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已經成為人類認識程度最高外行星20年內將登陸
雖然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但人類面臨的命運卻十分脆弱,我們面臨的重大自然災難除了地震、火山、海嘯外,還包括小天體撞擊、地球磁極倒轉、超新星爆發、超級太陽風暴等。生命體即使龐大如恐龍,也能在一夕間滅亡殆盡。因此,人類必須保持足夠的危機感和緊迫感。 然而,在可預見的將來,人類還不具有飛出太陽系的能力。在太陽系范圍內,只有火星環境最適宜生命生存,是我們移居外星球的首選目標。雖然我們在太陽系中探索木衛二和土衛六等天體,在太陽系外搜索系外行星,但這些任務的主要目標是探測這些天體上的生命信息,而非為人類提供未來的移居地。 根據目前的探測成果,火星上可能存在過生命和液態水,這就為人類向火星移民,開辟新的生存空間提供了希望。人類可以通過在火星上創造溫室效應,經過一二百年的改造,使之成為太陽系中的另一顆宜居行星,為人類向火星移民,開辟新的生存空間提供新的希望。 自阿波羅17號航天員最后一次登月至今的43年里,載人航天長期被限制在地球附近的軌......閱讀全文
-美沙漠建科學研究站-模擬載人登陸火星
位于猶他州的火星沙漠研究站,研究人員這里面模擬火星表面環境,進行相關測試工作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猶他州火星沙漠研究站是科學家研究火星表面的一個大型實驗基地,研究人員在這里模擬火星的表面環境,其目的是準備讓人類登上這顆紅色的星球,各種可能在火星表面被使用到的工具和設備將在這里接受早期的測試
火星已經成為人類認識程度最高外行星-20年內將登陸
雖然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但人類面臨的命運卻十分脆弱,我們面臨的重大自然災難除了地震、火山、海嘯外,還包括小天體撞擊、地球磁極倒轉、超新星爆發、超級太陽風暴等。生命體即使龐大如恐龍,也能在一夕間滅亡殆盡。因此,人類必須保持足夠的危機感和緊迫感。 然而,在可預見的將來,人類還不具有飛出太陽系的能力。
登陸火星第一步:大氣探測
火星距離地球較近,是人類有望率先登陸的地外行星,因此一直是國際行星探測的重點目標,是除月球外人類探索最多的地外天體。火星大氣數據測量能夠建立和完善火星大氣模型,而所有的火星航空器,例如氣球、直升機、撲翼機和固定翼飛機等,必須參考火星大氣測量數據進行開發和研制,才能確保其工作性能。這對未來開展火星探測
登陸火星第一步:大氣探測
火星距離地球較近,是人類有望率先登陸的地外行星,因此一直是國際行星探測的重點目標,是除月球外人類探索最多的地外天體。火星大氣數據測量能夠建立和完善火星大氣模型,而所有的火星航空器,例如氣球、直升機、撲翼機和固定翼飛機等,必須參考火星大氣測量數據進行開發和研制,才能確保其工作性能。這對未來開展火星
中國完成載人高速火星飛船核電推進方案研究
據中國航天網12月23日報道,日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02所和總體部合作,在科技部“863”課題“核動力航天器總體技術和安全研究”的支持下,順利完成了“空間大功率核電推進方案”研究工作,這是我國在新型推進技術領域取得的又一重要研究成果。 空間大功率核電推進系統是未來大型深空探測的優
“火星500”試驗進入關鍵階段-今起模擬登陸
在登陸艙與主艙成功分離并在“火星”表面著陸后,“火星-500”試驗2月14日進入一個關鍵階段,按照計劃,由一名俄羅斯志愿者和一名意大利志愿者組成的第一乘組將于莫斯科時間2月14日首批模擬登陸“火星”,我國志愿者王躍將作為第二乘組的成員在2月18日模擬登陸“火星”。 據“火星-500”
造價27億美金!美國-“毅力號”-成功登陸火星!
