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科技日報社組織,部分院士、多家中央新聞單位以及本報讀者參與評選的“2009‘福田汽車杯’國內十大科技新聞”今天揭曉。 2009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是(按事件發生時間順序): 一、“國標”領跑3G時代 元旦,備受期待的3G牌照終于發放,中國第三代移動通訊的大門被打開。中國移動獲得我國自主研發的3G標準TD-SCDMA牌照。中國移動出色的運營實力,使TD在與其他3G標準爭雄時更具競爭力。 二、我科學家首次揭示鐵基超導的三維超導特性 1月29日,《自然》發表了浙江大學教授袁輝球的研究成果:在具有二維層狀晶體結構的鐵基超導體中發現超導態的“各向同性”。這是首次在二維層狀的超導材料中發現三維的超導特性。《自然》雜志評審專家認為對研究鐵基高溫超導形成機理具有重要意義。 三、李連達院士卷入論文造假引發討論 年初,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連達的浙江大學藥學院研......閱讀全文
蛋白質,英文名稱“protein”,是生物體中廣泛存在的一類生物大分子,也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時值春暖花開,在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尋訪,本報記者在這里看到的“蛋白質”,不僅充滿科學的奧妙和神奇,而且彰顯出其應有的活潑、活性與活力,恍若走進一所“夢工廠”。那么
《瞭望》文章:大科學裝置漸入佳境 隨著國家投入的增長、條塊分割的打破,大科學裝置對中國原創科技能力的提升,更加令人期待 年初,從蘭州傳來喜訊: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所與蘭州軍區總醫院和甘肅省腫瘤醫院合作,利用國家大科學裝置——蘭州重離子加速器提供的100MeV/u的碳離子束,對淺層腫瘤病
2002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高自友教授的研究成果“基于行為的城市交通流時空分布規律與數值計算”獲201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97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教授(左3)團隊慶賀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2009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潘建偉教授在
貴州黔西南山區的布依族山民在趕墟喊山:順山橫山仰山山都應該不倒 生活在大山、高原的人們,往往都有一副高亢嘹亮的好嗓子。他們多半都是在特殊的地理環境里所后天練就——地勢的空曠和高海拔,就是為他們天造地設的排練場和演習廳。 陜北姑娘王二妮早年在《星光大道》一出場,《山丹丹花開紅艷艷》
賽默飛世爾全球CEO新春媒體見面會 公布2010年增長預期 2010年3月31日,賽默飛世爾全球CEO 2010中國新春媒體見面會在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賽默飛世爾科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Marc N.Casper先生、卓越客戶服務全球總裁蔣文康先生、中國區副總裁兼總經理邁世福先生及卓越客戶服務
2009年9月11日上午,“試驗儀器發展戰略研究調研小組”訪問第四站:安捷倫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此次也是調研跨國集團的最后一站。訪問團成員包括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儀器學術工作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研究員燕澤程,質譜專家、原中科院化學所王光輝教授,質譜專家、原石化科學研究院蘇煥華教授,首都師范大學
2010年5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陪同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參觀博奧生物有限公司。新華社供圖 200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看望廣大科技工作者,就園區的創新發展問題進行專題調研。這
557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 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局、中國工程院學部工作局和科學時報社共同主辦,557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瀚霖杯201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和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1月19日在京揭曉。 在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科學
一場因“開放獲取”引發的“學術戰爭”已經爆發。 過去兩年,由700家德國學術機構組成的 Project DEAL、瑞典、挪威以及美國著名的加州大學,先后向國際學術出版商存續了上百年的付費訂閱模式發起沖擊。 “開放獲取”(Open Access,以下簡稱OA,又譯作開放存取),意味著研究文獻免
在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會上,面對中央提出的“構建完整的創新體系”的戰略目標,多位院士向《瞭望》新聞周刊表示:破解科技體制困局已刻不容緩。 “1985年開始的科技體制改革,最初的指導思想是要落實‘兩個面向’的方針,即科學技術面向經濟建設,經濟建設依靠科學技術。現在回頭看,改革取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曉。 入選新聞囊括了一年來最重要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 入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
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圓滿結束 谷超豪孫家棟獲最高獎 胡錦濤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 溫家寶講話 李長春習近平出席 李克強主持 1月11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圖片來源互聯網 今天(11日)上午,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家科技
費城(2009年6月1日)– 服務科學,世界領先的賽默飛世爾科技今日宣布將在2009年全美質譜大會(ASMS)上推出兩款具有突破性的新型質譜儀--Thermo Scientific LTQ Velos和LTQ Orbitrap Velos。LTQ Velos?具備創新的雙壓力阱和先進的離子光學元
