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王黎明今日證實,經過數月的談判,蒙牛乳業已在17日與雅士利簽訂收購協議,將在今日正式公告。 上述消息是王黎明今日在參加由乳制品工業協會承辦的關于奶粉行業的會議間隙向網易財經證實的。 蒙牛乳業收購雅士利的傳聞最早在13日傳出,當天蒙牛如何和雅士利國際的股票在港交所雙雙停牌,市場傳出雙方正在洽談收購事宜。 網易財經15日從權威人士處獲得確證消息,蒙牛乳業將收購雅士利國際51%的股權,按照停盤前收盤價3.33港元/股總市值118億港元計算,不考慮溢價因素,交易規模將達到60億港元左右。交易完成后,蒙牛將成為雅士利國際的最大股東。 在此之前的5月31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提出按照藥品管理辦法監管嬰幼兒奶粉質量。隨后,工信部在其官網發布《提高乳粉質量水平 提振社會消費信心行動方案》,宣布在3個月(6月1日至8月31日)內對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質量進行安全專項檢查。 網易財經了解到......閱讀全文
中國乳業圈內的人士正隱約感覺到,繼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行業正在醞釀新一輪的產業重組。 2013年6月,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農業部、商務部、衛生計生委、海關總署、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等9個部委在京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年,在政府有關部門的領導下,在行業全體員工的努力下,原料基地建設、企業管理升級、產品質量安全有了顯著進步,消費者信心、乳制品市場得到了恢復,乳制品生產、銷售取得了較好成績。我國乳制品行業終于走出了低谷,進入新的良性發展時期。 一、行業發展形勢及概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快報數據
過去的一年,乳品行業歷經質疑和坎坷,隨著監管的政策的密集出臺,行業企業開始多方面探索自身的出路。就在本月6日,雅士利國際控股及蒙牛乳業發布聯合公告,宣布雅士利將雅士利(鄭州)營養品有限公司的100%股權以3.77億元的價格,出售給蒙牛投資與 WhiteWaveFoodsCompany(以下簡
“到2015年底,爭取形成10家左右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的大型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集團,前10家國產品牌企業的行業集中度達到65%。”這是去年6月工信部牽頭發布的《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重組方案》)中提出的目標。 工信部這么做的原因是,嬰幼兒配方乳粉是個特殊行業
一則題為《內地嬰兒奶粉含反式脂肪》的報道,再次讓國人的神經緊繃,也引發了一輪輿論論戰。 針對香港某媒體7月8日的這篇報道,新華網駁斥道:“反式脂肪廣泛存在于各類食物當中,追求零攝入不現實也沒必要。” 新華網的文章更指:“值得注意的是該文發布時機,發改委7月2日剛剛啟動針對五大外資奶粉
一則題為《內地嬰兒奶粉含反式脂肪》的報道,再次讓國人的神經緊繃,也引發了一輪輿論論戰。 針對香港某媒體7月8日的這篇報道,新華網駁斥道:“反式脂肪廣泛存在于各類食物當中,追求零攝入不現實也沒必要。” 新華網的文章更指:“值得注意的是該文發布時機,發改委7月2日剛剛啟動針對五大外資奶粉
在這場被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譽為“經歷過的最嚴格的考試”中,未通過審查、申請延期和注銷的企業為51家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食藥總局)公布了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的換證審查結果,這令51家企業暫時無緣嬰幼兒乳粉生產了。 記者調查發現,并非如現有媒體報道所言,51家“
國務院最新發布的《2016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指出,今年突出重點整治的問題包括規范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等的注冊管理,繼續加強對嬰幼兒配方乳粉和嬰幼兒輔助食品、乳制品等重點產品的監管。同時,“對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開展全面檢查。” 工信部、發改委等制定的《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行
