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投資二維宇宙飛船清理太空垃圾助力未來太空探索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投資研發二維宇宙飛船,這種航天器使用特殊的二維薄膜材料制成,可以包裹住太空垃圾并使其離開軌道。 二維宇宙飛船的推進劑以液體形式儲存在兩片薄膜之間寬度為10微米的縫隙中。一個大小為1平方米的二維宇宙飛船重量約為35克,因此這種宇宙飛船將大大降低太空發射的成本。 據NASA官網消息,這一項目是NASA創新先進概念計劃(NIAC)篩選出的13個研究方案之一。NASA創新先進概念計劃旨在資助研發利用最前沿技術的革新性系統。 其余入選的研究方案還包括:對微生物進行編程,使其可以在火星環境中回收和打印電子器件;使用計算成像技術追蹤太陽系外光學強度的變化,以探測遙遠天體的“回聲”;設計以核能為動力的冥王星探測器和著陸器。 NASA創新先進概念計劃的第一階段將支持入選研究方案的初步定義和概念分析,預計在9個月內對每個研究方案各投入約10萬美元。如果可行性研究順利通過的話,研究方案提出者可以繼......閱讀全文
美投資二維宇宙飛船清理太空垃圾-助力未來太空探索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投資研發二維宇宙飛船,這種航天器使用特殊的二維薄膜材料制成,可以包裹住太空垃圾并使其離開軌道。 二維宇宙飛船的推進劑以液體形式儲存在兩片薄膜之間寬度為10微米的縫隙中。一個大小為1平方米的二維宇宙飛船重量約為35克,因此這種宇宙飛船將大大降低太空發射的
地球已被太空垃圾包裹,漫天垃圾還需分類處理
雖然人類已經可以對部分太空垃圾進行有效的編目管理,但對于如何批量處理太空垃圾,目前仍然缺乏直接高效的辦法。專家認為,要區分太空垃圾所處的軌道高低和體積大小,有針對性地采取不同手段進行處理。 實習記者 都芃 不久前,一大塊俄羅斯太空垃圾靠近國際空間站,導致國際空間站不得不進行機動規避,這也導致
俄研發太空垃圾清潔新技術
俄羅斯科研人員將兩種類型的拖船運動結合起來,設計了一種新型的空間碎片拖船。研究人員介紹說,該項研究成果與國外相似研究成果的不同之處在于運行高速、能耗低,而且它可完全在現有技術上實現。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宇航學報》雜志上。 近年來,與立體太空垃圾作斗爭是全球空間技術發展的優先事項之一。立體太
清掃太空垃圾:技術狂歡無法可依
最近,科學家從國際空間站釋放了一個寬度1米左右、重達100公斤的“碎片清除”衛星,用以驗證一系列主動碎片清除技術。該衛星據稱是迄今為止從空間站釋放的最大衛星。 隨著人類空間探索活動增多,太空中由人類活動造成的空間碎片也日漸增多。這些空間碎片分布在太陽同步軌道、地球同步軌道、近地軌道等軌道上
歐空局“魚叉”清理太空垃圾試驗成功
日前,歐空局“碎片清理”(RemoveDebris)項目試驗取得成功,衛星發射“魚叉”成功捕獲目標。該技術為太空垃圾清理提供了新途徑,但其潛在軍事價值也讓人“毛骨悚然”。 空客公司發布的試驗視頻顯示,模擬太空垃圾的鋁片掛在由衛星伸出的碳纖維吊桿上,衛星瞄準發射一枚鋼筆大小的“魚叉”,“魚叉”成
歐空局“魚叉”清理太空垃圾試驗成功
日前,歐空局“碎片清理”(RemoveDebris)項目試驗取得成功,衛星發射“魚叉”成功捕獲目標。該技術為太空垃圾清理提供了新途徑,但其潛在軍事價值也讓人“毛骨悚然”。 空客公司發布的試驗視頻顯示,模擬太空垃圾的鋁片掛在由衛星伸出的碳纖維吊桿上,衛星瞄準發射一枚鋼筆大小的“魚叉”,“魚叉”
歐空局“魚叉”清理太空垃圾試驗成功
日前,歐空局“碎片清理”(RemoveDebris)項目試驗取得成功,衛星發射“魚叉”成功捕獲目標。該技術為太空垃圾清理提供了新途徑,但其潛在軍事價值也讓人“毛骨悚然”。 空客公司發布的試驗視頻顯示,模擬太空垃圾的鋁片掛在由衛星伸出的碳纖維吊桿上,衛星瞄準發射一枚鋼筆大小的“魚叉”,“魚叉”成
激光偏振檢測可知太空垃圾成分
6月20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工程師宣布開發出一種激光偏振檢測新技術,不僅能確定太空垃圾位置,還能分析其成分。在地球空間軌道上,數以億計的太空垃圾高速旋轉著,給航天器和衛星帶來巨大威脅。目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國防部在用陸基望遠鏡和激光雷達(Ladars)跟蹤1700
激光或成為太空垃圾“清道夫”
太空垃圾的計算機模擬圖。 科技日報北京4月20日電 (記者劉園園)激光可能成為未來的太空垃圾清理工。日本理化研究所的科研人員近日提出解決太空垃圾問題的新辦法——用激光把太空垃圾射下來,讓其在地球大氣層中燃燒掉。 據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19日報道,日本科學家的新方法首先要使用國際空
美用傳感器研究太空微垃圾
本報訊 美國電影《地心引力》把太空垃圾的風險戲劇化了。在國際空間站的一扇窗戶上發現的一塊7毫米寬的小碎片。圖片來源:ESA/NASA 盡管漂浮的扳手和斷裂的火箭部件可能對宇宙飛船造成最致命的威脅,但大多數軌道碎片實際上都是小得多的——想象一下油漆斑點和破碎的衛星碎片。現在,美國宇航局(NASA
一探究竟!太空垃圾如何分類處理?
