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上午,2016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及陳嘉庚青年科學獎頒獎儀式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上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為獲獎科學家頒獎。 2016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共兩項。項目《多復變中若干問題的解決》獲得陳嘉庚數理科學獎,獲獎人是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周向宇研究員。項目《樹突狀細胞與免疫調控、免疫治療的研究》獲得陳嘉庚生命科學獎,獲獎人是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曹雪濤研究員。 2016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共3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宇翱教授在自由空間量子隱形傳態等量子信息實驗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數理科學獎。北京大學陳鵬教授因發展活細胞化學工具,開辟利用化學反應“在體”研究蛋白新途徑,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化學科學獎。浙江大學周昆教授在基于GPU的真實感圖形并行繪制等方面取得了國際領先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信息技術科學獎。 陳嘉庚科學獎和陳......閱讀全文
近日,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揭曉。其中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包信和院士的項目《納米限域催化及其在甲烷直接轉化中的應用》獲陳嘉庚化學科學獎,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黃正獲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化學科學獎、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吳蓓麗獲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生命
陳嘉庚科學獎頒獎合影(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 2016年度陳嘉庚科學獎、陳嘉庚青年科學獎6月1日在北京揭曉,5位中國科學家獲此殊榮。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為其頒獎。 獲得2016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的項目共2項。其中,《多復變中若干問題的解決》獲得陳嘉庚數理科學獎,獲獎人是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
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陳嘉庚青年科學獎5月30日下午在北京揭曉并頒獎,共有6個項目獲得陳嘉庚科學獎,6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6個獲獎項目包括:《原子尺度上“小分子機器”在固體表面的構筑與物性調控》獲陳嘉庚數理科學獎、《納米限域催化及其在甲烷直接轉化中的
5月30日,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在京揭曉,共有6個項目獲獎,6名青年科學家獲2018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同日,第十二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在京頒發,鋼鐵冶金專家、戰略科學家徐匡迪獲得第十二屆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29位工程科技領域科學家獲得光華工程科技獎,其中包含3位香港科學家和
近日,2016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揭曉。 陳宇翱 陳鵬 周昆 2016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數理科學獎 陳宇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獲獎相關成果為“量子信息與量子物理實驗研究”。 陳宇翱在量子信息實驗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在自由空間量子隱形傳態和糾纏分發方面取得了創新
根據《陳嘉庚科學獎獎勵條例》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勵條例》有關規定,2012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的推薦工作從2011年1月1日同時啟動,至2011年3月31日結束。現將推薦2012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的有關事項公布如下: 一、2012年度推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
關于推薦2016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的通知各位專家: 根據《陳嘉庚科學獎獎勵條例》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勵條例》規定,2016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的推薦工作從2015年4月1日起同時開始,至2015年6月30日結束。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獎勵的定位和標準
關于推薦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的通知 各位專家: 根據《陳嘉庚科學獎獎勵條例》《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勵條例》和《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勵條例實施細則》規定,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的推薦工作將于2019年1月1日開始,至2019年3月29日結束。
作為一項有著悠久歷史的自然科學獎項,陳嘉庚科學獎有著良好的聲譽。 堅持原創導向,高舉創新大旗,與時俱進,與國同行,這是陳嘉庚科學獎的光榮,也是驕傲。 2014年,經第三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修訂的《陳嘉庚科學獎獎勵條例》《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勵條例》《陳嘉庚科學獎獎勵條例實施細則》公布實施。如今
2014年6月11日召開的兩院院士大會上,留下了這樣一張合影。 照片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以及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和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正在為獲得“2014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及“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的科學家頒發獲獎證書和獎牌。 王恩哥、林國強、徐國良、吳國雄
2019年9月7日,9月7日消息,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于9月7日在北京公布2019年獲獎名單,邵峰、王貽芳、陸錦標、王小云四位頂級科學家獲獎。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邵峰獲得“生命科學獎”,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貽芳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系教授陸錦標(Kam-Biu Luk
日前,2014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在京揭曉。其中,東南大學尤肖虎教授的“寬帶移動通信容量逼近傳輸與分布式組網”項目獲得陳嘉庚信息技術科學獎。 據悉,這也是東南大學首次獲得陳嘉庚科學獎。該成果為分布式多天線技術這一新興的組網方式提供了相關的基礎理論和分析方法,對我國第4代移動通
