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臺北1月5日電 臺灣立法機構5日三讀通過“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案,禁止進口牛肉“高風險部位”。這一主要針對美國牛肉進口問題的規定,在經歷了島內曠日持久的爭論后終獲通過。 據臺灣媒體報道,根據5日通過的修正案,臺灣“食品衛生管理法”增加了禁止進口10年內發生過瘋牛病等疫情地區牛只“高風險部位”的規定。所謂“高風險部位”包括頭骨、腦、眼睛、脊髓、絞肉、內臟及其他相關產制品。 這一修正案的通過,使臺灣進口美國及其他地區的牛肉制品的門檻大大提高。而席卷島內政壇的“美牛”風波由此也將暫告一段落。 臺灣是美國牛肉重要的出口市場。但是自2003年美國本土暴發瘋牛病疫情以來,臺灣曾多次禁止美國牛肉進口。此后,隨著瘋牛病疫情得以控制,臺灣地區的有關進口政策逐漸松動。2009年10月下旬,臺灣與美國簽署相關協議,同意進口30個月齡以下的美國帶骨牛肉、內臟和絞肉。 但由于目前臺灣并不具備充分檢測、醫治瘋牛病的能力,此......閱讀全文
隨著2020年1月15日中美經貿協議的簽訂,中美兩國在食品和農產品貿易中的合作將打開新的局面。其中,在食品和農產品篇章就包括對輸華牛肉的安全性約定。回顧中美牛肉貿易,因為安全問題(2003年美國多地爆發瘋牛病疫情),我國自2003年起就禁止美國牛肉進入中國市場。按照美國農業部的觀點:在禁令生效之
領先的安全優勢再獲掌聲 “今天,我要向大家宣布,加拿大牛肉經歷了7年的等待之后,重新回到中國市場。我們以領先的食品安全優勢,迎來了這樣的機遇,期待重新取得加拿大牛肉市場份額的增長和擴展。”7月1日,在加拿大牛肉出口協會與加拿大大使館共同舉辦的加拿大牛肉業務研討會上,加拿
號稱來自日本的神戶牛肉,貼著英文標簽的國外“洋水果”,號稱“進口奶粉”的高價貨,這些都可能不一定是真的。昨天,江蘇省暨南京市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對于市民關心的高端大氣“洋氣范兒”食品,專家現場進行指導辨別真偽,走出選購誤區。江南時報記者 王夢然 神戶牛肉?南京沒有! 案例 網售“神戶
走私美國牛肉藏身京城批發市場 中國內地禁止美國牛肉進口 冷庫邊的店鋪美國凍肉成箱批發 攤販自稱是從上海、廣東進的走私肉 一個破舊的牛皮紙箱子,里面裝著的貨物價值4000多元人民幣。 它全身沒有一句中文,只是貼著各種英文字樣的標簽:“BONELESS BEEF SHORT RIBS”;“P
2017年9月18日,臺灣地區“衛福部”發布衛授食字第1061302524號令,制定《進口牛肉檢疫即查驗作業程序》即日生效。為加強對發生牛海綿狀腦病國家(地區)進口牛肉及其產品的監管,臺灣地區“衛福部”制定此作業程序,通過輸入前、輸入時與輸入后三個階段完整體系的管理,確保進口牛肉的安全。
近年來,隨著一些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導致有些人對國內傳統食品不信任,他們逐漸把眼光投向進口食品。“進口食品”一詞在很多消費者心目中不但是品質生活的象征,更是食品安全的保證。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洋食品”也暗藏貓膩。 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日本核輻射食品流入國內。深圳市食藥監管稽查部門發現,國
“70后”豬蹄、“80后”雞翅……有的比一些年輕人年紀還大的“僵尸肉”通過走私入境,悄無聲息地出現在宵夜攤、餐廳。這些肉有的來自疫區,有的嚴重過期,用化學藥劑加工調味品后居然搖身一變成為“賣相”極佳的“美味佳肴”,威脅著百姓的食品安全。 6月份,海關總署在國內14個省份統一組織開展打擊凍品走私
北京市場的“神戶牛肉”全是山寨版!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公室昨天明確,市場上、餐飲企業、賓館所謂的“神戶牛肉”不是假冒品牌,就是非法走私或者虛假宣傳。從今天起,市食品辦將在全市啟動鮮肉整治工作。市民如發現仿冒、虛假宣傳“神戶牛肉”等違法行為,可撥打12315熱線舉報投訴。 神戶牛原產于
