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N1流感病毒由2種豬流感病毒的基因重組而形成 據生物通報道,香港大學醫學院、愛丁堡大學、亞利桑那大學以及牛津大學合作的新型流感研究成果Origins and evolutionary genomics of the 2009 swine-origin H1N1 influenza A epidemic,發表在最新的《自然》在線版上,文章通訊作者是權威流感專家管軼教授。 管軼教授等人主要從基因組學上研究最新H1N1流感的源頭和該病毒的進化歷程。研究發現,H1N1流感病毒由2種豬流感病毒的基因重組而形成,并且這2種豬流感病毒在豬群間流行了至少10年。 這一結果也粉碎了坊間流傳的“新病毒由實驗室泄露出去”的流言。 文章還指出,由于流感病毒的重組變異能力強,監控豬群的流感疫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次的大流行,就是由于沒有對豬群間的流感病毒進行系統的監控,導致該病毒一直存在且有機會不停演變。 因此,系......閱讀全文
清華大學 鄧海騰教授 來自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的鄧海騰教授做了題為《Application of mass spectrometry beyond Proteomics》的報告,主要內容是關于質譜在代謝組學方面的應用。 回顧質譜百年發展歷史,從
生物醫學大數據廣泛涉及人類健康相關的各個領域:臨床醫療、公共衛生、醫藥研發、醫療市場與費用、個體行為與情緒、人類遺傳學與組學、社會人口學、環境、健康網絡與媒體數據。 大數據(big data)是指由于容量太大和過于復雜,無法在一定時間內用常規軟件對其內容進行抓取、管理、存儲、檢索、共享、傳輸和
《Nature Methods》是專門用來對生命科學研究領域具有顯著性意義的新方法和研究技術改進的經典雜志。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是2019年不折不扣的熱點領域,截至2019年9月,Nature Methods總共發表了10篇關于單細胞轉錄組測序相關的研究報道。本期,小編和大家一起分享這些重要的研究成
《Nature Methods》是專門用來對生命科學研究領域具有顯著性意義的新方法和研究技術改進的經典雜志。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是2019年不折不扣的熱點領域,截至2019年9月,Nature Methods總共發表了10篇關于單細胞轉錄組測序相關的研究報道。本期,小編和大家一起分享這些重要的研究成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總體部署,為加快推進中醫藥科技創新發展,科技部特制定《“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 中醫藥蘊含著
每一年,總有一些的人會患上流感,即使他們已經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然而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對流感疫苗產生了免疫反應的一個重要原因可能是腸道細菌。這項研究發表在近期的《免疫學》(Immunity)雜志上。 實驗研究者美國亞特蘭大市艾莫利大學免疫學家Bali Pulendran和同事一直在尋找注
安捷倫科技參加第21屆國際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聯盟學術大會 暨第12屆亞洲大洋洲生物化學家與分子生物學家學術大會 2009年8月3日,上海——全球領先的跨國高科技公司安捷倫科技(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 A) 今天宣布作為贊助商參加8月2日至8月7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的第21屆I
自2000年人類基因組圖譜繪制后,生物學研究邁入全新的“組學”時代,科學家們爭先恐后地測序各種有機生物的基因組或蛋白質組。 現在,即使一些簡單的實驗都會產生大量數據,而從“背景噪音”中獲得想要的結果則成為了一大挑戰。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近日報道指出,計算機技術正幫助科學家們征服這些數據大山,甚至提
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檢驗檢測檢疫科研機構——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科技創新發展紀實 科研人員在討論實驗結果 工作人員使用病毒氣溶膠采集富集儀進行檢測 科研人員在進行實驗分析 中國檢科院成功舉辦“全國檢驗檢測檢疫學術論壇” 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日益加快與綜合國力競爭
關于印發醫學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指導醫學科技工作發展,科學技術部、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教育部、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
范欣, 肖盟, 徐志鵬, 張戈,陳欣欣,徐英春. 國產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譜系統Clin-TOF-Ⅱ MS與Bruker Biotyper質譜系統在革蘭陰性菌的鑒定效能評估 [J]. 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7,40( 1 ): 41-45. DOI: 10.3760/cma.j.is
大規模基因組測序計劃的實施已改變生命科學的重心,在相當短的時期內,一些原核生物和某些低等真核生物的基因組序列已被測定. 1995年,流感嗜血桿菌基因組序列首次被破譯,在此后不到兩年的時間,近50個細菌的基因組序列已被完成. 然而,這僅僅是理解有機物功能的一個起點. 在基因組時代,許多DNA序列信
大規模基因組測序計劃的實施已改變生命科學的重心,在相當短的時期內,一些原核生物和某些低等真核生物的基因組序列已被測定. 1995年,流感嗜血桿菌基因組序列首次被破譯,在此后不到兩年的時間,近50個細菌的基因組序列已被完成. 然而,這僅僅是理解有機物功能的一個起點. 在基因組時
