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酒店銷售現榨果汁產品,必須在菜單、酒水單上注明產品名稱、詳細配料及用量,其中品名為“現榨純果汁”的,不得加入添加劑,也不許兌水。昨日,武漢市質監局公布“現榨果蔬汁、五谷雜糧飲品技術規范”,該標準將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 今年1月4日以來,本報連續報道鮮榨果汁相關問題,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為此,武漢餐飲業協會、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市疾控中心、市標準化研究院、武漢市怡漿食品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起草了這一地方標準,從根本上解決鮮榨果汁存在的問題,推動相關行業規范發展。 市質監局標準處負責人稱,根據國家相關法規,首先酒店銷售的榨汁產品,不得冠以“鮮”字,應該使用“現榨”。 現榨產品又分為現榨純果汁、現榨調和果蔬汁、現榨調和五谷雜糧飲品3種。其中現榨純果汁,要求100%使用新鮮的水果或蔬菜,不添加任何輔料(包括水)。 現榨調和果蔬汁,允許添加適量符合國標的飲用水、專用果蔬濃漿、以及符合國標的食品添加劑......閱讀全文
國家藥監局日前公布《餐飲服務單位現榨飲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這份只有4頁的意見稿分量在于嘗試在《食品安全法》框架下,向餐館中形形色色不實的“現榨”玉米汁、橙汁等開炮,以后餐館在飲料中放添加劑裝作現榨最重可被吊銷許可證。 餐飲服務單位現榨飲料 管理辦法(征求意
—— “三問”中國食品添加劑 衛生部近日表示,正在協調有關部門研究撤銷過氧化苯甲酰作為面粉處理劑及其相關配套措施,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然而面粉增白劑只是公眾對于食品添加劑安全問題擔憂的冰山一角――食品添加劑濫用、超標,食物中使用非法添加物,有關食品安全的消息再次牽動著消
很多人在餐館飲用過現榨果汁,但不少人對此“果蔬汁”心存狐疑,總覺得里面兌了什么東西。現在,什么是“現榨果汁”,我省有了明確的標準。 9月16日,省衛生計生委召開新聞通報會,發布《現榨果蔬汁、五谷雜糧飲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對餐飲服務場所現榨果蔬汁、五谷雜糧飲品的產品安全指標、
炎炎夏日臨近,果汁類飲料消費漸升溫。有讀者反映,當前飲料市場存在“純果汁”不純問題。“純果汁”背后,是否隱藏安全風險?昨日,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果汁純度無規可檢 武昌丁字橋盧小姐,特別喜歡逛街時來一杯鮮榨果汁。但現在她對“鮮榨”二字產生了疑問。“我在丁字橋附近某飲品店買了杯獼猴桃汁,喝一口
餐飲業現榨果蔬汁標準擬出臺 如寫的是“鮮榨果汁”,應該是原個水果新鮮榨成的果汁,但如果是“鮮果汁”,就可能是用果汁產品調配而成的。 以后“現榨果汁”不能隨便亂叫了。昨日,記者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獲悉,《餐飲行業餐飲服務單位現榨飲料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在公開征求意
7月30日,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起草的 《餐飲服務單位現榨飲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示,其中對餐飲服務單位現榨飲料不得含食品添加劑、從加工到食用不得超過 2小時的規定,引發了業界關注。 上海市飲料行業協會秘書長陳杰表示,摻水勾兌、加入食品添加劑的現象
魚翅是海味八珍之一,價格昂貴。然而,《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探訪發現,不少酒店魚翅菜品價格差別巨大,從每斤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價格亂象背后,一條售賣人工合成魚翅的黑色利益鏈逐漸顯現,無生產日期、無檢測合格標志、無進口標識的“三無”人工魚翅,被酒店以幾十元價格購買后,轉手變成數千元的高檔食品出售。業
東來順華龍街店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情況備案表顯示,其自制飲料不使用添加劑。 近日,有讀者舉報稱,位于南河沿大街的東來順華龍街店鮮榨果汁系“果粉”勾兌。記者應聘服務員進入該店,獲知“鮮榨果汁”的制作、售賣過程。該店鮮榨果汁是用“果汁伴侶”、添加劑和少量果肉勾兌而成,1扎成本大多控制在10元左右,售價卻達
