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來說一個嚴肅的話題,說說國產藥的質量問題。關于國產藥,我聽到過幾個好玩的說法,都來自醫生。一個說,心血管方面的藥,夏天可以吃國產的,冬天危險系數比較高,一定要吃進口藥。還有一個說,剛開始生病的時候吃進口藥,等到病情穩定了可以換成國產藥。又有一個醫生說,普通病人的醫保數額有限,只能吃國產藥。老干部醫保數額則要高很多,幾乎不封頂,所以我們院的干部病房都用進口藥。 制藥業的從業人員則有不同的看法,他們普遍認為國產藥質量還可以,尤其是這幾年生產的,質量應該說都不錯。但他們也承認,確實有個別國產藥質量很差,這些害群之馬讓醫生和患者對國產藥不信任,其結果就是他們這個行業集體背黑鍋。 當然制藥行業為自己說話是可以理解的,那國產藥的質量到底怎么樣呢?先來明確幾個定義。我這里說的國產藥特指固體片劑,不討論注射制劑,也不討論生物制劑,只討論通常老百姓說的口服藥片和膠囊,它們占了藥品市場的大頭,其核心成分是小分子化合物。另外中藥也不討論......閱讀全文
當前背景下,專利新藥的獲批降至歷史最低水平與未來重磅炸彈藥物的專利失效,給仿制藥的發展帶來了重大契機,隨著仿制藥市場的日益壯大,跨國醫藥巨頭也開始涉足,國際仿制藥進入“品牌競爭時代”。 目前90%以上的本土制藥企業以仿制藥業務為主,國內仿制藥市場競爭猶如“春秋戰國”時代,新醫改方案中,政府
對于仿制藥領域而言,今年值得銘記,因為有很多并購案發生。梯瓦(Teva)斥資400多億美元收購了艾爾建(Allergan)的仿制藥業務,這筆交易將提升梯瓦的領先地位,其仿制藥業務規模將獨占鰲頭。 事實上,2014年也有一些關于仿制藥的重大并購活動,如邁蘭以57億美元收購雅培(Abbott La
生物制藥(biopharmaceutical)是近二十年興起的,以基因重組、單克隆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制藥技術。與傳統行業類似,生物制藥產業也由研發、測試、上市銷售三個階段組成。但與傳統化學藥產業由大型藥企所壟斷不同,生物制藥領域內的創業型企業借助技術基礎不同形成的進入壁壘,異軍突起,形成了以企業
生物仿制藥的出現有助于生物制藥市場的良性競爭,更能為患者在治療時提供更多的生物藥品選擇。這是最近歐盟委員會研究歐洲醫療市場生物仿制藥現狀報告的一個結論。業界認為,該報告不僅備受歐洲關注,對于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以及美國等成熟市場而言同樣重要。 目前,生物仿制藥在歐美等規范市場正快速發展,印
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醫療保障的資金都是有限的。因此,鼓勵仿制藥政策是各國國情和政策的發展方向。 近年來不少發達國家都開始建立仿制藥鼓勵政策,例如日本提出仿制藥市場的份額要達到80%。 我國由于歷史原因,仿制藥生產廠家數量多,仿制藥批文數近10萬條,大部分批文處在低水平重復仿制狀態,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 《意見》指出,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事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事關醫藥行業健康發展。要圍繞仿制藥行業面臨的突出問題,促進仿制藥研發,提升質量療效,完善支持政策,推動醫藥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藥品供應保障能力,降
4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我國仿制藥產業進行了重要部署。其中有關原研藥替代、專利強制許可等內容在引起高度關注的同時,也使《意見》被業內積極地評價為“接地氣的頂層設計”。圖片來源于網絡 我國是仿制藥使用大國,根據2017年5月中
如蘭伯西的立普妥仿制藥被“成功”阻止,其他公司生產的仿制藥同樣可能被迫推遲上市。 計劃11月30日首家推出全球最暢銷藥立普妥仿制藥的蘭伯西,面對FDA嚴厲的阻撓,6個月的排他性銷售計劃可能泡湯。與此同時,輝瑞委托華生推出“授權版”立普妥,正可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據IMS調查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藥品市場約8700億美金,2015年將增長到11500億美金。這2800億美金的增長差值中,仿制藥將貢獻500億美金。巨額的市場空間讓全球制藥企業摩拳擦掌,不論是財力雄厚的國際巨鱷,還是創新能力強的新興公司,甚至傳統意義的非醫藥企業,都紛紛涌入生物仿
