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高血壓性心臟病的臨床表現
1.早期 早期表現一般不典型,病人可無明顯自覺癥狀或僅有輕度不適如頭痛、胸悶等,這些癥狀主要是高血壓的一般癥狀,無特殊性。 2.進展期 高血壓時由于動脈血管壓力過高,阻礙心臟泵出血液,心臟長期高負荷工作就出現了心肌肥厚和僵硬度增加,最終導致進入心臟的肺靜脈血受阻,形成肺淤血。心肌肥大時需氧量增加,血液供應相對不足,常導致心衰發作。舒張性心衰和收縮性心衰臨床表現相似,臨床不易鑒別。由高血壓引起的心衰的臨床特點如下: (1)由于左心室舒張/收縮功能異常,可導致肺淤血,主要表現為 ①勞力性呼吸困難;②平臥時出現氣急,坐起后即好轉;③活動量不大,但出現呼吸困難,嚴重時患者可在睡夢中驚醒;④嚴重時出現端坐呼吸、咳嗽,咳粉紅色泡沫狀痰。 (2)左心衰竭常可累及右心室功能下降,形成全心衰竭,主要表現為 ①頸靜脈明顯充盈;②右上腹疼痛,并有肝大;③雙下肢水腫,嚴重時可出現全身水腫;④少尿。......閱讀全文
簡述高血壓性心臟病的臨床表現
1.早期 早期表現一般不典型,病人可無明顯自覺癥狀或僅有輕度不適如頭痛、胸悶等,這些癥狀主要是高血壓的一般癥狀,無特殊性。 2.進展期 高血壓時由于動脈血管壓力過高,阻礙心臟泵出血液,心臟長期高負荷工作就出現了心肌肥厚和僵硬度增加,最終導致進入心臟的肺靜脈血受阻,形成肺淤血。心肌肥大時需氧
簡述高血壓性腎病的臨床表現
重度水腫:水腫常為首發癥狀,呈全身性明顯水腫,指壓有凹陷。嚴重患者可并有胸水、腹水,當胸水、腹水較多時可引起呼吸困難、臍疝或腹股溝疝。高度水腫常伴尿少、高血壓、輕度氮質血癥。 大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是腎病綜合征最主要的表現,尿蛋白定性多為++ ~ ++++,成人每日尿蛋白排泄≥3.5g/d,大
簡述高血壓性腦出血的臨床表現
高血壓性腦出血常在活動時、激動時、用力排便等時刻發病,起病急驟,往往在數分鐘或數小時內病情發展到高峰。臨床表現視出血部位、出血量、全身情況等因素而不同。一般發病為突然出現劇烈頭痛,惡心、嘔吐,并且多伴有躁動、嗜睡或昏迷。血腫對側出現偏癱、瞳孔的變化,早期兩側瞳孔縮小,當血腫擴大,腦水腫加重,遂出
簡述肺源性心臟病的臨床表現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是由于慢性支氣管、肺、胸廓或肺動脈血管慢性病變所致的肺循環阻力增加、肺動脈高壓、進而使右心肥厚、擴大,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臟病。急性肺源性心臟病主要是由肺動脈主干或其主要分支突然栓塞,肺循環大部受阻,以致肺動脈壓急劇增高、急性右心室擴張和右心室功能衰竭的心臟病。按其功能的代償
如何診斷高血壓性心臟病?
1.病史 有高血壓病史。 2.臨床表現 在心功能代償期僅有高血壓的一般癥狀;當心功能代償不全時,可出現左心衰竭的癥狀,輕者僅于勞累后出現呼吸困難,重者則出現端坐呼吸、心源性哮喘,甚至發生急性肺水腫;久病患者可發生右心衰竭最終導致全心衰竭。 3.體格檢查 發現心尖搏動增強呈抬舉性,心界向
高血壓性心臟病的基本介紹
高血壓長期控制不佳可引起心臟結構和功能的改變稱為高血壓性心臟病,包括:早期左室舒張功能減退、左室肥厚(LVH),逐步發展出現心肌收縮功能減退最終發生心力衰竭,有研究顯示70%的心力衰竭由高血壓所致;同時可能出現與之相關的冠心病,心房顫動等心臟合并癥。
治療高血壓性心臟病的介紹
1.及早控制血壓 早期降壓達標是治療高血壓性心臟病的首要任務,應考慮SBP目標值140mmHg后發生冠心病的風險急劇升高。對于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壓患者,降壓目標值
簡述急性風濕性心臟病的臨床表現
1.發病前1-3周,約半數病人先有咽峽炎或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史; 2.發熱、多汗、乏力、輕度貧血和心悸、氣促等; 3.心動過速往往與體溫不相稱,心臟增大,心尖搏動減弱,第一心音低鈍,可出現病理性第三心音和第三心音奔馬律,心臟雜音,可出現心包摩擦音和心包積液。
簡述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臨床表現
1.癥狀 (1)典型胸痛 因體力活動、情緒激動等誘發,突感心前區疼痛,多為發作性絞痛或壓榨痛,也可為憋悶感。疼痛從胸骨后或心前區開始,向上放射至左肩、臂,甚至小指和無名指,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緩解。胸痛放散的部位也可涉及頸部、下頜、牙齒、腹部等。胸痛也可出現在安靜狀態下或夜間,由冠脈痙攣所致,
