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創新”再次成為一個重要的關鍵詞。報告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力爭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戰略前沿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5%,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邁進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行列。 這是國家給科研機構和科技工作者布置的一項大“作業”。作為國立科研機構,中科院在“十三五”會如何以科技支撐國家未來發展?近日,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專訪時,介紹了中科院的“十三五”發展規劃。 《中國科學報》: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作為科技“國家隊”,中科院將如何以科技支撐發展新理念? 白春禮: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五大發展理念相互貫通、互相促進,是具有內在邏輯聯系的有機整體。其中,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中科......閱讀全文
白春禮,男,滿族,1953年9月生,遼寧人。博士。現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1996年任副院長,黨組成員;2004年任常務副院長、黨組副書記(正部長級)。中共十五屆、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副院長,
1月26日、27日,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率隊前往微生物所、半導體所開展了工作調研。調研中,白春禮與兩個研究所懇切交流了“率先行動”計劃的各項改革措施,并對廣大科研人員提出了殷切希望。 白春禮指出:“希望研究所、科研人員站在國家層面,思考如何發揮國家科研機構應該發揮的引領、示范作用。”
3月27至29日,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深入中科院上海分院考察調研。白春禮在考察中強調,中國科學院作為科技國家隊,經過知識創新工程13年的黃金發展時期,現在又站在新的起點上,要正確處理好繼承傳統和與時俱進的關系、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關系、突出重點和前瞻布局的關系、穩定支持
兩年前的今天,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科院并提出“四個率先”要求,約一年后中科院啟動“率先行動”計劃,以研究所分類改革提綱挈領,做好做實“一三五”規劃,全面探索實踐科學院新時期改革方略。近一年來的各項舉措推進及初步成效如何?為此,本報從今日起開辟“‘率先’這一年:訪改革,看行動”特別專欄,通過綜述、
“中國天眼”建成啟用,“悟空”“墨子”等發射成功,“蛟龍號”深海科考,體細胞克隆猴成功培育……近年來,我國產出了一批具有重大國際影響力的標志性科技創新成果。2018年,一些新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呼之欲出。“這些重大創新成就,是科技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科技創新
白春禮一行啟動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測裝置建設工作 白春禮與齊扎拉一行調研阿里天文觀測站 白春禮與齊扎拉一行調研量子衛星地面接收站 白春禮與科學家們進行深入研討 3月26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一行來到西藏阿里地區,實地調研了海拔超過5100米的中科院國家天文臺阿
2011年正值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的前身國際化學會聯盟(IACS)成立100周年,也適逢居里夫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00周年。為了紀念化學的成就及其對人類文明的貢獻,2008年,聯合國大會將2011定為“國際化學年”。 化學為我們創造了豐富多彩的世界,我們的日常生活幾乎沒有
7月4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一行來到國家林業局進行工作會談并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白春禮與林業局局長趙樹叢分別代表雙方在協議上簽字。 白春禮表示,長期以來,中科院和國家林業局一起,攜手為維護林業生態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當前,雙方共同肩負著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歷史使命,
白春禮一行調研基礎片部分研究所“創新2020”規劃工作 6月24日,京區基礎片部分研究所“創新2020”規劃座談會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召開。中科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一行對物理所、化學所、國家納米中心和國家天文臺“創新2020”規劃工作情況進行了調研。中科院秘書
6月6日,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白春禮來到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看望多位在此治療養病的老院士。 在今年的兩院院士大會上,中科院院士朱起鶴作為中科院化學學部年紀最大的參會院士,堅持參加了三天會議,因身體不適入院治療。 聽到這些情況后,白春禮關心地說:“雖然您思路清晰,精神矍
7月12日,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在副院長陰和俊的陪同下,對中科院北京新技術基地進行調研,視察了光電研究院和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聽取了相關研究所負責人的匯報,與科技和管理骨干進行親切座談,并發表了重要講話。 在光電研究院,白春禮一行參觀了光電院無人機遙感綜合驗證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科技創新百舸爭流。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科技創新提出了更高要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決定,對科技體制改革作出了新部署。 2013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科院時指出:中國科學院要牢記責任,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
白春禮論研究生培養:規模發展必須服從質量要求 提高培養質量是研究生教育常抓不懈的永恒主題 10月28日,在中國科學院建院六十周年之際,其研究生院北京雁棲湖校區翻起了一抔新土。這個中科院歷史上投資規模最大的基建項目的動工,顯得意味深長。六十年一輪甲子,中國科學院是引領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
5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京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白春禮代表第八屆學部主席團在會上作了題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而奮斗”的工作報告。 本次院士大會是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時刻
“如果我們不積極思變、主動求變,就無法適應社會變革和科技發展的需求。從這個意義上說,改革既是大勢所趨,更是形勢所迫,不改革就會被改革”。 2014年7月7日,國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體系建設領導小組第7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暨全面深化改革綱要》(簡稱《“率先行動”計劃