當地時間2月18日下午,美國“毅力號”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成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第5個成功登陸的火星車。 據悉,本次“毅力號”將在火星采集樣本并試圖尋找生命存在的證據。 NASA今天在社交網絡上宣布,經過將近7個月航行后,火星探測器“毅力號”(Perseverance),成功登陸
人類何時登陸火星?專家稱未來1520年或有可能
人類離真正登陸火星還有多遠 ――訪“火星-500”試驗中方項目負責人陳善廣 陳善廣?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主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我國載人航天領域航天醫學工程學科帶頭人。 2月14日,有中國志愿者王躍參加的人類首次全面模擬載人火星探測試驗
火星500實驗2月1日進入模擬登陸階段
1月23日,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獲悉,根據近日俄方公布的模擬登陸火星計劃,“火星-500”試驗艙將在2月1日“飛抵火星”。2月3日春節這一天,中方志愿者王躍將在“火星”上度過。 截至1月23日,“火星-500”試驗已經進行到第234天。按照“火星-500”試驗的計劃,將于第251
NASA開展載人火星任務核動力系統測試
科技日報北京1月23日電,據美國太空網22日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進行一項重頭測試:核動力系統測試。這是為執行宇航員登陸火星等長期太空任務而設計的緊湊型核動力系統,被視為太空核電的一次重大飛躍,人類許多雄心勃勃的深空探測項目,也將借助核能之力完成。 空間核動力長期以來被
人類首次全面模擬載人火星探測試驗正式啟動
“我們一定會成功的!”“離開”地球前王躍吶喊出了自己的心聲。2010年6月3日14時(莫斯科時間),隨著“火星-500”試驗艙最后一道艙門緩緩關閉,來自中國、俄羅斯、法國和意大利的6名志愿者正式踏上了長達520天的“火星之旅”,拉開人類首次全面模擬載人火星探測試驗的帷幕。 6勇
美計劃本世紀30年代中期“登陸”火星
美國頒布了新的《國家空間政策》,計劃在2025年,將人類送上地球附近的一顆小行星,以及在本世紀30年代中期,第一次將人類送往火星。 6月28日,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頒布了新的《國家空間政策》,確認了政府進行商業空間飛行的決心。新的政策同時還制定了兩項目標,即在2025年,將人類送
印度公布宇宙探測計劃:2015年把載人飛船送往火星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日前公布的宇宙探測計劃時間表顯示,印度計劃2013年把首位本國宇航員送上太空,2015年把載人飛船送往火星。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計劃從2012年至2015年展開一系列太空探測項目。根據時間表,印度計劃于2012年前實施“月球2號”項目,把一個探月機器人送上月球表面采樣;2013年,首
歐陽自遠院士:中國預計6年后登陸火星
有著“嫦娥之父”之稱的中科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在昨天第22屆國際天文館學會大會的開幕式上透露,我國即將開展深空探測,其中預計2020年著陸火星,2030年實現火星采樣返回。 不久前,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了他們的登火星時間表,計劃在2037年至2050年間以數百億美元
美欲發射單程載人飛船-讓宇航員永居火星
據外電報道,美國宇航局正制定一個大膽的空間計劃,他們將發射單程可載人航天器,并讓宇航員永久定居于其他星球。 報道稱,這個雄心勃勃的想法又被稱作“百年星河”計劃,科學家欲將宇航員送上火星等行星,并且他們可能永遠無法返回地球。 美國宇航局研究中心主任皮特·沃登透露,美國宇航局的“
火星500中方稱密閉環境人體極限數據獲突破
人類首次載人登陸火星模擬實驗“火星500”圓滿完成。圖為11月8日,王躍與另5名志愿者出艙后首次接受媒體采訪,同慶成功。 人類登陸火星模擬試驗“火星500”的6名志愿者出艙后,11月8日首次接受媒體采訪,中方試驗隊在莫斯科表示,520天積累的大量研究信息表明,密閉環境下人的自身極限
美國宇航局計劃2025年前載人登陸小行星
月球軌道上的“獵戶座”太空船 據《每日郵報》報道,美國宇航局正在制定向小行星派遣載人航天器的相關計劃。 美國總統奧巴馬曾宣布希望在2025年前實現小行星登陸計劃,而美國的航空航天制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已經完成“獵戶座”太空船載人登陸小行星的可行性研究。宇航員登陸小行星不僅可以作
俄羅斯完成第二次載人火星探測地面模擬試驗
俄羅斯制定了至2015年的國家航天計劃。盡管未考慮載人登月和登火星計劃,但正如聯邦航天署副署長達維多夫宣稱的,俄羅斯正研制新一代的載人飛船,該領域一系列的研究可以為登火星打下基礎。 2009年7月14日下午2點整,在莫斯科郊外“和平”號空間站飛行控制中心完成了代號為“火星-500”的載人宇
NASA展開水下模擬登陸小行星任務
