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的SCIENCESIGNALING為細胞信號通路與癌癥治療的專輯,發表了編者案“當細胞生物學遇到癌癥治療”,介紹本期和往期該雜志發表的關于細胞信號通路領域相關癌癥治療方面的內容,在這方面做了一個很好的概括。 生長和分化的細胞,包括癌細胞對代謝要求很高,因為它們必須建立新的蛋白質、膜和核酸。干擾細胞代謝和高分子生物合成的藥物可以觸發不同類型的細胞壓力信號通路,比如那些涉及蛋白毒性的壓力。而后未折疊的蛋白積累會引起內質網壓力。細胞對應蛋白毒性壓力會產生溫度、氧化和內質網營養缺失等細胞整體壓力。細胞整體壓力抑制大不凡的蛋白質翻譯,大部分都由壓力活化轉錄因子ATF4調節。持續的蛋白毒性壓力會導致細胞死亡。 1藥物ONC201 在本期SCIENCESIGNALING中Kline 和Ishizawa等人的研究顯示ONC201,一個已經在臨床實驗的藥物,在血液癌癥和固體癌癥來源的細胞中,都通過引起整體細胞壓力引起細胞死亡。......閱讀全文
前言 近年來,靶向PD-1/PD-L1抗體的效果無疑戲劇性地引導我們對癌癥治療總體方法和對宿主-腫瘤生物學理解的改變。由于癌癥治療過程中,T細胞會發生功能性障礙,大多數癌癥病人單獨接受PD-1或者PD-L1抗體治療后,并不能表現出持久的抗腫瘤反應。因此進行抗體聯用策略和治療無疑成為了靶向可
俗話說得好,沒有所謂的“一針見效,藥到病除”,人類疾病都是長期積累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免疫系統抵抗癌癥病毒的能力顯著衰退,NK細胞增殖能力也下降。然而,由于NK細胞作為人體抵抗癌細胞和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線,用于治療癌癥的種類也愈發多樣化,本文小編簡單講一講基于NK細胞的腫瘤免疫療法,一起來
諾華CAR-T療法CTL-019獲得FDA腫瘤專家的全票推薦批準,意味著這種革命性的腫瘤治療手段基本得到了國際最嚴格的藥監機構的認可,距離正式獲批上市僅一步之遙。目前,CAR-T正以前所未有的熱度席卷全球,引起制藥公司、投資人、臨床醫生和患者的廣泛關注。 毫無疑問,CTL-019的成功會讓諾華
諾華CAR-T療法CTL-019獲得FDA腫瘤專家的全票推薦批準,意味著這種革命性的腫瘤治療手段基本得到了國際最嚴格的藥監機構的認可,距離正式獲批上市僅一步之遙。目前,CAR-T正以前所未有的熱度席卷全球,引起制藥公司、投資人、臨床醫生和患者的廣泛關注。 毫無疑問,CTL-019的成功會讓
諾華CAR-T療法CTL-019獲得FDA腫瘤專家的全票推薦批準,意味著這種革命性的腫瘤治療手段基本得到了國際最嚴格的藥監機構的認可,距離正式獲批上市僅一步之遙。目前,CAR-T正以前所未有的熱度席卷全球,引起制藥公司、投資人、臨床醫生和患者的廣泛關注。毫無疑問,CTL-019的成功會讓諾華、賓夕法
過繼性免疫治療(Adoptive Cell Transfer Therapy, ACT),是指從腫瘤患者體內分離免疫活性細胞,在體外進行擴增和功能鑒定,然后向患者回輸,從而達到直接殺傷腫瘤或激發機體的免疫應答殺傷腫瘤細胞的目的。過繼性免疫細胞治療主要包括TIL、LAK、CIK、DC、NK、TCR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迅速蔓延,截至3月31日23時,全球累計確診已超過80萬例,國外累計確診超過72萬例、死亡超過3.5萬例。新冠疫情的大流行,不僅對全球各國帶來了經濟上的重創,而且深刻地影響著各個行業。 在醫藥行業,新冠疫情已經導致眾多臨床試驗暫停、新藥審批推遲、藥品短缺加劇等諸多問題
最近,由加州大學(UC)舊金山分校研究人員帶領的一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研究,在抗癌策略取得了一個有趣的新轉折。研究人員不是抑制一個癌癥驅動基因產生的細胞信號——現代靶向治療最常用的作用方式,而是明顯增加癌細胞中的信號,從而導致細胞自我毀滅,并消滅了小鼠疾病模型的ALL。延伸閱讀:Nat
CRISPR-Cas系統作為基因組編輯和調節的編程工具,可以在各種細胞中(包括人類細胞)進行遺傳操作。雖然目前科學家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CRISPR-Cas系統治療孟德爾遺傳疾病方面的潛力,但是該技術還有望為復雜的體細胞疾病提供新的治療方法,同時CRISPR-Cas通過加速藥物靶點的鑒定和驗證,