概述高血壓性心臟病的檢查方式
1.心電圖 心電圖可正常,也可出現左心室肥厚及勞損。RV5+SV1>4.0mV(男),RV5+SV1> 3.5mV(女),R波占優勢的導聯中ST段可下移,或T波倒置,電軸左偏。 2.胸部X線片 主動脈除擴張外,主動脈延伸迂曲,主動脈弓上緣可達或超過胸鎖關節水平,主動脈結明顯向左突出,心腰顯
關于高血壓性心臟病的預防介紹
1.本病是由血壓長期升高導致心臟后負荷過重所誘發的心臟損害。強調早期降壓達標能預防本病的發生、發展。 2.長期、正規的抗高血壓治療能改善肥大心臟的損害程度,甚至完全恢復正常形態。單純強調降壓、忽視心臟保護的治療方案是不全面和不科學的。
簡述小兒高血壓的臨床表現
兒童原發性高血壓多見于青少年,多為輕度高血壓,常無明顯癥狀,僅于體檢或運動員篩查時發現,常伴有中、輕度肥胖。繼發性高血壓的血壓升高可從輕度到重度。一般無癥狀,臨床表現為原發病的癥狀和體征,如慢性腎炎小兒常因生長發育遲緩來診。 當血壓升高顯著時,或呈持久的和(或)急進型高血壓時,可有頭暈、頭痛、
簡述小兒高血壓的臨床表現
兒童原發性高血壓多見于青少年,多為輕度高血壓,常無明顯癥狀,僅于體檢或運動員篩查時發現,常伴有中、輕度肥胖。繼發性高血壓的血壓升高可從輕度到重度。一般無癥狀,臨床表現為原發病的癥狀和體征,如慢性腎炎小兒常因生長發育遲緩來診。 當血壓升高顯著時,或呈持久的和(或)急進型高血壓時,可有頭暈、頭痛、
簡述惡性高血壓的臨床表現
多見于中青年人,血壓突然顯著升高,收縮壓,舒張壓均增高,常持續在26.6/17.3kPa(200/130mmHg)以上,病情進展迅速,可發生劇烈頭痛,往往伴有惡心,嘔吐,頭暈,耳鳴等,視力迅速減退,眼底出血,滲出或視盤水腫,腎功能急劇減退,持續性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氮質血癥或尿毒癥,可在短期內
高血壓性心臟病的病理生理改變介紹
1.左室肥厚(LVH) LVH是一種心肌對血壓升高的代償性改變,心肌收縮力增強以維持足夠的心排量,但時間長可引起心肌細胞肥大,肌纖維增粗,退行性變,毛細血管相對密度下降等改變。早期出現心肌重塑現象,即向心性重塑,心肌細胞肥大,但數量并不增加,排列改變,膠原纖維增多,逐步膠原累積超過20%出現纖
關于高血壓性心臟病的鑒別診斷介紹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特征為心室壁呈不對稱性肥厚,常侵及室間隔,心室內腔變小,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左心室舒張期順應性下降。根據左心室流出道有無梗阻分為梗阻性及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可能與遺傳等有關。臨床同樣表現為左心衰癥狀,查體可發現心尖搏動增強,心電圖有左室勞損表現,但心超檢
簡述高原心臟病的臨床表現
在平原地區無心血管及呼吸系統慢性病,移居高原后逐漸或突然出現心慌氣促、胸悶乏力、頭痛頭暈等癥狀。 高原心臟病的癥狀特點為:勞力性呼吸困難、心悸、胸悶、頭昏、疲乏等癥狀,有時咳嗽,少數咳血,聲音嘶啞,最終發生右心衰竭,有學者亦報告患者時有頭痛、頭脹、興奮、失眠或嗜睡、昏睡等癥狀。 急性
高血壓性腎病的臨床表現
重度水腫:水腫常為首發癥狀,呈全身性明顯水腫,指壓有凹陷。嚴重患者可并有胸水、腹水,當胸水、腹水較多時可引起 呼吸困難、 臍疝或腹股溝疝。高度水腫常伴尿少、高血壓、輕度氮質血癥。 大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是腎病綜合征最主要的表現, 尿蛋白定性多為++ ~ ++++,成人每日尿蛋白排泄≥3.5g/
簡述腎性高血壓的治療
腎血管性高血壓的治療:腎血管性高血壓的治療,以外科手術為主,包括腎切除、腎血管重建,自體腎臟移植,以及近年進展較快的經皮腔內腎動脈成形術(PTRA)、腎動脈支架成形術(金屬內支架)等介入治療。藥物治療并非腎血管性高血壓的首選方法,僅對不適宜或拒絕接受上述治療者,才采用降壓藥物治療。藥物首選的是鈣
糖尿病性心臟病控制高血壓的介紹
