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不老是人類自古以來的夙愿。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有菩提老祖的大品天仙訣,王母娘娘盛會上的蟠桃,太上老祖煉丹爐里的不老丹,還有妖怪們夢寐以求的唐僧肉都可以實現長生不老。在史學瀚海中,《史記》記載秦始皇東巡碣石,攜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尋求長生不老藥;在現代科學中,衰老仍然是生物醫學領域熱門主題之一。科學研究顯示通過飲食(卡路里限制,蛋氨酸限制,色氨酸限制)、基因(IGF-1,FOXO, SIRT1)、藥理(雷帕霉素,二甲雙胍,白藜蘆醇)、運動等干預可以不同程度的延長壽命。大部分研究都集中于一個模式生物,比如線蟲,果蠅,小鼠等。 人類和其他動物都來源同一個祖先,隨著自然的選擇和進化,組成豐富的動物世界,同體型相比較,蝙蝠和靈長類動物更長壽,然而嚙齒動物裸鼴鼠具有比同類長達十倍的壽命(圖1)。哪些物質/代謝成分為長壽動物所特有? 特殊物質/功能代謝分子是否能夠調控長壽? 解答了這些科學家問題,可能也為秦始皇東臨碣石尋求的東西找......閱讀全文
雀巢公司科學家首次發現了長壽的分子軌跡。 雀巢研究中心和雀巢健康科學研究院的瑞士和意大利科學家比較了來自意大利21至111歲年齡段之間志愿者的血液和尿液樣本。 該項研究在西班牙格拉納達召開的2013國際營養大會上發布成果:那些特別長壽、活過100歲以上的人群,其體內脂肪水平、氨基酸代
海南素有“世界長壽島”之稱,據海南省衛生健康委發布的報告,截至2018年3月8日,海南全省健在的百歲老人有1565名,平均每10萬人中健在的百歲及以上老人有17.13人,遠遠超過聯合國規定的“長壽之鄉”的標準。那這種長壽成因能在科學上找到根據嗎? 自噬延緩衰老 為此,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本月,基因組學創業家克雷格·文特爾(Craig Venter,見上圖)宣布了他的最新冒險:組建一家公司,來創造出關于人類健康的所謂最全面的數據集,以應對衰老帶來的疾病。 這家位于美國圣迭戈的“人類壽命”(Human Longevity)公司表示,將使用Illumina公司新的高通量
很多人都想延年益壽,當然他們也會通過進行一些有益健康的活動或攝入健康飲食來維持機體健康,進而增加自己的壽命,近些年來,科學家們也發現了一些能夠讓人長壽的方法,下面小編對此進行了盤點,分享給各位! 【1】RSOS:新發現---大腦越大,壽命越長 DOI: 10.1098/rsos.160622
近年來,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低熱量飲食能給機體健康帶來多種好處,比如延長壽命、幫助減肥等等,本文中,小編就對相關研究整理,共同解讀低熱量飲食對機體健康的益處。 【1】Cell Metab:熱量限制或有助延緩人體衰老 doi:10.1016/j.cmet.2018.02.019 在首批探究
來自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美國Mayo臨床中心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證實,SIRT1-TopBP1信號軸發揮轉換開關作用,調控了代謝檢查點反應和DNA損傷檢查點反應。這一研究發現在線發表在《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雜志上。 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的袁健(Jian Yuan)教授以及美
外泌體是一種存在于細胞外的多囊泡體,可通過細胞內吞泡膜向內凹陷形成多泡內涵體,內涵體與細胞膜融合后釋放其中的小囊泡。外泌體的直徑在40-110 nm之間,其中包含RNA、蛋白質、microRNA、DNA片段等多種物質,存在于血液、唾液、尿液、腦脊液和母乳等多種體液中。外泌體從發現至今已有30多年
2018年即將過去,年末為大家獻上生物谷本年度心腦血管疾病專題盤點,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1. Science:重磅!親聯蛋白2切割竟可阻止心力衰竭產生doi:10.1126/science.aan3303. 美國愛荷華大學心臟研究員Long-Sheng Song博士及其團隊在之前的研究中已