近日,有讀者舉報稱,位于南河沿大街的東來順華龍街店鮮榨果汁系“果粉”勾兌。記者應聘服務員進入該店,獲知“鮮榨果汁”的制作、售賣過程。該店鮮榨果汁是用“果汁伴侶”、添加劑和少量果肉勾兌而成,1扎成本大多控制在10元左右,售價卻達五六十元。記者在該店食品添加劑備案表中看到
隨著部分“鮮榨飲料”黑幕的曝光,不少市民心存疑問:這些鮮榨果汁看起來冰涼可口,真的是100%的純果汁嗎?據調查發現,這些身價昂貴的鮮榨果汁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統一的品質標準,消費者喝到的所謂“鮮榨”果汁中存在諸多“貓膩”。 暗箱操作濫用添加劑 在某些餐館,一壺鮮榨橙汁的售價可達28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 九 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于2009年2月28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
《食品安全法》實施3年,“分段管理”已呈現四大弊端 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審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君石:食品安全多套 標準“打架”給監管“帶來很大麻煩”,分段管理導致資源浪費、重復監督等問題 看到白菜想到甲醛、吃蝦想到明膠、吃著鴨血狐疑是豬血……中國公眾對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如同對中國股市的態
大街小巷到處是奶茶店,商圈、學校更是奶茶店的密集區。奶茶究竟是什么做的?店里五顏六色的調料瓶中裝的到底是什么?記者探訪發現,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奶茶不少是用奶精、果粉、茶粉及廉價的珍珠果等物質勾兌而成的,奶茶其實不含奶。 看上去很美味 實際上不衛生 奶
16日,浙江省衛生計生委在杭州召開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新聞通報會,記者獲悉,浙江省衛生計生委日前批準發布了《食品工業用柑橘囊胞》、《食品中4-己基間苯二酚殘留量的測定》等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為食品生產經營行為的規范提供依據。 食品安全標準作為強制性“技術法規”,對于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行為,防止加工經
網購食品今年納入安全監管 乳粉、嬰幼兒食品等受重點監測 方便、價廉、種類多,這些優點使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網購食品,但這些食品的安全性如何,有無保證? 昨天,北京市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起,網購食品首次納入本市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體系,將以乳粉、嬰幼兒食品等為重點監
食藥監總局日前發布消費提示指出,現榨果蔬汁不宜存放過久,建議現榨現飲。現榨果蔬汁飲品應即時供應,不得供應隔頓、隔夜飲品。 現榨果蔬汁因為更加新鮮營養而逐漸受到青睞走入日常生活,并在一些餐館、街頭飲品店成為消費時尚。據了解,我國目前尚無相關國家標準,浙江省在2015年頒布了《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現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2011上半年我國食品安全亂象頻出,從“瘦肉精”到“染色饅頭”,從“毒血旺”到最近的“黑心烤鴨”,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件刺痛我們的神經,更拷問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制度。為保障食品安全,中國政府積極應對重拳頻出,出臺了一系列整治措施,打響了史上最為嚴厲
7月24日,《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公布執行。作為《食品安全法》法律規定的細化和實施細則,《條例》對于強化我國食品安全監管,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意義顯而易見。而在《條例》正式出臺之前,4月23日,國務院法制辦曾就《條例》草案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共收到反饋意見近萬條。
