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 的新陳代謝都是在各種不同酶的催化下進行的,由于不同細菌的酶系統不同,其對營養物質的分解能力亦有差異,代謝產物亦不相同。故可利用生化反應的方法,測定細菌的各種代謝產物,借以區別和鑒定細菌。 一、單糖發酵試驗 不同細菌具有發酵不同糖類的酶,因而分解糖類的能力各不相同。有的能分解某些糖產酸,有的則既能產酸又能產氣,有的則不能分解,據此可以鑒別細菌。常用的糖(醇)有葡萄糖、乳糖、麥芽糖、甘露醇、蔗糖等。 【材料】 1、菌種:大腸桿菌、傷寒桿菌18-24小時瓊脂 斜面培養物。 2、培養基:乳糖、葡萄糖液體發酵管。 【方法】 1、將大腸桿菌 、傷寒桿菌分別以穿刺法接種于乳糖及葡萄糖發酵管中,經37℃孵育18-24小時后觀察結果。 2、如細菌生長,則培養基變混濁;糖是否被分解,根據以下現象判定: (1)指示劑仍為紫色不變,表示細菌不分解該糖,用“-”表示; (2)指示劑由紫變黃,無氣體產生,表示細菌分......閱讀全文
第六節 自動化技術在微生物檢驗中的應用 微生物鑒定的自動化技術近十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數碼分類技術集數學、計算機、信息及自動化分析為一體,采用商品化和標準化的配套鑒定和抗菌藥物敏感試驗卡或條板,可快速準確地對臨床數百種常見分離菌進行自動分析鑒定和藥敏試驗。目前自動化微生物鑒定和藥敏分析系統已
第六節 自動化技術在微生物檢驗中的應用 微生物鑒定的自動化技術近十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數碼分類技術集數學、計算機、信息及自動化分析為一體,采用商品化和標準化的配套鑒定和抗菌藥物敏感試驗卡或條板,可快速準確地對臨床數百種常見分離菌進行自動分析鑒定和藥敏試驗。目前自動化微生物鑒定和藥敏分析系統已在世界
第一節 微生物形態學檢查 細菌形態學檢查是細菌檢驗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細菌分類和鑒定的基礎,可根據其形態、結構和染色反應性等,為進一步鑒定提供參考依據。 一、顯微鏡檢查 由于細菌個體微小,肉眼不能看到,必須借助顯微鏡的放大才能看到。一般形態和結構可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其內部的超微結構則需用電
隨著現代醫學及相關科學技術的發展,各學科相互交叉和滲透,醫學微生物學檢驗技術已深入到細胞、分子和基因水平,許多新技術、新方法已在臨床微生物實驗室得到廣泛應用。醫學微生物學實驗室的基本任務之一是利用微生物學檢驗技術,準確、快速檢驗和鑒定臨床標本中的微生物,并對引起感染的微生物進行耐藥性監測,為臨床對感
細菌L型是細菌細胞壁缺陷型。每種細菌都有其固定的形態,其形態決定于細菌最外層的細胞壁,細菌細胞壁不同程度缺失導致細菌變成細菌L型。細菌L型最早由Klieneberger發現,他于1935年從念珠狀鏈桿菌的培養物中發現有一種微小的菌落,當時認為是一種支原體,并命名為L1(以他工作的list
有些細菌雖屬于不同種或型,但其形態和菌落特點基本相同,只依靠形態和菌落的觀察,不能加以區別。然而,這些不同種型的細菌,其物質代謝能力和產物常有所不同,借此可以鑒別細菌,即為細菌的生化反應檢查,生化反應檢查必須使用純種細菌。本次實驗的目的是了解細菌生化反應常用培養基的制備方法和學習常用于腸道桿菌鑒別的
主體內容:1. 標本的采集正常動物細菌檢測主要檢查呼吸道和腸道,分別取氣管分泌物及腸內容物做細菌培養檢查。對于發病動物,采取其病變組織和臟器做細菌學檢查。2. 細菌的培養細菌是單細胞的原核生物,絕大部分都可以在人工培養基上進行繁殖,只有少數例外,如泰澤病原體需在活細胞中繁殖。不同細菌種類所要求的最適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免疫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的不斷發展,新的細菌診斷技術和方法已廣泛用于食品微生物的鑒別。傳統的細菌分離、培養及生化反應,已遠遠不能滿足對各種病原微生物的診斷以及流行病學的研究。近年來國內外學者不斷努力,已創建不少快速、簡便、特異、敏感、低耗且適用的細菌學診斷方法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免疫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的不斷發展,新的細菌診斷技術和方法已廣泛用于食品微生物的鑒別。