明天,堪稱中國諾貝爾的未來科學大獎即將揭曉。哪些人可能得到這高達100萬美元的獎金呢? 知社和您一起梳理一下最有希望的幾位科學家,和他們閃耀中國的科研成果。坊間傳言其中更有今年諾貝爾獎提名工作。 未來科學大獎于2016年1月17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共設立“生命科學大獎”和“物質科學大獎”兩個獎項
記者今天從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獲悉,2016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及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名單已經出爐。6月1日,頒獎儀式將在中科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上舉行。 獲得2016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的項目共2項。其中,《多復變中若干問題的解決》獲得陳嘉庚數理科學獎,獲獎人是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周向宇;《
5月11日,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第二屆理事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學院院長、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理事長白春禮主持會議。基金會副理事長、中國銀行副行長李早航,基金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潘云鶴,基金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靜海等出席會議。 會議審議了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第
2014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及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光華工程科技獎11日在北京頒獎。6個項目8位獲獎者摘得陳嘉庚科學獎,5位青年才俊分享了陳嘉庚青年科學獎;資深水利水電工程專家錢正英獲光華工程科技獎成就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女院士,15位專家獲得光華工程科技獎工程獎,13位青年專家獲光華工程科技獎青年
201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6月9日在北京揭曉并頒獎,力學家院士、物理化學家研究員、生物學家院士、石油地質學家院士、城市規劃建筑學家院士等5位科學家,分別獲本年度陳嘉庚數理科學獎、化學科學獎、生命科學獎、地球科學獎和技術科學獎,每人獎金30萬元人民幣。 中國國務委員劉延東出席頒獎儀式,并
白春禮作主席團報告 建設高水平科技智庫,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上 白春禮 (2016年6月1日) 各位院士,同志們: 5月30日,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與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同時在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聚焦上海“四個中心”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目標,推動實施人才高峰工程,倡導和弘揚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鼓勵創新、鼓勵創造的社會風尚,按照《上海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2018年上海市人才工作大會的有關要求
會議現場 4月5日,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第二屆理事會第七次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學院院長、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理事長白春禮主持會議。基金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靜海,基金會副理事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陳宜瑜等出席會議。 會議聽取并審議了2012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及陳嘉庚青
今天,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2015年度國家科技獎“大榜”隨之揭曉,295個項目榜上有名,包括42項自然科學獎(含1項自然科學獎一等獎),66項技術發明獎,187項科技進步獎。另有7名外籍科技專家獲得國際科技合作獎。 國家科技獎勵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陳志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根
2011歲末網友們盤點了很多熱詞,比如:控/hold住、傷不起、起云劑、虎媽、政務微博、北京精神、走轉改、微電影、加名稅、淘寶體、云電視等新詞匯。媒體也評出了日本地震、康菲溢油、南方先旱后澇的極端天氣、7.23動車事故、小悅悅與路人、校車事件、郭美美與紅十字會、建黨90周年、‘十二五’開局、天宮
在今天召開的第十八屆中國科協年會上,第九屆周光召基金會科技獎、第十九屆中國科協求是杰出青年獎揭曉。 據悉,第九屆周光召基金會科技獎本年度決定授予中國科技大學杜江峰教授“基礎科學獎”,授予中國農業科學院黃三文研究員“基礎科學獎”,授予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范國濱、張衛研究員及其團隊“技術創新獎”。
2015年11月13日,兩年一次的中科院院士新增名單發布,共計61名杰出科學家入選此次院士榜單。其中,備受生物界矚目的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名單也新鮮出爐,從30位候選名單中歷經“終選”機制新增院士12名,包括三名女科學家。12名新增院士中,有5位來自于中國科學院地方研究院,1位(王福生院士)來
6月1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勝利閉幕。中科院院長、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白春禮在閉幕會上發表講話,全面總結了本次院士大會有關情況,對貫徹落實本次大會精神作出部署。中科院副院長丁仲禮主持閉幕會。 中科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審議通過了學部主席團工作報告和各專門委員會、各學部常委會
前一段時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2019年國家優秀青年基金項目資助名單。今年的國家優青入選人數相比往年直接增加了50%,達到了600人,一度引發熱議。 國家優青入選者何以獲得如此多的關注? 其實,這牽扯到國家在人才引進和培養上的戰略。近年來,從兩院院士、國家杰青、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到萬人計
近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于5月28日至6月1日在京召開。 中科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著眼世界科技前沿發展趨勢,聚焦國家創新發展戰略需求,積極發揮創新第一動力、人才第一資源的作用,
《教育部關于提名2020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的通知》(點擊閱讀)雖未在教育部官網發布正式通知,但已然在部分高校官網發布,標志著2020年教育部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正式啟動。與往年相比,本年度該獎勵5月底發布通知,6月30日結束申報,時間緊、任務重,有幾個問題需要重點關注。
雖未在教育部官網發布正式通知,但已然在部分高校官網發布,標志著2020年教育部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正式啟動。與往年相比,本年度該獎勵5月底發布通知,6月30日結束申報,時間緊、任務重,有幾個問題需要重點關注。 1、提名獎種 教育部高校優秀成果獎設立四類獎種: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設立,用于獎勵在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的獎項,每年評審、獎勵一次,授獎個人和組織將獲得一定的榮譽獎勵和獎金。以下為通知正文。關于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工作啟動的通知各相關單位、本區企業、組織、個人: 根據《關于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