1月19日下午,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局、中國工程院學部工作局和科學時報社共同主辦,557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瀚霖杯”201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和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在京揭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清華大學聯合小組完成的“實現16公里自由空間量子態隱形傳輸”入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減緩氣候變化 二、適應氣候變化 三、基礎能力建設
中國科學院頒發2009年杰出科技成就獎 (中科院網站段煦/攝) 2010年1月27日,中國科學院2009年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在北京揭曉,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為獲獎個人和集體頒獎章和獎杯。 2009年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的評審情況
中廣網北京1月1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7時12分報道,今天(11日)上午,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將頒發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等獎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是我國科技界的一大盛事,更是對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的一次檢閱。各大獎項的歸屬,也成為科
圣誕節前夕出版的Nature雜志的封面是美國總統奧巴馬大膽提名的能源部長人選朱棣文,這位曾經獲得過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受命推動世界最大經濟體及其能源行業的變革,以適應21世紀的需要。除了朱棣文這位年度新聞人物,Nature在同期中還推出了“2009 Review of the Year”(年度回顧
——M6四極桿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發布會實錄 【導語】歷經五年的艱辛,普析通用發布M6四極桿氣質聯用儀,這是和中國計量院產研合作的結晶,它的正式發布是否會改寫中國主流質譜市場進口產品一統天下的格局,期待各方關注...... 2009年10月26日,北京普析通用儀器
三、聚焦儀器儀表行業 儀器儀表是指用以檢出、測量、觀察、計算各種物理量、物質成分、物性參數等的器具或設備,真空檢漏儀、壓力表、測長儀、顯微鏡等均屬于儀器儀表。儀器儀表業是現代高科技產業,許多國家都將其作為優先發展的產業。國家對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儀器
最近,一篇文章讓中國科技界很“蒙羞”。 9月3日,兩位來自中國最高學府的杰出“海歸”院長在世界著名雜志《科學》發表了題為“中國的科研文化”(China"s Research Culture)的社論指出,中國現行的科研基金分配更多地是靠關系而非學術水平高低。這是兩“海歸”第一次通過外媒
中國科學技術進入了一個重要的躍升期,科技實力顯著增強,與世界主要創新型國家的差距進一步縮小,部分領域已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展示了巨大的發展潛力。中國科學技術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對世界科技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 全面了解我國科學技術的突出優勢與增長趨勢,分析對比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差距和發展。
從昆山到蘇州的半個多小時的車程里,是臺資電子企業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這里被譽為長三角的電子硅谷。電子產業人士如此評價蘇州:從上海到蘇州,亦如從臺北到新竹。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采訪調查中發現,使用正己烷等含有機溶劑清洗電子產品導致員工中毒的事件,并非只有iPh
12月29日,由《科技日報》主辦、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協辦,部分兩院院士、中央主流新聞媒體負責人、資深科技記者和新聞網站主編共同評選出的2011年國內國際十大科技新聞在京揭曉。部分入選者代表應邀對新聞進行了現場解讀。 此次入選的2011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既有如殲20試飛成功
由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和中國科協學術部共同組織評選的2007年度“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1月31日揭曉,11項科研成果名列榜首。 據介紹,在本次評選中,被推薦符合條件的科研成果共有197項。經初步篩選之后,有31項進入候選名單。組織者將候選入選項目分別寄送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們使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因而也是整個中國,牢牢地在量子計算的世界地圖上占據了一席之地。”英國《新科學家》雜志曾這樣評價中國科大潘建偉教授領導的團隊。 潘建偉的團隊是中國科大量子調控領域四個主要團隊之一。所謂量子調控,就是通過技術手段去操縱光子、原子、分子等微觀粒子的狀態和相互作用
日前,由安徽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安徽省科技新聞學會、安徽省科學技術廳宣傳中心聯合舉辦的2013年度安徽科技好新聞評選揭曉。評審委員會專家組從各新聞單位推薦的候選作品中評選出43件作品為2013年度安徽科技好新聞獲獎作品,其中,《自主創新雁成行》等12件作品為一等獎,《機器人研發面向智能化》等12件
賽默飛世爾科技將在2009年PITTCON會議上發布一款新分光光度計以應對微樣品定量分析的挑戰 芝加哥(2009年3月9日) – 服務科技,世界領先的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今日宣布推出Thermo Scientific NanoDrop 2000c – 目前唯一的一款既可提供微量分析
“2018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評選近日揭曉。高星、羅俊、孫強、林鳴、馬宗義、趙衛、曹則賢、劉自鴻、徐立、張昌武等10人當選。 這項由《中國科學報》、科學網和《科學新聞》雜志共同主辦的公益活動,旨在通過公眾廣泛參與,評出2018年度人們心目中的“知識英雄”。 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評選活動至今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日益嚴峻,武漢地區醫護人員口罩、防護服、檢測試劑等物資稀缺的新聞牽動每個國人的心。由于試劑缺乏,很多患者不能被第一時間確診和收治,導致很多后續治療工作推進緩慢。 1月25日下午,湖北召開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發布會。湖北省醫保局副局長劉松林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早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