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施行的注冊制,被業內稱為“史上最嚴”的洋奶粉新規,成了洋奶粉進口的一道壁壘,未獲批的企業和品牌將失去在中國市場角逐的機會。而在“六一”兒童節的前一天,國家質檢總局公布首批獲準進入中國市場的115個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在業內人士看來,名單的公布是對此前公布的注冊批準生產企業的有益補充。 洋奶粉新規引發業界質疑 自5月1日起,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洋奶粉新規正式實施,未經注冊的境外生產企業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不允許進口。隨后國家認監委公布了兩批49家企業進口奶粉境外生產企業的注冊名單,由于擔心生產企業的所有品牌都由此獲得進口中國市場的機會,企業名單的公布引發了潮水般的質疑。 “這個政策相當于沒出”,一名奶粉業界資深人士說,進口奶粉注冊制使得貼牌從顯性變成隱性,未來市場競爭更激烈,“國內外的貼牌全部被洗白了,假洋鬼子變成真洋鬼子了。” 普天盛道董事長雷永軍表示,因為境外生產企業并非僅加工某一個奶粉品牌產品,它們代加工的品......閱讀全文
近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振興乳品行業。乳品行業振興與調整,產業化、現代化將是主線。誰能率先完成現代化,進入產業化生產階段,誰就占領先機。對于奶業而言,以先進的牧場代替傳統落后的散戶飼養,才能達到產業化的目的。因此,《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到2011年10月底前,乳制品
新西蘭恒天然肉毒桿菌烏龍事件已過去整整一年。在過去的一年里,全球奶源格局已然發生改變:全球奶粉原料商霸主的影響力正在減弱,歐洲乳企則乘勢崛起。乳業專家王丁棉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今年澳大利亞及歐盟的大包粉進口出現明顯增長,這些增長都來源于恒天然丟失的份額,“預計恒天然完全恢復元氣還需要兩
奶粉代購被曝價格高質量無保證向前向后 出于安全考量,不少媽媽們都開始從香港、澳門、海外購買奶粉,而沒有渠道的媽媽們則想方設法通過代購,來為自己的寶寶尋求質量上有保證的奶粉產品。 近幾年淘寶、海淘的興起給媽媽們新的購買渠道,然而通過網絡購買奶粉其中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乳制品質量問
中國自去年5月起全面實施對進口乳品境外生產企業的注冊管理,境外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商獲得國家認監委認證后,奶粉方可通過正規渠道向中國出口。如今,奶粉“注冊制”實行已滿一年,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受“注冊制”影響,原本在中國市場十分泛濫的新西蘭系奶粉品牌,經過此輪整頓,已經大減九成之多,而不少原來在
新西蘭初級產業部部長內森·蓋伊近日表示,新西蘭遭遇嚴重干旱,可能導致該國乳制品減產。值得注意的是,從2015年1月1日開始,維持了幾十年的歐盟牛奶生產配額已經全面取消。德國等多個國家的乳制品生產商已躍躍欲試要在中國擴張。“再加上倒奶事件引起的新一輪奶牛存欄量的急劇下降,多種因素沖擊之下,國內奶價
4月1日,歐盟推行了31年的“牛奶生產配額制”,終于畫上了一個句號。 1984年,歐盟牛奶出現結構性過剩,產量超出市場需求,歐盟決定設立產量上限尋求供需平衡。在過去的三十多年里,對于此項制度,有人支持有人罵,可謂分歧不斷。 歐盟委員會農業政策新聞發言人丹尼爾·羅薩里奧說,牛奶配額最初計劃
洋品牌急撇清奶源地非美國 美15個品牌嬰幼兒奶粉被指含火箭燃料成分 美國非營利性研究機構“環境工作小組”日前發表聲明稱,美國15個品牌嬰幼兒配方奶粉中檢測出可用于爆炸物和火箭燃料的化學物高氯酸鹽。聲明中沒有透露哪些品牌奶粉存在問題。 據了解,美贊臣、雅培、雀巢為美國奶粉市場的三
