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化學預防指利用天然或合成的化學物質來阻止、逆轉、減緩癌癥的發生發展過程。雖然阿司匹林的化學預防效果已經被廣泛研究,但人們還不完全清楚細胞組分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比如長非編碼RNA(lncRNA)。lncRNA是長達兩百個核苷酸以上的轉錄本,絕大多數位于細胞核內。 上海交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阿司匹林上調了人結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中的一個lncRNA,OLA1P2。他們在二月二十二日的Genome Biology雜志上發表文章,揭示了阿司匹林通過這種lncRNA起作用的具體機制。文章的通訊作者是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的Jianjun Zhang、陳萬濤(Wantao Chen)和Haiyan Guo。 結直腸癌又稱大腸癌,是最常見的胃腸道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已經成為人類生命的一個嚴重威脅。結直腸癌是一個多階段、多步驟的病理過程,與多個癌基因激......閱讀全文
在藥物的治療領域當中,阿司匹林是一種常見的鎮痛藥物,而近年來相繼有專家指出,阿司匹林可以用來治療腫瘤。2014年4月,荷蘭一項新研究顯示,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可能有助部分結腸癌患者改善生存預期(荷蘭研究顯示阿司匹林或延長部分結腸癌患者壽命)。科學家們還發現,體重超標或肥胖的乳腺癌患者服用普通消炎藥
眾所周知,2017 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頒發給了三位美國遺傳學家杰弗里·霍爾(Jeffrey C. Hall)、邁克爾·羅斯巴什(Michael Rosbash),以及邁克爾·楊(Michael W. Young),以表彰他們在發現果蠅生物節律分子機制方面的貢獻。而在此前,醫學界真正將生物節律——
阿司匹林曾經是一種用于解熱鎮痛的傳統藥物,能夠幫助有效預防血栓等多種疾病的發生,如今科學家們發現阿司匹林或許還具有其它特性,比如抵御癌癥、心臟病以及先兆子癇等,本文中,小編盤點了近期阿司匹林相關的研究進展;分享給各位! 【1】研究確定低劑量阿司匹林的又一大神奇功效 妊娠24周左右,在高血壓、
阿司匹林曾經是一種用于解熱鎮痛的傳統藥物,能夠幫助有效預防血栓等多種疾病的發生,如今科學家們發現阿司匹林或許還具有其它特性,比如抵御癌癥、心臟病以及先兆子癇等,本文中,小編盤點了近期阿司匹林相關的研究進展;分享給各位! 【1】研究確定低劑量阿司匹林的又一大神奇功效 妊娠24周左右,在高血壓、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線發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經全部更新),iNature團隊對于這些文章做了系統的總結: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1篇,Nature 發表了44篇,Scie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其中面上項目16709項、重點項目624項、創新研究群體項目38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00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6155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2829項、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136項、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
經常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癌癥風險,近年來隨著這些研究數據地不斷累積一些人認為是到了建議更多人服用這種藥物的時候了。 上世紀70年代末,澳大利亞墨爾本的一名外科醫生想弄清楚他的國家結直腸癌發病相對較高的原因。他和同事們隨訪了700多名癌癥患者和相當數量的健康人,在1987年和1988年他們
經常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癌癥風險,近年來隨著這些研究數據地不斷累積一些人認為是到了建議更多人服用這種藥物的時候了。 上世紀70年代末,澳大利亞墨爾本的一名外科醫生想弄清楚他的國家結直腸癌發病相對較高的原因。他和同事們隨訪了700多名癌癥患者和相當數量的健康人,在1987年和1988年他們報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等方面的評審結果。有關評審結果將通知相關依托單位,其科研管理人員可登錄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https:
5. 確定腫瘤細胞的來源揭示腫瘤發生過程中的細胞來源將為開發與改善治療策略提供非常重要的理論基礎。應用GEM模型已經成功闡明了某些不同腫瘤類型的細胞起源。在小細胞肺癌(SCLC)研究中,通過氣管內注射細胞特異性的Adeno-Cre病毒載體,使Trp53和Rb1兩基因分別在Clara細胞, 神
我們都知道,合適劑量的藥物/療法有助于改善疾病的治療,那么近年來,科學家們又有哪些新的研究成果呢?本文中,小編對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1】JAMA:高劑量維生素D的攝入或會讓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獲益 doi:10.1001/jama.2019.2402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
近年來阿司匹林在抗癌領域可謂是香餑餑,國際頂級雜志曾幾度發文揭示阿司匹林在預防結直腸癌和其他癌癥上的功效,然而阿司匹林如何抗癌尚未有研究闡明。日前,發表于《 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and Prevention》雜志上的研究首次從生化途徑角度回答了這個問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2016年馬上就要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7年,2016年,我國有很多優秀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們都做出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本文中小編盤點了2016年我國科學家發表的一些重磅級研究,以饕讀者。 --結構生物學 -- 1.清華大學 施一
