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出席國新辦新聞發布會,針對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向大家介紹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等方面情況。出席發布會的還有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司長趙英民先生、環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長趙華林先生、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站長羅毅先生。 吳曉青表示,近日,《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修訂工作已經圓滿完成。他說,2008年1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立項修訂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尤其是近年來我國部分地區連續出現灰霾天氣,新聞媒體和公眾熱切盼望盡快頒布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將PM2.5納入常規監測范圍。 吳曉青說,與現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相比,新的標準強調以保護人體健康為首要目標,調整了環境空氣功能區分類方案,進一步擴大了人群保護范圍。標準體現了調整、增設、收嚴、更新8個字。 此外,還調整了污染物項目及限值,增設了PM2.5平均濃度限值和臭氧八小時平均濃度限值;收緊了PM10等污染物的濃度限值,收嚴了監測數據......閱讀全文
2月17日,環保部印發《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二五”發展規劃》,詳情如下: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部各派出機構、直屬單位: 環境保護標準是我部落實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重要手段,是支撐環境保護各項工作的基礎。為不斷完善環
11月16日,環境保護部對外通報,各方高度關注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即日起向全社會第二次公開征求意見。 據悉,二次征求意見稿的最大調整是將PM2.5、臭氧(8小時濃度)納入常規空氣質量評價,并收緊了PM10、氮氧化物等標準限值,提高了監測數據統計有效性要求。 至此,熱議多時的PM2
將于2016年開始在全國實施的PM2.5(粒徑小于2.5微米的細微塵顆粒)監測,就像一把懸于環保部門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經濟參考報》記者獨家獲悉,正在制定中的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十二五”規劃,即將對復合型大氣污染的三大源頭———煤炭燃燒、石油燃燒和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有明確說法
近期,被稱為“灰霾元兇”的空氣污染物PM2.5(又稱“可入肺顆粒物”)受到公眾廣泛的關注,包括上海、南京等許多城市均開始嘗試發布PM2.5監測數據。北京市環保局日前也表示,計劃在春節前,首先開始實時發布包括PM10在內三項常規污染物的每小時濃度,并同時公布PM2.5的研究性監測數據,供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從16日起向全社會第二次公開征求意見,二次征求意見稿的最大調整是將近期社會公眾普遍關心的PM2.5等納入常規空氣質量評價,這將有望改變公眾對空氣環境感受與官方監測結果背離的局面,使得PM2.5發布有據可依。 PM2.5污染頻繁發生 今年入秋以來,北京等城市接連出
11月1日,國家環保部發布了《環境空氣PM10和PM2.5的測定重量法》,首度對PM2.5測定方法進行規范。11月16日,環保部相關負責人通報,《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于當天起開始向全社會第二次公開征求意見,最大調整是將PM2.5、臭氧8小時濃度納入常規空氣質量評價,將于2016年開始在全國實施的P
11月16日,一場題為“企業家精神與生存困境”的論壇上,嘉賓潘石屹調侃了幾句:最近,因為我盯著PM2.5指標不放,有關部門就上門了。他們說,潘總,您看您挺有錢,也有粉絲,管這事兒作甚?我說,這是健康,比錢和粉絲都重要。話音一落,全場傳來笑聲、掌聲。 強烈的呼聲得到了一些回應。同一天,
我國修改空氣質量標準 提高“藍天門檻”――環保部科技標準司負責人就《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公開征求意見情況答記者問 新華網北京11月16日電(記者 顧瑞珍)《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從16日起向全社會第二次公開征求意見。記者就社會各界普遍關心的標準修訂相關問題,專訪了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負責人。
不久前,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發布。在新標準出臺之前,公眾對PM2.5的關注日益高漲,寄希望新標準能喚回清新的空氣。然而,新標準有如此威力嗎?與國際通用標準相比,是否還存在差距?要實現全面達標需要付出怎樣的努力?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走訪了有關人士。 新標準與國際“低
資料圖:12月22日,山西太原,民眾在霧天里晨練。在12月21日舉行的2012年中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環保部部長周生賢表示,明年起,北京、天津、河北和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將開展PM2.5和臭氧監測。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中國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12月30日主持召
2月27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介紹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
一、項目類型和意義說明 為對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出現的一些重大管理問題快速做出反應,為黨和政府高層科學決策及時提供政策建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特別設立了管理科學部主任基金應急科學研究專款項目(以下簡稱“應急研究項目”),主要資助在已有相關科學理
10月底,北京連日出現大霧灰霾,引起了公眾對質量的憂慮,紛紛將目光投到了美國駐華大使館公布的PM2.5數據上,因為這一數據已經表明,北京空氣質量超過危險的程度,甚至達到有毒害的水平。但北京市環保局同期的數據顯示,當日北京的空氣污染水平為“三級輕微污染”。 “為什么我們的數據與美國