與恒天然“鬧掰” 部分洋奶粉放棄“新西蘭制造”轉用歐洲奶源 恒天然烏龍事件的影響依然沒有結束。昨日記者從達能多美滋獲悉,其將更換奶源,將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新生產線轉移至愛爾蘭。 而記者發現,雅培一季報也在繼續“吐槽”恒天然事件對其的影響。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受恒天然去年事
有消息稱,有奶制品出口商發布數據顯示,中國9月乳品進口同比有所下滑,全脂奶粉進口量下滑50%。本報昨日聯系該出口商了解情況,截至發稿前暫未獲回應。“全脂奶粉占比小,我國進口的主要是脫脂奶粉。今年1~9月已經進口了接近90萬噸奶粉,全年預計進口數量總體不會減少。”乳業專家王丁棉透露。 另一方面,
最大乳企伊利與瓦赫寧根大學共同承建。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的共同見證下,荷蘭時間3月23日,中國與荷蘭兩國針對農業領域簽署了多項重要合作。其中,中國最大的乳品企業伊利集團與荷蘭頂尖學府瓦赫寧根大學,達成了共建食品安全保障體系的戰略協議。在簽約儀式上,習近平主席建議加大中
新西蘭乳品檢出雙氰胺事件追蹤 新西蘭95%的乳制品用于出口 八成進入中國市場 新西蘭官方近日證實,恒天然集團乳制品檢測出雙氰胺(DCD)殘留,據稱這些殘留物不會影響食品安全或導致健康問題。由于市面上多個“洋奶粉”品牌對奶源標注含糊不清,盡管用“100%進口”來模糊奶粉“血統”,但還
近日,蒙牛與歐洲乳業巨頭ArlaFoods及中國最大的糧油食品企業中糧集團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簽署一系列協議:ArlaFoods(中文名稱“愛氏晨曦”)以22億港元入股蒙牛,持股約5.9%,成為繼中糧之后的蒙牛第二大戰略股東。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奶業最大規模的一次國際合作,雙方的合作將覆蓋蒙
不久前,央視一則新聞引起新手爸爸葉先生的注意。新聞中表示,我國食藥監部門將參照藥品管理辦法加強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規范、監管。聯想到近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應用技術合作中心對30款海淘嬰幼兒配方乳粉進行檢測的結果,有19款乳粉的乳清蛋白含量不符合我國標準被判定為不合格,比例達63.3%,葉先生
新西蘭官方近日證實,恒天然集團乳制品檢測出雙氰胺(DCD)殘留。盡管據稱這些殘留物不會影響食品安全或導致健康問題,但由于市面上多個“洋奶粉”品牌對奶源標注含糊不清,還是引發了消費者的擔憂。 新西蘭乳業巨頭陷入“雙氰胺門” 新西蘭第一產業部官員25日證實,在新西蘭出產的小部分牛奶和奶粉
韓國產金典名作奶粉被檢出亞硝酸鹽超標,已經全部銷毀,未流入我國。 韓國一奶粉檢出致癌物 質檢總局通報稱金典名作奶粉已被就地銷毀,未流入我國市場 昨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我國今年2月份進境食品化妝品不合格信息。在這些不合格產品名單中,韓國一款金典名作
3月25日晚間,蒙牛在港交所披露了公司2014年的業績報告,營收突破5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15.4%;凈利潤達到23.5億元,增長了44.1%。 具體到產品來看,液體奶在報告期內的營收為約430億元,占總收入的86%,和2013年相比略有下調,其中,UHT奶營收約為237億元,占液體奶收入5
近年來,“有機生活”作為一種崇尚健康、貼近自然的生活態度及方式,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推崇。“有機奶粉”正在各大商超貨架“大行其道”,小小一罐有機奶粉的價位數倍于普通奶粉,但也有報道稱“有機奶粉只是一種商業炒作,其與普通奶粉在營養上并沒有太大區別”。 “尤其是國內的產品,包括有有機蔬菜、有機水果
一邊是大企業需要的標準,一邊是國內奶源七城散養的局面,政府決定艱難。 乳業“新國標”引發多方質疑,從“乳品相關標準被大企業綁架”到“關鍵性指標在最后一刻被推翻”再到“專家要求公開乳品新國標起草過程”,輿論將對乳業的“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全部轉嫁于大企業。然而,大企業真的是綁架農業部和衛生部的“幕