伊利股份 蒙牛乳業 盡管“奶粉國家隊”的說法被工業和信息化部否認,但扶持“乳粉企業兼并重組”的名單,卻已接近完成。日前,從消息人士處獲悉,首批將獲得國家扶持的企業名單已經出爐,伊利、蒙牛、飛鶴、完達山和高原之寶有望入圍。入圍企業有望獲得中央財政專項基金、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貸款、省級
我國乳業新一輪大洗牌可能將在下月開始。昨天,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官員向媒體透露,乳業兼并重組細則(以下簡稱“細則”)已制定完成,細則包括財政、稅收、金融等政策,扶持建設大型乳企也將是政策重點。據悉,這是繼此前國務院發布的《關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進一步的細化落實的文件。業內人士認為,該細則實施
在讀完質量安全承諾書后,晨冠乳業的董事長涂醉桃揮了揮拳頭,像是在慶祝自家企業入選國家主推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名單,也像是在展示國產奶粉企業占領國內市場的信心。 1月22日,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公布了第二批國家主推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名單,與晨冠乳業一同進入名單的還有三元、貝因美、銀橋、輝山和百躍
消息稱五年后僅留五十家奶粉企業 六成同行將“出局” 昨日,本報記者從一位熟悉情況的消息人士處獲悉,備受業內關注的乳業兼并重組細則已經初露端倪。根據規劃,我國將可能在2018年只保留50家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企業,以“嚴管”奶粉質量安全并大舉提高產業集中度。考慮到目前我國同類的企業多達128家
新標準出臺過程令人費解,關鍵指標的顯著降低讓人驚訝,而非止一處的標準模糊或硬傷,令人擔憂其是否堪當整飭乳業的重任 來自商務部、衛生部等中央部委的數十名官員共商食品安全議題。一名聽眾當場質問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食品安全監管司司長徐景和:“食品安全監管到底誰說了算?究竟能不能管好?管不好應該如何
11月11日,據路透社報道,蒙牛乳業以3.5港元出售4.7億股雅士利股份,淡馬錫和厚樸基金和其他三個私人投資公司認購,涉資達16.5億港元,雅士利今日復牌股價大漲,截至14:00,雅士利國際漲近13%。 多家基金購買了蒙牛國際出售的雅士利股份,其中包括新加坡淡馬錫公司及厚樸投資管理公司。出
多家乳品及飲料企業已接到通知,于10月17日在京參加有關三鹿資產競購的內部會議,河北國資委及石家莊市政府也將派人列席 【《財經網》專稿/記者 王姍姍 陳茜】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稱工信部)近日已向國內多家乳制品及飲料企業發出通知,于2008年10月17日在北京
中國乳制品協會(下稱“乳協”)將舉辦第二批國產嬰幼兒配方粉新品發布會的消息再次攪動了輿論關于國家扶持乳粉企業名單的想象。 去年9月乳協牽頭舉辦“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新品發布會”,助伊利、蒙牛雅士利、完達山、飛鶴、明一、高原之寶6家國產乳制品企業推廣新品并由此產生了國家扶持企業名單一說,1月2
近些年來,食品安全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首。食品安全,不僅關系千家萬戶,而且關乎國計民生。如何切實履行食品安全的措施,才能提供健康有保障的食品,做到食品安全零風險。對此,筆者近日走訪了國內知名乳企雅士利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聆聽其在食品安全領域所作出的努力和經驗。 建立
新華社發 日前,伊利股份發公告稱,將通過在香港的全資子公司伊利國際發展有限公司投資輝山乳業,成為輝山乳業的投資者,投資金額5000萬美元(約3.1億元人民幣)。耐人尋味的是,在輝山乳業的基礎投資者中,同時還有蒙牛的大股東中糧集團旗下私募基金。輝山乳業是東北液態奶市場的領先品牌
隨著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對合生元等多個洋奶粉品牌展開反壟斷調查,控制洋奶粉擴張進度和銷售價格,乳業整頓呈現愈演愈烈之勢。對此,業內人士指出,近幾年配方奶粉價格漲幅較大且國內外價格的反差引發社會輿論的壓力,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政府對配方奶粉市場整頓的決心和進度。 自2008年三聚氰胺
