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論文數量居世界第一引用率排在100名開外
歲末年初科學界的盤點不斷展開,去年年初曝光的井岡山大學論文造假事件屢被提及。 井岡山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講師鐘華和工學院講師劉濤為責任人,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晶體學報》的70篇論文存在造假現象,被一次性撤銷。這起中國SCI論文饑渴背景下的瘋狂案例曾令國際輿論嘩然。 實際上,即便在我國最高水平的科研機構或國家部委高層次的評審中,算數量、比速度,也是比較明顯的問題。一些還算好但并非真正突出的發現,因為其論文發表在國際頂尖雜志,就被國內領導和部門作為突出貢獻而慶祝并給予極大的支持。 近年來,我國科研論文發表數量突飛猛進。最新的媒體數據顯示,我國科技人員發表的期刊論文數量,已經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然而據統計,這些科研論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開外。真正極好的論文,在中國還是鳳毛麟角。 近日,中國青年報記者就科學界如何潛心學術、摒棄急功近利專訪北京大學教授饒毅。他一直堅持科研的質量、回歸科學本質,秉持“慢”的理......閱讀全文
盲目追求論文數量-論文質量堪憂
當中國的教授需要寫研究論文以尋求提升時,很多人會去找人捉刀代筆。為人代寫論文、剽竊或者偽造成績在中國的學術界是那么猖獗,一些專家擔心這可能會阻礙中國變成科學領軍者的努力。 中國政府認為科學攸關中國現代化,而且最新的要求是政府今年在科技上的投入要增長8%,達到240億美元。官方媒體最近報道說
人民日報:發表論文不要重數量不重質量
朱大可繪 34萬,這是什么數字?這是我國一年產生的論文數量。 記者日前赴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采訪得知,目前我國科技人員發表論文的增長速度迅猛,論文總量大大提升。這一結論在不久前發布的《中國社會管理發展報告》中得到印證。報告顯示,2006年,中國超過日本和英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科學和技術研究
發表論文的捷徑?線粒體測序論文太多
David Roy Smith是來自加拿大韋仕敦大學的一位生物學助理教授,近期他在The Scientist雜志上發文,指出目前涌現了太多線粒體基因組測序論文,2014年GenBank中新增的線粒體基因組序列信息多達上千條,這幾乎比上一年激增了15%。 Smith指出,很少有人會質疑這些線粒體
發表SCI論文小技巧
如何發表SCI論文,很多網友都有談到這個話題,再來說這個話題似乎是老生常談。所以,今天小編劍走偏鋒,將SCI論文發表中大家可能比較感興趣的一些小技巧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 一.SCI論文,并沒有想像中的難寫 1.要熟悉你的專業,實驗方法;要尊重結果,實事求是面對結果,下筆之前多看看文獻,尤其
發表論文該不該發獎金?
【科研人員發表論文其實就是自己本職工作的一部分,也是為了把自己的發現、結果、理論、假說、思維,甚至工作經歷和科研過程告訴世人。】 現在,中國科研人員似乎習慣了在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獲得單位給予的數額高低不同的獎勵。7月初,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Wei Quan、南京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師陳必坤
科研倫理和論文發表道德
大多數科研人員和醫師都熟悉科研倫理的概念,特別是在以動物和人作為研究對象時。大多數研究開始前也的確需要從所在研究機構的倫理審查委員會處獲得批準。此外,就論文發表(包括醫學媒體機構的使用)、作者署名、內容轉載和數據的有效性也有相關規定。違反科研倫理和論文發表道德規范的行為會造成拒稿甚至被一些期刊禁
科技部:存在“唯論文”或獎勵論文發表將被處理
9月28日,科技部網站發布《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2415號(科學技術類130號)提案答復的函》。 針對黃力委員提出的《關于確立目標導向的科研項目評價體系的提案》,作出了詳細答復。 科技部表示,將持續對項目、人才、基地等科技評價活動中的“四唯”做法開展清理,防止“四唯”清理走過
俄媒:中國目前科研論文發表數量全球第2-僅次于美國
參考消息網6月2日報道俄媒稱,自然》雜志新的排行數據顯示,中國在化學、物理領域排名世界第二,在環保領域科學發展方面排名第三。 參考消息網6月2日報道 俄媒稱,《自然》雜志新的排行數據顯示,中國在化學、物理領域排名世界第二,在環保領域科學發展方面排名第三。 據俄羅斯衛星網6月1日報道,中國
