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性心臟病的基本介紹
高血壓長期控制不佳可引起心臟結構和功能的改變稱為高血壓性心臟病,包括:早期左室舒張功能減退、左室肥厚(LVH),逐步發展出現心肌收縮功能減退最終發生心力衰竭,有研究顯示70%的心力衰竭由高血壓所致;同時可能出現與之相關的冠心病,心房顫動等心臟合并癥。......閱讀全文
高血壓性心臟病的基本介紹
高血壓長期控制不佳可引起心臟結構和功能的改變稱為高血壓性心臟病,包括:早期左室舒張功能減退、左室肥厚(LVH),逐步發展出現心肌收縮功能減退最終發生心力衰竭,有研究顯示70%的心力衰竭由高血壓所致;同時可能出現與之相關的冠心病,心房顫動等心臟合并癥。
治療高血壓性心臟病的介紹
1.及早控制血壓 早期降壓達標是治療高血壓性心臟病的首要任務,應考慮SBP目標值140mmHg后發生冠心病的風險急劇升高。對于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壓患者,降壓目標值
關于高血壓性心臟病的預防介紹
1.本病是由血壓長期升高導致心臟后負荷過重所誘發的心臟損害。強調早期降壓達標能預防本病的發生、發展。 2.長期、正規的抗高血壓治療能改善肥大心臟的損害程度,甚至完全恢復正常形態。單純強調降壓、忽視心臟保護的治療方案是不全面和不科學的。
關于高血壓性心臟病的鑒別診斷介紹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特征為心室壁呈不對稱性肥厚,常侵及室間隔,心室內腔變小,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左心室舒張期順應性下降。根據左心室流出道有無梗阻分為梗阻性及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可能與遺傳等有關。臨床同樣表現為左心衰癥狀,查體可發現心尖搏動增強,心電圖有左室勞損表現,但心超檢
高血壓性心臟病的病理生理改變介紹
1.左室肥厚(LVH) LVH是一種心肌對血壓升高的代償性改變,心肌收縮力增強以維持足夠的心排量,但時間長可引起心肌細胞肥大,肌纖維增粗,退行性變,毛細血管相對密度下降等改變。早期出現心肌重塑現象,即向心性重塑,心肌細胞肥大,但數量并不增加,排列改變,膠原纖維增多,逐步膠原累積超過20%出現纖
糖尿病性心臟病控制高血壓的介紹
UKPDS(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項目)研究表明糖尿病伴高血壓者,收縮壓每下降10mmHg,并發癥可明顯減少,流行病學分析嚴格控制血壓所獲益處優于一般控制,但收縮壓與并發癥發生間無明確閾值,建議理想控制血壓為130/85mmHg以下。近期公布的美國預防、檢測、評估與治療高血壓全國聯合委員會第七次報
如何診斷高血壓性心臟病?
1.病史 有高血壓病史。 2.臨床表現 在心功能代償期僅有高血壓的一般癥狀;當心功能代償不全時,可出現左心衰竭的癥狀,輕者僅于勞累后出現呼吸困難,重者則出現端坐呼吸、心源性哮喘,甚至發生急性肺水腫;久病患者可發生右心衰竭最終導致全心衰竭。 3.體格檢查 發現心尖搏動增強呈抬舉性,心界向
關于高血壓性腎病的基本介紹
高血壓腎病(hypertensive renal disease),系原發性高血壓引起的良性小動脈腎硬化(又稱高血壓腎小動脈硬化)和惡性小動脈腎硬化,并伴有相應臨床表現的疾病。 高血壓腎病系原發性高血壓引起的良性小動脈腎硬化(又稱高血壓腎小動脈硬化)和惡性腎小動脈硬化并伴有相應臨床表現的高血壓
高血壓性腦出血的基本介紹
高血壓性腦出血是高血壓病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常發生于50~70歲,男性略多,冬春季易發。高血壓病常導致腦底的小動脈發生病理性變化,突出的表現是在這些小動脈的管壁上發生玻璃樣或纖維樣變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壞死,削弱了血管壁的強度,出現局限性的擴張,并可形成微小動脈瘤。因情緒激動、過度腦力與體力勞
概述高血壓性心臟病的檢查方式
1.心電圖 心電圖可正常,也可出現左心室肥厚及勞損。RV5+SV1>4.0mV(男),RV5+SV1> 3.5mV(女),R波占優勢的導聯中ST段可下移,或T波倒置,電軸左偏。 2.胸部X線片 主動脈除擴張外,主動脈延伸迂曲,主動脈弓上緣可達或超過胸鎖關節水平,主動脈結明顯向左突出,心腰顯
關于老年性高血壓的基本介紹
