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4日,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第36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關注減肥藥奧利司他安全性問題,提醒醫務工作者、藥品生產經營企業以及公眾了解該品種以及該品種安全性問題,以降低用藥風險。 奧利司他膠囊(120mg)在我國作為非處方藥管理,用于肥胖或體重超重患者(體重指數≥24)的治療。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于2010年5月警告其存在可能引起嚴重肝損害的風險。此前,FDA對奧利司他的肝損害數據進行了全面的評估,確認了1999年至2009年8月間使用奧利司他時發生嚴重肝損害病例共13例,其中有2例因該衰竭死亡,3例需要肝移植。FDA認為,基于目前的數據,還不能確認使用奧利司他與嚴重肝損害之間的關聯性。 截至2010年12月31日,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病例報告數據庫中有關奧利司他的病例報告120余例,主要不良反應表現為便秘、腹痛、腹瀉、頭暈、月經紊亂、皮疹等。2010年9月1日,......閱讀全文
主持人(董倩):歡迎收看《新聞1+1》。 相信消費者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就是你在看藥盒上那些又長又拗口的名字的時候,會感到很頭疼,因為你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東西。比如說西布曲明,只不過這種東西不僅會讓你頭疼,而且會讓你感到心疼。因為藥品里面蘊含著巨大的成份,就在30日,15種還有這種成份
兒童作為弱勢群體,其專用藥品的監管和使用一直都是大眾關心的問題,南都記者六一假期后推出的兒童藥外禁內用調查首篇引發了各方關注。近日,南都記者就外國禁止或者限制的兒童藥品卻大肆在中國國內銷售的原因展開了調查。 部分藥企內控標準內外有別? 對于兒童用藥,臨床醫生遇到的問題除了兒童專用藥物品類偏少
奧利司他是治療肥胖的藥物,由于上市后監測中發現了罕見的但嚴重的肝損害,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曾于2010年5月警告其存在可能引起嚴重肝損害的風險。雖然還不能確立使用奧利司他與嚴重肝損害風險間的關聯性,且目前發現的病例也很少,但為使廣大醫務人員和消費者及時了解該藥
日前有市民反映,自己長期服用的“曲美”減肥膠囊(鹽酸西布曲明膠囊)買不到了,不知是何原因。“曲美”生產廠商太極集團稱,下架系公司主動召回,并非出于藥監部門要求。此前,與“曲美”一樣含有西布曲明成分的減肥藥在歐盟地區和美國均被暫停銷售使用。 小貼士 包裝完整可直接退貨 太極集團新聞中心張女士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醒關注中西藥復方制劑維C銀翹片安全性問題 近日,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第32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關注中西藥復方制劑維C銀翹片安全性問題,提醒醫務工作者、藥品生產經營企業以及公眾了解該品種以及該品種安全性問題,以降低用藥風險。 “
10月3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緊急公告,宣布正式叫停15種減肥藥 ,并明確表示它們共有的藥品成分西布曲明 是“罪魁禍首”,其治療減肥的風險大于效益,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等不良反應。 藥品召回并不罕見,但是,這次的“召回令”卻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消費者不理解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聞發言人顏江瑛 2009年1月8日(星期四)上午10時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會議室舉行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請新聞發言人顏江瑛通報:一是《藥品注冊特殊審批管理規定》;二是藥品不良反應信息。以下為發布會內容: 顏江瑛: 第二個內容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
鄭州一家藥店的工作人員正在清點減肥藥曲美的數量,準備退給廠家。 閱讀提示 下架、退市、回收,以“曲美”膠囊為代表的西布曲明類減肥藥近日告別中國市場,“藥品召回制度”也因此再次進入百姓視野。什么樣的藥需要召回?召回信息應該如何發布?怎樣及時發現藥品安全隱患?藥品召回制
7月22日,長生生物“狂犬病疫苗造假”事件持續發酵。梳理發現,目前,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央視網、檢查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五家官媒相繼就該事件發表評論,并將質疑指向問題疫苗流向、長生生物是否隱瞞事實、監管為何頻頻失守等焦點問題。附人民日報評論:一查到底,方可紓解疫苗焦慮7月15日,國家藥監局稱,近
為保證公眾用藥安全,依據《藥品管理法》和《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有關規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1月28日發出通知,決定將含右丙氧芬的藥品制劑逐步撤出我國市場。 近期監測和研究數據表明,含右丙氧芬的藥品制劑存在嚴重的心臟毒副作用,且過量服用可危及生命。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相關專家對該品
日前,香港衛生署發布通報,呼吁市民不要吃某品牌“維C銀翹片”。后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調查核實,香港衛生署通報的產品并非內地某藥企生產的正規產品,該企業產品經檢測質量合格。 維C銀翹片烏龍事件剛平息不久,又有網絡文章質疑維C銀翹片的安全性,稱其難抗感冒、存在不良反應等。作為暢銷了30余年的
連日來,狂犬疫苗生產記錄造假、百白破疫苗效價不合格事件持續發酵。 不少家長翻出自己孩子的疫苗接種本,查看是否“中招”。還有許多人想知道,這些疫苗出了什么問題?它們到底流向了哪?接種了怎么辦?國產疫苗還能打嗎?疫苗監管是否存在漏洞?對涉事企業該如何追責? 關于這場疫苗風波,那些你不知道的、你想
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組織相關專家對西布曲明在我國使用的安全性進行了評估,并借鑒國外有關研究數據和采取的措施,認為使用西布曲明可能增加嚴重心血管風險,減肥治療的風險大于效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決定停止西布曲明制劑和原料藥在我國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已上市銷售的藥品由生產企業負責召回銷毀。
“尼美舒利”事件又起波瀾。3月27日,南方一些報業收到一封群發的匿名報料郵件,其中包含不少看似是企業內部交流郵件或短信的截圖,文檔標題更是奪目“震驚:跨國藥企這樣鯨食民族藥企尼美舒利事件是這樣炮制的”,歷數某藥業巨頭策劃“尼美舒利”事件的來龍去脈。29日,關于“尼美舒利”有幕后推手的報道見諸報端
為使醫務工作者、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及公眾了解鎮靜催眠類產品的安全性問題,降低用藥風險,日前,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第28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對該類產品的安全性問題進行警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醒醫務工作者、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及公眾警惕鎮靜催眠藥引起的異常睡眠行為。
