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治理生態農業見證四川南充奇跡
在《四川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條例》施行一周年之際,“2012四川環保世紀行”報道采訪團近日走進了四川省南充市。南充市副市長朱家媛介紹,自《四川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條例》施行以來,南充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法制日報》記者在走訪中,不僅看到了南充市城鄉面貌一新,還見證了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所創造的南充奇跡。 在南充市大通鎮陳灘子村污水處理站,記者目睹了通過地下管網收集來的又臟又臭的生活污水被引入污水池后,穿過近8畝層次分明、栽滿不同種類植物的濕地,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樣,神奇地變成一汪清水。 工作人員解釋說,這種污水處理方式是通過厭氧發酵、氧化塘、人工濕地等無能耗處理方式,充分利用一系列厭氧微生物和水生植物對污水進行凈化后,就成為透明無味的清水了。他還拿來兩個杯子,現場分別從上下游各取了一杯水,很直觀地進行比對,讓人驚嘆生態治理的效果真是太神奇! 南充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市人大城環資委主任委員侯雙林介......閱讀全文
河道生態治理技術淺析
一、前言 河道是水生態環境的主要載體,河道堤防不但具有防汛功能,而且還具有生態功能,是環境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前社會關注的民生工程。然而,現階段我國河流污染問題較為突出,堤防工程的生態治理問題日益嚴峻,如何采用科學的生態治理方法來修復與治理河道堤防,以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基于此,本文闡
首部生態治理藍皮書!系統闡述中國生態建設與環境治理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生態治理藍皮書:中國生態治理發展報告(2019-2020)》18日在北京發布,這也是中國第一部系統闡述中國生態建設與環境治理的藍皮書。 該書由中國林業生態發展促進會、中國生態經濟學學會、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等機構共同發布。藍皮書梳理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生態治理取
構筑生態屏障-治理船舶污染
目前,地方兩會陸續召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十三五”開好局建言獻策。 在甘肅近日召開的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上,圍繞“十三五”規劃,人大代表們提出,要在“十三五”時期,基本建成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一是全面實施祁連山生態保護與建設綜合治理規劃,
東方園林進軍水生態治理
據了解,東方園林建立的景觀生態規劃設計集團成為其水生態產業鏈上前端的核心技術機構,延伸到水生態產業鏈的各個節點。東方園林迄今已與國際國內的研究機構建立了16個戰略合作平臺。 東方園林把人才、技術、理念、模式應用到水生態治理領域。例如,在進行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時,東方園林把水資源管理、水污染治理、
PPP試水縣域生態治理
郡縣治,則天下安。近年來,生態環境治理給地方政府帶來了很大的壓力,PPP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融資、管理方式,正在積極試水區域生態環境治理。 日前,中國首個生態功能區PPP聯盟在京發布PPP模式助力生態主體功能區縣域經濟發展聯合倡議書。《中國科學報》記者獲悉,北方中郡投資(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生態治理生態農業見證四川南充奇跡
在《四川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條例》施行一周年之際,“2012四川環保世紀行”報道采訪團近日走進了四川省南充市。南充市副市長朱家媛介紹,自《四川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條例》施行以來,南充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法制日報》記者在走訪中,不僅看到了南充市城鄉面貌一新,還見證了城鄉環境綜
白城強化治理優化生態格局
吉林省白城市是吉林省西部重要的生態屏障,同時也是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如何走出生態困境,破解生態難題,成為白城市的首要問題。 白城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吉林全省西部生態經濟區建設定位,從環保機制、生態布局、生態環境、生態經濟等方面入手,以環保作為引領,全面優化地區生態格局。 對環保工作通盤謀
應用生態溝渠治理農村面源污染
隨著印染工業廢水、規模養殖廢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污染等點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練江水質目前有了顯著改善。練江干流普寧市與汕頭市交界的青洋山橋斷面的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濃度分別下降到了40毫克/升、6毫克/升、0.5毫克/升以內。當市中心城區、鎮區和其周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滿負荷投產后,青洋山橋斷面