5月15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了輝瑞旗下Hospira公司的藥物Retacrit(epoetin alfa-epbx)作為Epogen/Procrit(epoetin alfa)的生物仿制藥,用于治療由慢性腎病、化療或使用齊多夫定(zidovudine)治療HIV感染而導致的貧
生物仿制藥市場和國內生物制藥企業現狀 近年來全球生物藥市場增長迅速,其中主要產品包括重組胰島素,人生長激素(HGH)和各種單克隆抗體 (單抗mAbs) 等。隨著許多暢銷的生物藥專利逐漸到期、降低醫療成本壓力的需求、以及新藥研發日益增加的難度,生物仿制藥市場顯示出強勁的發展潛力。生物仿制
仿制藥并不是假貨。 根據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規定,仿制藥要和被仿制產品含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其中非活性成分可以不同;和被仿制產品的適應證、劑型、規格、給藥途徑一致;生物等效;質量符合相同的要求;生產的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標準和被仿制產品同樣嚴格。 在國內患者心里,似乎還沒有這樣的區別
Evaluate Pharma數據最新預測顯示,全球仿制藥業務將從2016年的800億美元穩定增長至2022年的1150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生物類似藥市場規模將達1100億美元。 全球前10大仿制藥企業中,2016年銷售額超過90億美元的仿制藥企業都是通過并購獲得的現有體量。而體量驟增,
仿制藥 仿制藥是指與商品名藥在劑量、安全性和效力、質量、作用以及適應癥上相同的一種仿制品(copy)。在仿制藥品許可中,其生物利用度是指仿制藥品經測試反應具有原研發產品的利用度的+/-20%。因此仿制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難以得到完全的保證。 很多仿制藥品成分中含不同添加劑及內在成分物質,此有別
“我國所使用的藥品當中80%以上都是仿制藥。”上海衛生發展中心主任、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胡善聯在近期舉行的衛生政策上海圓桌會議上提出,“2014~2018年間,將有295個原研藥的專利到期,這給我國仿制藥創造了很大的機會。” 中國是一個仿制藥大國,但不是仿制藥強國。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國
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員、專利代理人、司法鑒定人 王朋飛先生 來自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員、專利代理人、司法鑒定人王朋飛先生帶來的報告題為《生物仿制藥知識產權相關知識介紹》。王老師從生物專利簡介、侵權風險與規避、無效攻防技巧等方面展開演講。 王老師重點分析了生物仿制藥相關的國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不僅創新藥甚少,且仿制藥也難以達到“高仿”水平。而我們的鄰居印度,仿制藥大多可達到歐美標準。如何解決十幾億人的吃藥問題?近期,國家各部門密集出臺促進創新藥研發和仿制藥提升的政策,但仍需掃除一些現實障礙。 289個品種的仿制藥一致性評價進入倒計時。 中國是
預計到2015年,全球將有年銷售額約500億至600億美元的生物專利藥到期,為生物仿制藥提供了巨大發展空間.歐美日韓等已相繼出臺政策鼓勵生物仿制藥產業快速發展.有關專家建議,我國宜緊抓生物仿制藥大發展期,培養產業轉型升級,縮小我國生物醫藥領域與國外的差距,實現跨越式發展. 重磅專利藥到
2013年3月29日,第三屆中國仿制藥峰會在上海世紀皇冠假日酒店完美落幕。最后一天的峰會邀請了國內外各地知名專家和藥企代表演講,并有100多位仿制藥相關領域的專家、客戶參加互動,提供最新市場動態和更多的合作機會,峰會現場氣氛熱烈,好評如潮。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支持媒體,對此次峰