藥品不良反應是指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現的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有害反應。 為加強上市后藥品監測與評價,維護公眾用藥安全,依據《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辦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2009年藥品不良反應報告進行了總結分析,并首次以年度報告形式予以公布。 全
編者按:為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藥品犯罪活動,確保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2006年8月,國務院部署在全國開展為期一年半的整頓和規范藥品市場秩序專項行動;2007年8月,國務院決定用4個月的時間,在全國開展包括藥品在內的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一年多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食品藥品監管系統樹立
作為一種感冒常用藥,維C銀翹片為百姓所熟知和喜愛。但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期發布的第32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中,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提醒醫生、患者及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如果未按照說明書推薦的用法用量使用,同時合并使用與維C銀翹片成分相似的其他藥品,或者對維C銀翹片所含成分過敏者用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定于9月11日(星期二)上午10時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請政策法規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顏江瑛介紹我國血液制品、疫苗安全監管情況及繼續深入開展醫療器械注冊核查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政策法規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顏江瑛介紹發布會相關情況
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及時組織相關專家對羅格列酮及其復方制劑在我國臨床使用的安全性進行了評估。為保證公眾用藥安全,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和衛生部決定加強羅格列酮及其復方制劑的使用管理,要求各級藥品監管部門、衛生行政部門立即將相關要求通知轄區內相關藥品生產、經營、使用單位,并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19日發布第32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提醒醫務工作者、藥品生產經營企業以及公眾關注中西藥復方制劑維C銀翹片安全性問題,以降低用藥風險。 據介紹,維C銀翹片是由13味藥制成的中西藥復方制劑,其中含有維生素C、馬來酸氯苯那敏(又稱撲爾敏)、對乙酰氨基酚(又稱撲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醒警惕辛伐他汀與胺碘酮聯合使用或高劑量使用增加橫紋肌溶解發生風險 日前,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第34期《藥品不良反應通報》并表示,近期國外藥品管理部門發現辛伐他汀與胺碘酮聯合使用或高劑量使用增加橫紋肌溶解發生風險。考慮到此風險在我國臨床應用中也同樣存
新華網北京10月16日電 (記者 周婷玉)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16日召開“刺五加注射液不良事件處置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進一步加強對“刺五加注射液”不良事件的處置。 食品藥品監管局要求,黑龍江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要按照《藥品召回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責令并監督黑龍江完達山制藥廠召回已上市
大事記一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全為先,2008年的中國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領域,充滿了警示和反思。即將過去的一年中,我國在汶川地震災后救援和北京奧運會成功的食品藥品安全保障令人難忘,問題奶粉、刺五加注射劑等嚴重不良事件的警鐘更響徹全國。伴隨著國家食品安全立法、建立基本藥品制度等改革步伐的加快,讓我們共同
國家食藥監管局關注羅格列酮及其復方制劑的安全性問題 2010年9月23日,歐盟藥品管理局(EMA)發布信息,建議暫停文迪雅(Avandia,羅格列酮片)、文達敏(Avandamet,羅格列酮和二甲雙胍復方制劑)和Avaglim(羅格列酮和格
資料圖片 一位消費者飲用勁酒后出現不適,被醫院鑒定為“中藥材中毒”。雖然勁酒公司反復強調其產品安全性沒有問題,但消費者還是把勁酒告上了法庭。保健酒行業近年來悄然發展起來,其背后的中藥材非法添加、一味夸大保健功能而不提示不宜使用人群、產品過了保質期仍在銷售等亂象也浮出水面。保健酒行業自身應如何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7月22日發布《第30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這本是藥物上市后監測數據的正常發布,卻在乙肝人群中引起了一陣恐慌,乙肝抗病毒藥還安全嗎? 少數地區乙肝患者找到醫生詢問,為什么給開“有副作用的藥物”,甚至演變成醫患糾紛,還有些患者看到報道后不經專家同意擅自停藥。針
中廣網北京10月9日消息(記者劉天思)日前,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了第二十四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提醒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公眾和藥品生產經營企業,警惕加替沙星的嚴重不良反應。 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第24期) 2009年10月09日發布 編者按:
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通告,請醫務人員關注國外相關研究發現的含釓對比劑(GBCA)反復使用引起釓在腦部沉積的風險,謹慎使用GBCA。 GBCA是一種靜脈內注射藥物,主要用于磁共振成像(MRI)檢查時增強內臟器官、血管和組織的影像質量。GBCA含有釓元素,通過載體分子相互連接形成螯合
因涉嫌隱瞞旗下糖尿病藥物艾可拓(Actos)致癌風險,日本最大制藥商武田制藥近日被美國聯邦法院陪審團處以60億美元的懲罰性賠償。作為合作推廣方,美國禮來制藥以第二被告身份同時被處以30億美元罰金。 據悉,這一合計對單個藥物作出的90億美元天價罰單,可謂創了紀錄。而這一紙罰單,讓吡格列酮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