由于其與長壽、糖尿病、癌癥和代謝調控相關聯,近年來Sirtuin脫乙酰酶家族受到了相當大的關注。在發表于12月3日《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中,Buck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現在確定了一些代謝相關蛋白受到了線粒體sirtuin——SIRT5的廣泛調控。
10月出版的Cell Metabolism(《細胞—代謝》)雜志(2007, 6:307-319)刊載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翟琦巍研究組關于SIRT1調控胰島素敏感性方面的最新研究結果。該研究論文被遴選為Featured Article,并且同期刊發了Featured Prev
Ce基非晶合金的形成機理研究進展 非晶形成的機理以及熱力學、動力學和結構對非晶形成能力的影響是材料科學的重要問題之一,目前也是非晶材料和物理領域研究的重點方向之一。物理所汪衛華小組與美國North Carolina大學Wu Yue研究小組合作,采用核磁共振NMR 27Al 方法系統研究了微量元
《大話西游》中,菩提老祖化身葡萄閃亮登場,至尊寶問他:“為什么你不做蘋果,要做葡萄?”關于菩提與葡萄的關系,眾說紛紜:一說葡萄與菩提都是佛教的梵語象征;一說純粹是取諧音,即菩提為葡(萄)提(子)的諧音。人們對于葡萄的興趣延續到了今天,科學家甚至在葡萄中發現了延緩衰老的奧秘。本期“醉心科學”科普團
人為什么會變老?對于人類來說,如何才能長生不老真的是一個令人著迷的問題。但是至今為止都沒有一個讓人滿意的答案。衰老一直是生命過程中的核心環節,也是影響整個人類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問題。目前世界各國均面臨著嚴重的人口老齡化,數據顯示到2050年約三分之一的中國人口年齡將超過60歲。因此,深入了解衰老
飲食、基因和藥物研究表明,延緩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疾病或許可以使患者遠離其他疾病。至少,一系列分子方法似乎可以設定生理衰老的速度。2011年,100歲高齡的Fauja Singh在為英國愛丁堡馬拉松賽作準備。 衰老會帶來一系列問題。超過70%的65歲以上的人患有兩種或更多的慢性病,諸如關節炎、糖尿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余巍研究員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崔龍教授課題組合作,發現長壽基因SIRT3調控一碳單位代謝酶參與結直腸癌發生的新分子機制,為開發治療結直腸癌的靶向藥物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日前,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衰老是機體生理功能隨時間逐漸退化的過程,是神經退行性疾病、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和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的最大風險因素。衰老進程由遺傳和表觀遺傳因素共同調控,因此理解衰老的遺傳和表觀遺傳基礎是延緩衰老和防治衰老相關疾病的重要前提。 早在1999年,人們就發現Sir2基因具有延長釀酒酵母壽命的作用,因
二甲雙胍是世界范圍內使用最廣泛的口服抗糖尿病藥物。它能夠抑制肝糖原異生,同時增加外周組織胰島素敏感性,以降低血糖和胰島素濃度。然而,近兩年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二甲雙胍具有抗衰老、延長壽命的作用。 Cell(2013年3月28日) 2013年3月28日,發表在《細胞》(Cell)雜志上的一項研
二甲雙胍是世界范圍內使用最廣泛的口服抗糖尿病藥物。它能夠抑制肝糖原異生,同時增加外周組織胰島素敏感性,以降低血糖和胰島素濃度。然而,近兩年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二甲雙胍具有抗衰老、延長壽命的作用。 Cell(2013年3月28日) 2013年3月28日,發表在《細胞》(Cell)雜志上的一項研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儲存著一種特定脂肪類型的秀麗隱桿線蟲要比苗條的同伴活得更長。相關研究結果于2017年4月5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 link H3K4me3 modifiers t
