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征集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項目的通知 為繁榮科技出版事業,促進科技創新,推動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根據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以下簡稱“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工作安排,現發布2018年度學術著作出版基金項目資助申請指南(見附件)。 項目申報時間:2017年8月1日至9月30日。 特此通知。 附件: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項目資助申請指南(2018年度) 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委員會辦公室 2017年7月28日......閱讀全文
一場因“開放獲取”引發的“學術戰爭”已經爆發。 過去兩年,由700家德國學術機構組成的 Project DEAL、瑞典、挪威以及美國著名的加州大學,先后向國際學術出版商存續了上百年的付費訂閱模式發起沖擊。 “開放獲取”(Open Access,以下簡稱OA,又譯作開放存取),意味著研究文獻免
7月13日,中國科協召開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中國科協三峽科技出版資助計劃”(簡稱“資助計劃”)進展情況。目前,“資助計劃”首批申報作品中的17部已通過終評,并進入公示階段。 為促進科技工作者學術成長,推動學科發展,繁榮科技出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長江三峽集團
11月12日,由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艾倫·黑格教授等著,清華大學帥志剛教授、華南理工大學曹鏞院士等譯的《半導性與金屬性聚合物》中文版新書首發式在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禮堂舉行。該書作者艾倫·黑格教授現場發表演講并為讀者簽售。 艾倫·黑格教授是美國物理、化學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關于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推進高校職稱評審自主權的落實,圍繞健全制度體系、完善評價標準、創新評價機制,形成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品德、能力和業績為導向,評價科學、規范有序、競爭擇優的高校教師
李季倫 石元春 編者按 8月23日,《中國學術腐敗第一貪——揭露、控告原北京農業大學校長、“三院院士”石元春的學術腐敗》一文出現在網絡上,這篇9000多字的舉報材料落款日期為2011年8月15日,由李季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陶益壽(中國農業大學土壤
今年是遺傳學家、生物統計學家李景均先生著作的英文版《群體遺傳學導論》一書出版70周年。該書是中國現代史上迄今為止極少數在中國出版但在西方某個科技領域產生重大影響的專業書。絕大多數新中國成立后出生的人可能都不知道李景均是誰。在美留學的大陸學生,除非所學專業和人類遺傳學有關,恐怕大多數也不知道李景均是誰
日前,國際食品科技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UFoST)公布了國際食品科學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AFoST)新增院士名
藥王孫思邈曾說:“世有愚者,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山東中醫藥大學副校長高樹中常說:“自己就是這樣的‘愚者’:學醫第九年,才只對后半句有了自體會。為了老百姓的健康,愿意一直做這樣的愚者。”高樹中在為病人診脈。 一針一天地 學習針灸的學生提起高樹中,最先想到
位于北京市北三環中路的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溫才妃攝 教科院舉報人的質疑意見包括: 評正高職稱沒有任何個人學術成果,僅有一些監測報告,但卻獲得通過;在研究崗位工作卻參評出版系列的職稱,而且成果未見公示;評上的全是中層領導,評職稱也要“官本位”;部分評審導向缺乏文件依據,不符合院
著名學術打假網站 PubPeer 這次盯上了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 近日,有網絡消息指出:著名學術質疑網站 Pubpeer 陸續刊登了詹啟敏的 25 篇論文涉嫌學術造假,這些陸續被曝光的論文涉及將相同圖片 PS 后應用于不同實驗甚至不同文章中、捏造實驗數據和嚴重違反動物倫理
3月5日,依托河南省人口計生科研院建設的國家衛健委出生缺陷預防重點實驗室成功通過驗收。這是我省第一家也是目前全省衛生健康系統唯一的國家衛健委委署重點實驗室。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平 文/圖 通訊員 白莉靜 河南是出生缺陷高發的省份。2013年,國家衛健委出生缺陷預防重點實驗室依托我省人口計生科
吸引科學家將優秀成果發表在國內高質量科技期刊上 如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受訪專家普遍認為,我國正加速從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邁進,要建成世界科技強國,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就必須擁有一批一流科技期刊。做大做強科技期刊涉及出版機制、學術評價體系以及科技管理政策等多個方面,既需要頂層設
9月11日,科技部組織以夏咸柱院士為組長的專家組對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和中國農業大學聯合建設的動物營養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了驗收。 專家組聽取了實驗室建設運行情況匯報和依托單位對實驗室建設支持情況匯報,現場考察了實驗室建設情況,查閱了學術委員會會議紀要、儀器設備采購、實驗室基礎
不知不覺中,《時間簡史》出版距今已近20年,《果殼中的宇宙》也已經面世10年了,霍金的粉絲們這些年一次次溫習著這些作品。在人們沮喪地以為這位非同尋常的物理學家不會再給我們帶來新著時,他卻再次用生命創造了奇跡,打造出了一本行文簡潔、觀點驚人、圖文并茂的宇宙探索指南——《大設計》。
9月13日,應中國工程院院士、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薛群基研究員邀請,國際納米摩擦學知名專家、美國俄亥俄大學生物納米技術與仿生學納米研究實驗室主任Bharat Bhushan教授,國際能源署先進材料委員會副主席、喬治華盛頓大學能源研究所所長Stephen Hsu教授
近日,“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中醫診療與康復設備示范研究”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該項目以中醫基礎理論為指導,突出實用性和創新性,對現代中醫診療與康復設備的關鍵科學問題進行攻關。在技術研究方面,解決了“舌象3D采集與顯示、聚焦超聲針灸”等8項關鍵技術問題,形成了“脈象信息采集體質辨識系統、
吳咸中 (1925-),遼寧省新民縣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首批國醫大師,我國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癥的主要奠基人和全國中西醫結合事業的開拓者。首倡“以法為突破口、抓法求理”的中西醫結合研究思路,推動了臨床研究、基礎研究和藥學研究的有機結合;創立并不斷完善了中國中西醫結合急腹癥診療體系,實現了外
12月19日,隨著53名中科院新增院士和51名工程院新增院士名單的公布,2013年兩院院士增選塵埃落定。近年來,社會上關于院士制度改革的呼聲越來越強烈,三中全會提出改革院士遴選和管理體制,實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受到廣泛關注和期待。現行的院士制度存在哪些問題?怎樣改革才能讓院士真正回歸榮譽稱號?
