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的前教師布倫達·格雷被確診患有2型糖尿病。 從那時起,她開始學會管理好自己的疾病,按時服藥,密切關注自身的血糖水平。但在去年9月,格雷被告知患有皮膚癌,同時她的糖尿病可能失控。 對于這個噩耗,格雷沒有被嚇倒,她開始積極治療,包括采取放射療法。大約兩個月前,由于放射療法致使她食欲不振,格雷出現了危險的低血糖水平,她女兒不得不盡快把她送到醫院。 疾病關聯性 在美國,癌癥和糖尿病是兩個主要殺手。這兩種疾病都可以導致患者死亡。最近,研究人員發現,這兩種疾病有一定的關聯性。據估計,多達1/5的癌癥患者還伴有糖尿病。 美國癌癥協會和美國糖尿病協會在最近一份聯合報告中指出,2型糖尿病的患者會加大其肝臟、胰腺、結腸和膀胱發展為癌癥的風險。去年,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也發布了一份類似的報告,糖尿病患者具有更高比例的癌癥患病率,死于癌癥的風險也在不斷升高。 專家表示,從臨床數據就......閱讀全文
近年來臨床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患癌癥的比率已明顯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而治療糖尿病的藥物二甲雙胍也在降低癌癥風險上展現出優良成效。在糖尿病和癌癥這兩種疾病之間,是否存在著某種仍未被科學研究發現的聯系?為何防治糖尿病的藥物二甲雙胍也能夠在預防癌癥的舞臺上大顯身手? 最近,來自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
近年來臨床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患癌癥的比率已明顯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而治療糖尿病的藥物二甲雙胍也在降低癌癥風險上展現出優良成效。在糖尿病和癌癥這兩種疾病之間,是否存在著某種仍未被科學研究發現的聯系?為何防治糖尿病的藥物二甲雙胍也能夠在預防癌癥的舞臺上大顯身手? 最近,來自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
11月8日下午,騰訊2014 WE大會在京舉行。12位科技精英從全球各地匯聚到一起,圍繞“Nothing but the Future”這個主題,從各自領域出發,描繪了一幅幅關于人類未來生活的藍圖。 產品是什么樣子?能感知腦電波,自動推送精準服務。 交互是怎樣?空氣交互,無需各種平板、眼鏡.
公元前300多年,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揚言:“所有疾病始于腸道”。 兩千多年后,醫學工作者們發表了眾多研究成果,他的觀點正在一點一點地被證實。當我們談到許多慢性疾病的發病機制時(比如慢性腸炎、糖尿病,甚至阿爾茨海默癥、衰老、肥胖癥、藥物療效等),我們逐漸意識到,腸道微生物幾乎是繞不開
近30年來,肥胖呈全球化的流行趨勢。全球約有14.6億成人超重,其中2.05億男性和2.97億女性肥胖,目前肥胖癥與吸煙、飲酒并列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三大危險因素。然而面對肥胖我們有些人認為這只是身材問題,而不在意外貌,就可以放任自己。 如果你認為美觀這一減肥理由不能給到很大的觸動,那么今天我
近30年來,肥胖呈全球化的流行趨勢。全球約有14.6億成人超重,其中2.05億男性和2.97億女性肥胖,目前肥胖癥與吸煙、飲酒并列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三大危險因素。然而面對肥胖我們有些人認為這只是身材問題,而不在意外貌,就可以放任自己。 如果你認為美觀這一減肥理由不能給到很大的觸動,那么今天我
新浪科技訊 據《福布斯》雜志8日報道,人們常說,一個人這所以會死,只是因為他不知道如何活得更長久一些。可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科學家們發現了越來越多的長壽的秘密,現代人的壽命已經大大延長,而且人類的仍然有可觀的延長空間,如果你按照下面的竅門安排自己的生活,成為一名老壽星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T細胞作為免疫系統中的重要組分和效應細胞,在抵抗細菌病毒等外來病原體和殺傷癌細胞等方面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因此本文為大家帶來近期關于T細胞的最新研究進展,與大家一些學習進步! 【1】Nat Immunol:在慢性病毒感染期間,殺傷性T細胞引發惡病質產生 DOI:10.1038/s415