周錦帆回憶論文數量與質量
回憶,是件有意思的事。我上小學一年級的學校,其模樣仍在眼前,即使已消失了50多年。寫我的回憶,我盡可能用數字來描述,因為數字最具真實的力量。 1.一年8篇文摘 1985年《中國無機分析化學文摘》雜志年終《主題索引?作者索引》116頁,我的文
蔣國華:談SCI論文數量第一
20世紀60年代中期,科學計量學之父普賴斯(Derek John de Solla Price, 1922~1983)在為《科學》雜志撰寫的題為《科學論文的網絡》一文中,曾經預言:借助科學引文索引(SCI)這類數據庫并進一步作深入的引文分析探索,科學引文計量研究或許能催生一門新的分支學問,即科學地理
復旦教授開課點撥研究生論文-給已發表論文找茬
因為遲遲不能成功發表論文而畢不了業或延遲畢業,不少研究生都曾嘗到過這種尷尬的滋味。不過,記者從復旦大學獲悉,該校上海醫學院藥理研究中心主任馬蘭本學期開設了《科研論文的構思》一課,專門幫助研究生論文“過關”。?作為一名工作十分繁忙的科學家,馬蘭教授曾一度想放棄“開課”,不過,好多封來自學生的郵件很快打
受爭議轉基因論文再獲發表
一篇關于轉基因(GM)玉米與老鼠腫瘤生長的受爭議論文曾在2012年發表,并在2013年被撤回,如今這篇論文再次被不同的雜志發表。 首席作者Gilles-Eric Séralini在6月24日的媒體發布會上稱,4本其他雜志也提出發表該論文,但他和團隊選擇了SpringerOpen的《歐洲環境科學
《細胞》同期發表四篇中國論文
近日,最新一期的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細胞》雜志同時在線發表了4篇以中國科研機構為第一單位和通訊單位的研究論文。 這四篇論文分別來自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徐華強團隊,浙江大學免疫所曹雪濤院士團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房靜遠、陳縈晅、洪潔、陳豪燕與美國密歇根大學鄒偉平合作團隊,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
饒毅:中國論文數量充足而質量不足
英國《自然》雜志日前發布名為 《自然出版指數2011中國》的報告,稱大量數據表明中國在發表論文和科學研究兩方面很快將成為全球領導者。報告負責人預計,中國將在2014年依次超越英、德兩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最有影響力科技強國。 對此說法,科研界“名嘴”、北大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饒毅教授昨
北京科技報:追求論文數量是禍害
3月1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十六——科技發展成果豐碩。數據顯示,全國累計登記省部級以上重大科技成果17.9萬項,中國ZL部門累計受理境內ZL申請363.6萬件。2008年,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三種主要檢索工具——《科學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
中國“高影響力論文”排名公布-北京大學論文數量高達9330
“中國引文庫”基于中國知網收錄的期刊、會議、博碩士學位論文,對各類研究成果統計了被引頻次。“學術精要數據庫”收錄了他引頻次各學科前10%的精華論文。更對PCSI指數、他引頻次、下載頻次排名前1%的高影響力論文制作了精美的收錄證書。 全國本科院校獲得高影響力論文情況 根據“學術精要”最新數據,
委員聲音:應禁止期刊收費發表論文
“學術期刊‘商業化’,各式‘論文掮客’層出不窮。權學交易、錢學交易頻頻,該好好管制了。”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有學術期刊約9000種,年發表學術論文可達100萬篇。今年,全國政協委員馬光瑜的提案,就是對準學術期刊與學術亂象,建議建立期刊黑名單制,進行有效管理,并禁止期刊發表論文收取版面費。 建
《自然》發表驗證STAP細胞的研究論文
日本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小保方STAP細胞是2014年最著名的學術不端鬧劇,從2014年1月在《自然》發表兩篇論文,隨后被人指出論文存在偽造部分研究數據的嫌疑,被日本理化研究所調查證實存在學術不端,很快人們發現這一突破研究無法被重復而懷疑全面偽造,并被進一步調查,相關研究人員或者認為沒有錯誤,或者認
核心期刊發表論文的小技巧
以下為不同作者的經驗介紹,請那些投稿經驗不豐富的朋友耐心看完,希望對你發文章大有幫助 網友經驗談之(一):投稿中遇到的問題 我個人認為,現在的中文學報文章都不怎么好: 1、投稿周期長、關系稿多,還收很貴的版面費,不合算; 2、同樣影響的外文期刊,不收版面費; 3、要投中文稿件,英文摘要
2016年高校SCI論文發表排名!
