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協和醫院、同仁醫院等50余家三甲醫院的300名醫生參加了由衛生部、北京市衛生局主辦的“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培訓”,旨在有效遏制細菌耐藥的威脅。目前,我國使用量、銷售量排在前15位的藥品,有10種是抗生素―― 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藥物的發明應用是醫藥領域最偉大的成就之一,但細菌耐藥現象也成為不可忽視的事實。在我國,許多時候對抗生素的依賴甚至到了濫用的程度。 “超級細菌”增多 新藥研制趕不上耐藥菌繁殖 正常人體內有許多共生菌群,抗生素特別是廣譜抗生素的不合理應用,打破了其平衡。每一種抗生素投入使用,沒有被殺滅的細菌會迅速產生對這一抗生素的抗體,成為耐藥菌。 20年前,抗菌藥環丙沙星開始在臨床上應用時,副作用小、治療效果好,但現在環丙沙星對60%以上的病人失去作用;二戰中,幾十到一百單位的青霉素就可以發揮作用,現在相同病情,幾百萬單位的青霉素也沒有效果。 據統計,我國每年有8萬人直接......閱讀全文
葉曉光教授在小谷圍論壇上為讀者揭秘超級細菌 10月18日報道 超級細菌的出現并不是人類的末日,但人類對抗生素這種抵御細菌感染藥物的不合理使用,卻加速了超級細菌出現的速度,增加了致病細菌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昨日,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感染病科主任葉曉光教授,出席在廣東科學中心舉行的第三
抗生素的濫用是一個世界性問題,但在我國更為嚴重。2013年的統計表明,我國抗生素年使用量達16.2萬噸,約占世界總用量的一半,其中52%為獸用。在畜禽養殖業中,約85%以上抗生素藥物未被代謝而是直接排放至環境中。據估算,我國每年畜禽糞便排泄物排放量高達45億噸。將生命與食物品質科學、微生物制藥
2010年9月9日,北京,北京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讀取實驗結果。北大第一醫院是19家“超級細菌”監測哨點之一。 最近在我國檢測出的“超級細菌”呈現出“來路不明,致病性不強”的特點,但“超級細菌”的真正威脅在于“耐藥性”的傳播,而非“致病力”的強弱。 自8
[摘 要] 目的:調查慢性前列腺炎細菌感染情況及幾種主要細菌對多種抗生素的耐藥性監測,為有效控制慢性前列腺炎提供實驗室依據,指導臨床用藥。方法:對38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MearesStamey四段取樣法作前列腺液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對長期使用抗生素及原因不明的感染患者加做L型細菌培
2013年12月9日-11日,2013年全國生物質譜應用技術研討會暨第二屆賽默飛世爾科技Orbitrap用戶會在廣州中山大學舉辦,本次會議由高校分析測試中心研究會主辦、中山大學分析測試中心承辦,旨在積極推動生物質譜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建立質譜技術交流平臺,加強同行之間
全球消滅天花等事件證明一個應對公共健康威脅的國際機制是可以起到作用的。我們必須進行嘗試,否則抗生素藥物所獲得的健康成果可能會因此消失。發展中國家不受管制的藥物銷售造成抗生素耐藥性的增加 上個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制作了一張抗生素耐藥性的全球地圖,警告稱一個“后抗生素”的世界可能很快會成為現
上個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制作了一張抗生素耐藥性的全球地圖,警告稱一個“后抗生素”的世界可能很快會成為現實。然而從某些方面來看,它已經到來了。 曾經有救命效果的藥物現在毫無作用。氯霉素曾是醫生治療傷寒的首選藥物,如今在世界很多地方已經無效了。廣泛耐藥結核(TB)株、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上個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制作了一張抗生素耐藥性的全球地圖,警告稱一個“后抗生素”的世界可能很快會成為現實。然而從某些方面來看,它已經到來了。 曾經有救命效果的藥物現在毫無作用。氯霉素曾是醫生治療傷寒的首選藥物,如今在世界很多地方已經無效了。廣泛耐藥結核(TB)株、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抗生素是老百姓最熟悉,也是最容易被“濫用”的藥物。然而說到“濫用”,很多人其實并不清楚其中的含義。實際上,凡是超時、超量、不對癥使用或未嚴格規范使用抗生素,都屬于濫用。一旦發生以上情況,就可能給患者帶來“四重危害”: 第一重:毒副作用。“是藥三分毒”,應嚴格遵照醫囑服藥,切不可盼復心切,擅自加