睡眼惺忪的清晨或是緊張忙碌的工作中,你是否會來一杯香濃醇厚的咖啡提提神呢? 咖啡是一種將咖啡豆烘培制作出來的含咖啡因的飲料,現今社會,咖啡與可樂,茶同基本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近些年來,科學家們進行了很多研究來揭示咖啡和人類機體疾病的關聯,其中不乏有研究者將咖啡與癌癥之間的關聯作為重點
在過去的20年中,二甲雙胍已成為2型糖尿病治療的中流砥柱,目前該藥物已成為世界范圍內治療糖尿病的首選藥物。二甲雙胍自1995起在美國上市,是一種對臨床醫生和病人都有吸引力的治療方法。而且研究結果發現,這種藥物是安全有效的。近年來科學家們通過深入研究發現神藥二甲雙胍或許還有很多其它作用,比如降低癌
6月24日,《人民日報》刊文《揭開PX項目的神秘面紗》,其中提及PX項目與人們日常喝的咖啡同屬“可能致癌物”,依據是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認定的四級五類致癌物明細中,1991年赫然出現“咖啡”的名字,與很多人“深惡痛絕的”PX同屬2B類致癌物。 4月23日,有媒體報道稱,英國食物標準
【1】大力水手:吃菠菜真的可以讓肌肉變得更強壯! 你還記得小時候看的一部動畫片里的主人公--大力水手波比嗎?每到危急關頭,只要吃下菠菜,波比就能變得力大無窮,把大壞蛋布魯托打得逃之夭夭。 近來有研究發現菠菜真的可以讓你變得更強壯,但這種效果并非由菠菜中的鐵元素導致,綠葉中含有高濃度硝酸鹽才是
長期以來,我們都知道,飲食的攝入與機體健康密切相關,攝入過多不恰當的食物會誘發體重增加,引起肥胖,比如一些高能量低營養的食物,包括快餐等,這些食物通常都富含大量的飽和脂肪酸、精致碳水化合物、糖類和鈉類,其能夠增加個體患糖尿病、心臟病以及某些癌癥的風險。 近年來,科學家對飲食與健康之間的關聯進行
細胞免疫療法是癌癥治療的最新領域,在其中誕生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以及CAR-T療法都在癌癥治療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通過采集外周血中的免疫細胞進行分離體外培養,再進行基因工程修飾之后再回輸到體內的過繼性細胞免疫療法在血液瘤方面的治療效果顯著。 2016年,以CAR-T免疫細胞治療為代表的細
近年來,隨著科學家們研究的深入,他們慢慢發現人類機體多種疾病的發生都與機體炎癥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于是很多研究者就重點對炎癥和某一疾病的發生進行了大量研究,當然他們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比如來自匹茲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就通過研究深入解讀了癌癥、老化及機體炎癥發生三者之間的分子機制和關聯。 本文中
一直以來,科學家們都非常提倡母乳喂養,他們認為這不光有益于后代健康,而且對于目前本身而言也非常重要,有研究人員表示,與有母乳喂養女性相比,沒有母乳喂養的女性高血壓患病風險增加1.18倍,糖尿病患病風險增加1.30倍。目前,母乳喂養在中國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而且很多城市,如北京、青島和福州等地
人為什么會變老?對于人類來說,如何才能長生不老真的是一個令人著迷的問題。但是至今為止都沒有一個讓人滿意的答案。衰老一直是生命過程中的核心環節,也是影響整個人類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問題。目前世界各國均面臨著嚴重的人口老齡化,數據顯示到2050年約三分之一的中國人口年齡將超過60歲。因此,深入了解衰老
