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討替代性能源時代的“低碳綠色科技”趨勢,來自臺灣地區的工研院(ITRI)日前舉辦了一場“邁向低碳經濟的綠色科技”研討會,內容涵蓋太陽光電、無污染電動車、綠建筑、低碳經濟等主題。該場研討會并邀請到瑞典斯德歌爾摩環境局長Carl- Lennart Astedt發表演說,分享該國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環境政策執行現況。 繼工業革命、信息革命后,第五波改變世界經濟的“低碳經濟”正逐步興起,低石油耗能將成為未來生活主流模式。在Carl-Lennart Astedt以 “Freeness from fossil fuel in Stockholm 2050”為提的演講中指出,瑞典斯德歌爾摩市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4噸/人年,主要排放源在暖氣、交通及發電,為達到2050年二氧化碳零排放目標,當地已進行多項大眾運輸改善、新設停車場及加征塞車時段通勤費等措施。而目前該項措施已成功降低10-15%的交通量。 在增加替代能源使用方面......閱讀全文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6年10月27日 (此件公開發布) “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 為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確保完成“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低碳發展目標任務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減緩氣候變化 二、適應氣候變化 三、基礎能力建設
摘要: “低碳經濟”最早見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
2013年6月21日,北京市領導與志愿者一起參加公租自行車騎行活動,鼓勵市民采用低碳環保的方式出行。 2013年6月17日是中國首個“全國低碳日”,中國也是世界唯一設立低碳日的國家。 6月21日,中國首個針對城市公眾低碳意識及行為的調研報告《中國城市公眾低碳意識及行為調查報告》(下稱《報
低碳爭議 隨著低碳問題日益成為熱點,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低碳,但是同時也出現了關于低碳的爭議。 越來越多的反對聲音告訴我們,低碳問題存在著巨大爭議。隨著氣候門事件的爆發,聯合國IPCC的科學家私自篡改數據以迎合全球變暖的事實令全世界震驚。國內的許多學者也相繼表示:全球變暖存在巨大爭議,低碳
低碳歷程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急需世界各國協同減低或控制二氧化碳排放,1997年的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次締約方大會在日本京都召開。14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通過了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京都議定書》規定,到2010年,所有發達國家二氧化碳等
隨著全球低碳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貿易中的碳足跡將越來越大,低碳貿易壁壘也將會越來越多,甚至會愈演愈烈,低碳貿易壁壘將在未來很長的時期內影響我國的出口貿易。我國只有順應低碳經濟發展模式這一國際潮流,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積極發展新興戰略性產業,推進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搶先一步實現低碳化,努力改進產
無論哪種經濟形式,其終極目標都應該統一到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形式上來。在碳減排方面,我國急需制訂一個符合中國國情的碳排放核算標準體系。要核算碳減排量,首先要明確“碳”不僅是二氧化碳,而應該是包括二氧化碳在內的所有溫室氣體。科學的低碳經濟評價體系要考慮產品的生命
綠色出行是踐行低碳生活理念的方式之一。 山東棗莊市小學生在校園門口參與“地球一小時”宣傳活動。 社區是低碳城市建設的基礎單位,目前,我國對低碳的關注度很高,同時對社區的關注度也很高,但對二者相結合的低碳社區的關注度卻并不高。 建設低碳社會是一個浩大的工程,應
——訪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低碳發展政策研究中心教授齊曄 “近20年,我一直在環境氣候科學這個領域工作,與其中的許多科學家都有接觸。對氣候變暖,上世紀90年代就有著名科學家一直有質疑;但從科學的角度講,這是正常現象——允許不同的聲音,要求大同存小異,要看共識。” 雖然哥本哈根氣候峰會早已
■逐步改變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的高碳發展模式,努力搶抓機遇,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為今后的長遠發展夯實基礎 ■淘汰落后產能、發展新能源、開發低碳技術,成為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推動低碳減排的一套有力的組合拳 中國環境報記者 楊立群2008年下半年以來,由美
目前,氣候變化已經成為人類面臨的重大的挑戰之一。主要由人類活動造成的大氣層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濃度增加導致了全球變暖。據測算,每周綠色出行一天,每周素食一天,每周手洗一次衣服,每周少看一小時電視,每周少搭一次電梯,每周收集一次洗澡水沖廁所,每周少喝一個瓶裝水,一年365天,每個人就可以為地球減少
2015年4月15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應對氣候變化司指導,國家信息中心、中國民促會綠色出行基金、中國改革報社等單位聯合中國新聞社、新華網等主流媒體攜手組成的“低碳中國行2015――低碳中國媒體行”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參加了以“低碳創新與碳市場建設”為主題的“低碳減排論壇”。國家發展改革委應對氣候變
國家發改委28日發布關于開展2016年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專項經費研究項目公開招標的公告,擬開展2016年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專項經費研究項目征集工作。 此次征集的項目共計25項,基本圍繞氣候投融資、低碳試點、碳排放權交易、巴黎協定后續國際談判和適應氣候變化等方面開展研究,包括國內外氣候投融資機制案例
對于很多人而言,CEO(首席執行官)、CFO(首席財務官)等名詞早已不陌生,但什么是CCO(首席氣候官)?22日在北京發布的《氣候官來了―中國企業低碳發展指南》一書揭示,面對新一輪綠色低碳發展的趨勢,設立“首席氣候官”已成為中國企業實現低碳發展的新潮流。 據報告創作者、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
