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環保局日前在做好全市現有41處地下水點位例行監測的基礎上,不斷加強青島市地下水監測網絡體系和網絡建設,深入開展地下水基礎環境狀況調查評估。 青島市開展了化工企業聚集區、重點化工企業地下水環境質量狀況調查評估。完成了對全市兩處化工企業聚集區(內含20家企業)、15家重點化工企業的現場實地調查。摸清全市地下水環境風險敏感區的分布情況。 根據地下水環境風險的敏感度,青島市將開發區石化區周邊地下水狀況作為今年開展重點調查的區域,計劃對這一區域的地下水39項常規污染物、8項天然背景離子值及石化特征有機物開展監測評估。 青島市還完成了全市加油站地下水環境質量調查及專項監測。對全市范圍內登記在冊的605家加油站逐一進行現場調查,將建成投入使用20年以上、可能存在環境安全隱患的民營加油站作為此次調查的重點。選擇地下水環境風險較高的典型加油站,對這些區域及周邊59項地下水常規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進行監測,掌握了這些區域地下水環......閱讀全文
環保部日前印發《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加強工礦用地土壤環境保護監督管理,防控工礦用地土壤污染,現面向有關單位征求意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制定目的與依據] 為了加強工礦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環境保護監督管理,防控工礦用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
環境水文地質調查是環境水文地質工作基礎包括對已有資料的收集和野外調查。環境水文地 質調查工作的主要內容是:了解城市的一般概況查明城市環境水文地質條件和環境水文地質問題。 城市環境情況調查。主要收集下列資料: a.城市的發展和變遷。 b
環保部、國土資源部與水利部28日發布的《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 《規劃》目標是到2015年,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狀況,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質惡化趨勢,全面建立地下水環境監管體系。到2020年,對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實現全面監控,重要地下水飲用水水源水質
生態環境部令 部令 第3號 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 《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已于2018年4月12日由生態環境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 生態環境部部長 李干杰 2018年5月3日 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
近日,為保護土壤與地下水環境及其生態服務功能,保障公眾健康,規范涉及土壤與地下水的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工作,為環境管理與環境司法提供依據,生態環境部印發了我國首個《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技術指南 土壤與地下水》(以下簡稱《指南》)。 針對《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技術指南 土壤與地下水》的制定背景、
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技術指南 土壤與地下水》(以下簡稱《指南》),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環境規劃院負責人就《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技術指南 土壤與地下水》的制定背景、主要內容等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指南》發布的意義和編制依據? 答:一是《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
4月22日,第44個“世界地球日”。國土資源部為今年的“世界地球日”設立的主題是,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 地下水作為珍貴的地球資源在中國備受關注,至今我國農村有近76%的人是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按照國務院三定方案,環保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等部門均負有保護地下水治理地下水污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環學外字〔2020〕106號為保護改善土壤與地下水環境質量,發揮科學技術在土壤與地下水污染防治中的支撐作用,深入交流和研討土壤與地下水領域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新模式,提高我國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與修復技術創新能力,為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技術支撐,中國環
記者近日從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環境地質環境研究所獲悉,該所實施的國土資源大調查計劃項目《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已通過專家評審。成果顯示,華北平原淺層地下水綜合質量整體較差,且污染較為嚴重,未受污染的地下水僅占采樣點的55.87%。深層地下水綜合質量略好于淺層地下水,污染較輕。 從20
記者近日從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環境地質環境研究所獲悉,該所實施的國土資源大調查計劃項目《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已通過專家評審。成果顯示,華北平原淺層地下水綜合質量整體較差,且污染較為嚴重,未受污染的地下水僅占采樣點的55.87%。深層地下水綜合質量略好于淺層地下水,污染較輕。 從20
記者近日從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環境地質環境研究所獲悉,該所實施的國土資源大調查計劃項目《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已通過專家評審。成果顯示,華北平原淺層地下水綜合質量整體較差,且污染較為嚴重,未受污染的地下水僅占采樣點的55.87%。深層地下水綜合質量略好于淺層地下水,污染較輕。
記者近日從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環境地質環境研究所獲悉,該所實施的國土資源大調查計劃項目《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已通過專家評審。成果顯示,華北平原淺層地下水綜合質量整體較差,且污染較為嚴重,未受污染的地下水僅占采樣點的55.87%。深層地下水綜合質量略好于淺層地下水,污染較輕。
——2018年土壤與地下水調查檢測技術研討沙龍舉辦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1月5日,由上海實樸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組織的“2018年土壤與地下水調查檢測技術研討沙龍——法規時代的專業及規范化之路”在上海建國賓館舉辦。本次活動針對我國及地方新政策法規等內容,重點介紹目前比較熱門的土壤調查評估方