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公室31日通報指出,目前市場上、餐飲企業、賓館出售的所謂“神戶牛肉”,不是假冒品牌,就是非法走私,或者虛假宣傳。自5月下旬開始,北京市多個政府職能部門已在全市開展鮮肉整治工作,重點查處假冒“神戶牛肉”等違法行為。 根據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公室的部署,由出入境檢驗檢疫部
昨天,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公室宣布,從即日起啟動鮮肉整治,并特別指出,目前北京市場、餐館所售的“神戶牛肉”,不是假冒品牌就是非法走私。據介紹,我國自2001年以來就從未批準過日本牛肉及相關制品進口。 市食品安全辦公室介紹,2001年日本暴發瘋牛病疫情后,我國就已明令禁止從日
“此次巴西‘問題肉’確實是一個造成國際影響的食品安全事件,但中國消費者不用恐慌。”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曹兵海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 近日巴西警方宣布,巴西食品公司等多家企業涉嫌買通政府監管人員,售賣和出口過期變質肉制品。由于巴西是肉類出口大國,此事引發國際
目 錄 食品農產品 1. 歐盟立法各方就食品標簽新規達成協議 2. 英國食品包裝指導規則PAS 223 已于7 月1 日實行 3. 美國政府責任署要求FDA加強進口海產品監控 4. 美國FDA公布關于進口食品預先申報規定的行業指南 5. 澳大利亞擬修訂澳新食品標準法典1.4.2 條標
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今年衛生日的主題是“從農場到餐桌,食品安全人人有責”。為提高公眾對食品安全的重視,世界衛生組織發表媒體通報,著重分析食品生產全部過程,幫助人們了解食品生產加工各個環節對食品安全的影響。 關于食品安全監管方面的新難點,世衛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談到,當前的食品生產已經工業化
深圳開出建市以來餐飲業最大罰單 數百元一份的貴價牛扒檢出瘦肉精?餐廳自檢中的小疏忽帶來了上百萬的損失?本周深圳市食品安全監管局通報深圳肉制品專項整治情況,一條完整的無證牛肉供應鏈浮出水面,今年6月8日,深圳市知名高檔牛扒店“超級牛扒”441公斤牛肉被檢涉嫌含有瘦肉精,該局對其“無證牛肉”罰
據“中央社”20日報道,美國農業部、食品暨藥物管理局與州政府有完整食用與烹飪油產制、檢驗、進口與回收規定,使用后的油料仍具經濟價值,是公開交易的商品,并未發生再度進入消費市場的駭人事件。 報道稱,美國是全球玉米、花生與牛肉的主要生產與出口國,除了橄欖油外,較少進口農業原材料煉制食用油,美國食品
央視《新聞1+1》11月19日播出《“先發制人”:食品安全新思維》,以下為節目實錄: 主持人: 歡迎收看《新聞1+1》。 今天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就是FDA在中國的首個辦事處在北京揭牌成立,衛生部部長陳竺這樣評價,說這是雙方合作的一種新的形式。FDA不遠萬里來到中國,能給中國帶來什么,巖
“馬肉風波”始于歐洲,但它帶給人們的思考卻是全球性的。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食品安全監管已經突破了國家或地區的界限,必須逐步實現食品安全的全球治理,才能真正保證食品安全。 自今年年初,愛爾蘭食品安全機構發現牛肉漢堡中含有馬肉這一事件以來。“馬肉風波”愈演愈烈,席卷了
如何根治“食品安全焦慮癥”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成為今年兩會熱點話題 “食品安全不是個小事情,一方面直接關系到老百姓的生活質量,另一方面關系到中國的國際形象。現在很多中國人紛紛搶購洋奶粉,到了國外超市就奔著奶粉專柜去,大包大包地買。本國消費者的不信任讓外國人開
隨著福島產“輻射牛”經流通領域擴散至日本全國各地乃至消費者的餐桌,日本國產牛肉消費市場面臨自瘋牛病風波以來的最大危機。“輻射牛”問題顯示,核泄漏的廣泛程度和潛在危害可能超出此前日本政府公開承認的范圍,也給日本食品安全風險控制體系提出新挑戰。 日本共同社的消息說,截至1