老年性高血壓是指年齡大于65歲,血壓值持續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過標準血壓診斷標準,即收縮壓≥140mmHg(18.6kPa)和(或)舒張壓≥90mmHg(12kPa)者。 收縮壓與舒張壓相差較大,以收縮壓升高為主,老年人各器官都呈退行性變化,尤其是心血管系統,動脈硬化明顯,幾乎成了無彈性的管道。
關于頑固性高血壓的基本介紹
頑固性高血壓是指15%~20%高血壓病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應用了足量且合理聯合的3種降壓藥物后,血壓仍然在目標水平之上,或至少需要4種降壓藥物才能使血壓達標。亦稱為難治性高血壓。
關于退行性瓣膜性心臟病的基本介紹
老年退行性瓣膜性心臟病又稱老年鈣化性心臟瓣膜病。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臟瓣膜結締組織發生退行性變、纖維化、鈣化,從而使瓣膜和其支架的功能異常。這是引起老年人心力衰竭和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基本介紹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冠狀動脈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而引起血管腔狹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導致的心臟病,常常被稱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圍可能更廣泛,還包括炎癥、栓塞等導致管腔狹窄或閉塞。世界衛生組織將冠心病分為5大類:無癥狀心肌缺血(隱匿性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缺血
簡述高血壓性心臟病的臨床表現
1.早期 早期表現一般不典型,病人可無明顯自覺癥狀或僅有輕度不適如頭痛、胸悶等,這些癥狀主要是高血壓的一般癥狀,無特殊性。 2.進展期 高血壓時由于動脈血管壓力過高,阻礙心臟泵出血液,心臟長期高負荷工作就出現了心肌肥厚和僵硬度增加,最終導致進入心臟的肺靜脈血受阻,形成肺淤血。心肌肥大時需氧
關于癥狀性高血壓的基本信息介紹
繼發性高血壓是病因明確的高血壓,當查出病因并有效去除或控制病因后,作為繼發癥狀的高血壓可被治愈或明顯緩解;繼發性高血壓在高血壓人群中占5%~10%;常見病因為腎實質性、腎血管性高血壓,內分泌性和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由于精神心理問題而引發的高血壓也時常可以見到。繼發性高血壓患者發生心血管病、腦卒
關于腎性高血壓的基本信息介紹
腎性高血壓主要是由于腎臟實質性病變和腎動脈病變引起的血壓升高,在癥狀性高血壓中稱為腎性高血壓。其發病機理與病理特點: 一是腎實質病的病理特點表現為腎小球玻璃樣變性、間質組織或結締組織增生、腎小管萎縮、腎細小動脈狹窄,造成了腎臟既有實質性損害,也有血液供應不足。 二是腎動脈壁的中層粘液性肌纖維增生
關于糖尿病性心臟病的基本介紹
糖尿病性心臟病是指糖尿病患者所并發或伴發的心臟病,其中包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糖尿病性心肌病、自主神經紊亂所致的心律及心功能失常,如有高血壓者還可包括高血壓心臟病。自從采用胰島素與抗生素治療以來,酮癥酸中毒與感染已不再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而約有70%~80%死于心血管并發癥或
關于糖尿病性心臟病的形成因素高血壓的介紹
高血壓和糖尿病是動脈硬化性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來自Framinghan的研究報告,兩個或兩個以上危險因素同時存在升高動脈硬化事件的危險性呈相乘而不是相加形式。無論收縮壓和舒張壓升高,均影響壽命平均動脈壓每增加10mmHg,心血管病的危險性就增加40%。臨床薈萃分析提示,若血壓從115/75mmH
關于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的基本介紹
所謂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顧名思義是指一個人的舒張壓不高,僅僅收縮壓超過正常范圍。1993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在輕度高血壓自理準則會議簡報中,重新規定了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標準為21.3kPa(160mmHg)以上,舒張壓12.0kPa(90mmHg)以下。如果收縮壓在18.7kPa~21.3kPa(
