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年將引進培養近萬名優秀人才 9月1日,中國科學院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全面啟動實施“中國科學院人才培養引進系統工程”。據了解,作為國家自然科學的最高學術機構、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的高地,中國科學院計劃在未來5年里,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和支持領軍人才600名,引進培養學術技術帶頭人600名,培養造就優秀支撐和管理人才600名,培養支持青年創新人才6000名,吸引和資助1500名海外優秀學者和外國科學家到中科院工作。 中科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科院將按照“堅持吸引和培養相結合,立足實踐培養人才;發揮老中青人才的作用,突出青年人才工作;倚重本土化的人才基礎,加強人才國際化培養;不斷完善人才結構體系,吸納優秀智力資源”的工作思路,努力構建起人才隊伍結構與相關措施配套的具有中科院特色的人才工作體系。培養和造就一支規模適當、結構合理、素質高且富有創新活力的人才隊伍,構筑與國家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相一致的高層次......閱讀全文
這是中國科技史上一串閃光的名字: 黃昆,中科院半導體所研究員,2001年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 劉東生,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研究員,2003年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 葉篤正,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2005年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 吳征鎰,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員,200
中科院召開人才工作座談會 3月17日, 中科院人才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座談會請來了16位來自不同研究領域、不同層次的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和研究生代表,他們沒有任何行政職務。 在座談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逐一聽取了與會代表對中科院人才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白春禮:規劃“森林”,讓“樹木”自由生長 中科院召開人才工作座談會 3月17日, 中科院人才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座談會請來了16位來自不同研究領域、不同層次的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和研究生代表,他們沒有任何行政職務。 在座談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逐一聽取了與會代
編者按:1994年,中國科學院在國內率先推出了面向海內外的人才計劃——“百人計劃”,旨在吸引一批45歲以下的優秀青年人才,培養一批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形成一批高水平科研團隊。20年過去了,這項計劃的實施情況和成效如何?當前中國科學院正在深入實施《“率先行動”計劃》,在“率先建成國家創新
李四光、竺可楨、錢三強、華羅庚、錢學森、陳景潤……這些為中國科技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們,雖然各自的研究領域不同,卻都與一個機構息息相關——中國科學院。 正是因為擁有如此多大師級的頂尖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才能在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經過兩年的緊張調試工作,現已經實現了跟蹤、漂移掃描、運動中掃描等多種觀測模式。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攝。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與阿里量子隱形傳態實驗平臺建立天地鏈路。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10月10日,首次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成果海
許多例子說明,我們過去在一些重要科技領域曾經起步較早,但最后又落在國外的后面。所以要認真總結其中的經驗教訓,安排好有關的研究工作,還應總結反思一下幾起幾落的教訓。沒有政策的連續性,急功近利,工作反反復復是難以征戰“科技高地”的。 在杰出人才能不能夠受重視、能不能夠發揮重要作
評出25項重大成果及標志性進展 1月15日,中國科學院在北京發布了院“十二五”期間25項通用領域重大科技成果及標志性進展。 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表示,“十二五”期間,中科院牢記使命,恪守定位,踐行新時期辦院方針,堅持“三個面向”,深入實施“創新2020”和“率先行動”計劃,凝聚共識,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12日在中科院2009年度工作會議上提出以6個領域的科技創新為支撐的經濟社會基礎和戰略體系。 路甬祥說,為有效應對國內外發展環境的新變化,有效應對新科技革命的挑戰,有效解決制約我國當前和長遠發展的重大瓶頸問題,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
“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重申了人才的重要性。 正如總書記所說,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也是創新活動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的因素。創新的事業呼喚創新的人才。多位十九
今天,中國科學院第三屆人才發展主題日暨海外人才走進科學院系列活動在北京拉開帷幕。中科院副院長詹文龍、張亞平出席啟動儀式。 詹文龍表示,今天是中科院各類優秀人才和海外優秀人才一年一度的“節日”。“中科院把人才作為立院之本、強院之基、發展之源。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活動,進一步強化中科院珍視人才的意
人才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當前,我國面臨著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艱巨任務,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質人才。然而我國高層次創新人才缺乏,企業研發人員不足等問題長期存在,對轉方式、調結構形成了瓶頸制約。 中科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他表示,科技與人才堪稱國家的核心競
7月是畢業的季節,也是中科院收獲的季節。 作為“三位一體”架構的組成部分,國科大為100余家研究所的5099名博士畢業生、4583名碩士畢業生授予了學位。36年的研究生教育史上,國科大已培育出近12萬名研究生。此次“豐收”,又為這一歷史添上濃重一筆。 人才興則科技興。近年來,人才培養和引進