改革生態環保制度-提升環境治理能力
11月9日,環境保護部部長、國合會中方執行副主席陳吉寧發表題為《改革生態環保制度 提升環境治理能力》的特別演講。 環境保護部部長 陳吉寧 (二○一五年十一月九日) 各位委員、各位專家,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北京正處金秋銀冬之交,我們有一年收獲的喜悅,也有謀劃來年的期待
上海突出抓好區域生態環境治理
上海市人大財經委和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近日發布的上海“十三五”規劃人大代表和市民調查問卷顯示,在“需要提升的方面”和“最關心的民生問題”兩個榜單上,“改善環境”均居于高位。 對此,上海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環境治理工作開展了深入調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在調研中指出,全市通過實
生態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評價方法研究
從整體結構來分析,優化生態河道治理模式,必須著重完善生態河道治理機制,提高河道治理技術,堅持生態河道治理原則,做好生態河道治理評價工作,健全指標評價體系,細化各項指標。本文將簡單介紹生態河道的基本概念,系統分析生態河道治理工作問題,綜合探討生態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評價方法。 1.生態河道的基本概念
山西啟動272個礦山生態恢復治理項目
???????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我省已批復272個 《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方案》,省內各煤炭企業將通過治理地表沉陷、恢復林地、造林綠化等,大幅度改善山西礦區生態環境質量。 我省從2007年開始向煤礦企業征收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每噸原煤收取10元。保證金由政府監管,將全部用于本企業礦
構建生態文明體系,共謀全球環境治理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社會系統工程研究中心主任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環境問題不是一國一地區的問題,而是全球性問題。要共謀全球環境治理,可以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中得到重要啟示。堅持綠色發展,構建生態文明體系在5月18日至19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
中新天津生態城完成污水庫治理
記者日前從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中新天津生態城開發建設近4年來,8平方公里起步區已初具規模。生態城內積存40年的工業污染污水庫治理提前兩年完成,3平方公里污水庫變成清凈湖,實施鹽堿地綠化310萬平方米。以國家動漫產業園為主的5個產業園區建設明顯加快,累計注冊企業近 700家
生態治理政策明晰-萬億市場浮出水面
日前召開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要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一句富有詩意的表述背后,意味著規模巨大的生態治理產業。受制于地方債收緊,工程回款仍是壓制園林類公司估值的重要因素。不可否認的是,在生態文明和城鎮化的雙重政策激勵下,未來5-10年生態治理產業蘊含的萬億市場規模,將成為
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推動綠色生態發展
今年來,剛察縣以創建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為契機,按照治標與治本相結合、當前與長遠相統籌、梳理資源與機制建設相并進的原則,從農業(種植業)生產源頭抓起,多措并舉全面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促進農業資源永續利用、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深入開展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通過進
安陽:藍天白云也是政績(保護生態-治理污染)
4月中旬,河南安陽又迎來持續藍天。安陽市委書記丁巍感慨:“‘安陽藍’來之不易,我們有責任保護好安陽的碧水藍天。”一年半前,安陽成為全國第一個被環保部公開掛牌督辦、約談的城市,歷經7個月的環保整改后,于去年6月順利“摘牌”。據統計,2015年安陽市環境質量優、良天氣167天,同比增加了31天,截至
山西8個礦山生態治理項目獲財政支持
3月7日,記者從省國土廳了解到,為加快我省重點區域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礦區生態恢復,今年山西將對8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給予財政支持。 據悉,經專家評審、實地考察,山西擬對符合條件的8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給予財政支持,總投資額為13897.59萬元,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清理堆積物
西部生態治理成本高達5000億元