有感于某些外國科技期刊 郭紅松繪 我國已成為世界重要的研發活動中心之一,正加速從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邁進。然而,我國當前的科技創新體系還存在著一個非常突出的短板——科技類學術期刊(以下簡稱“科技期刊”)。因為我國科技期刊數量和質量遠不能滿足科研成果產出的需要,導致大量的本土優秀科學論文“交錢發出去”
4月8日至11日,中國科學院植物園暨標本館科普網絡委員會2011科普工作年會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召開。來自科技部、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局、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及院屬各研究所的六十多位領導和植物園科普工作者參加了此次大會。 院士工作局局長周德進、中國科協科普部部
3月2日,愛丁堡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公布了2015年度新增院士名單,此次共選舉產生了56名院士,包括3名榮譽院士和8名通訊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當選該學會榮譽院士,南開大學前校長、中科院院士饒子和教授和中國科學
章開沅,中國近代史學界之泰山北斗、教育家、華中師范大學前校長。在辛亥革命研究、張謇研究、商會研究、教會大學研究、貝德士與南京大屠殺研究等學術領域有開創性貢獻。先后榮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等稱號。 就算你沒有拜讀過章開沅的史學著
如果我的這篇文章寫得奇臭無比,那么無論它刊登在《中國青年報》上,還是村口小賣部的小黑板上,它都首先是臭的。 道理一點也不復雜。但在學術界,一篇文章發在不同地方,境遇可能天差地別。 《科學通報》最近重發了“青蒿素結構研究協作組”的論文,40年前首發的這篇論文,表明中文期刊也可發表諾貝爾獎級的成
如果我的這篇文章寫得奇臭無比,那么無論它刊登在《中國青年報》上,還是村口小賣部的小黑板上,它都首先是臭的。 道理一點也不復雜。但在學術界,一篇文章發在不同地方,境遇可能天差地別。 《科學通報》最近重發了“青蒿素結構研究協作組”的論文,40年前首發的這篇論文,表明中文期刊也可發表諾貝爾獎級的
當宗教接受理性的時候,科學就沒有了最后的思想羈絆,并獲得強大的生命力,這個生命力來源于思想的自由。 對功利的追求在多數情況下會削弱對真理的熱愛;對功利的追求會誘惑我們減少必要的認知成本,進而損害理性實證的復雜過程;對功利的追求可能使我們放下必要的批判武器而屈從于權威和權貴;最后,對功利的追求必
9月21日 北京市科委正式對外發布了2018年度 首都科技領軍人才培養工程 和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 入選人員名單 領軍人才工程 領軍人才工程是《首都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確定的十二項重點人才工程之一,是針對50周歲以下的中青年科技帶頭人,突出對領軍人才自身發展
“五.四”不僅是北京大學的校慶日,也是全國人民的青年節,走過120年的北京大學還有許多如此的“敢為天下先”。不久前,分析測試百科網采訪了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應用化學系主任沈興海教授,他帶我們回顧了放射化學-應用化學專業63年的光輝歷史并展望在新時代的發展,特別談到我國對放射化學人才的急需,
在日前召開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協九大的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改革科技評價制度,建立以科技創新質量、貢獻、績效為導向的分類評價體系,正確評價科技創新成果的科學價值、技術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 科技評價工作是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和根本性工作,如何
近日,中國工程院公布了經院主席團審定的521名2015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名單詳細列舉了有效候選人的姓名、年齡、專業、工作單位和提名渠道,提名渠道分別是院士提名和中國科協提名。 據了解,有效候選人大多數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少部分來自企業和軍隊等。為使院士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的本質,中
日前,美國光學學會(OSA)宣布了2020年度新當選會士名單,共有94位光科學家新當選為美國光學學會會士(OSA Fellow),其中中國科學家共有15位。 美國光學學會(OSA)成立于1916年,是世界光學領域權威的國際性學術組織。光學學會會士(OSA Fellow)是美國光學學會授予該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