□本報記者 張思瑋“藥敏試驗需要培養時間,結果具有滯后性,再加上檢驗與臨床缺乏溝通,往往會導致藥敏試驗結果不能滿足臨床治療要求。”解放軍第一一七醫院檢驗科主任孫長貴日前在接受《科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測定細菌對抗菌藥物的敏感性,是臨床合理用藥的重要依據,而確保其結果的準確性,必須要懂得
長期以來,由于濫用抗生素或使用假抗生素導致細菌耐藥性增強,產生所謂的“超級細菌”,已成為全球醫療衛生領域的一項難題。世界衛生組織助理總干事福田敬二不久前警告稱,“‘超級細菌’對現代醫學構成嚴峻考驗,人類正進入‘后抗生素時代’,普通病菌感染再度成為致命因素。” 有評論稱,“超級細菌”已經把人類逼
近日有報道稱,一些赴印度接受治療的患者感染了一種新型超級細菌,其含有一種叫NDM-1的基因。這種細菌對現有的絕大多數抗生素都“刀槍不入”,甚至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也具有耐藥性,而碳青霉烯類抗生素通常被認為是緊急治療抗藥性病癥的最后方法。 目前,這種變種超級細菌已經傳播到英國、美國、加拿大、澳
感染是ICU病房內病人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的主要因素,發生率明顯高于普通病房[1],而控制感染主要是對病原菌采用有效的抗菌治療。近年來,隨著第三代頭孢菌素等抗生素的廣泛應用和耐藥菌株的增加,病原菌在構成和藥物感敏性上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而ICU病房病人病情危重,多數無法獲得病原學依據后才用藥,經
手指的簡單割傷可能讓你會終生和病魔做斗爭。運氣在未來生活中,占得比例比任何一個醫生都多。像切除闌尾或者髖關節置換這些最基本的手術都有可能變得致命。癌癥治療和器官移植都會致死。生育寶寶再一次成為女人一生中致命的時刻。 這就是沒有抗生素的未來。這可能讀起來有點像科幻小說里的情節,但是真正的恐慌
微生物培養、藥敏試驗的流程及意義微生物培養及藥敏試驗的總述微生物培養就是使用體外試驗的方法檢測可能導致感染的病原菌,并給以藥敏結果,為臨床醫生針對某一特定的臨床感染提供依據。而藥敏試驗則是承接微生物培養的一項工作,即對于培養得到的病原菌進行體外試驗檢測細菌對于抗菌藥物的耐藥性,來預測抗菌藥物的臨床治
9月11日,廣藥集團聯合華南新藥創制中心等多家科研機構,在廣州共同啟動了《廣藥集團抗“超級細菌”藥物研發大課題》,將發揮中醫藥優勢,針對近日令全球醫學界束手無策的“超級細菌”開展專項研究。課題包含白云山板藍根等10大抗菌消炎中藥改善耐藥性研究、抗菌消炎中藥與西藥抗生素聯合用藥
檢測超級細菌如果發現疑似耐藥性反應,就會將其送到“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作基因分析,最快兩三天就可以確認。郭緒雷/攝□本報記者 張思瑋“超級細菌”風暴時至今日,似乎已經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去年8月,“超級細菌”首次在英國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傳染病》刊發后,便引起了公眾的普遍關注,甚至還夾雜有恐慌的
日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中華預防醫學會常務理事徐建國在首都科學講堂上表示,中國內地首次在屎腸球菌里發現NDM-1基因,對于研究該基因的產生及其防治控制有重大意義;“超級細菌”不具備大流行的能力,但從中看出中國的耐藥性問題空前嚴峻,提倡抗生素的個體化治療,倡議“第二次
她女兒所擁有的可能致命的疾病,是在母親節當天第一次出現跡象。 最初,Tonya Rerecic并沒有感到很擔心。艾迪(Addie),她11歲的女兒,似乎是累了——對于一個參加了很多體育運動的孩子來說,這并不是值得驚訝的一件事。接下來,在一個星期后,艾迪抱怨自己的臀部疼痛。在前往醫院的急