12月5日,貴州省市場監管局發布2019年第46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21類食品和1類食品添加劑,共1168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29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劑、獸藥殘留等問題。 17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17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分別為白云區吳委芬便利店銷售
有機食品技術規范 為了推動我國農村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和農業清潔生產,減少和防止農藥、化肥等農用化學物質和農業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促進農村社會、經濟和環境的持續發展,保證有機食品生產和加工的質量,規范有機食品認證工作,制定本標準。繁殖本標準根據聯合國關于有機食品生產、加工、標識和貿易的指南(
【閱讀提示】 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市面上提供的“現榨飲料”,不少都是用水和添加劑勾兌而成。一般來說,一杯500毫升的純現榨飲料成本在10元上下,而勾兌飲料成本不過1元左右。近日,國家藥監局組織起草了《餐飲服務單位現榨飲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這或將是現榨飲料行業擺脫叢生亂象、走向規范化
街邊生意火爆的奶茶鋪、果汁攤竟是蘊藏反式脂肪酸、細菌等有害物質的“溫床”。市消保委昨天公布一項針對現制現售飲料市場的“暗訪”結果,直指該市場三大問題:商家宣稱產品未添加食品添加劑,實際上卻添加;所售飲料含有反式脂肪酸;細菌總數和大腸菌群超標嚴重。 被檢測出問題的飲料
央視網消息:在剛剛過去的這一個星期,白酒塑化劑風波無疑是最受關注的新聞事件之一。有媒體報道稱:酒鬼酒塑化劑超標高達260%,并稱塑化劑可能給人體帶來極大危害。隨后,質檢、衛生等相關部門經過調查之后確認,酒鬼酒等部分白酒產品中的確含有塑化劑成分。那么白酒中的塑化劑到底
8月4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起草了《餐飲服務單位現榨飲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對什么是現榨飲料做了統一的標準,要求不得在現榨飲料內添加食品添加劑,采用濃漿、濃縮汁、果蔬粉調配而成的飲料,不得聲稱為現榨飲料。 南
2019年10月1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 第721號,公布現將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實施條例”),自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經過研究比對,現對新版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中的亮點做出解讀,以供行業參考。 亮點一、明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允許提前實施 實
礦泉水、礦物質水、純凈水、天然水、蒸餾水、蘇打水等水品種經常讓消費者感到有點“傻傻分不清楚”,不過,5月24日正式實施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GB 19298-2014)(以下簡稱包裝飲用水新國標)會讓此等混亂局面變得簡單不少。 新國標規范統一包裝飲用水分類 日前,中國經濟網記
前不久有關反式脂肪危害的爭論曾鬧得沸沸揚揚,可是,在上海等都市街頭或路邊小巷,經常能看到年輕人手捧一杯五顏六色的飲料在慢慢品味,這就是當下十分流行的現制現售水果奶茶。當人們在品嘗它的香甜可口的同時,是否想到那里面不光有反式脂肪,還有多種添加劑正威脅著自己的健康。記者在調查中發現,
三、日本 20世紀50年代是日本的質檢體制機制發展完善的關鍵時期。一方面,由于1955年日本加入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后,日本承受著國際競爭壓力;另一方面,日本戰后經濟轉型,從農業、輕工業向重化工業的轉化中推行了“產業合理化運動”,將質量提升到與產業結構調整并重高度。由此日本形成了政府主
“歐洲規定果醋商品應標明其成分,因此可以根據標明的成分來看果醋的營養價值。然而在國內,雖然這類商品上也會標明其成分,但是由于沒有相關規定,很多廠家都不能如實標明。” 在如今的各大超市中,售賣飲料的貨架上出現了越來越多果醋飲料的身影。“美容”、“減肥”、“健康”、“時尚”則是果醋飲料的宣傳重
有的辣椒醬用辣椒油脂替代真辣椒 辣椒醬國家標準年內出臺(圖/ 記者喬軍偉) “哥種的不是菜是寂寞”是網絡虛擬語言,但是“你吃的不是辣椒,是添加劑”卻可能是你身邊實實在在的事情。國家標準《辣椒醬》起草組近日在粵召開定稿會,有關負責人透露,起草組在市面上抽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