯示,我國上市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總體水平偏低,尚處于起步階段。 “報告”評價了665家上市公司發布的2013年的環境責任報告和社會責任報告的環境信息部分,并公布了總評前50名企業和第一二產業、
浙江建企業自行監測信息平臺-要求企業公開排污信息
11月15日 從浙江省環保廳了解到,浙江省本月已正式啟動企業自行監測信息發布平臺,明確要求1000多家國控重點監控企業率先開展自行監測,及時發布相關監測結果,接受公眾監督。 15日,登入該平臺時可發現,系統要求企業錄入的監測信息包括手工和自動數據兩種,污染類型則包括廢氣和廢水等,監測因子有
環境友好企業實為毒工廠-輝豐農化涉匿信息過會
“環境友好企業”被百姓怒斥為“毒工廠” 輝豐農化涉嫌隱匿重大信息蒙混過會 專家建言:嚴把高污企業上市“環保關” 地處江蘇鹽城大豐市的江蘇輝豐農化股份有限公司自今年5月28日首發申請過會后,一直飽受媒體和投資者的質疑。輿論質疑的焦點集中在其集體股權零價格轉讓、上
農田環境信息監測系統/農田環境信息監測系統/農田環...
農田環境信息監測系統-農田環境信息監測系統-農田環境信息監測系統 農田環境信息監測系統是針農業生態環境實時監控以及和農業生產活動相關的環境監測,農田氣象環境調控等需求設計的一款綜合小型自動氣象監測系統。它能對與植被和農作物生長密切相關的土壤、水氣、光照、熱量等農業氣象環境因子進行連續監測采集信息,
我國建企業環境信用體系
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近日發布《關于加強企業環境信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企業環境信用制度基本形成。 目前,我國企業環境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整體仍然不高。據環境保護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別濤介紹,通過將企業的環境信用信息與其他部門之間實現“互聯互通”,并向社會公開,可以有
環境風險評級透視企業病灶
長江邊的一家硫酸企業,存在跑冒滴漏問題的生產設施仍在運行,而這是全國化工企業的通病。 銹跡斑斑的儲罐,正在冒氣的閥門,已經老化的管道……一直參與企業環境風險等級劃分方法編制工作的中國環保產業協會高級工程師周躍向記者展示了他在國內某硫酸廠拍攝的照片,“
環境責任,企業擔了幾分?
新的《環保法》明年1月1日起實施,新法進一步強化了企業污染防治的責任,加大了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法律制裁。企業是市場經濟參與的主體,也是影響環境的主體,新法規定了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有保護環境的責任和義務。那么,企業究竟該怎么履行責任?環境責任,企業承擔了幾分? 當前中國企業處在轉型之中,
企業環境風險怎么防控?
環境保護部近日印發了《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指南(試行)》(以下簡稱《評估指南》),這標志著環境保護部將全面推進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推動企業落實環境安全主體責任,提高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編制水平。 《評估指南》規定了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的內容、程序及一般要求。同時配套發布的還有《企業突
能源企業如何控制環境風險?
隨著社會和公眾對環境問題的重視,能源行業上市公司環境風險問題也日益得到關注。今年以來,新環保法的實施及我國證券監管制度的改革,也需要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制度走向規范化。 能源企業環境風險加大 環保核查由原來的環保部門轉移至企業和中介機構,企業及中介機構責任加重 能源行業的環境風險可以分為“
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將推向全國-或影響企業上市
第三方與分類評價值得期待 對于“辦法”編制過程中的主要困難及不足,廣州市環保局政策法規處處長鄭則文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企業環境行為信用評價管理的制度設計方面,尤其是評價主體、評價方法等,目前都有待繼續研究。 一是在評價主體上,究竟是由第三方機構來進行獨立評價,還是
湖南:對企業環境行為信用評價
6月5日,湖南公布企業環境行為信用評價結果,46家“環境不良”企業被亮紅牌。此外,首批參評的包括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和非國控上市企業在內的企業中,環境誠信企業28家,合格企業833家,環境風險企業84家。 本次評價結果將通過媒體對外公布,并抄送相關部門,作為開展企業整體信用評級、招投標資格認
企業環境成本上升已成必然
近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大環境治理和保護生態的工作力度、投資力度、政策力度,加強區域聯防聯控,加強源頭治理,把大氣污染防治措施真正落到實處。我們再次看到了中央對于建設生態文明、大力開展污染防治的決心和意志。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APEC歡迎宴會上的致辭中表示“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國都
發揮國有環境監測企業作用