奏然變化的氣候給人們帶來了警醒,全世界的氣候變化危及整個地球以及世界各國人民的生存發展,干旱帶來的饑荒正逐漸蔓延全球,洪澇冰雪災害更是頻頻發生,去年的哥本哈根會議已經順利召開,眾多涂料企業也在朝低碳前行。而這場被喻為拯救人類的最后一次機會的會議,也標志著人類正經歷著從工業革命至今的第三次革命——
6月5日,“低碳經濟與廣東可持續發展”學術研討會在穗召開。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副所長張干研究員、環保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許振成研究員等8位來自廣東省有關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圍繞低碳發展、低碳生活及與之息息相關的氣候變化、節能減排等領域暢所欲言,令人耳目一新。會議由中科
“打造世界級的低碳‘名片’ 哥本哈根會議帶來的低碳風潮席卷全球。 隨著國際社會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日益關注與重視,有業界專家預測,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低碳經濟將成為世界經濟的新增長點和發展潮流——這一發展趨勢自然逃不過中國兩會代表委員們敏銳的眼光。 低碳,這一最時髦、最新鮮的新
記者日前從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獲悉,一份全國調查表明,我國約三成城市人口對低碳概念和政策認知度較高,有著較強的低碳付費意愿,在踐行低碳生活方式上表現突出。這意味著他們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節能環保,努力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 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等機構實施完成的《四
第十三屆科博會將于5月27日在北京舉行。低碳經濟、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作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主要著力點,將成為本屆科博會最大熱點。圍繞低碳產業的技術創新,全方位探索發展低碳經濟、實現綠色增長的有效途徑。 低碳經濟作為一種由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過渡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一種旨在修復地
低碳農業的發展方向是適度低碳化“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耕地釋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超過全球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30%,而生態農業系統可以抵消掉80%的因農業導致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 日前,在蘭州舉行的“第二屆中國生態文明(臘子口)論壇”上,在一個有關低碳農業與生態文明的專題討論中,中國
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的加快,我國一些城市乃至小城鎮面臨的資源、環境、人口及應對氣候變化的壓力越來越大,建設低碳城鎮成大勢所趨。近年來,在 低碳經濟理念指引下,我國很多地區城鎮在發展中紛紛提出“低碳”目標。但是,據筆者觀察,一些地區建設低碳城鎮還存在概念化
“速生草本植物碳轉化刈割封存技術,可促進生物質飛躍大增產,獲得足量的生物質,將其制備成固體、氣體、液體形態的能源產品,替代化石能源,實現大氣溫室氣體負增長,可降碳除霾,解決相關環境問題。”中國的一位化學家雷學軍自信地對《中國經濟周刊》介紹說。 雷學軍研究員,湖南省精細化工研究所所長、全國勞
5月27日,生物活性植被毯的發明者黃天文(左一)在科博會上介紹生物活性植被毯在上海世博會的應用情況。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一年一度的北京科技“盛宴”,讓人們感受到高科技的無窮魅力。在第十三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上,零距離體驗高科技,體驗創新、科技與生產、生活的深度交融,讓人深切地
新浪財經訊 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北京綠色金融協會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聯合主辦的“2011地壇論壇”于2011年6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開,本次論壇的主題是“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以下為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參贊孫成永先生演講實錄。 孫成永:各位來賓,下午好。首
這幾天,在世博園,“低碳世博”成為人們念叨的最多的一個詞。剛好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中國主題是“低碳減排,綠色生活”。一系列有關低碳減排的活動,吸引著千千萬萬觀博人。 低碳世博總體方案發布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低碳世博”總體方案》于世界環境日在世博新聞中心發布。上海世
近幾天,全國各地迎來了大范圍的雨雪降溫天氣,出現了倒春寒。 而正在召開的“兩會”卻充滿暖意,代表委員們對經濟結構調整建言獻策,氣氛高漲。其中低碳經濟更是成為“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 低碳經濟成大會提案“關鍵詞” 低碳經濟成為“兩會”熱點首先體現在今年的政府工
高速城鎮化帶來資源環境巨大的承載壓力,如何實現更低碳、更綠色的發展,讓城市更美好、更宜居?今天,首屆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將正式開幕,來自國內外的逾千名專家學者將圍繞低碳技術、低碳發展理念、低碳實踐案例等進行交流。同期,深圳將正式啟動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建設低碳城為全國探路 據悉,本屆論
低碳評估是評估方式的一種轉變,是以實現物質能源的低消耗來降低評估成本、提高評估效益的一種評估方式。 低碳評估,其意義不僅僅是降低能源消耗,對于提高評估的效率和效益,保證評估的公平和公正都影響巨大。 2009年丹麥哥本哈根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使“低碳”一詞從養在深閨開始聲名遠
黨的十八大報告將建設生態文明提高到“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的高度,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了突出地位,融入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生態文明是針對工業文明所帶來的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困境,人類選擇和確立的一種新的生存與發展道路,生態文明辯證否定和揚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