恒天然風波后三問奶業發展趨勢 如何讓市民喝上一口價廉物美的純牛奶 剛剛過去的這段時間,洋奶粉被推向風口浪尖,新西蘭恒天然集團生產的受肉毒桿菌污染乳粉部分流入中國,事涉多家奶企。涉"毒"企業一片噤若寒蟬,而眾多國內消費者也是無所適從。 進口奶營養價值真的優于國產奶?如何加強監控,規避此類事
涉事8家企業都已浮出水面——— 昨天,恒天然中國區負責人確認,該公司未公布的涉事食品企業正是雅培公司,就此涉事8家企業都已浮出水面。而面對備受質疑的“48小時完成召回”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恒天然方面昨天澄清說,所謂“所有產品都會得到相關控制”指的不是完成召回,而是啟動召回。 本報訊
近二年來,中國乳業一直處于食品安全問題的“高發地”。 今年以來,國內乳業就接二連三地發生問題:三聚氰胺問題奶粉重返江湖、乳業新國標被質疑倒退25年、圣元奶粉疑致嬰兒性早熟、問題洋奶粉頻叩國門、問題奶粉疑重新包裝上市……一波又一波的乳業安全事件,一次又一次地刺激著國內消費者的神
本月起,對華出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境外生產企業,如未按照《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等規定辦理注冊,其嬰幼兒配方乳粉將不被允許進口中國。就在本月1日,即是在洋奶粉新規實施之際的頭一天夜里,國家認監委公布了首批41家進口乳品境外生產企業注冊名單,雖然這并不是最終名單,未來還會有企業會被列入名單
乳業專家王丁棉告訴記者,我國是新西蘭乳制品最大的出口市場,80%的進口奶粉來自新西蘭,而恒天然控制了新西蘭90%的奶源。也就是說,中國有 70%的進口奶粉來源于恒天然。國內的乳制品企業除了個別品牌從美國、歐洲購買原料,幾乎沒有哪家不用恒天然集團的乳粉。而根據資料顯示,一些如惠氏、雅培等洋品牌
新西蘭牛奶 全球首曝檢出雙氰胺 追蹤 新西蘭部分奶粉被曝出含二聚氰胺殘留物,上周六,國家質檢總局已緊急要求新西蘭相關部門盡快提供涉毒奶粉的二聚氰胺含量、批次等詳細情況。但相關部門尚未表態是否會對奶粉啟動二聚氰胺檢測。 多地質檢海關約談進口企業 近日,新西蘭奶制品被檢測出含
農場里的“有機”浪潮正在向乳制品行業席卷而來,以“更安全、更營養、更環保”的旗號很快占領了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據了解,雅士利、合生元等乳企有將有機食品引入國內市場的意向,而雅培也在過去一周推出高端有機系列奶粉。 專家指出,作為嬰幼兒奶粉領域高端產品的代表,有機奶粉不僅對奶源地的選擇有著嚴苛的篩
新西蘭部分奶粉被曝出含二聚氰胺殘留物,昨天,國家質檢總局已緊急要求新西蘭相關部門盡快提供涉毒奶粉的二聚氰胺含量、批次等詳細情況。但相關部門尚未表態是否會對奶粉啟動二聚氰胺檢測。 多地質檢海關約談進口企業 近日,新西蘭奶制品被檢測出含低含量的有毒物質二聚氰胺(英文名DCD,也叫雙氰胺)
■ “新西蘭奶粉被檢出二聚氰胺”追蹤 新京報訊 (記者廖愛玲)新西蘭部分奶粉被曝出含二聚氰胺殘留物,昨天,國家質檢總局已緊急要求新西蘭相關部門盡快提供涉毒奶粉的二聚氰胺含量、批次等詳細情況。但相關部門尚未表態是否會對奶粉啟動二聚氰胺檢測。 多地質檢海關約談進口企業 近日,新西蘭奶
新西蘭部分奶粉被曝出含二聚氰胺殘留物,昨天,國家質檢總局已緊急要求新西蘭相關部門盡快提供涉毒奶粉的二聚氰胺含量、批次等詳細情況。但相關部門尚未表態是否會對奶粉啟動二聚氰胺檢測。 多地質檢海關約談進口企業 近日,新西蘭奶制品被檢測出含低含量的有毒物質二聚氰胺(英文名DC
恒天然指暫未"掉單" 有奶企已"囤粉"萬噸應對 中國企業難在短期內大舉切換奶源 記者昨日獲悉,新西蘭國內和恒天然公司"四箭齊發",從不同層面開查本次召回風波,并找出需要問責的對象。其中,該國政府更確認啟動部長級別調查。 新西蘭向來是乳業大國,并占據中國進口奶粉比例超過八成,記者了解到
最近幾年,國內幾大乳企及跨界的行業大佬們,幾乎都在新西蘭搶灘布局。為何這些企業紛紛選擇在新西蘭投資建廠?建成后的產品是供應全球、還是進口回到中國市場?進口后售價是否高出目前國內乳制品?《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相關乳企,試圖還原他們投資新西蘭的原因。 11月17日,大康牧業公司發布了關于收購并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