人才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當前,我國面臨著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艱巨任務,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質人才。然而我國高層次創新人才缺乏,企業研發人員不足等問題長期存在,對轉方式、調結構形成了瓶頸制約。 中科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他表示,科技與人才堪稱國家的核心競
11月7日~8日,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先后在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進行工作調研。在國家重大工程任務研制現場進行實地調研時,白春禮指出,根據五中全會的部署,中科院要圍繞“三個面向”“四個率先”目標,在重大創新領域組建好一批國家實驗室,以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科技創新在
6月6日,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白春禮來到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看望多位在此治療養病的老院士。 在今年的兩院院士大會上,中科院院士朱起鶴作為中科院化學學部年紀最大的參會院士,堅持參加了三天會議,因身體不適入院治療。 聽到這些情況后,白春禮關心地說:“雖然您思路清晰,精
5月10日,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來到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和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三亞園區,圍繞加強黨建和抓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工作,以及“率先行動”計劃暨“一三五”規劃進展情況進行實地調研并與科研管理骨干進行交流座談。 白春禮首先來到“探索一號”科考船,參觀了實驗室、潛水器調度指揮
“中國再也不能與新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必須密切關注和緊跟世界經濟科技發展的大趨勢,在新科技革命中贏得主動。”在9月21日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科協年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題為《新科技革命的拂曉》的報告中表示,世界正處于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拂曉”,我國科研人員要勇做第六次科技革命“領頭羊”。
3月23日至29日,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一行克服高寒缺氧、身體不適、交通不便等困難,長途跋涉深入西藏林芝、拉薩、阿里等地,重點就推動中科院“四類機構”改革、促進“三重大”成果產出、強化院區戰略科技合作、服務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等工作進行考察調研,同時親切慰問了扎根高原一線的工作人員。 調
白春禮:規劃“森林”,讓“樹木”自由生長 中科院召開人才工作座談會 3月17日, 中科院人才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座談會請來了16位來自不同研究領域、不同層次的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和研究生代表,他們沒有任何行政職務。 在座談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逐一聽取了與會代
中科院召開人才工作座談會 3月17日, 中科院人才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座談會請來了16位來自不同研究領域、不同層次的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和研究生代表,他們沒有任何行政職務。 在座談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逐一聽取了與會代表對中科院人才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5月3日,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在中科院副院長李靜海的陪同下,來到中科院廊坊創新基地,對相關研究所廊坊園區的科研工作進行實地調研,并就研究所“一三五”戰略規劃落實情況和全面貫徹實施“率先行動”計劃與科研人員進行座談。 當天上午,白春禮來到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廊坊研發中心,現場考察了循
7月13日上午,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來到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就該所“十三五”規劃進展情況、“率先行動”計劃暨“一三五”規劃落實情況,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進展等工作進行了調研,并與研究所領導班子、院士代表及科研骨干進行了交流座談。 上午,白春禮率先來到生物物理所7號樓,考察了儀器技術創新中
7月14日,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一行來到中科院新疆分院,就全面貫徹落實科技創新大會精神、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圍繞“創新2020”做好“一三五”落實工作、建設區域創新體系等工作開展專項調研。 14日上午,在“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新疆分院‘一三五’規劃實施進展”匯報會上,新
編者按:10月29日,新華通訊社發布對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的專訪稿,內容涵蓋如何看待并迎接新一輪科技革命等重要問題。 ■新華社記者 李柯勇 王振宏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前夜,一場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競賽已在全球展開。 當21世紀“重要戰略機遇期”再次來到關鍵節點之時,有必要進一步
7月13日上午,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來到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就該所“十三五”規劃進展情況、“率先行動”計劃暨“一三五”規劃落實情況,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進展等工作進行了調研,并與研究所領導班子、院士代表及科研骨干進行了交流座談。 上午,白春禮率先來到生物物理所7號樓,考察了
對于中國科學院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新生來說,在學院樓里走動時,“一不留神”就會見到那位高個子老師——他們的“院士院長”席南華教授。 實際上,這所大學里將充滿這樣“驚喜的偶遇”。一個月前,中國科學院大學更名后首次開學典禮上,席南華、高鴻鈞、萬立駿、朱日祥、傅伯杰、康樂、李國杰、吳一戎、李樹
“國有疑難可問誰?”臺上,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中國科學院大學名譽校長白春禮發出擲地有聲的一問。 “強國一代有我在!”臺下,中國科學院大學2020級萬名新生的回答洪亮而堅定。這一時代宣言回蕩在長城腳下、雁棲湖畔的校園上空。 9月13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