不知不覺,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在太空生活已經兩個多月了。也許大家會好奇,航天員在太空生活產生的垃圾是如何處理的?處理時需要進行分類嗎?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垃圾處理要分類航天員在“太空之家”生活期間,會產生一定的垃圾,這些垃圾除了可以凈化、循環再利用的液體,其他垃圾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隨天舟貨運飛船帶
美國宇航局擬用激光清理太空垃圾
據《每日郵報》3月16日報道,美國宇航局正考慮用激光將地球周圍的太空垃圾推離軌道,預防它們撞擊人造衛星和空間站。 這種激光與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類似,可以通過太空望遠鏡發射,將太空垃圾推離軌道。這一過程也可以避免所謂的“凱斯勒綜合癥”,即在近地太空飛行的垃圾過多,飛出地球太危險,導致人類
太空垃圾光污染嚴重,地球上或無處安放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170.shtm 近年來,近地軌道衛星和太空碎片數量一直在增長,預計還在加劇。 尤其自2019年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發射了第一組由數千顆衛星組成的“巨型星座”以來,近地軌道上的
地球軌道上的太空垃圾碎片-從何掃起
地球軌道上的太空垃圾碎片 圖片來源:ESA 7月2日,CryoSat-2衛星正像往常一樣,在地球表面上空700多公里處的軌道上運行,監測著地球上的冰層。但這一天,歐洲空間局(ESA)的工作人員們發現,一塊太空碎片正不受控制地飛向這顆價值1.4億歐元(1.62億美元)的衛星。 工程
國際空間站或于2020年“死亡”-造新宇宙飛船美俄較勁
奮進號宇宙飛船對接在國際空間站上人類航天活動的幾大著名空間站 7月27日,俄羅斯聯邦宇航局副局長達維多夫在接受《早安俄羅斯》采訪中稱,俄羅斯方面計劃在2020年后結束國際空間站的使命,讓其墜入海洋。消息一出,立刻引發熱議,因為人們才剛剛在上周依依不舍地告別了航天飛機時代。 一說:
澳科學家正研究用激光“誘殺”太空垃圾
澳大利亞一組科學家正在研究,從地球發射激光,來分解繞著地球旋轉的太空垃圾,減少這些碎片可能引發的一系列衛星撞擊事件。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天文與天體物理學研究院院長克萊思告訴記者,這項工程非常可能成為現實,有關設備可能在10年內運作。 不清除將有災難性撞擊 他說,人類進入太空,所
美國空軍將發射“哨兵”衛星-專門監測太空垃圾
美國空軍定于7月8日發射一顆衛星,用于全天候監測太空垃圾和現役衛星。這將是美國首次在太空部署專門監測太空垃圾的“哨兵”衛星。 美國空軍發布的消息說,這顆衛星名為“空基太空監測衛星(SBSS)”,按計劃將于8日從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它可以在太空對數以千計的衛星
美國空軍將加大力度監控太空垃圾
已知空間殘骸的比例模型圖 圖片來源:歐洲空間局 有時候你寧愿不知道這個壞消息。據估計,有50萬片包括廢舊衛星、火箭部件和碰撞殘骸在內的太空垃圾聚集在地球附近的軌道上,其中大部分具有潛在的致命性。美國宇航局(NASA)官員表示,任何直徑大于1厘米的東西都會對國際空間站(ISS)造成威脅。不過,
美國加州夜空現神秘光點-或為日本太空垃圾
一串拖著長尾巴的神秘光點日前劃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中部夜空,有關視頻和圖像在社交媒體上獲大量點擊。專家推測,這極可能是日本太空垃圾燃燒所致。 據美聯社3月18日報道,加州薩克拉門托地區17日晚舉行節慶活動,參與者注意到夜空中出現一串神秘光點。目擊者海梅·埃爾南德斯拍攝的視頻顯示,多個拖著尾巴的光
太空垃圾變身阿里“糖果罐號”迷你空間站
10月22日,有媒體報道了阿里將向太空發射“糖果罐號”迷你空間站和“天貓國際號”通訊衛星的消息。 23日,阿里“一站一星”項目組人士向科技日報記者透露,“一站一星”將首先應用到“雙十一”期間的全球用戶互動中。后續還將通過“一站一星”計劃,和多家科研單位合作,共同探索相關空間技術及無人駕駛技術的
美宇宙飛船傳回“外星來信”?