傳統的細菌分離、培養及生化反應,已遠遠不能滿足對各種病原微生物的診斷以及流行病學的研究。近年來國內外學者不斷努力,已創建不少快速、簡便、特異、敏感、低耗且適用的細菌學診斷方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免疫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的不斷發展,新的細菌診斷技術和方法已廣泛用于食品微生物的鑒別。傳統的細菌分離、培養及生化反應,已遠遠不能滿足對各種病原微生物的診斷以及流行病學的研究。近年來國內外學者不斷努力,已創建不少快速、簡便、特異、敏感、低耗且適用的細菌學診斷方法,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免疫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的不斷發展,新的細菌診斷技術和方法已廣泛用于食品微生物的鑒別。傳統的細菌分離、培養及生化反應,已遠遠不能滿足對各種病原微生物的診斷以及流行病學的研究。近年來國內外學者不斷努力,已創建不少快速、簡便、特
一、檢測細菌或其抗原 (一)直接涂片顯微鏡檢查 自病人標本直接涂片作染色鏡檢是簡便而快速的方法之一。自一定部位采集標本作直接檢查需考慮細菌的形態特征與可能存在的細菌數量。腦膜炎患者的腦脊液和瘀斑刺破涂片,常可顯示在細胞內的革蘭氏陰性腎形雙球菌,有診斷價值。白喉患者咽部假膜涂片中可見
作者:莊華君楊旭金映川 作者單位:130021吉林省前衛醫院 傳統的微生物分離、鑒定方法操作繁雜,周期長,準確性差,靈敏度低,對實驗室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操作技能、工作經驗要求極高,快速和準確獲得細菌的鑒定及藥敏結果是非常必要的。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的發展及廣泛應用,微
2015年,Bertrand Routy還是法國古斯塔夫·魯西癌癥中心的一位博士生,他常去醫院收集癌癥患者的糞便樣本。醫生嘲笑他,甚至給他取了個外號:便便先生。某些腸道細菌似乎可以提高人們對抗癌治療的反應。醫生也盼望研究者能分析患者的糞便樣本,以預測他們是否對抗癌藥物產生反應。圖片來源:Ola
2015年,Bertrand Routy還是法國古斯塔夫·魯西癌癥中心的一位博士生,他常去醫院收集癌癥患者的糞便樣本。醫生嘲笑他,甚至給他取了個外號:便便先生。 但Routy的研究結果發布后,人們停止了對這類研究的嘲笑。研究表明,某些腸道細菌似乎可以提高人們對抗癌治療的反應。醫生也盼望研究者能
實驗方法原理革蘭氏染色反應是細菌分類和鑒定的重要性狀。它是1884年由丹麥醫師Gram創立的。革蘭氏染色法(Gramstain)不僅能觀察到細菌的形態而且還可將所有細菌區分為兩大類:染色反應呈藍紫色的稱為革蘭氏陽性細菌,用G+表示;染色反應呈紅色(復染顏色)的稱為革蘭氏陰性細菌,用G-表示。細菌對于
一、檢測細菌或其抗原(一)直接涂片顯微鏡檢查自病人標本直接涂片作染色鏡檢是簡便而快速的方法之一。自一定部位采集標本作直接檢查需考慮細菌的形態特征與可能存在的細菌數量。腦膜炎患者的腦脊液和瘀斑刺破涂片,常可顯示在細胞內的革蘭氏陰性腎形雙球菌,有診斷價值。白喉患者咽部假膜涂片中可見典型的桿菌有時可有異染
已獲批的PD-1免疫療法藥物在臨床上只對35%黑色素瘤患者有明顯效果,因此這種療法的改善空間仍然很大。 “共生微生物與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抗 -PD-1療效關系很大,“芝加哥大學研究學者在他們的最新發表文章中陳述,16名對治療有反應的患者體內的長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lon
細菌感染的臨床診斷:一、檢測細菌或其抗原(一)直接涂片顯微鏡檢查自病人標本直接涂片作染色鏡檢是簡便而快速的方法之一。自一定部位采集標本作直接檢查需考慮細菌的形態特征與可能存在的細菌數量。腦膜炎患者的腦脊液和瘀斑刺破涂片,常可顯示在細胞內的革蘭氏陰性腎形雙球菌,有診斷價值。白喉患者咽部假膜涂片中可見典
來自UT西南醫學中心,MD安德森癌癥中心等多處的多個研究小組2018年開年陸續發表了五篇論文,分別論述了腸道細菌特殊的代謝途徑,以及這種途徑在多個疾病中的重要作用。相關成果分別發表在Nature,Science,以及Cell Host & Microbe雜志上。 腸道菌群與腸道疾病