編者按:30年前,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的前身——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正式成立,這是中國最早創辦的研究生院。30年來,中科院研究生教育工作為中國科技界、教育界、產業界輸送了大量人才,他們中很多已經成為業界的領軍人物,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中流砥柱。這些杰出人物的成就,與中科院研究生院長期堅持和探索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連日來在社會各界特別是科技界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創新思想,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著力夯實創新
兩年前的今天,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科院并提出“四個率先”要求,約一年后中科院啟動“率先行動”計劃,以研究所分類改革提綱挈領,做好做實“一三五”規劃,全面探索實踐科學院新時期改革方略。近一年來的各項舉措推進及初步成效如何?為此,本報從今日起開辟“‘率先’這一年:訪改革,看行動”特別專欄,通過綜述、
黃昆班同學參觀半導體所集成技術中心 大學生到半導體所參加科研實踐 武漢病毒所與蘇州大學舉行“高尚蔭菁英班”揭牌儀式 成思危在菁英班上為同學們講課 教育部和中科院共同召開“科教結合協同育人行動計劃”工作交流會,總結計劃實施1年來的成果 12月10日,蘇州大學與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一同為“
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的創新局面 ——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引起熱烈反響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連日來在社會各界特別是科技界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連日來在社會各界特別是科技界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創新思想,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著力夯實創新發展
最近的二十年,是中國科技快速發展的二十年,我國科技創新人才隊伍規模發展到世界第一,整體水平和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為我國科技跨越發展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礎。1994年,中科院率先推出了面向海內外的人才計劃——“百人計劃”,二十年來,為我國引進和培養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領軍人才和拔尖人才,探索出一條適應
1月5日,中國科學院人才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圍繞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和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推動中科院《“十三五”人才高地建設規劃》全面落實,全面部署全院“十三五”人才工作。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劉偉平出席會議。會議由中科院黨組成員、秘書
7月15日上午,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中國科學院大學三周年之際,國科大在京舉行“重溫總書記寄語”學生黨員座談會,希望在新的歷史時期,讓每一屆學生都能從總書記的諄諄教導中汲取力量,堅定理想信念、珍惜寶貴時光,努力把自己培養成能為國家科技事業創新發展作出貢獻的創新人才。中科院黨組副書記
6月20日,中國科學院第二屆人才發展主題活動日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詹文龍、陰和俊、張亞平,秘書長鄧麥村,副秘書長潘教峰等領導出席了相關活動。 人才發展主題活動日上,詹文龍系統介紹了中科院人才工作的最新進展及相關政策舉措。他指出,人才是科學發展第一資源,是我國在激烈的國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6月11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六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會上發表講話。講話全文如下: 積極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曙光和挑戰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六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溫家寶 (2012年6月11日) 今天在座的有許多老一輩科學家,也有許
“作為一個大國,我們必須有自己的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沒有基礎和前沿領域的原始創新,科技創新就沒有根基。” 5月28日,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溫家寶總理這樣指出。 5月23日,全國基礎研究工作會議在時隔十年后再次召開。 國務委員劉延東強調:“當代科學前沿孕育新的重大突破,人
在今天上午于北京召開的深入實施“人才培養引進系統工程”新聞發布會上,中科院副院長王恩哥對率先行動“百人計劃”的調整考慮、項目設置及主要特色進行了詳細解讀。 王恩哥說,根據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人才高地建設的需要和近年來海外人才群體結構呈現的新特征,中科院對“百人計劃”進行了優化調整,啟動實施率
各位院士,同志們: 今天,中國科學院在此召開2011年當選院士證書頒發儀式暨座談會,期望通過新當選院士簽署承諾書并舉行莊嚴的頒發院士證書儀式,切實增強新當選院士的榮譽感和責任感。首先,我代表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對各位新當選院士表示誠摯的祝賀,歡迎大家加入中國科學院學部這個大家
11月28日,2017年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座談會在北京召開,中科院院長、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白春禮為新當選院士頒發院士證書并發表講話。 白春禮轉達了國家領導人對新當選院士的祝賀,并代表中科院和中科院學部主席團,歡迎大家加入中科院學部大家庭。他在講話中提出,黨的十九大擘畫出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
“總書記的講話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既鼓舞人心,又催人奮進,為我國科技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讓我們再次深切感受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視,深切感受到總書記對包括廣大院士在內的全國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望,深切感受到新時代國家發展對科技創新的迫切需求,深切感受到我們科技工作者肩負的重
目前,我國很多高校都在進行以“尖子班”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嘗試。這些凝聚了高校最優秀的教授和最拔尖的學生,采取最先進最靈活教學方式的“尖子班”,被形象地稱為高校的“學術特區”。 在中國高等教育界,“錢學森之問”激蕩著無數人的心靈。長久以來,找到一條符合國情的培養杰出人才的道路,一直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