UKPDS(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項目)研究表明糖尿病伴高血壓者,收縮壓每下降10mmHg,并發癥可明顯減少,流行病學分析嚴格控制血壓所獲益處優于一般控制,但收縮壓與并發癥發生間無明確閾值,建議理想控制血壓為130/85mmHg以下。近期公布的美國預防、檢測、評估與治療高血壓全國聯合委員會第七次報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的簡介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以往無心臟病病史及體征,突然發生以左心衰竭為主的全心衰竭,稱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性心臟病,系因冠狀動脈痙攣、心肌缺血、周圍小動脈阻力增加、水鈉潴留及血黏度增加等因素加重心臟負擔而誘發急性心力衰竭。合并中、重度貧血時,更易發生心肌受累。這種心臟病在發生心力衰竭之前,常有干咳,夜
簡述妊娠合并心臟病的臨床表現
妊娠合并心臟病心衰的早期表現為:輕微活動即有心慌、胸悶、氣短,脈搏在110次/分以上,呼吸在24次/分以上及肺底部可聽到少量持續性濕啰音等;較嚴重時表現為:咳嗽、咯血及粉紅色泡沫樣痰(其內可找到心衰細胞)、唇面發紺、頸靜脈怒張、下肢明顯浮腫、靜臥休息時呼吸脈搏仍快、肺底部有持續性濕啰音及肝脾腫大
概述癥狀性高血壓的臨床表現
1.腎性 (1)腎實質性高血壓 腎臟病變的發生常先于高血壓或與其同時出現;血壓水平較高且較難控制、易進展為惡性高血壓;蛋白尿/血尿發生早、程度重、腎臟功能受損明顯。 (2)腎動脈狹窄 ①惡性或頑固性高血壓;②原來控制良好的高血壓失去控制;③高血壓并有腹部血管雜音;④高血壓合并血管閉塞證據(冠
簡述急進性惡性高血壓的臨床表現
一、急進性惡性高血壓的臨床表現: 多見于中青年人。血壓突然顯著升高,收縮壓舒張壓均增高常持續在26.6/17.3kPa(200/130mmHg)以上。病情進展迅速,可發生劇烈頭痛,往往伴有惡心、嘔吐頭暈、耳鳴等。視力迅速減退眼底出血滲出或視盤水腫。腎功能急劇減退,持續性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氮質
簡述老年高血壓危象的臨床表現
1、老年高血壓危象— 高血壓急癥 指高血壓伴有急性進行性靶器官病變,舒張壓常≥130mmHg,需要立即降壓治療以阻止或減少靶器官損害,主要包括:①高血壓腦病。②急進性/惡性高血壓伴有心,腦,腎,眼底的損害。③高血壓合并顱內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④高血壓合并急性腎衰竭。⑤高血壓合并急性左心衰/肺
簡述高血壓靶器官損害的臨床表現
除動脈血壓持續升高以外,不同靶器官損傷會有不同的臨床表現。 1.心臟損害 可表現為左心室肥厚、左心室收縮和舒張功能異常、慢性心力衰竭、心絞痛、心肌梗死等。 2.腦損害 可表現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出血、高血壓腦病、認知功能降低、癡呆、視力喪失等。 3.腎損害 可出現微量白蛋白尿和蛋白
簡述腎性高血壓的臨床癥狀
1.體征:約半數可在上腹部、患側腰背部或肋緣下,聽到一連續的血管收縮期雜音,或伴輕度震顫。 2.癥狀:30歲前或50歲后,長期高血壓突然加劇或高血壓突然出現,病程短、進展快,舒張期血壓增高尤為明顯,伴腰背或肋腹部疼痛,藥物治療無效。 3.特殊檢查下述情況可單獨或合并出現: a.腎血管造影,
肺源性心臟病的臨床表現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是由于慢性支氣管、肺、胸廓或肺動脈血管慢性病變所致的肺循環阻力增加、肺動脈高壓、進而使右心肥厚、擴大,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臟病。急性肺源性心臟病主要是由肺動脈主干或其主要分支突然栓塞,肺循環大部受阻,以致肺動脈壓急劇增高、急性右心室擴張和右心室功能衰竭的心臟病。按其功能的代償
風濕性心臟病的臨床表現
由于心臟瓣膜的病變,使得心臟在運送血液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如瓣膜狹窄,使得血流阻力加大,為了射出足夠的血液,心臟則更加費力地舒張和收縮,這樣使心臟工作強度加大,效率降低,心臟易疲勞,久而久之造成心臟肥大。如二尖瓣狹窄到一定程度時由于左心房壓力的增高,導致肺靜脈和肺毛細血管壓力增高,形成肺淤血,肺淤
風濕性心臟病的臨床表現
由于心臟瓣膜的病變,使得心臟在運送血液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如瓣膜狹窄,使得血流阻力加大,為了射出足夠的血液,心臟則更加費力地舒張和收縮,這樣使心臟工作強度加大,效率降低,心臟易疲勞,久而久之造成心臟肥大。如二尖瓣狹窄到一定程度時由于左心房壓力的增高,導致肺靜脈和肺毛細血管壓力增高,形成肺淤血,肺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