減排污染物才是硬道理關于《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所關注的話題 ■保護公眾健康是這次標準修訂工作最重要的原則和目的,鼓勵各地主動提前實施新標準。 ■目前為止,全國尚未有一個省份制訂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地方環境質量標準的制定權長期空置。 ■機動車污染已經成為國內大中城市的主要污染貢獻者。
將于2016年開始在全國實施的PM 2.5(粒徑小于2.5微米的細微塵顆粒)監測,就像一把懸于環保部門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記者獨家獲悉,正在制定中的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十二五”規劃,即將對復合型大氣污染的三大源頭――煤炭燃燒、石油燃燒和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有明確
2010年12月21日,上海外灘被霧霾所籠罩。當天,全市大部分地區出現了輕度污染的霧霾天氣。 對頻受惡劣空氣侵害的中國人來說,這是一則被忽略的重要消息。 在經歷了14年的等待后,指導中國空氣質量控制的風向標――《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終于迎來了大修的可能。自1996年制定以來,這是該
進入12月,不斷有城市宣布從某一天開始公布空氣質量監測數據。此舉源于一個時間節點――按照全國統一部署,今年年底之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共74個城市,都要按照空氣質量新標準要求,開展監測并發布數據。 大限將至,這些城市準備好了嗎,能夠保證數據真實
迷霧籠罩下的黃浦江 霧霾天里的北京高速路 10月底,PM2.5闖入我們的生活。兩個月后的12月21日,環保部公布PM2.5和臭氧監測時間表,直轄市及省會城市明年將測PM2.5。一些地方,目前開始采購相關監測設備。2016年1月1日,全國各地都將按照新
PM2.5詳解 性狀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發絲粗細的1/20。 通常把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稱為PM10,又稱為可吸入顆粒物或飄塵。其粒徑主要是小于10微米的微粒。 據《南方都市報
8月底的環保部常務會議,對《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修訂情況進行匯報。 根據今年年初征求公開意見的該標準修訂版,將增加臭氧8小時監測值;PM2.5可吸入顆粒物尚未列入新標準,但開始作為各地指標的參考值。這是目前國內空氣質量指標最具爭議的兩個指標。 據了解,修訂仍處于征求意見階段,新標準最終有可能在
從7月1日起,南京市環保局網站正式向社會發布了PM2.5數據。圖為環境監測人員在調試空氣自動監測儀器。 6月初的江蘇省南京市,城西干道正緊鑼密鼓地進行改造施工,綿延6公里長的"戰線"上,爆破、拆除、清運、開挖,每一步都會產生大量揚塵。 作為南京市9個大氣國控點之一的草場門點
1月31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王業耀介紹國家環境監測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心的問題。 全國整體空氣質量大幅改善 劉友
今日,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修訂工作相關情況。吳曉青表示,新標準僅僅與世界“低軌”相接,要正確實現與WHO提出的指導值接軌,我們國家還將有更長的路要走。 吳曉青解釋說,2月29日,環境保護部和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布了《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與
10月23日19:00,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辦第八場集體采訪,邀請福建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朱華、河北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高建民,遼寧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張麗華,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胡冠九,湖南省張家界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中心站分析室主任黃斌接受采訪。 5位環保領域的十九大代表,圍繞“打好生
隨著PM2.5的下降,灰霾天氣將會漸漸遠離城市。 本周三,環保部公布了我國第一部綜合性大氣污染防治規劃――《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規劃》從國家的層面,首次提出提出,到2015年,重點區域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下降5%,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復合型污染
“我國目前執行的大氣環境質量標準是經過2000年調整后的GB3095—1996國家標準。多年未修訂的空氣質量標準已遠遠不能適應保護人體健康、生態環境和公眾福利的需求。” 10月9日,由中科院老科技工作者協會主辦的調整空氣質量標準研討會在北京市海淀區政府召開。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
一腳油門尾氣漂,世人皆知霧霾來。誰是真正的“馬路殺手”?重型卡車當之無愧,重卡被公認為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貨運方式。 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在環保部例行記者會上曾公開表明,近年來,我國部分城市的空氣開始呈現出煤煙和機動車尾氣復合污染的特點。北京、上海、杭州、廣州和深圳的機動車排放成為
按照環境保護部在全國范圍內分步監測和報告PM2.5的計劃,北京等直轄市和各地省會城市將從今年開始對PM2.5進行監測和公開報告,引發媒體的廣泛關注。今年是“十二五”的第二年,新年伊始,許多地方結合自身實際出臺了綠色環保新政。此外,2012年1月1日起,我國新的車船稅法正式實施,其中涉及新能源汽車
在北京第十三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上,參展商工作人員在介紹PM2.5監測系統。 如今,國內環保產業的熱度絲毫不亞于酷熱難當的天氣。這從剛落下帷幕、為期四天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以下簡稱“環保展”)中可見一斑。 作為推動環保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本次環保展吸引了包括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