大規模基因組測序計劃的實施已改變生命科學的重心,在相當短的時期內,一些原核生物和某些低等真核生物的基因組序列已被測定. 1995年,流感嗜血桿菌基因組序列首次被破譯,在此后不到兩年的時間,近50個細菌的基因組序列已被完成. 然而,這僅僅是理解有機物功能的一個起點. 在基因組時代,許多DNA序列信息僅
5 展望 當生命科學進入后基因組時代的第10年,合成生物學也在Craig Venter等人的一個個創新與突破中走過了10個年頭。今天,“人造細胞”的成功見證了合成生物學領域由無機到有機,從基因組到細胞的又一次飛越。讓人不禁感嘆現代生物科技的高度發達。這一研究成果與其說是人類征服自然過
近年來,科學家們依托“大數據”在改善人類健康、助力人類疾病研究上取得了重大進展,本文中,小編就對近期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 【1】Front Immunol:大數據幫助設計更好的流感疫苗 doi:10.3389/fimmu.2019
37、廣州賽哲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00-888-4242) 賽哲成立于2010年,專注于病原微生物檢測服務,旨在成為專業從事微生物預防、診斷和精準治療的集團化企業。 2020年1月20日,賽哲生物對外公布成功批量生產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援助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進
2017年1月9日訊 /生物谷BIOON /——血液檢測由于其簡單方便、便宜而快捷,在疾病診斷、藥效監控等方面廣泛應用。在腫瘤診斷及預后、神經系統疾病診斷等領域的應用更是廣泛,對腫瘤及其他疾病早期診斷立下了汗馬功勞。下面,小編就盤點了最近血液檢測方面的研究進展,與大家一起學習探討。 1、Nat
液相芯片,也稱為微球體懸浮芯片(suspension array,liquid chip),是基于xMAP(flexible Multi Analyte Profiling)技術的新型生物芯片技術平臺,它是在不同熒光編碼的微球上進行抗原 抗體、酶 底物、配體 受體的結合
液相芯片,也稱為微球體懸浮芯片(suspension array,liquid chip),是基于xMAP(flexible MultiAnalyte Profiling)技術的新型生物芯片技術平臺,它是在不同熒光編碼的微球上進行抗原抗體、酶底物、配體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的抗瘧疾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Science:重大突破!根治瘧疾有戲!選擇性抑制PfCLK3蛋白可殺死處于各個發育階段的瘧原蟲 doi:10.1126/science.aau1682.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
幾十年來,對衰老和限制壽命的過程的了解一直困擾著生物學家。三十年前,通過鑒定延長多細胞模式生物壽命的基因變異,衰老生物學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科學可信度。 在本文,我們總結了標志著這一科學成就的里程碑事件,討論了不同的衰老途徑和過程,并提出衰老研究正在進入一個具有獨特的醫學、商業和社會意義的新時代。
本期封面所示為“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的一個細節內容,它是由Kate Nichols(TED Fellow計劃的一個資助對象)制作的一個大型玻璃藝術品,是用銀納米顆粒作為“顏料”創作出來的。作品的顏色來自金屬顆粒中電子的振蕩(局部化的表面“等離子
【1】Nat Commun:廣譜性流感病毒抗體疫苗新進展 doi:10.1038/s41467-018-05482-0 根據最近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們做出的研究成果,一類廣譜的流感病毒疫苗有望保護人們免受世界上大多數流感病毒的感染。 這一疫苗前體的相關研究發表在最近一期的《Na
細胞是構成人體的基本單位。一個成年人的細胞數量大約是10的13次方,而與人體共生的細菌比人體細胞還要多10倍,其中腸道菌群就包含了500-1000種不同的細菌。早在1886年,就有學者發現了大腸桿菌對消化有輔助作用。由此而展開的,對大腸桿菌、雙歧桿菌等常見腸道菌的發現和功能探索也開啟了早期人類對
腫瘤耐藥基因治療:化療是目前臨床上治療惡性腫瘤的最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腫瘤細胞常常會對化療藥物產生耐藥而導致患者對治療不再敏感,最終導致化療失敗甚至疾病復發。根據腫瘤細胞的耐藥特點,耐藥可分為原藥耐藥(PDR)和多藥耐藥(MDR)兩大類。原藥耐藥(PDR)是指對一種抗腫瘤藥物產生抗藥性后,對非同類
新檢測為世界衛生機構提供更加完善的豬流感監測解決方案 荷蘭芬洛/中國大連-2009年9月10日——QIAGEN(凱杰)(納斯達克:QGEN;法蘭克福板市場:QIA)今天發布向全球供應針對新A/H1N1流感病毒的檢測試劑盒,同時在公司提供的豬流感疫情監測方案全球化合作活動方面,發布了幾項更新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于 2016 年正式落地中國,次年,“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 (Innovators Under 35)中國榜單正式發布!四年成長、四屆榜單,我們持續關注和發掘中國科技發展中不斷崛起的新興力量。從實驗室里最新的技術研發成果,到各前沿領域的科技創業者們所取得的里程碑式
因為又一個年輕生命選擇了這種方式離開人世,抑郁癥又再次抓住了公眾的眼球,此前三毛,阮玲玉等人的離去,還有許多身邊人的真實故事,已經不斷的說明了這種疾病正如感冒一樣普遍。世衛組織公布的數據表明全世界抑郁癥患者達3.5億人,其中每年因為這一疾病而自殺的死亡人數更是高達上百萬。 更為關鍵的是不少人將
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巴基斯坦科學基金會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的通知 經公開征集,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巴基斯坦科學基金會(PSF)共收到合作研究項目申請191項。根據我委相關規定,經過初步審查,并與巴方核對清單,確定有效申請為168項,現將通過初審的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