?????? 德國《畫報》近日報道知名UFO研究專家豪斯多夫宣稱,美國國家航天總署(NASA)在33年前發射升空的“航海家二號”(Voyager2),日前竟開始傳回難以理解的怪異信號,疑似遭外星人挾持。豪斯多夫甚至大膽猜測,這可能是外星生命嘗試與人類對話的征兆。 ?????? 1977年,航海家
科學家提出各種富有創意的太空垃圾清除方案
3月22日,英國維珍銀河航天公司的“太空船二號”試飛成功。這個載人航天器有望成為世界第一艘商用太空船,如果后期試飛進展順利,預計在兩年后可進入商業運營,太空旅游票價為每人20萬美元。不過,對于未來的“星際旅行”來說,也許錢不是問題,而漂浮在近地軌道上的太空垃圾
國際空間站為躲避太空垃圾降低軌道高度
據俄羅斯聯邦航天署消息,為躲避一塊俄“微風-M”加速器碎片,國際空間站23日降低軌道高度。 聯邦航天署消息說,借助國際空間站“星辰”艙發動機的推力,國際空間站23日將軌道高度降低800米。 據俄地面飛行控制中心此前消息,一枚“微風-M”加速器碎片預計在莫斯科時間23日下午與國際空間站接近,距
日本實施世界首次太空垃圾回收清理實證試驗
據日本雅虎轉《讀賣新聞》消息,一顆用于回收清理太空垃圾試驗的日本人造衛星于2021年3月22日下午由俄羅斯火箭從哈薩克斯坦發射升空,預計將于當晚進入地球軌道。這是世界上首次嘗試利用人造衛星回收清理太空垃圾。 上述衛星由日本新興航天企業Astroscale株式會社(位于東京都)開發,上面攜帶了捕
中國設立空間碎片行動計劃-應對太空垃圾碎片危害
據中國之聲報道,第32屆機構間空間碎片協調委員會會議正式召開,來自14個國家及組織的機構參加了會議。如何合理利用外太空資源?廢棄衛星等太空垃圾碎片目前對地球及空間站危害有多大? 隨著空間技術的進步,人類進入和平太空的活動也不斷增強,但是也產生了越來越的空間碎片,就是人類在航天活動中遺棄在太空廢
人造衛星變成太空垃圾后的五種處理方法
2008年,美軍在太平洋發射“標準導彈-3”擊落間諜衛星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30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報道,近期,科學家提出一個問題:如果通信人造衛星在太空中失控或發生故障,當它們被當作太空垃圾進行處理時會出現什么后果?試想如果前蘇聯時期的人造衛星攜帶的核反應堆出現泄漏該怎么辦?當人造
俄羅斯一種用于密封“聯盟號”飛船孔隙的方法獲ZL
據《俄羅斯國際新聞通訊社》3月1日報道,“聯盟號”宇宙飛船的生產商——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團,2018年在“聯盟號”宇宙飛船上發現了一個鉆孔,其用布和膠水密封此類鉆孔的方法獲得了ZL,該ZL及其描述由聯邦知識產權局發布。 該發明通過開發一種方法來密封載人航天器殼體中最大直徑為10mm的孔狀缺陷
日本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測試用鋼絲繩清理太空垃圾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17日(北京時間)報道,日本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研究人員正在測試一種繩索,希望它能把近地軌道上的太空垃圾拉出來,把地球周圍亂七八糟的東西清理出幾噸。 地球上空有超過兩萬個從各種設備上脫落的碎片,包括老舊衛星、火箭殘骸和其他碎片,它們在地球上空800到1400千米
防撞擊航天器-美將發射納米衛星監控太空垃圾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道,美國勞倫斯利物莫國家實驗室(LLNL)預計在今年發射2顆額外的“探險者”納米衛星,目標是開發一個低成本的衛星星座以避免空間碰撞。 成千上萬的空間垃圾碎片目前環繞地球運行,給載人航天器和衛星帶來了危害。垃圾包括閑置衛星、助推火箭部件和航天員丟失的工具,以及其它類型的
歐洲研發人工智能宇宙飛船-可取代人類執行任務
據香港《文匯報》2月14日報道,著名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游》中出現的人工智能計算機可望成為現實。英國科學家與歐洲太空總署(ESA)正攜手研發由人工智能控制的宇宙飛船,它能像人類一樣自行作決定,將來或逐步取代航天員執行太空任務。 英國工程人員在ESA支持下研發的這個控制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