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制品中檢出工業漂白劑,面食中鉛含量超標,肉制品中檢出禁用物……昨天,青島市食藥局通報了2014年第二批餐飲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結果,第二批共抽取樣品489批次,抽樣品種主要有面粉、蔬菜、畜肉、非發酵豆制品、熟肉制品、生食水產品、自制面制品、涼拌菜(含沙拉)、餐飲具9大類。其中,合格樣品480批次,不合格9批次。7家抽檢不合格的餐飲單位遭通報。 抽檢合格率98.2% 本次抽檢包括面粉、蔬菜、畜肉、非發酵豆制品、熟肉制品、生食水產品、自制面制品、涼拌菜(含沙拉)、餐飲具等九大類品種,抽樣場所以旅游景區以及消費集中的餐飲單位等為重點,覆蓋各類餐飲單位。本次抽檢一共抽取樣品489批次,其中,合格樣品480批次,不合格9批次,合格率98.2%.較上一批次抽檢合格率提高2.6個百分點。 豆制品里摻“吊白塊” 相關負責人稱,抽檢過程中還發現豆制品中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甲醛次硫酸氫鈉。據介紹,甲醛次......閱讀全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省局近期組織抽檢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調味品、肉制品、乳制品、飲料、方便食品、罐頭、冷凍飲品、速凍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茶葉及相關制品、酒類、蔬菜制品、水果制品、蛋制品、水產制品、糕點、豆制品、蜂產品、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食用農產品、其他食品
11月28日,貴州省市場監管局通報,近期該局組織抽檢保健食品、餐飲食品、食鹽、調味品、糖果制品、糧食加工品、茶葉及相關制品、食用農產品、蔬菜制品、肉制品、速凍食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方便食品13類食品1064批次樣品,檢出不合格樣品20批次,涉及微生物污染、重金屬超標、農獸藥殘留等問題。
2月28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新一期食品抽檢相關信息,涉及18大類食品2137批次,包括:食用油(含油脂及其制品)、調味品、乳制品、飲料、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酒類、蔬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蛋制品、水產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點、蜂產品、餐飲食品(含餐飲具)、食品添加劑、食用農產
11月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近期該局組織抽檢茶葉及相關制品、食用農產品、糕點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4類食品667批次樣品,17批次樣品檢出不合格,涉及食用農產品、糕點和食用油等。 6批次食用農產品檢出不合格 不合格樣品中,有6批次食用農產品檢出不合格。其中,有3批次檢出獸藥
11日,福建省食藥監公布了18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馬大姐、雅客、好味佳等品牌。 福建省食藥監局共抽檢16大類848批次食品,包括糕點、餅干、薯類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糧食加工品、水產制品、水果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蔬菜制品、嬰幼兒配方食品、乳制品、肉制品、豆制品、蜂產品、調味品、茶葉
12月17日,山東省市場監管局發布2019年第43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對29類1155批次食品及相關產品進行了監督抽檢,不合格樣品18批次。涉及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劑、重金屬超標、質量指標等問題。 10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不合格產品中,有10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涉及飲料不合格
近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2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本次公告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13大類食品1012批次,包括:糧食加工品、食用油(含油脂及其制品)、調味品、肉制品、乳制品、飲料、糖果制品、茶葉及相關制品、酒類、蛋制品、豆制品、食用農產品、其他食品(地方特色食品)。合格1005批次,不
網售食品行業也迎來飛速發展,其食品安全問題也成為社會關注焦點。2016年7月,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網絡食品安全違法查處辦法》,明確了網絡食品的具體抽查與管轄細則。 為測評各電商平臺的食品安全現狀,自2016年11月11日起,新京報食品測評員將從天貓、京東、1號店、易果生鮮等15家電商平臺購買的
四洲綠之寶上黑榜 市食安辦抽檢食品共3628批次 其中不合格食品161批次 不合格率為4.44% 食品安全權威發布1 開欄語:從本月起,本報和廣州市食安辦聯合推出"食品安全權威發布"欄目,從下月起,在每月第三周的周二,為市民權威發布"從源頭到餐桌"每一個環節的食品安全信息,內容
為切實加強兒童食品監管,嚴格規范兒童食品生產經營行為,防范和消除兒童食品安全隱患,不斷凈化我省兒童食品市場,提升兒童食品質量安全水平,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兒童食品專項整治行動,并抽檢生產、流通和消費領域兒童食品1366批次,抽檢顯示:合格食品135
6月27日,貴州省市場監管局通報,近期該局組織抽檢乳制品、罐頭、酒類、水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蛋制品、食糖、糕點、蜂產品9類食品199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7批次,涉及蛋制品、糕點、水果制品等。 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檢出過氧化值、酸價等超標 不合格樣品中,有4批次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檢出過氧
9月30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第35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肉制品、乳制品、飲料、糖果制品、蔬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水產制品、酒類、糕點等9類食品897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16批次,檢出微生物、有機污染物、重金屬污染物、食品添加劑及其他指標等問題。 3批次食品檢出微生
菜市場,說起來不特別,卻是溫嶺人每天必逛的地方。一家人的食物都得經過這個地方,可是這些食物到底安不安全呢?隨著“問題食品”陸續被揭露,這個話題讓市民“才下舌尖,又上心頭”。 菜場買的菜不放心怎么辦?找食品安全檢測來幫忙。 為了讓市民“買得安心,吃得放心”,日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全市16個