人類登陸上一顆外太空的小行星究竟有多復雜?不能看1998年的熱門影片《世界末日》,而應該看看NASA最新開展的試驗。據英國《每日郵報》在線版5月11日消息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個研究小組已開始了模擬登陸小行星的任務,令人驚異的是他們居然將地點選在水下,沉入巨石來“仿制”小行星。
計算機故障致火星探測器墜毀
ESA的2020火星探測器模型 圖片來源:ESA 這些日子以來,歐洲空間局(ESA)的工程師們一直在忙于尋找“斯基亞帕雷利”登陸器的墜毀原因。10月19日,“斯基亞帕雷利”登陸器劃過天空,在原計劃軟著陸前的不到1分鐘里,跌落在了火星表面。診斷“病因”迫在眉睫,因為許多同樣的技術也被用在了更
美宇航局獲185億美元用于探索外星生命
目前,美國眾議院撥款委員會對美國宇航局提供185億美元資金預算,著重于探索地外生命,計劃2022年對木衛二進行探索。 在這項資金預算中,美國宇航局將啟動“新海洋世界探索計劃”,積極搜尋地外生命。同時,對地球科學和私人太空飛行項目進行了預算削減。如果這一預算通過,2016年9月美國宇航局將獲
代表委員勾勒中國太空探索新圖景
今年是我國航天發射的大年,新年伊始就緊鑼密鼓進行了數次發射,而在當下舉行的全國兩會上,中國航天也成為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熱議的高頻詞語。不管是中國空間站的建設、月球基地的規劃、火星探測的計劃,還是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重型火箭、商業航天衛星星座等研制進展,會場內外傳遞著一個個有關航天的最新動向,
美國“征服”火星卡在哪?-足夠盤纏是關鍵
8月6日,好奇號火星車給自己舉辦了一個孤家寡人的生日會,依靠樣品分析儀上不同頻率的震動,它還唱了曲“祝我生日快樂”,寂寞冷艷之氣都快凝結了。美國宇航局(NASA)的工程師們在遙遠的地球注視著它。 這是希望。好奇號集結了美國迄今能拿出的最先進技術,2012年8月6日它噗通一聲墜落火星,飛了8
美國航空航天局:“太空巴士”票價將是5800萬美元
美國航空航天局去年選擇波音公司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開發兩種商業載人飛船,以運送宇航員往返國際空間站。航天局官員26日說,這兩種“太空巴士”可幫助美國擺脫對俄羅斯飛船的依賴,且可將每名宇航員上太空的成本降低約1200萬美元。 美國航空航天局商業載人項目經理凱西· 盧德斯在網絡直播的記者會上說
“火星500”項目成功模擬著陸“火星”
俄羅斯醫學生物問題研究所2月12日發布消息說,載有3名“火星-500”項目志愿者的登陸艙當天成功模擬在“火星”表面著陸。 據悉,登陸艙內載有來自中國的王躍,以及2名分別來自俄羅斯和意大利的志愿者。他們將在“火星”表面停留至2月23日。其間,志愿者將完成3次出艙“登陸”。 據“火星-
美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將著陸-人類探測火星有多難
“洞察“號采用降落傘+緩沖發動機反推+著陸腿的方式在火星著陸示意圖 新聞背景 經過逾6個月的飛行,美國“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終于將在2018年11月26日在火星著陸。然而,它要經歷“恐怖的7分鐘”,能否成功還是個未知數。 像其它火星著陸器一樣,“洞察”號整個任務分為發射、巡航、進入下降和著陸(E
馬斯克:4年內不載人著陸火星可行,然后還有這些事要做
·實現馬斯克的火星夢每年需要約100萬噸的運輸載荷、數千次的發射,如果星艦不能實現這些數字,人類將永遠不會在火星上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城市。而那些留在地球上的人類可能會以其他方式使用星艦,比如星艦環球客運,乘客只需要半小時就能到達目的地。 ·未來4年內不載人著陸火星是可行的,在那之后還有更多的事
研究稱火星99%存在生命土壤樣本中發現有機物
“海盜1號”登陸器于1976年7月登陸火星。 據國外媒體日前報道,1976年7月,“海盜1號”登陸器在火星著陸,尋找生命存在證據,當時科學家得出的結論是“海盜”并未發現生命跡象。30多年過去了,科學家對“海盜”登陸器收集的土壤樣本進行了重新分析,結果發現這個登陸器很有可能發現生命,可能性
美國宇航局計劃2025年登陸小行星
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25日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計劃在2025年派人登陸小行星,往返大約需要6個月的時間。宇航員到達小行星后將提取樣品,以分析太陽系的起源。 NASA稱,這將成為人類首個向“縱深宇宙”進發的外太空載人任務,飛行距離預計為500萬英里(約合805萬公里),是地球
未來太空探索,載人還是無人?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成功邁出了征服外太空的第一步:12月5日,其新一代載人飛船“獵戶座”完成首次試飛,升上距離地球3000英里的高空后順利返回,落入太平洋預定海域,其成功發射被視作“美國航天的新起點”。NASA放言,“獵戶座”注定將一馬當先,有朝一日將人類送往月球、火星以及更遙遠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