微生物鑒定的自動化技術近十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數碼分類技術集數學、計算機、信息及自動化分析為一體,采用商品化和標準化的配套鑒定和抗菌藥物敏感試驗卡或條板,可快速準確地對臨床數百種常見分離菌進行自動分析鑒定和藥敏試驗。目前自動化微生物鑒定和藥敏分析系統已在世界范圍內臨床實驗室中廣泛應用。 一、微生物數
工作人員正在檢查實驗結果 10月26日上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報,國內已發現3例超級細菌(NDM-1耐藥基因細菌)病例。29日,記者從山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到,我省還未發現超級細菌病例,但省疾控中心的實驗室以及我省一些條件較好的市疾控中心實驗室,都具備了監測“超級細菌”的條件。11月1日,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和排毒器官,其回旋盤轉的結構被形象地稱為人體第二大腦。腸道中寄生著數以計億的細菌,它們是人體內最重要的一種外環境,各種微生物按一定比例組合,相互制約,相互依存,在質和量上形成一種生態平衡。然而腸道菌群并不都是人類的朋友,按特性來講,它們可分為3大類,即好菌、壞菌和中性菌。當人
食物病原微生物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內容,而對其的快速檢測(驗)一直是相關研究的熱點。近年來,微生物的快速檢測和自動化研究進展迅速。依靠培養基進行培養、分離及生化鑒定的傳統方法費時費力。快速檢測及其自動化則綜合引用微生物學、化學、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免疫學以及血清學試驗技術對微生物進行分離、檢測、鑒定
每天,充足的太陽光照射地球。如果我們能夠更加高效地捕獲所有的這些能量,那么就能夠很多倍地提供地球所需的能量。 鑒于如今的太陽能電池板僅具有有限的太陽能捕獲效率(當前,80%以上的太陽能以熱量的形式喪失),科學家們一直從自然中尋求靈感以便更好地理解光合植物和光合細菌捕獲太陽光的方式。 如今,在
略長的頭發,藍條紋襯衫,微胖的身材,邵峰看上去比照片上要年輕。 他是中國最年輕的院士,被美國科學院院士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科研副總裁Jack Dixon 評價為“無論以哪種標準,他都是一顆學術明星。” 2005年至今,邵峰團隊取得了一系列國際一流的原創性成果,其中有9篇論文在《自然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和美國的研究人員首次發現一種被稱作粘膜相關恒定T細胞(mucosa-associated invariant T cell, MAIT細胞)的免疫細胞在某些細菌感染期間能夠快速地發起一種強勁的炎性反應,這種炎性反應可能導致嚴重的器官損傷,或者甚至因導致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和美國的研究人員首次發現一種被稱作粘膜相關恒定T細胞(mucosa-associated invariant T cell, MAIT細胞)的免疫細胞在某些細菌感染期間能夠快速地發起一種強勁的炎性反應,這種炎性反應可能導致嚴重的器官損傷,或者甚至因導致
2 方法與結果2.1 細菌內毒素標準曲線的建立和可靠性分析用葡聚糖抑制緩沖液復溶 LAL,用無熱原水稀釋 CSE,使 其 最 終 濃 度 分 別 為 0.032、0.016、0.008、0.004、0.002、0.001 EU·mL-1。各取0.1 mL,分 別 加到預先加有 0.1 mL 鱟試
微生物廣泛存在于我們自身以及賴以生存的環境中,無論種類還是數量,它們都遠超我們的想象。更重要的是,它們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但是,微生物如何影響宿主健康?如何感知外界環境?這是科學家們一直“癡情”于這些微小生命體的原因。 4月24日,《Nature Cell Biology》期刊在線發表一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