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廈門舉行的“2014綠色及智慧建筑能效融資”研討會上,亞洲開發銀行(亞行)私營部門業務基礎設施融資總監克里斯托弗·蒂姆表示,到2035年,亞洲發展中國家占世界能源總需求的比例預計將上升至56%,遠高于目前35%的占比。亞洲國家將面臨能源資源匱乏,有些國家的能源供給將不足其需求的一半,甚至更低。一些曾經的能源凈出口國會很快轉變為能源凈進口國。 亞行的一份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到2030年,只要節能投資占能源行業總投資的比重達到1%~4%,預計就能滿足亞洲發展中國家一次能源消費增長量25%的需求。報告指出,中國目前投入使用的建筑物總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其中超過九成是高能耗建筑。中國建筑樓宇單位面積的能源消耗是歐美國家的兩倍多。而通過采用適宜的節能技術,提高建筑領域的能效會在很多年內鎖定能源的使用模式。鑒于中國正在快速推進城鎮化步伐,建筑物的節能問題將產生持久而巨大的累積效應。節能試點項目取得成功,將鼓舞其他亞洲國家提升建......閱讀全文
2009年12月1日,《江蘇省建筑節能管理辦法》正式施行。辦法要求新建建筑的采暖制冷系統、熱水供應系統和照明設備等,應優先采用太陽能、淺層地能、工業余熱、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圖為南京一位市民在市內一處太陽能利用示范小區觀看光伏板。 “十一五”期間,建筑節能有望實現節約1.1億
經過整治擴容,光明金融大廈成為上海外灘的新地標。以前,這座大廈創造的稅收高,但能耗也高。大廈于1993年建成,如今很多設備都已落伍,特別是中央空調系統依舊采用燃油蒸汽鍋爐,“老馬拉快車”,經濟性越來越差。 在上海市黃浦區政府推動下,大廈“相中”世博會采用的冰蓄冷技術,斥資近千萬元對中央空調
進入夏季,高溫讓人們紛紛打開空調。但由于我國建筑維護結構(外墻體、屋頂、門窗)保溫隔熱性能差,空調能耗的2/3都白白“跑掉了”,我國單位建筑面積采暖能耗相當于發達國家采暖能耗的2-3倍。 住建部綜合勘探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節能研究院院長崔俊奎日前在2013中國國際節能服務洽談會
湖南遠大可建公司采取模塊化建造技術用19天時間在長沙建造的57層高樓施工現場。 據施工方介紹,大樓采用可持續建筑模塊化材料,95%的工程量在工廠內完成。大樓外墻采用多種特有技術,據稱比常規建筑節能80%。 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是我國推進節能減排的重要內容和舉措。記者調研發現,當前既有建筑的節能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減緩氣候變化 二、適應氣候變化 三、基礎能力建設
當前,建筑節能潛力主要體現在北方地區城鎮供熱計量改革、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執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改造、住宅全裝修和裝配式施工的推廣、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應用以及綠色建筑的示范推廣六大領域。那么,作為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領域,建筑節能空間到底有多大呢
新型城鎮化為我國建筑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近日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和中國建筑節能減排產業聯盟共同召開的“2012科技創新綠色人居會議”上,專家指出,新型城鎮化應是綠色、低碳的城鎮化,這就為我國綠色建筑產業提供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但是,我國節能建筑強制性標準仍然偏低,需要采取措施進一步提升、完備綠色
“這一周我的時間都排滿了。” 3月21日~27日,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正在舉辦第七屆清華大學建筑節能學術周活動,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筑技術科學系教授江億作為此次活動的組織者,每天的行程都排得滿滿的。 記者在清華大學建筑館王澤生報告廳見到了江億,正在講臺上作報告的江億神采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08年節能減排工作安排的通知 國辦發〔2008〕8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2008年節能減排工作安排》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八年七月十五日 2008年節能減排工作安排 今年是實現“十一五”節
“十二五”時期,北京市建筑節能的預期性目標占全市節能量目標的41%。為了適應當前的發展形勢,確保完成節能目標,北京市針對2001年出臺的《北京市建筑節能管理規定》進行了修訂,形成了《北京市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8月1日起正式實施,前者同時廢止。 目前,北京市第三產業比重
建設部綜合勘探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節能研究院院長崔俊奎日前在京交會“2013中國國際節能服務洽談會”上表示,目前我國建筑能耗已超過工業能耗,住建部今年將從提升新建建筑節能質量、推進“綠色建筑行動”、加大公共建筑節能管理等六個方面系統化推進建筑
作為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場,目前我國建筑能耗約占全國總能耗的30%,是今后節能減排的重點領域之一。我國雖然在1996年就頒布實施了新建建筑必須節能50%的強制性設計標準,但如今達到此目標的只占同期建筑總量的約10%,遠遠低于預期。 據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協會副會長徐永模介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表《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 (2012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 錄 前 言 &nb
熱源——積極尋找替代能源 北方集中供暖地區熱源仍以煤為主,但天然氣代替燃煤鍋爐的趨勢不斷增強,隨之而來的天然氣供求關系緊張狀況不容忽視 長久以來,燃煤鍋爐是集中供暖的主要熱能來源。而煤炭燃燒給空氣質量帶來的負擔重,減少煤炭使用量是大勢所趨。中國建筑學會暖通空調分會理事長徐偉