2019年8月13日,NKMax America,一家開發NK(自然殺傷)細胞療法的生物技術公司,宣布啟動SNK01-US01的I期臨床試驗,SNK是一種離體擴增的自體的NK細胞療法,用于難治性癌癥治療。 該公司的首席運營官Paul Song表示:“我們很高興在美國啟動SNK的首次臨床研究,并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兒童癌癥的發病機制以及療法相關領域的最新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Science:揭示兒童神經母細胞瘤惡化和消退的分子機制 DOI: 10.1126/science.aat6768 周圍神經系統腫瘤(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tumo
來自印度開羅大學的 Don G. Morris 教授等在 Frontieirs in oncology 上近期發表的一篇綜述,系統地概括了目前在肺癌免疫治療領域的進展,以及近期一系列臨床試驗進行的現狀。 摘要 關于炎癥 / 感染 / 免疫激活與腫瘤患者預后的相關性,許多研究都從原因和結果的不
2013年,研究人員在癌癥分布、癌癥譜、癌癥發病機理、癌癥特點以及癌癥治療上都有一些獨特和新的發現,為癌癥防治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線索。 發病率和癌癥譜 ——肺癌發病率和致死率均最高 從屬于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2013年出版的《世界癌癥報告》顯示,全球癌癥發病
臨床試驗患者緊缺 自2006年,首個PD-1單抗nivolumab開展臨床試驗以來,到目前為止,FDA已經批準了一共六款PD1/PDL1抗體藥物,PD1/PDL1抗體藥物已經成為腫瘤免疫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此同時,PD1/PDL1抗體藥物臨床試驗的數量顯著增長,已經從2006年的區區一項
腫瘤免疫治療的CAR-T療法,CAR- T,全稱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原理在于經嵌合抗原受體修飾的T細胞,可以特異性地識別腫瘤相關抗原,使效應T細胞的靶向 性、殺傷活性和持久性均較常規應用的免疫細胞
Phio Pharmaceuticals Corp.(納斯達克:Phio),一家基于其專有的“自我遞送”RNAi (Self-delivering RNAi,sd-rxRNA)治療平臺開發下一代免疫腫瘤治療的生物技術公司,近期宣布與Carisma Therapeutics進行一項研究合作,評估其
腫瘤干細胞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潛能、具有啟動和重建腫瘤組織表型能力的腫瘤細胞。前期研究均表明,腫瘤干細胞參與腫瘤的轉移、復發和對化療和放療耐受。因此,靶向腫瘤干細胞的治療策略將有望為癌癥的治療帶來希望。科學家們也在腫瘤干細胞的研究中投入了不少精力,試圖通過腫瘤干細胞的研究解決腫瘤起源及治
多數癌癥可被免疫系統識別并攻擊,但是因為腫瘤介導的免疫抑制和免疫逃逸機制而進展不一。輸注體外工程化T細胞,即T細胞過繼療法(adoptedT cell therapy),能增加患者的天然抗腫瘤免疫反應。基因療法重定向免疫特異性與基因編輯相結合具有改善療效并增加工程化T細胞安全性的潛力。CRISP
2020年中國CAR-T細胞治療發展現狀及競爭格局 兩款靶向CD19的CAR-T產品進 入申請階段CAR-T治療優勢顯著細胞免疫治療,亦稱為過繼細胞(ACT)治療,是一種將免疫細胞(主要為T細胞)注入患者以治療癌癥的免疫療法。T細胞通常取自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腫瘤組織,并在實驗室大量培育,然后
來自第二軍醫大學、浙江大學醫學院等處的研究人員,在2014年3月13日的《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期刊發表了題為“Blockade of Fas signaling in breast cancer cells suppresses tumor g