中國乳殤·現場調查 編者按 三鹿“結石奶”事件如平地一聲驚雷,讓我們對一家擁有超過50年歷史并且是市場領先者的知名企業的天然信任感被震得支離破碎,讓一個與大家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直接影響我們的孩子健康和未來的行業,竟變得面目可疑。更令人痛心的是,那些我們本應完全信賴的監管部門官員,關鍵時刻往往
三鹿新任董事長致歉并通報善后措施 新華網 9月18日上午,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任董事長、總經理張振嶺在河北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代表三鹿集團向社會各界道歉并致歉臺灣地區消費者。中新社發 田張夢 攝 新華網石家莊9月18日電 (記者 曲瀾娟 董智永)在18日上午召開的河北省政府新聞發布會
近日,蒙牛、光明、三元等乳企陸續發布2013年業績報告,在我國乳業大調整的背景下,蒙牛、光明、伊利去年凈利潤增幅均超過20%,而另一乳企三元業績相對慘淡,去年凈利潤虧損2.27億元。 消費升級使高端乳制品快速放量 蒙牛、光明、伊利三家乳企巨頭業績搶眼。其中,蒙牛營業收入達人民幣433
工信部18日將召集上百家奶粉企業開會貫徹“雙提” 業內人士透露: 昨日獲悉,國內上百家奶粉企業將在18日參加由工信部組織的會議,以貫徹早前發布的《提高乳粉質量水平、提振社會消費信心行動方案》(即業內稱的“雙提”)。有業內人士指出,奶粉國內貼牌加工行為或不被允許。而另一方面,兼并重組大幕也將
昨日有媒體援引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官員透露消息稱,促進乳業兼并重組方案細則已經制定完成,本周內將上報國務院,待批準后預計8月公布,大型乳業企業將獲重點扶持。對此,多位農業及乳業專家對上證報記者表示,乳業規模與乳品質量沒有必然聯系,政府應重監管輕規模,出臺嚴格的行業法規和標準,企業規模大小,一律平等
連續兩次的未能入選乳協奶粉推薦名單,讓光明這個自視身價頗高的企業難以“自抑”。繼去年9月、今年1月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先后曾牽頭舉辦的“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新品發布會”后,中乳協今日在北京再次發布第三批“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新品發布會”。在此次發布會上,光明旗下嬰幼兒配方乳粉“光明優幼”終于如愿入選。
9月28日,6家國產乳品企業在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的組織下,向社會發布了嬰幼兒乳粉新品。工信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宏任表示,國家將加快推動實施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企業兼并重組。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宋昆岡、工信部消費品司副巡視員高伏就近期輿論熱炒的“奶粉國家隊”進行了回應,稱從來沒有所謂的“國
傳國家預備千億元用于支持兼并;業內人士透露稅收將有優惠 新快報訊 記者邱春燕 報道 昨日,新快報記者在國務院官方網站搜索到,乳業兼并重組方案細則本周已上報國務院,待批準后預計8月公布。據悉,細則包括財政、稅收、金融等政策,扶持建設大型乳企將是政策重點。 “贏家只可能是現有大型乳企
自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國奶粉市場進入列強并起的戰國時代,不過卻仍缺少“超級企業”。第一財經記者日前從首屆嬰幼兒配方奶粉創新發展論壇獲悉,目前國內奶粉行業分散度較高,國內前五大奶粉品牌的行業集中度只有22%,前十家行業集中度不過68%,距離工信部目標的80%尚遠。業內看來,由于中國奶粉市場相對分散,
今天,是中國乳制品行業“三聚氰胺”事件一周年。一年前的今天,早報率先披露了三鹿奶粉事件,進而引發了中國食品安全行業大地震,此后,免檢制度被廢除,食品安全法也相繼作出修改。一周年前夕,早報記者再次踏訪當年的漩渦中心,聚焦結石寶寶、奶農、乳制品行業以及關系到千家萬戶的中國食品安全制度。這是記者在
洋奶粉新規所展示的41家企業名單倏然出現在人們的面前,之前沒有一絲預兆。 4月30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布首批通過進口乳品境外生產企業注冊的進口嬰幼兒配方乳品境外生產企業名單,共計41家。 5月1日的公告中稱:注冊審核工作還在進展中,符合注冊要求的企業將陸續增補進名單中,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