2019年12月31日滿洲里海關所屬阿日哈沙特海關在阿日哈沙特口岸查獲蒙籍貨車夾藏進境的生凍牛肉144千克,當事人利用貨車車廂和車底空隙夾藏牛肉進境,目前該案已移交緝私部門進行處理。 2019年以來,國內肉類價格上漲,國內外肉類差價走高,走私分子作案動機提升,走私肉類進境行為屢禁不止。為應對潛
非法進口牛羊肉、鹵肉中添加亞硝酸鹽、銷售假冒保健食品……昨日,一批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被四川省食藥監局作為典型案例曝光。這標志著全省食品藥品監管系統開展的"亮劍行動"首戰告捷。 自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亮劍行動"啟動后,截至昨日,全省立案查處各類食品違法案件275件,移送公安機關8件。在整治過
春節期間“馬肉風波”持續發酵席卷歐洲,歐盟及各國食品安全機構啟動緊急響應措施,對相關產品進行排查和檢測并召回問題產品,還初步確定涉案企業。盡管如此,“馬肉風波”仍呈擴散態勢,歐洲以外國家和地區相繼發出預警信號。 法國競爭、消費者事務與反欺詐總局14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
波及歐洲多國的“掛牛頭賣馬肉”風波愈演愈烈,斯洛文尼亞和芬蘭食品安全部門19日確認,該國銷售的牛肉制品中發現馬肉成分。當日,法國政府也對涉及馬肉風波的食品企業啟動司法調查。 19日,斯洛文尼亞官方首次向公眾披露抽檢的意式牛肉面中含有馬肉。該國食品安全、獸醫和植物保護管理局代
“明知”是刑法總則中“故意”的認識因素,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產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其含義是指行為人知道根據事物正常的邏輯聯系,自己的行為將導致客觀構成要件的成立。“明知”作為主觀構成要素,關系到犯罪構成要件是否成立,行為是否違法。由于對規范構成要件的明知和理解程度不同,也可能阻卻或者減輕行為人的責任
人民路上的婦嬰用品店里仍有明治奶粉銷售,圖中奶粉的生產日期為今年2月 目前商場仍有售 有中文標識的日本奶粉均為疫情發生前生產,仍可放心購買。 口蹄疫不傳人,且奶粉都已經過高溫消毒不會讓人感染疫情。 昨日,記者從廣東省檢驗檢疫局了解到,自4月初日本宮崎縣口蹄疫蔓延后
從三聚氰胺到“瘦肉精”,從“染色饅頭”到“牛肉膏”,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事故使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如何確保老百姓的餐桌安全,已經成為考驗中國社會管理水平的一個迫切問題。食品安全其實是一個全球性難題,在歐美發達國家,食品安全事故也時常發生,但這些國家總
家樂福沃爾瑪樂購等知名零售商在歐洲卷入馬肉風波 歐洲“馬肉風波”愈演愈烈,一個月內包括樂購、家樂福、歐尚、沃爾瑪在內的不少知名零售商卷入其中。 上周五,有外電報道稱,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公司的英國超市分支Asda在其牛肉肉醬中發現了馬的DNA,并下架了該產品
10月1日起,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今后,網上銷售食品也必須實名認證,如出現問題,第三方平臺將被“連坐”;六類危害食品安全的嚴重違法行為,最高罰款可達到貨值金額30倍等,均為此次新食品安全法的亮點。 昨日,記者從武漢市食藥監局獲悉,新法實施后,武漢還將給食品企業建“信用檔案”
一場餃子引發的風波 一次“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情緒的集體爆發” 一場危機應對下的“兩國關系試金石” 共同社通過電話進行了一項全國民意調查。75.9%的受訪者回答“今后將不買中國食品”。 “中國食品在日本名聲不好,其實非常冤枉。”俞天任認為,這是中國國內頻頻發生假冒
日本共同社最新報道,日本大型連鎖超市永旺公司日前宣布,公司用DNA手段檢測出問題肉餅,隨后立即停售。 6月下旬,日本北海道肉類加工銷售企業Meathope被查出在牛肉餡中作假等嚴重問題。永旺公司在獲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