10月12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第30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對餐飲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酒類、食品添加劑、乳制品、糕點、食用農產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8類食品及相關產品進行了監督抽檢。本次共抽檢食品樣品252批次,不合格樣品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糕點、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食
12月18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新一期食品抽檢信息,通報了21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飲料12批次、糕點3批次、蜂產品1批次,水產制品4批次,調味品1批次。 不合格樣品中近六成為飲料 不合格樣品中,有12批次飲料檢出不合格,占所有不合格樣品的近六成。其中,5批次樣品檢出耗氧量(以O2計)
國家質檢總局相關負責人指出,這次專項整治中,肉制品、乳制品、釀造食品和蛋白含量高的食品等應是檢查的重點;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則是整治的重點對象。中國目前約有50萬家食品生產企業,其中成規模的企業僅15萬家左右,大多數是10人以下的小企業、小作坊。小企業的分散性、流動性、隱蔽
2013很多食品安全事件奪了大眾的目光,屢禁不止的食品問題,速生雞、含鋁炒瓜子、有毒奶粉……一再逼近公眾的心里防線,讓百姓吃的誠惶誠恐。這一年在食品安全領域發生了哪些讓人揪心的事件,這些事件又是如何善后的,在這2013即將結束的日子,東方網為您盤點。央視曝光45天"速生雞"用違禁藥物催肥 曝
10月21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第37期食品抽檢信息,通報了22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有機污染物、食品添加劑、重金屬及其他指標等問題。 9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7批次糕點、1批次水果制品和1批次肉制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其中,中山市小欖鎮松和包裝食品店銷售的
當前,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總體是好的,但任務依然艱巨。福建在治理食品安全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值得借鑒,“福建經驗”是全國食品安全監管的有益實踐。 11月6日,本報記者隨幾家中央媒體深入采訪福建治理“餐桌污染”工作,親歷“從田頭到餐桌”的監管過程,回溯14年食品安全監管之路,深刻體會到“福建經驗”就
12月18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該局組織抽檢飲料、方便食品、冷凍飲品、速凍食品、蔬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水產制品、豆制品、糕點、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等11類食品698批次樣品,有25批次樣品檢出不合格,涉及微生物、農獸藥、有機污染物、重金屬污染物、食品添加劑及其他指標等問題。 4
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抽檢糧食及糧食制品、肉及肉制品、飲料、水產及水產制品和保健食品等5類食品共744批次樣品。合格樣品655批次,不合格樣品89批次。其中,糧食及糧食制品101批次,不合格樣品3批次,占2.97 %;肉及肉制品74批次,不合格樣品4批次,占5.41%;飲料107批次,不
2月19日,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該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蜂產品、飲料、水產制品、肉制品、保健食品、餐飲食品、淀粉及淀粉制品、冷凍飲品、乳制品、豆制品10大類食品430批次樣品,其中蜂產品、飲料、水產制品、肉制品4大類10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濫用獸藥、微生物污染、污染物超標等問題。 8批次
近日,河南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曝光了20批次不合格食品。不合格食品檢出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等。食用農產品不合格10批次,檢出農獸藥殘留不合格 食用農產品不合格10批次,其中有7批次韭菜檢出農藥殘留超標,3批次動物性食品檢出獸藥殘留不合格。 7批次不合格韭菜分別為:鄭州市惠濟區冬冬
市民購買食用油時要留心了。“鷹姬花”、“魯香”等9種食用油被檢出“缺斤短兩”和油品不純正等問題。這是記者從廣州市食安辦20日公布的最新一期食品安全信息中了解到的消息。 記者了解到,本期公布的抽檢食品共1196批次,其中合格食品1163批次,占97.2%;不合格食品33批次,占2.8%。廣州市食
日前,上海市食藥監局副局長謝敏強在市人大有關食品檢驗監測工作專題座談會上表示,去年上海食品檢驗檢測數已超8件/千人,2012年食品合格率為 88.9%,仍有高溫季熟食鹵味和盒飯變質等問題。去年上海共監督抽檢食品和環節樣品38120件,合格33895件,其中保健品共監督抽驗2330件,合格20
12月17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該局對餐飲食品、茶葉及相關制品、蛋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豆制品、酒類、可可及焙烤咖啡產品、肉制品、食糖、其他食品等10類食品及相關產品進行了監督抽檢,共抽檢食品樣品1768批次,發現不合格樣品32批次。 不合格樣品中超八成為餐飲食品 不合格樣品中,有
此次檢出的不合格進口食品幾乎涉及所有食品種類,包括飲料、糕點餅干、糖類等。 隨著我國逐漸成為世界最大的食品生產國和消費國,食品安全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最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對食品安全生產與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月11日召開的全國加強食品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批示,以“零容
此次檢出的不合格進口食品幾乎涉及所有食品種類,包括飲料、糕點餅干、糖類等。 隨著我國逐漸成為世界最大的食品生產國和消費國,食品安全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最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對食品安全生產與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月11日召開的全國加強食品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批示
9月25日,記者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2017年上半年,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共抽檢2100批次樣品,涉及28大類食品。經檢測,合格樣品1985批次,不合格樣品115批次,總體合格率為94.52%,較去年合格率增長0.03%。 18類產品抽檢存在不合格 不合格產品共計18類,包括36批次
江南大學、中國食品安全輿情研究中心、曲阜師范大學、中國食品安全報等單位昨天在京聯合發布了《中國食品安全發展報告(2016)》、《2015年中國食品安全狀況研究報告》等一系列對我國食品安全風險治理狀況的研究進展,結果顯示,三聚氰胺連續6年監測全部合格;瘦肉精監測合格率處于歷史最好水平,“總體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