診斷小兒腎血管性高血壓的基本介紹
1.腎素瘤(球旁細胞病) 也有難治而嚴重的高血壓,血漿腎素活性升高,血醛固酮繼發性增多,尿醛固酮高及低血鉀,這些極似腎血管性高血壓。但其分腎靜脈腎素活性顯示一側明顯升高,腎動脈造影反復正常,雖然在腎內血管分布可能異常,如運行方向不正常,屈曲擴張的小動脈。B超、CT檢查可見占位性病變。 2.嗜鉻
關于兒童腎血管性高血壓的基本癥狀介紹
1.高血壓發生于年輕人的高血壓、老年人的突發性高血壓。常伴有劇烈的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視力模糊等癥狀,嚴重時可發生抽搐、甚至昏迷,一般降壓藥物治療無效。 2.腹部血管雜音有2/3的病人可在上腹部或背部聽到血管收縮期雜音或伴有輕度震顫。 3.可有間歇性跛行、腰痛、臀部放射痛等下肢供血不足的
老年人糖尿病性心臟病的基本介紹
老年糖尿病性心臟病(elderly diabetic cardiopathy,EDC)是糖尿病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也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糖尿病性心臟病應包括糖尿病所致的冠心病、糖尿病性心肌病和糖尿病性心臟自主神經病。
原發性高血壓的基本介紹
基于目前的醫學發展水平和檢查手段,能夠發現導致血壓升高的確切病因,稱之為繼發性高血壓;反之,不能發現導致血壓升高的確切病因,則稱為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人群中多數為原發性高血壓,但明確診斷原發性高血壓,需首先除外繼發性高血壓。目前認為,繼發性高血壓占高血壓人群的5%~10%,但隨著醫學發展水平和檢
關于兒童高血壓的基本介紹
兒童高血壓(Children of hypertension)診斷標準尚不統一,通常認為高于該年齡組血壓百分位數值,或高于平均值加二個標準差。 如新生兒大于12.0/8.0kPa(90/60mmHg),嬰幼兒大于13.3/8.0kPa(100/60mm Hg),學齡前兒童大于14.7/9.33
高血壓的基本內容介紹
高血壓(hypertension)是指以體循環動脈血壓(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為主要特征(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正常人的血壓隨內外環境變化在一定范圍內波動。在
高血壓性頭痛的治療介紹
治療根據病情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保持足夠睡眠,注意飲食調節,以低鹽、低動物脂肪為宜,對于精神緊張、頭痛失眠者可服用少量鎮靜劑或安定劑。降壓藥物的使用: ①長期給藥,宜選用降壓作用溫和、持久、副作用少、使用方便的口服降壓藥,如雙氫克尿噻、利血平等作為基礎降壓藥; ②聯合用藥,常用利尿藥和其他降
關于高血壓的基本分類介紹
臨床上高血壓可分為兩類: 1.原發性高血壓 是一種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而病因尚未明確的獨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壓患者的90%以上。 2.繼發性高血壓 又稱為癥狀性高血壓,在這類疾病中病因明確,高血壓僅是該種疾病的臨床表現之一,血壓可暫時性或持久性升高。
關于高血壓的基本信息介紹
高血壓(hypertension)是指以體循環動脈血壓(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為主要特征(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正常人的血壓隨內外環境變化在一定范圍內波動。在
關于H型高血壓的基本介紹
H型高血壓為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簡稱高血同(homocysteine,Hcy≥10umol/L)的原發性高血壓 [1]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李建平教授等在一項6城市(北京、上海、南京、沈陽、哈爾濱、西安)的研究數據顯示,中國成年高血壓患者中,H型高血壓約占75%(男性占91%,女性占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