腸道菌群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二者之間的關系是目前研究的熱點。隨著研究者的不斷深入,我們發現,對人體微生物的了解還遠遠不夠,它們能幫助我們做什么,以及我們如何改變它們? 4月29日,美國《科學》雜志以“Microbiota at work”為主題發了一期專刊,從不同的方面介紹了人體微生物與健康的
腸球菌是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1] ,對多種抗菌藥產生耐藥性,而且耐藥菌株不斷增加,接合轉移是導致腸球菌慶大霉素等耐藥基因轉移、耐藥性播散的重要原因,深入研究接合轉移試驗有助于了解腸球菌耐藥性的產生機理。我們研究了不同培養基和不同轉移方法對腸球菌質粒轉移試驗結果的影響,并對接
請看58流域濃度地圖 中國抗生素污染總體情況到底如何?終于有了研究成果。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應光國課題組獲取首份中國抗生素使用量和排放量清單,預測得出全國58個流域的“抗生素環境濃度地圖”。這一報告于6月初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環境科學與技術》。 近年多地河流水體被檢出抗生素,
顯微鏡下的超級病菌 一個幽靈正在世界徘徊。 從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亞地區到英國、美國和加拿大等歐美國家,這個幽靈可謂所向披靡,至今已經捕獲了170多人,其中僅英國就有5例死亡。 幽靈其實是一種超級病菌。本來,抗生素是人類抵御細菌感染類疾病的主要武器。但是,這種超級病菌幾乎可以抵御所有抗
一個幽靈正在世界徘徊。 從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亞地區到英國、美國和加拿大等歐美國家,這個幽靈可謂所向披靡,至今已經捕獲了170多人,其中僅英國就有5例死亡。 幽靈其實是一種超級病菌。本來,抗生素是人類抵御細菌感染類疾病的主要武器。但是,這種超級病菌幾乎可以抵御所有抗生素。2010年8
第三十八章 氨基苷類抗生素第一節 氨基苷類抗生素的共性 [抗菌作用] 一、抗菌譜:對多數G-桿菌有強大的抗菌作用;綠膿桿菌、耐青霉素金葡菌對其中某些品種亦敏感;對G-球菌如淋球菌、腦膜炎球菌的作用較差。二、抗菌
抗菌藥物的升級換代與耐藥菌株的不斷涌現,恰如“魔”與“道”斗法,也像是展開軍備競賽的冷戰雙方,一直都不曾罷手。 平衡不斷被打破。近日傳來好消息: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危宏平團隊研發出一種噬菌體裂解酶,能快速殺滅各種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菌),且不易產生耐藥性。年初《自然》雜志亦有報道
關鍵詞:鏈球菌;抗生素;藥敏試驗;耐藥性摘要:鏈球菌病是主要的人獸共患傳染病之一,發病率較高,給養殖業和公共安全帶來極大危害,其防治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近年來,已產生大量耐藥性菌株。以省市為序,總結了自2000年以來鏈球茵表型耐藥的情況,以期對鏈球菌耐藥性的研究以及臨床用藥有所幫助。 豬鏈球菌病
葡萄球菌屬細菌的微生物學檢驗:一、生物學特性葡萄球菌是革蘭陽性球菌,大小0.5~1.5μm ,呈單、雙、四聯、短鏈狀或無規則葡萄狀排列。無動力、無芽胞。其代謝方式是呼吸兼發酵。觸酶陽性。通常氧化酶陰性,還原硝酸鹽,能被溶葡萄球菌素溶菌,但不被溶菌酶溶菌。能利用多種碳水化合物,產酸。產生胞外酶,如葡萄
在很多人印象里都有這樣一個概念:發燒感冒要想好得快,最好的辦法就是輸液、吃抗生素。然而,有關專家卻提醒公眾:一生病就打點滴吃抗生素,其實是非常不科學的。請關注—— 時下正值季節交替,有些人容易患感冒。一旦患了感冒,有些患者會對醫生說:“我感冒了,給我輸液吧!輸最貴的藥,我能好得快些”。那么
數十年來,抗菌藥物在疾病治療和促進農業生產方面居功至偉,但抗菌藥物在使用過程中會誘導產生具有耐藥性的抗性菌株,細菌耐藥性的產生和擴散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又產生了新的威脅。 2014年歲末,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評出年度十大公共衛生挑戰,其中,最終可能導致人類無法抗擊各種細菌的抗菌藥物耐藥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