近年來,隨著腫瘤免疫調控機制的逐漸清晰和基因改造技術的不斷提高,腫瘤免疫治療領域得到了空前發展。從非特異性免疫刺激劑到腫瘤疫苗,再到針對免疫檢查點阻斷的單克隆抗體和過繼細胞免疫治療,一項項創新免疫治療技術為人類抵抗腫瘤提供了更多的武器,也讓那些屢戰屢敗的臨床醫生和科學家們重拾了信心。尤其是近5年
近年來,科學家們通過不斷研究來深入探索癌細胞對靶向性藥物或療法產生耐藥性的機制,同時研究者們取得了一定的研究進展,在此對此進行了盤點。 【1】新研究揭示癌細胞耐藥機制 聯合用藥讓癌癥不再回來 doi: 10.1093/nar/gkw1026 最近科學家們在理解癌細胞為何抵抗化療問題上取得了
11月27日-28日,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主辦的2010年帥府園論壇“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基礎、臨床與產業發展”在北京協和醫院召開。北京協和醫院院長趙玉沛、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擔任論壇主席。 隨著分子生物學、免疫學的發展,用細胞毒性的藥物來殺傷腫瘤
在《Molecular Cell》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Salk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報告稱,一種被視作是在早期癌癥形成過程中充當腫瘤抑制因子的蛋白——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在細胞一旦進入到癌前狀態后實際上可對癌癥起促進作用。 這一研究發現讓調查者們感到驚喜,它增大了一種誘人的
在癌癥治療方面,一些最有希望的進展集中在免疫療法上,這些療法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系統來攻擊癌癥。但免疫療法并不是對所有患者都有效,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提高其有效性的方法。 如今,位于圣路易斯的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將兩種免疫療法結合成一種單一療法,并在對人類細胞和小鼠的研究中發現,在治療某些血
我們都知道,癌癥的發生很復雜,而且往往是由于多種因素互相作用而引起的,然而有時候癌癥的發生或擴散往往需要幫手來幫忙,那么到底有那些因素會成為癌癥的“幫兇”來幫助癌癥發展呢?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年來相關的研究報告,分享給各位!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癌癥都有哪些“幫兇”! 【1】兩項研究揭示骨髓源性免
我們總是對患者說癌癥會以達爾文的自然選擇方式在體內進化,但是我們并沒有足夠的證據證實這一點。 大約在2010年,Alberto Bardelli跌入了科研低谷。Bardelli是意大利都靈大學癌癥生物學家,他一直在研究癌癥靶向療法——針對導致腫瘤生長的突變的藥物。這種方法的效果似乎很好,一些患
CAR-T療法在惡性血液腫瘤中展現出的強大實力,使其逐漸成為近年來最有前景的腫瘤免疫療法,然而血液腫瘤(非實體瘤)僅僅是眾多癌癥中較小的一部分,如2019年最新的全球癌癥數據指出:約90%的癌癥發病率都是由實體瘤引起,但關于實體瘤的細胞治療臨床試驗卻很少。 如下圖所示:2019年發表在
近期,致力于開發細胞免疫療法的Fate Therapeutics宣布美國FDA已經批準了其在研療法FT596的研究性新藥(IND)申請。FT596源自克隆主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系,是該公司首個現成的CAR-NK)細胞免疫療法,靶向多種腫瘤相關抗原。 Fate公司計劃啟動FT596單藥及聯
免疫治療的出現已極大地改變了腫瘤科醫師對于一些癌癥的治療方法,然而此前對于小細胞肺癌的研究進展卻依然有限。2018年8月,納武單抗(Nivolumab,opdivo)成為第一個被批準用于特定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讓我們終于可以從一個新的視角來治療這種嚴重的疾病。 近日,美國食品和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