近日,濟寧市住建委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公共建筑節能工作的通知》,在強化新建公共建筑節能標準的同時,要求在2015年之前,公共建筑單位面積能耗降低10%以上,并初步建立全市一體的公共建筑節能監測平臺。濟寧市將強化新建公共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監管,未達到節能設計標準的、未按規定設計安裝用電分項計量裝
“目前,建筑與工業、交通并列為我國的三個耗能大戶。我國每年新建的20億平方米的建筑當中,80%以上是高能耗建筑;在400億平方米的既有建筑中,95%屬于高耗能建筑。”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建筑電氣與智能化節能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院長助理、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歐陽東近日在第二屆
國務院以國辦發[2013]1號文件轉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筑行動方案》,提出了開展綠色建筑行動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基本原則、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等。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十二五”期間,城鎮新建建筑嚴格落實強制性節能標準,新建綠色建筑10 億平方米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能源的使用量也出現快速上漲的趨勢。 而建筑能耗、工業能耗和交通運輸能耗是我國能源消耗的三大主力,其中建筑能耗大約占據了總能耗的30%。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尋
在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進程中,高校公共建筑能耗管理存在問題已經成為辦學成本加大、社會資源浪費的桎梏。在各級政府的推動下,高校公共建筑能耗監測系統建設在探索中發展,依托互聯網+大數據技術逐步實現能耗管理信息化的實踐,為高校乃至全社會公共建筑用能穩步向微能耗、零能耗發展提供可能和基礎,促使綠色建筑快速發展
由天津大學與香港大學、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聯合舉行的“清潔能源與環境控制研討會”近日在天津舉行。記者從該論壇上獲悉,三校將發揮在汽車動力、生物質能源、建筑節能技術及電力技術領域優勢學科方面的優勢,打造清潔能源研究合作鏈,共同為濱海新區清潔能源和環境建設獻計獻策。 來自三校的近百位專家學者
2010年10月18日,設在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的國家建筑節能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揭牌儀式在北京舉行。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謝軍副主任、實驗室與檢測監管部劉安平主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田國民副司長,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公共機構節能辦公室范學臣主任,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王俊院長、林海
我國能源資源相對短缺,長期能源供應面臨嚴峻挑戰,如何解決能源資源問題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速推進,建筑能耗越來越高,已經成為繼工業、交通之后第三大高耗能領域。在建筑領域實施節能降耗、發展綠色環保建筑,勢在必行,意義重大。近年來,內蒙古赤峰市大力推行建筑節能,建設宜居城市,在
根據《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國務院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4〕64號)、《科技部 財政部關于印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科發資〔2017〕152號)等
一邊是數量豐富、成本低廉的太陽能資源,一邊是亟待降低的建筑領域能耗,太陽能技術與建筑相結合被專家稱為“天仙配”,在建筑節能已成為我國節能戰略必然選擇的今天,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推廣勢在必行。 我國太陽能資源十分豐富,有著相當廣闊的推廣利用前景。太陽能年日照時數
河北省日前提出實施“綠色建筑百項工程”,并發布建設工程材料設備綠色節能產品推廣目錄,推廣67種綠色建材產品。 根據要求,河北每個設區市和省直管縣都要謀劃建筑1~3個20萬平方米以上的綠色建筑小區,1~3個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示范項目,“4+1”生態示范城市要建成一批綠色建筑項目。 據了解,河北省
用藤條裝飾外墻的上海世博會西班牙館彰顯節能環保理念 在上海世博會的城市最佳實踐區,作為本屆世博會的15個城市參展案例之一,馬德里館的“空氣樹”和“竹屋”很受歡迎。這兩棟在馬德里均可以找到原型的特色建筑不僅造型別致,同時也是馬德里推廣節能建筑和可持續發展的示范工
2月24日上午10:00,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院士做客首都科學講堂,做題為《對我國能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考》的科普講座。以下為講座實錄: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院士做客首都科學講堂為公眾講解中國能源、環境等相關問題 杜祥琬院士做客首都科學講堂 精彩語錄: ?各國的經濟發展都是倒U型,
企業想節能,只需和節能公司簽訂一份合同,不用自己買材料和設備,就能進行節能改造,完成節能目標后付給節能公司一定費用。如今,這種多贏的合同能源管理已成為我省節能減排市場上的主要運營模式,通過合同能源管理,不僅為企業節能降耗,也為全省的節能減排帶來巨大收益。
一邊是受困于資金匱乏而嗷嗷待哺的節能服務企業,一邊是手握巨資的金融機構,上海市通過政府“穿針引線”,以合同能源管理的“未來收益權質押”這一市場化手段連接兩頭,成功地使巨額資金從銀行注入節能服務企業,為節能減排增添動能。 日前,“合同能源管理未來收益權質押百億綠色融資銀企對接活動”在上海舉辦
隨著國家綠色建筑戰略的不斷深入,上海自2007年開始對重點用能建筑進行能耗統計和能源審計,對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開展能耗監測系統的試點和示范。上海市城鄉建設和管理委員會越來越多地開始在特定自然及人文條件下進行探索,研究綠色建筑發展的道路,上海市申都大廈改造項目便是其中之一。 近日,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