國家發改委近日在其官方網站發布《西部地區重點生態區綜合治理規劃綱要(2012~2020年)》(下稱《規劃》)。《規劃》根據國家生態地理區劃以及西部地區生態地理特征,將西部重點生態區劃分為西北草原荒漠化防治區、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區、青藏高原江河水源涵養區、西南石漠化防治區、重要森林生態功能區等五個重
中國石化“生態固沙劑”助推荒漠化治理
4月22日,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辦的荒漠化治理技術研討會上,中國石化展示荒漠化治理最新成果——生態固沙劑。 據了解,中國石化四川維尼綸廠與相關機構合作,在國內率先開展了醋酸乙烯衍生產品用于生態固沙的研究與應用示范,研制出無毒、無害、無污染的生態固沙劑。川維廠代表介紹說,該產品在沙漠表面形成
《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資金管理辦法》發布
近日,財政部發布《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資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提出,用于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的獎補資金采取項目法分配,包括基礎獎補和績效獎補兩部分。工程納入支持范圍即享受基礎獎補,工程總投資20億元以下的基礎獎補5億元;工程總投資20-50億元的基礎獎補10億元;工程
《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印發
關于印發《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的通知 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河南省、四川省、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公安廳、自然資源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水利廳、農業農村(農牧)廳、氣象局、林草局: 為深入
陜西水保生態治理讓“黃土高坡”變為歷史
過去只要提起陜西,人們自然會想到延安,想到窯洞,想到那漫無邊際的黃土高原……尤其是1988年,著名歌手范琳琳一曲風靡全國的《黃土高坡》,更讓人們對陜西尤其是北部地區,加深了“黃色”的印象。20多年后的今天,無論是乘飛機從空中俯瞰,還是驅車從地面穿行,你會發現,黃土高坡已被青山綠水所替代,再也難尋
治理環境污染-努力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
建設生態文明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我們一定要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真正下決心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官媒:社會團體如何參與生態環境治理?
在現階段,社會團體如何更好地參與到我國生態環境治理體系中?在日前召開的生態治理體系建設與發揮社團作用專家會議暨國際生態經濟協會2019-2020工作報告發布會上,相關專家表示,社會團體應積極參與生態環境治理,搭建政府和企業、公眾之間協商對話的平臺。 在會議上,專家學者討論了當前生態治理體系建設
山東因地制宜推進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
為全面推進生態保護與建設,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逐步提高生態環境承載力,山東省環保廳、省發改委等部門聯合編制的《山東省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日前正式發布,為全省推進生態保護與建設劃定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明確任務,細化指標 據了解,《規劃》明確
評估新指標新數據,加強森林生態環境治理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和氣候變化加劇,全球森林受到的干擾愈加劇烈。世界各國出臺了許多林業政策和法規,以增加森林面積,并關注恢復和改善受干擾的森林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森林恢復的評估需要使用具有生態學含義的指標體系,才能滿足森林恢復從面積評價到質量評價的需求。 目前,
山西省批復272個礦山生態恢復治理方案
????從山西省政府辦公廳獲悉,山西省已批復272個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方案,方案全部實施后,山西省將恢復耕地77.6平方公里。 ????山西省從2007年開始向煤礦企業征收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每噸原煤收取10元。保證金全部用于本企業礦區生態環境和水資源保護、地質災害防治、污染治理和
治理PM2.5--上海生態文明建設重要之戰
??????? 近日,上海試點發布了空氣質量指數(AQI),將PM2.5濃度納入了空氣質量評價體系;與此同時,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放在突出地位進行強調。那么,新空氣質量標準參照何標準?新評價體系實施之后,上海空氣質量的優良率是否會大幅下降?治理PM2.5與上海生態文明建設的關系如何?……帶著一
湖泊治理支持資金引入競爭機制--保護水生態
日前,環境保護部公布了最新納入國家重點支持江河湖泊動態名錄的15個湖泊名單。與以往不同,這些湖泊是通過競爭方式被遴選出來的。改革現有資金撥付方式,以較少投入確保水生態安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聯手推進的這項制度創新,在遴選過程中獲得了各方支持和贊譽。 為爭取國家資金重點支持,全國30個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