享受了中國醫藥市場高速增長的“黃金十年”之后,在這場盛宴中獲得成功的中國制藥企業,正試圖進軍國際市場。不少藥企把目光投射到世界最大的醫藥市場——美國。毫無疑問,國內藥品能夠進入美國市場,是一種巨大的認可,也意味著這家藥企的產品可以行銷世界,暢行無阻。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市場,無論是仿制藥還是
根據藥品行業的規律,原研藥在專利到期后因為價格上的劣勢,很多難以為繼,而中國的仿制藥市場份額在97%左右,這樣一個時代的到來,對中國來說,是機遇,還是挑戰? 仿佛一夜之間,中國的仿制藥迎來了它的“黃金時代”。 從2012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的5年間,全球將有多達631個專利藥
年初,輝瑞剝離仿制藥業務的消2014年伊始,外資仿制藥巨頭們躁動不安。 先有仿制藥巨頭輝瑞欲剝離其品牌仿制藥業務單元,再有全球第三大仿制藥商阿特維斯傳出撤離中國的消息。 在專利藥到期高峰來臨以及中國仿制藥市場日益膨脹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外資仿制藥巨頭陷入左右為難的困局。 業內
8月10日,本報第十七版(經濟周刊版)刊發整版報道《創新藥臨床審批為何這么慢?》。 報道指出,我國一個創新藥從遞交臨床申報材料到拿到許可批件,一般需要18個月,堪稱世界之最。臨床審批曠日持久,已成為制約我國創新藥研發的最大瓶頸。 報道指出,破解創新藥臨床審批慢難題應當正本清源、改革創新:破除
時間: 2015年8月18日上午10時 地點: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廳 內容: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5年8月18日(星期二)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吳湞介紹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的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主持人
盡管輝瑞的萬艾可(偉哥)明年7月份才到期,但已先后有廣州藥業、聯環藥業等多家藥企展開仿制準備工作,“偽哥”概念帶來巨大想象空間。天方藥業申報的新藥TPN729MA也被市場認為是萬艾可的仿制藥,其吸并方中國醫藥上周因此三度漲停。而天方藥業今日的公告表明,TPN729MA已于7月12日收到國家食品藥
2011年11月25日,由生物谷聯合中國生物工程雜志社共同主辦的“Biosimilar & FOB China 2011---生物仿制藥高峰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隨著大量生物制藥專利即將到期,以biobetter為理念的生物仿制藥產業成為未來幾年制藥領域新的機遇。本論壇圍繞“生
2013年5月14日,由生物谷主辦的2013生物制藥周——生物仿制藥高峰論壇在上海龍東商務酒店隆重召開。本論壇圍繞生物仿制藥的最新市場動態、機遇與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思路展開,邀請了數十位國內外知名
慢粒白血病患者服用原研藥每月藥費23500元,從印度代購仿制藥,一個月只要260元…… 治療白血病的格列衛、治療乳腺癌的赫賽汀、治療肺癌的易瑞沙、治療腎細胞癌和肝癌的多吉美…… 這些藥您聽說過嗎?您了解它們的價格有多高嗎?您知道很多國內患者從印度代購這些藥品的仿制藥嗎? 近日,湖南沅江市民
■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昌孝編者按:新藥研發難,是行業共識。而對產業的發展而言,戰略與策略都不可或缺。這一過程的推進,既需要前瞻性地制定戰略,更需要審時度勢地調整策略。 過去的2012年,我們看到了世界醫藥巨頭們新藥研發模式的革新及其帶來的可觀收益。天津藥物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出臺,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啟動,臨床試驗數據核查推進,藥品生產工藝核對上路,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落地,藥包材、藥用輔料關聯審評審批制度確立,醫藥工業“十三五”規劃指南亮相……2016年,對于中國醫藥行業來說,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更是在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