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腦局部功能一致性(ReHo)在整個大腦皮層的分布有很明顯的梯度變化,是標明大腦功能邊界的一個指標。雖然其在神經精神疾病領域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并取得了眾多進展,近來也被證實具備很高的重測信度(Zuo XN etc, Neuroimage,2013),但是目前尚不清楚其是否具有明確的神經生物學意義,因而限制了其進一步的深入應用。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左西年研究組通過對局部功能一致性(ReHo)的區域差異、結構形態學基礎及功能協方差網絡的系統研究,發現了這個指標的神經生物學意義。 該研究利用562名正常健康被試的結構及靜息態功能磁共振成像數據,首先繪制全腦毫米精度內的二維ReHo、形態學指標(包括皮層厚度、表面積、平均曲率、溝深、局部溝回指數)圖譜,然后對皮層上的區域差異進行研究,用以考察腹側視覺通路、前額葉皮層和后內側皮層的ReHo分布。結果表明:腹側視覺通路的局部功能一致性梯度反映了信息處理的復雜程度或其功......閱讀全文
“十三五”期間,通過支持我國優勢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從國家重大需求中凝練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創新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學科的國際地位,提高科學技術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學部遴選優先發展領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則是: (1)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
二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15項,不含專用領域) 16 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科學與應用 中科院是中國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發起者、組織者之一,是科學與應用目標的提出者和實施者,50余家院屬單位承擔了大量重要工程任務和多項協作配套任務,突破了大批關鍵核心技術,為工程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科技支撐。 在載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等方面的評審結果。有關評審結果將通知相關依托單位,其科研管理人員可登錄
關于印發醫學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指導醫學科技工作發展,科學技術部、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教育部、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
5月22日,科技部官網發布了《關于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干細胞及轉化研究等6個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征求意見的通知》,其中,“干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蛋白質機器與生命過程調控”重點專項、“納米科技”重點專項 與生物醫學領域相關。 關于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干細胞及轉化研究等6個重點專項
眾所周知,人腦的高級功能通過大規模神經網絡實現,存在模塊化的組織結構和功能可塑性,但腦功能模塊之間的組織結構及其動態演變仍然是現代腦科學探索的核心前沿問題,尤其是人腦功能網絡的畢生發展變化規律極具挑戰性。 以往研究發現:腦功能網絡中的“默認網絡”(圖1B)及“楔前葉-背側扣帶后回網絡”(P
——從人類文明與世界現代化角度看科技革命□何傳啟(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 編者按 在過去500年里,世界上先后大約發生了五次科技革命,包括兩次科學革命和三次技術革命。中國與前四次科技革命無緣;失去四次科技革命的機會,中國的國際地位一路下滑。以社會生產力(按購買力平
DNA微陣列基因表達數據分析 對于基因表達譜數據的分析是生物信息學 的研究熱點和難點。轉化為數學問題,分析任務是從數據矩陣 M 中找出顯著性結構,結構類型包括全局模型 (model) 和局部模式 (pattern) 。對基因表達譜數據的分析是數據挖掘問題,所采用的方法包括通過可視
隨著世界范圍內“腦計劃”研究的大范圍開展,宏觀尺度上的腦連接組學或腦網絡科學所面臨的挑戰越來越明顯。當前的技術非常難于為“建模活體人腦結構-功能”提供穩定、可靠、精確而完整的實驗數據,因此基于數學物理模型的計算神經科學就非常重要。為計算建模提供高精度的人腦多模態成像數據是當前不同尺度下人腦連接組
11位頂尖科學家對今后30年科學將引領人類走向何方進行預測 美國科普雜志《探索》為慶祝發行30周年,邀請11位世界頂尖科學家對今后30年科學將引領人類走向何方進行了預測。下面,就讓我們看看這些科學大師們到底怎樣說。 1.肯·卡爾代拉(Ken Caldeira,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資深科學家,美國國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2016年馬上就要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7年,2016年,我國有很多優秀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們都做出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本文中小編盤點了2016年我國科學家發表的一些重磅級研究,以饕讀者。 --結構生物學 -- 1.清華大學 施一
腺相關病毒(AAV)載體是治療多種人類疾病基因傳遞的主要平臺。最近在開發臨床所需的AAV衣殼、優化基因組設計和利用革命性生物技術方面的進展對基因治療領域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AAV介導的基因替換、基因沉默和基因編輯方面的臨床和臨床上的成功幫助AAV作為理想的治療載體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腺相關
人腦結構功能組織原理及進化和發育模式,遵循基本的“由近及遠”和“局部到全局”的距離規律。然而,“如何穩定、可靠、有效地刻畫人腦連接組的短距離連接并付諸應用”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科學問題。 近五年來,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左西年研究組一直致力于毫米級別的人腦局部功能連接研究,開展了