2018年8月,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的一家餐廳,斯蒂芬· 埃斯特拉達(Stephen Estrada)先生和他相戀十年的戀人終于十指相扣,走進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婚姻殿堂。在場的親朋好友為他們歡呼祝福的同時,也為他們所經歷的一切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年僅32歲的埃斯特拉達是一名晚期結腸癌患者,四年
經公開征集,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生物醫學合作研究項目共接收項目申請183項,根據雙方項目指南的要求和相關規定,予以受理以下158個項目申請。#科學部編號項目名稱申請人單位名稱18161101162吲哚胺-2,3-雙加氧酶IDO在HIV-1感
【1】JCI:科學家有望開發出有效抑制癌癥進展轉移的新型靶向療法 doi:10.1172/JCI93172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Wistar癌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新型的線粒體蛋白Synt
本期為大家帶來關于巨噬細胞的最新研究進展,帶領大家一起學習了解近期研究發現的關于巨噬細胞的新功能、新特點和新應用。 【1】Cancer Res:同濟醫學院學者發現巨噬細胞分泌外泌體促進結直腸癌轉移侵襲 DOI: 10.1158/0008-5472.CAN-18-0014 臨床和實驗證據都表
1. 文章主題:環狀RNA通過靶向miRNA調控的信號傳導促進結直腸癌的轉移發表期刊:Journal of pathology影響因子:5.942發表時間:201906實驗方法:全轉錄組測序實驗樣本:結直腸癌組織肝轉移是結直腸癌(CRC)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作者使用全轉錄組測序在CRC肝轉移的小鼠模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等方面的評審結果。有關評審結果將通知相關依托單位,其科研管理人員可登錄
維生素A(vitaminA)又稱視黃醇(其醛衍生物視黃醛)或抗干眼病因子,是一個具有脂環的不飽和一元醇,包括動物性食物來源的維生素A1、A2 兩種,是一類具有視黃醇生物活性的物質。 維生素A1多存于哺乳動物及咸水魚的肝臟中,維生素A2常存于淡水魚的肝臟中。由于維生素A2的活性比較低,所以通常所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科學家們在癌癥免疫療法領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與大家一起學習! 【1】Cancer Res:突破!科學家鑒別出癌癥免疫療法的潛在新型靶點:GARP doi:10.1158/0008-5472.CAN-18-2623 據美國癌癥協會數據顯示,結直腸癌是男性和女性因癌癥死
近日,來自英國女王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阿司匹林或能有效逆轉蛀牙所帶來的影響,這或許就能夠減少人們補牙的需要;如今在英國每年大約有700萬人會進行補牙。蛀牙是全球人群中最常見的牙齒疾病,其給英國國民健康保險制度(NHS)帶來了巨大的財政負擔,尤其是蛀牙高流行率的北愛爾蘭。 蛀牙會引發
癌細胞靜悄悄、無休止、無秩序地增生、轉移,大量消耗體內營養物質,導致身體免疫機制下降,直到出現身體癥狀或健康體查時才會注意到它。癌細胞發生、增殖和轉移等過程中在患者身體內留下一些蹤跡。捕捉到隱藏到這些悄無聲息的癌癥信號——腫瘤標志物,可以幫助醫生癌癥診療過程中做出更加精準的判斷。返祖信號癌細胞被認為
1】Oncology Letters:大豆卵磷脂與非甾體抗炎藥組合可預防癌癥且副作用更小! doi:10.3892/ol.2018.8098 當德克薩斯大學健康醫學中心(UTHealth)的科學家將大豆卵磷脂和一種非甾類抗炎藥(NSAID)一起應用時,他們發現其抗癌性增加且副作用減輕了。這一
經過公開征集,今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共收到2014年度中以NSFC-ISF合作研究項目申請61份。經初步審查并與以方核對清單,確定有效申請58份。現將通過初審的項目公布如下: 序號 科學部編號 項目名稱 中方申請人中方單位名稱 以方申請人以方單位名
7月份即將結束了,7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各位分享。 1.Cell: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艷麗/章新政課題組從結構上揭示Cas13a切割RNA機制 doi:10.1016/j.cell.2017.06.050 作為一種VI-A型CRISPR-Cas系
結直腸癌在全球范圍內是發病率第三、致死人數第四的惡性腫瘤(Beattie et al., 2005)(Carey, 2017; Church, 2016)。結直腸腺瘤是結直腸癌的癌前病變,根據組織學形態可以分為低級別腺瘤和高級別腺瘤,從低級別腺瘤到腺癌的序列發生需要10年以上時間。因此,深入解析
【6】來自18個國家超9萬人8年觀察性研究結果:全球人群鹽分攝入狀況堪憂!中國尤其嚴重! Andrew Mente,Prof Martin O'Donnell,Sumathy Rangarajan, et al. Urinary sodium excretion, blood pres
基因組編輯技術CRISPR/Cas9被《科學》雜志列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之一,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CRISPR是規律間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復序列的簡稱,Cas是CRISPR相關蛋白的簡稱。CRISPR/Cas最初是在細菌體內發現的,是細菌用來識別和摧毀抗噬菌體和其他病原體入侵的防御系統。
301 81201256 牛辰 復旦大學 絲/蘇氨酸蛋白激酶Stk調控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和毒力的分子機制研究 H1901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23 2013-1-1 2015-12-31 302 81201277 毛日成 復旦大學 干擾素刺激基因MS4A4A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復制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