日前召開的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指出,國有企業是壯大國家綜合實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須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筆者認為,在環境監測事權上收國家、環境監測垂直管理、環境檢測第三方市場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充分發揮國有環境監測企業作用,既符合做強做優做大國企的要求,也是生態環境保護供給側結構
以環境信息公開創新環境監管手段
根據當前環保工作的需要和公眾的需求,剛剛實施的新《環保法》單獨設置專章明確了環保部門、企業在環境信息公開、公眾參與方面的責任與義務。把環境信息公開制度以立法的形式作了具體的規定,從部門規章上升到法律制度,是新《環保法》的一大亮點。 為什么要公開環境信息? 近年來的實踐表明,環境糾紛和環境矛盾
一環境監測儀器企業因IPO曝出多次行賄信息
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湖南力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創建于1997年,于2011年9月完成改制,整體變更設立股份公司,總部位于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俗話說,事不過三,但這句話對于近來重啟IPO的力合科技來說,好像并不適用。繼去年年底補充披露前高管左頌明涉行賄案后,力合科技于今年1月又
美國環境信息政策的啟示
★管理體制是基礎 從美國信息管理的經驗來看,要想高效有序地管理信息,必須首先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體制。借鑒美國CIO的管理體制,并充分考慮到我國的政治與行政傳統,從我國現行的行政管理體制和公共部門人力資源開發的實際出發,進行系統考慮和整體謀劃,分階段逐步實現CIO制度。 在時機成熟
企業預注冊信息泄密受ECHA嚴懲
歐洲化學品管理署(ECHA)6月14日發布公告稱,一家德國公司因非法出售REACH預注冊信息近日受到ECHA的處罰。 2009年6月,ECHA注意到一家名為Eugachem的德國公司曾通過轉讓途徑獲取了另一家公司在REACH-IT數據庫提交過的所有EINECS物質預注冊信息,隨后提供出售數
北京要求國控企業公開監測信息
北京市環保局日前印發通知,要求北京市83家國控重點污染源企業公開主要污染物自行監測信息,接受社會監督。 據介紹,這83家企業是北京市污染排放的重點行業和重點單位,涉及廢水排放企業9家、廢氣排放企業10家、重金屬污染排放企業4家、污水處理廠60家,包括中石化、中石油、神華國華、華能、大唐、蒙
環境保護部通報6家典型環境違法違規企業
為應對3月下旬可能出現的重污染天氣過程,環境保護部組織10個督查組陸續深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專項執法督查,并安排無人機對重點地區進行飛行檢查。督查發現,有6家企業環保意識差,污染防治設施不完備或不正常運行,違法排污問題突出。 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寶信鋼鐵集團下屬合信鋼鐵公司的兩臺
湖南對企業環境行為信用評價-46家企業被亮紅牌
6月5日,湖南公布企業環境行為信用評價結果,46家“環境不良”企業被亮紅牌。此外,首批參評的包括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和非國控上市企業在內的企業中,環境誠信企業28家,合格企業833家,環境風險企業84家。 本次評價結果將通過媒體對外公布,并抄送相關部門,作為開展企業整體信用評級
河北公布環境違法失信企業黑名單-9家企業上榜
河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首批9家環境違法失信企業黑名單,河北省多部門將對環境違法失信企業實施停水停電、限制貸款等聯合懲戒措施。 9家上榜黑名單的環境違法失信企業為:撫寧縣輻條廠牛頭崖分廠、秦皇島市金寶利玻璃纖維有限公司、秦皇島市鑫茂玻璃纖維有限公司、秦皇島
環境稅改革短期對企業影響有限
國務院日前發布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實施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經濟政策,積極推進環境稅稅費改革,研究開征環境保護稅。這一意見出臺,意味著環境稅稅費改革正式提上日程。專家認為,意見有利于拓寬環保資金籌措渠道、理順環境稅稅費體系,但短期內企業稅負不會有明顯變化。
河北力推企業環境管理自律體系
企業在環境保護中負有主體責任,但長期以來,企業內部環境管理機構、人員、制度、措施等均不完整,沒有形成有效的內部管理體系,制約了企業環境保護自我管理。 記者近日從河北省環保廳獲悉,今年河北省全面推進企業環境管理自律體系建設工作,將企業全部排污節點納入管理范圍。 河北省要求,今年9月15日前,全
企業如何建設生態環境大數據?
伴隨著互聯網技術迅猛發展,環境信息化企業近年來也進入了高速發展期。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更讓環境信息化企業成為創新環境管理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的當下,環境信息化企業能貢獻哪些力量? 為此,專訪了業內專家——中科宇圖資源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劉銳。 環境信息化企業面臨哪些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