12月3日,深圳人民政府辦公廳率先出臺了《深圳市土壤環境保護和質量提升工作方案》(簡稱“土四十條”)。 “土四十條”突出將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環境保護工作作為重點,要求在2018年底前,完成深圳市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園地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二級保護區土壤環境質量詳細調查。深圳屬于城區型水源地,對
2004年以來,環境保護部聯合各部委先后出臺了約37個關于停產搬遷工業場地再開發利用環境安全方面的通知。今年7月1日起,我國污染場地系列標準導則開始實施,場地污染防治工作已經成為我國環保行業面臨的重點工作之一。 目前我國污染場地領域環境管理和相關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針對污染場地土壤地下水調查還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網站獲悉,近日《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征求意見稿)》已經編制完成,并開始向有關單位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10月20日。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征求意見稿)》中提到,地下水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工作應遵循資料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立法目的】 為了加強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的監督管理,防控污染地塊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的風險,防止造成污染危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適用范圍】 已關閉搬遷以及擬變更土地利用方式或者土地使用權人污染地塊的環境調查、風險評估、風險管控
目前長江三角洲地區地表水環境污染已經十分嚴重,而與地表水聯系密切的淺層地下水污染狀況也不容樂觀。前不久,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結束了首次“江蘇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調查顯示,全省大部分深層地下水經過適當處理可以作為生活飲用水水源,但地表以下60米內的淺層地下水卻不容樂觀。“從淺層地下水情況看,江南
根據省環保廳、省國土廳、省水利廳《關于印發江蘇省地下水基礎環境狀況調查評估技術方案的通知》(蘇環辦[2013]331號),無錫市成立了由市環保局、市國土局、市水利局、市氣象局組成的地下水基礎環境調查評估領導小組,并全面啟動無錫市地下水基礎環境調查評估工作。 結合無錫市實際情況,本次地下水基礎環
松花江硝基苯污染事件,廣西柳州龍江鎘污染事件,陜西鳳翔、河南濟源、湖南武岡等地血鉛事件……近年來,環境污染事件頻發,給人民群眾健康造成威脅。對環境污染導致的健康風險進行管控日益迫切,亟待開展環境健康風險評估,判斷污染事件對健康影響的風險大小。 那么,目前開展環境健康風險評估存在哪些困難?如何加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任務部署,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構建
近日公布的一份地下水污染防治方案提出,到2015年底,初步遏制華北地下水水質惡化趨勢;到2020年,地下水飲用水源水質明顯改善。 環境保護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以及水利部近日聯合印發《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這是我國為解決日益嚴重的地下水污染問題邁出的重要一步。
新華網石家莊5月5日電(記者白林)中國政府近日公布的一份地下水污染防治方案提出,到2015年底,初步遏制華北地下水水質惡化趨勢;到2020年,地下水飲用水源水質明顯改善。 環境保護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以及水利部近日聯合印發《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這是中國為
記者日前了解到,為確保人民群眾飲水安全,山東省環保廳將組織開展化工企業聚集區地下水污染狀況調查和地下水基礎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工作,省財政廳籌資1100萬元給予資金保障。 確定地下水受污染范圍 2009年山東省水資源總量284.95億m3,其中地下水資源量為111.16億m3,占39.0
備受關注的我國北方地下水污染問題,首次有了一份較為權威和系統的調查報告。 由國土資源部下屬科研機構耗時6年初步完成的這項研究,對華北平原的地下水水質和污染狀況進行了深入調查。結果顯示,華北平原淺層地下水綜合質量整體較差,幾乎已無類地下水。可以直接飲用的-類地下水僅占22.2%。需經專門處理
2019年3月28日,生態環境部聯合水利部、自然資源部等五部委聯合印發《地下水污染防治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重磅!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實施方案全文公布!),一石激起千層浪,圈內沸騰。 我們仔細梳理了《實施方案》出臺的背景和時機,結合《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
今天下午,環保部、國土資源部與水利部在京正式發布《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首次對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做出總體部署,是我國地下水污染防治第一部綱領性文件。《規劃》的出臺是我國水污染防治史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地下水
第八章 加快制度創新,積極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建設,以環保督察巡視、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落實地方環境保護責任,以環境司法、排污許可、損害賠償等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信息公開,推進
《土十條》 提出,形成政府主導、企業擔責、公眾參與、社會監督的土壤污染防治體系。筆者認為,企業既可能是土壤污染的制造者,也可能是受害者。企業要積極承擔土壤污染防治的責任和義務,成為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力量。從企業角度探討如何預防和應對土壤污染,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企業對土壤污染防治負有法定義務
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土壤環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將從2018年8月1日起實施。 土壤標準在土壤環境保護和管理中發揮著重要基礎性作用。從國家到地方,都積極探索建立科學完備的土壤標準體系。 上海作為國內優先開展土壤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