近年來,中國科研學者發表SCI論文數量呈現出持續增長的趨勢,僅2016年SCI收錄的中國學者發表的論文共304054篇,其中2526篇被選作ESI高水平論文。 LetPub對2016年中國高校及科研機構發表SCI論文情況進行了初步統計,包括《2016年我國科研機構發表SCI論文數量排名》、《2
黃佐石教授Science發表重要論文
復雜的人類大腦皮層被稱為是“進化的最高成就”,而科學家們才剛開始了解大腦皮層的早期發育以及其中的神經回路。 冷泉港實驗室CSHL的著名華裔科學家黃佐石教授(Z. Josh Huang)領導研究團隊取得了神經科學的重大進展。他們在十一月二十二日的Science雜志上發表了一項研究,首次揭
浙農林大:本科生發表高水平論文可替代畢業論文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344.shtm眼下,正值大學畢業生忙著畢業論文開題、撰寫畢業論文的關鍵時期,絕大部分應屆畢業生都十分忙碌。但浙江農林大學大四學生何雨瑾卻十分專注,幾乎把所有的時間用于和導師討論最新的研究成果、下一步
《自然》:中國高質量論文數量持續上升
著名的英國學術期刊《自然》5月23日發布說,中國的高質量科研論文數量近年來上升勢頭強勁,目前位居全球第四。據該報告作者預計,到2014年,中國的這一排名有望超過英國和德國,僅次于美國。 這份報告當天以《自然》副刊的形式發布。《自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研學術期刊之一,是自然出版集團的旗
饒毅:論文可以看數量也可以看質量
歲末年初科學界的盤點不斷展開,去年年初曝光的井岡山大學論文造假事件屢被提及。 井岡山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講師鐘華和工學院講師劉濤為責任人,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晶體學報》的70篇論文存在造假現象,被一次性撤銷。這起中國SCI論文饑渴背景下的瘋狂案例曾令國際輿論嘩然。 實際上,即便在我國最
我國國際科研合作論文數量升至世界第三
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重塑世界經濟結構和競爭格局,中國的科研創新國際化趨勢如何?2015年,我國國際合作論文發文量達7.1萬篇,躍升為全球第三。國家科技評估中心等3日發布的《中國國際科研合作現狀報告》,依托文獻計量學方法,對我國科研國際合作進行了深入剖析,指出10多年間中國的國際科研合作發生了“質”
我國基礎科學研究論文數量翻番
與2007年~2011年相比,中國在2012年~2016年的SCI(科學引文索引)論文數量從62.2萬篇增加至124.5萬篇,排在美國之后,居世界第2位。日前,記者從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獲悉,近5年中國科研發展迅猛,國際公認的科研評價工具SCI引文數據庫見證了中國科研規模的成倍增長。 同期,中
朱大明:學術評價中論文的數量與質量
近年來,隨著對科研評價的日益重視和量化評價方法的普遍運用,學術論文數量和質量問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由于論文數量和質量作為可以量化的評價指標,大都與科研人員的職級晉升、學位申請、榮譽地位、獎金待遇等掛鉤,與論文發表相關的各種學術不端行為也較普遍地存在,致使以論文數量衡量學術績效的評價制度也飽受詬病
中國發表的材料學論文數量世界第一-但商業化前景如何
中國發表的材料科學論文比其它任何國家都多,但要獲得材料研究的經濟效益,中國還需要將科研成果投入到應用中。 圍繞先進材料發展新產業來維持經濟增長是中國的一項宏偉計劃。 在過去15年中,材料科學,尤其是納米材料等領域已經成為了政策制定者的關注重點。十多年來,中國一直是在材料科學領域發表論文最多的
Cell發表人類基因編輯評論文章
去年4月,來自中山大學的研究人員,用稱為CRISPR-Cas9的基因編輯系統,除去了人類胚胎中的一個突變基因。這項研究工作一經發布便引發了國內外科學界對于以可能遺傳給后代的方式來編輯人類基因組——相關倫理道德的廣泛爭論。12月份,來自世界各地的數百名科學家和倫理學家,聚集在美國華盛頓討論人類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