個體化醫療正越來越受到臨床醫學界的重視,而生物標志物是實施個體化醫療的基礎。生物標志物(Biomarker)是近年來隨著免疫學、分子生物學和基因組學技術的發展而提出的一類與細胞生長、增殖、疾病發生等有關的標志物;能反映正常生理過程或病理過程或對治療干預的藥物反應,在早期診斷、疾病預防、藥物靶點確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的研究團隊通過上海醫聯數據庫對40萬多例患者數據的分析發現,2型糖尿病可能增加十多種癌癥風險,在男性中與11種癌癥風險升高有關,在女性中則與13種癌癥風險升高有關。由此可見,糖尿病的防治急不可耐! 目前,臨床治療原則是“五駕馬車”—飲食、藥物、運動、健康教育
近年來,隨著科學家們研究的不斷深入,曾經在研究中被他們所忽視的腸道菌群(腸道微生物)被再次重視起來,多項研究中研究者發現腸道菌群和很多疾病的發生都有關聯,比如風濕病、機體衰老、炎癥甚至癌癥等;當然了腸道菌群也是研究人員治療多種人類疾病的關鍵靶點,科學家們往往會利用機體腸道菌群來治療諸如肥胖、糖尿
提到心情與身體尤其是疾病的關系,人們首先會想到心身疾病,醫學上認為,這些疾病與心理社會因素密切相關。但在過去,非精神科醫生很少關注這些患者的心理因素,因此患者往往接受的是軀體治療,并不重視情緒管理。如今,醫生普遍開始關注患者的心理建設,認為這對疾病預防和疾病治療都大有裨益。 不過,近來,由英國
維生素D是獨一無二的,它的作用與荷爾蒙影響細胞功能和基因表達緊密結合。我們現在知道,維生素D的受體遍布全身,包括大腦,在那里維生素D會刺激提升情緒的神經激素——血清素的合成。此外,在過去的許多年里,研究人員發現大量的證據確定維生素D能夠保護身體對抗相當多種疾病的進程。&n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HIV通過
一項新研究發現,與不喝咖啡的結腸癌患者相比,大量飲用咖啡的患者癌癥復發或死亡的風險較低,而且從每天飲用咖啡兩到三杯開始這種效益就十分顯著。每天至少飲用四杯含咖啡因咖啡的患者的癌癥復發或死亡率只有不喝咖啡者的一半。 不過,研究人員警告說,癌癥患者不應因此就開始點超大杯的咖啡。該研究是對此類發現
在睡眼惺忪的清晨或是緊張忙碌的工作中,你是否會享受一杯香濃醇厚的咖啡呢?現今社會,咖啡基本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 近些年來,科學家們進行了很多研究來揭示咖啡和人類機體疾病的關聯,下面小編就來為您一一盤點咖啡與機體疾病之間的種種關系。 【1】Pharm Res:咖啡有益,可防止肥胖相關
雷帕霉素是一種新型大環內酯類免疫抑制劑,其是從一種生存在拉帕努伊島上的細菌中分離出來的,最早期被研究作為低毒性的抗真菌藥物,1977年研究人員發現雷帕霉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1989年開始把雷帕霉素作為治療器官移植的排斥反應的新藥進行試用。 如今隨著科學家們對雷帕霉素研究的深入,他們發現這種藥物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讀攝入不同種類的食物如何影響機體健康?分享給大家!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 【1】J Neurosci:攝入酮類飲食或有望幫助機體抵御阿爾茲海默病 doi:10.1523/JNEUROSCI.1446-19.2019 日前,一項刊登
對于大部分上班族、學生黨來說,每天工作、學習都是坐著。有研究表明,在覺醒時間為14到15小時的一天里,我們有55%到75%的時間是坐著的。一般而言,連續靜坐超過兩小時,身體就會出現亞健康的信號。每天累積靜坐8小時以上,多項疾病的風險都會明顯升高。像葛大爺這樣坐(癱)著很舒服,但是同時你的身體卻在
幾十年來,對衰老和限制壽命的過程的了解一直困擾著生物學家。三十年前,通過鑒定延長多細胞模式生物壽命的基因變異,衰老生物學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科學可信度。 在本文,我們總結了標志著這一科學成就的里程碑事件,討論了不同的衰老途徑和過程,并提出衰老研究正在進入一個具有獨特的醫學、商業和社會意義的新時代。
5月29日是即將到來的世界腸道健康日,腸道健康對于我們的幸福生活非常重要,近年來,科學家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來對機體腸道進行研究,那么目前在腸道健康方面的研究進展如何呢?本文中小編整理了相關研究,分享給各位! 【1】Cell:腸道細菌或可影響結腸癌治療效果 doi:10.1016/j.c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