當你無聊時,即使不餓,你是否也會去尋找食物呢?當你感到饑餓而無法進食時,你是否會感到不安呢?當你看到食物時,即使不餓,你是否也想吃呢? 如果你的回答是“是”,并且無法控制自己的對食物的焦慮,這篇文章可能會給你一些幫助。 他知道自己聽起來像一個萬靈藥推銷員。畢竟,一個著名大學的終身教授不會每天
永生,更像是詛咒而不是祝頌——蒂索諾斯這才幡然醒悟。這個神話里的特洛伊王子如此俊俏,以致得到曙光女神厄俄斯的眷顧,她懇請宙斯賜予他永生,好讓她和他長相廝守。不過宙斯執文害意,蒂索諾斯死不了,但他會衰老。蒂索諾斯漸漸失去了自己姣好的容顏和青春的身體,厄俄斯很快就沒了熱乎勁。她最終把他獨鎖深閨,讓
倫敦大學學院UCL領導的研究發現:果蠅和線蟲的壽命可以通過對一種在動物身上很普遍的酶的活性進行限制而延長。相關研究于11月29日在線發表在Nature上。 這一文章揭示:酵母細胞的存活期、果蠅及線蟲的壽命可以在機體成年后將RNA聚合酶III(Pol III)的活性略微削減而延長平均10%。
這一文章揭示:酵母細胞的存活期、果蠅及線蟲的壽命可以在機體成年后將RNA聚合酶III(Pol III)的活性略微削減而延長平均10%。 第一作者Danny Filer說:“我們已經發現了Pol III在成年果蠅及線蟲中的一個基本作用:它的活動對干細胞功能、腸道健康和動物的生存產生了負面影響。當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將突變果蠅的代謝率降低50%,它們攜帶的很多突變的預期有害影響就從未表現出來。在通過實驗測試這些果蠅的許多不同基因突變后,他們每次都發現了相同的結果。相關研究結果于2019年7月25日在線發表在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Repressive Ge
時至歲末,轉眼間2019年已經接近尾聲,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20年,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里,科學家們在機體衰老研究領域取得了很多顯著的成果,本文中,小編就對本年度科學家們在該研究領域取得的重磅級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圖片來源:Fouquerel et al. (2019). Mol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南洋理工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生活在腸道中的微生物或能改變機體的老化進程,這或有望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基于食物的新型療法來減緩機體的衰老。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都與其體內多種微生物互相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來自索爾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示了一種長壽激素如何幫助出生時線粒體發生多種突變的小鼠在其年輕時候維持機體代謝的自我平衡,相關研究或為開發治療人類線粒體及代謝疾病相關的新型療法提供幫助。 研究者Ronald Evans教授指出,本文研究或可幫
全谷物飲食 曾發表在《JAMA內科學》雜志上的一篇文章提到,食用全谷物飲食可能有助于延長壽命,并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相關死亡風險。這是一項眾多研究全谷物飲食與提高壽命,包括心血管疾病相關死亡風險關系的大型研究之一。 研究人員觀察了兩個大型的隊列,包括約7.4萬名參與了“護士健康研究”的女性,以
圖片來源:網絡 在最新一期的《PNAS》期刊上,來自于布朗大學的科學家們最新發現,果蠅體內Sirt4蛋白的表達受到抑制時,會導致其壽命縮短。相反,一旦上調Sirt4蛋白,則可以延長果蠅的壽命。 更重要的是,缺乏Sirt4蛋白會增加果蠅對饑餓的敏感性、降低其生育和活動能力,以及無法調用身體內存儲的
日本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中風》雜志上報告說,他們發現如果讓一種長壽基因在腦內更加積極地發揮作用,就可預防腦梗塞引發的血管性癡呆。 血管性癡呆是由缺血性中風、出血性中風等腦血管疾病所致的嚴重認知功能障礙。 日本國立循環器官疾病研究中心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報告說,SIRT1是一種去乙酰化酶,與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