近日,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嚴超贛研究組在腦成像領域期刊NeuroImage發表了題為Rumination and the default mode network: meta-analysis of brain imaging studies and implications
史上最全的甲狀腺疾病實驗室檢查項目,您值得收藏!血清甲狀腺激素測定甲狀腺素(T4)全部由甲狀腺分泌,而三碘甲腺原氨酸(T3)僅有20%直接來自甲狀腺,其余約80%在外周組織中由T4經脫碘代謝轉化而來。T3是甲狀腺激素在組織實現生物作用的活性形式。正常情況下,循環中T4約99.98%與特異的血漿蛋白相
一、血清甲狀腺激素測定(TT4、TT3、FT4、FT3)甲狀腺素(T4)全部由甲狀腺分泌,而三碘甲腺原氨酸(T3)僅有20%直接來自甲狀腺,其余約80%在外周組織中由T4經脫碘代謝轉化而來。T3是甲狀腺激素在組織實現生物作用的活性形式。正常情況下,循環中T4約99.98%與特異的血漿蛋白相結合,包括
創新藥物的研發,是使我國由醫藥大國走向醫藥強國的必由之路。國家無論是“863計劃”、“973計劃”、還是今天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都對新藥研發寄予了厚望并給予了多方面的鼓勵支持,國內藥企亦不負眾望,共同肩負起新藥創制的重任。經多年厚積薄發,一個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藥產品誕生并成功上市,“中國
近日,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嚴超贛研究組在腦成像領域期刊NeuroImage發表了題為Stability of dynamic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differs between brain networks and states 的實驗論文。該文章作
經公開征集,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生物醫學合作研究項目共接收項目申請183項,根據雙方項目指南的要求和相關規定,予以受理以下158個項目申請。#科學部編號項目名稱申請人單位名稱18161101162吲哚胺-2,3-雙加氧酶IDO在HIV-1感
2019年5月23日,埃默里大學發表聲明稱,“李曉江和李世華教授夫婦沒有充分公開外國研究資金的來源以及他們為中國研究機構和大學所做的工作的范圍,因此決定關閉其所在實驗室。”與此同時,埃默里大學還解雇了李曉江和李世華教授夫婦,以及該實驗室部分中國雇員,并要求他們30天內遣返回國。一時間國內外學術圈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神經生物學領域最近的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Nature:新研究首次揭示抑制年齡相關的神經活動增加竟可延長壽命 doi:10.1038/s41586-019-1647-8. 在一項針對線蟲、小鼠和人類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在整個動物界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了《關于發布“十三五”第一批重大項目指南及申請注意事項的通告》。《通告》表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根據6月發布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三五”發展規劃》優先發展領域,發布了“十三五”第一批26個重大項目指南。 6月,《自然科學基金委“十三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
上節我們講到——相干拉曼散射(CRS)顯微術是一種基于分子化學鍵振動的成像手段。相比于熒光光譜,拉曼光譜具有窄得多的譜峰寬度(圖 1),可以選擇探測的分子種類將更多,特異性也更高。例如,生物組織中的蛋白、脂質和核酸等具有各自的拉曼光譜特征,利用 CRS 可以在無需染色/標記的前提下對它們進行區分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線發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經全部更新),iNature團隊對于這些文章做了系統的總結: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1篇,Nature 發表了44篇,Scie
2019年上半年很快就結束了,iNature盤點了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發表的成果,我們發現總共有86篇(截至2019年6月24日),具體介紹如下: 4-6月發表的文章 【1】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業大學王文,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BGI 張國捷及丹麥哥本哈根
即將過去2018年,中國大陸學者在神經科學的基礎、臨床及技術方法等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據不完全統計,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作者)單位或通訊作者(含共同通訊)單位在國際頂級期刊Cell、Nature和Science 即CNS發表以神經科學為主體的研究論文共計19篇。其中,論文第一作者單位和最
本次我們邀請到了清華大學藥學院胡澤平研究員,為大家帶來代謝組學領域的相關知識。聆聽大咖觀點! 代謝組能讓我們全面理解一個生物系統,它能為研究者提供許多功能性信息。請您介紹一下,目前代謝組學主要研究手段有哪些?該領域目前的研究及臨床應用情況如何? 胡教授:代謝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基礎,代謝紊
“腦微出血(CMBs)”是放射學概念,主要是描述含鐵血黃素或吞噬含鐵血黃素的巨噬細胞沿血管周圍間隙[PVS,亦稱Virchow-Robin間隙(VRS)]沉積的現象,提示顱內小血管曾發生局部破裂、紅細胞漏出,但不能反映局部潛在的小血管形態改變的病理學基礎。 腦微出血的檢出僅能依靠對含鐵血黃素敏
眾所周知,2017 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頒發給了三位美國遺傳學家杰弗里·霍爾(Jeffrey C. Hall)、邁克爾·羅斯巴什(Michael Rosbash),以及邁克爾·楊(Michael W. Young),以表彰他們在發現果蠅生物節律分子機制方面的貢獻。而在此前,醫學界真正將生物節律——
細胞是構成人體的基本單位。一個成年人的細胞數量大約是10的13次方,而與人體共生的細菌比人體細胞還要多10倍,其中腸道菌群就包含了500-1000種不同的細菌。早在1886年,就有學者發現了大腸桿菌對消化有輔助作用。由此而展開的,對大腸桿菌、雙歧桿菌等常見腸道菌的發現和功能探索也開啟了早期人類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