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可再生能源,人們總會先想到太陽能、風能,最后才能想到生物質能源。長期以來,生物質能源雖被納入可再生能源之列,卻始終發展得“不溫不火”。如今,我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生物質的利用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5月8日至9日,香山科學會議第625次學術討論會上,科學家建議,生物質應從傳統的能源利用方式變成資源,并協同解決其中的一些基礎科學問題,同時,國家應高度重視生物質高值利用,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設立“生物質高效綜合利用”專項,系統開展多聯產技術創新和工程示范推廣。換個思路謀發展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持續、高速增長的時期。很快,化石能源短缺問題出現,并為生物質能源提供了發展空間。 在此背景下,21世紀的最初15年,生物質利用的基礎科學研究、技術研究、轉化應用、裝備研發都成為國家計劃支持的重點,一系列重大項......閱讀全文
基于能源作物和農村廢棄物發展生物能源可以一舉三得:其一,減少化石能源使用量及其造成的大氣污染;其二,為振興農村經濟開拓一條新渠道;其三,改善農村環境。本文就歐洲發展生物能源的經驗作了一些梳理和總結,希望能對國內生物能源的發展提供一點借鑒。 農民變身能源供應商 在德國,生物能源村已經不
能源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必需品。化石資源的過度消耗引發石油短缺和氣候變暖,已成為影響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尋找石油替代產品成為全球共識。來源于生物質的能源具有環境友好和可再生性,在滿足未來社會能源需求,特別是交通燃料需求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時在推動化學工業可持續發展中將發揮重要作用,必將引領世
現代生物能源技術的出現和發展,給人類解決能源問題提供了新的、可持續的綠色途徑,但發展生物能源必然需要消耗大量的糧食,因此相對于糧食安全來說,無疑是一件風險與機遇并存的事,至今,世界各國對此看法不同并存有較大的爭議。那么如何在發展生物能源的同時,兼顧糧食安全呢?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專家正在開
4月24日至29日,本年度最具國際影響力的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領域的專業盛會在大連世博廣場召開。本次會議囊括了第一屆生物能源大會、第一屆海洋生物技術大會、第四屆工業生物技術大會、第二屆中國大連DNA及基因組活動周、第二屆工業酶與生物催化大會、第二屆石油微生物大會及第二屆中國大連國際生
2012年12月29日,國務院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2〕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2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發展改革委《生物產業發展“十一五”規劃》(國辦發[2007]23號,以下簡稱《規劃》)。這是我國第一次將生物產業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產業進行整體規劃部署。為便于公眾更好地理解《規劃》的有關內容和精神,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曉強接受了有關媒體的采訪。 &nb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表示,國外紛紛將生物能源提到新的戰略高度,正在緊鑼密鼓地加大對纖維素乙醇等先進生物燃料的投入,技術進展迅速。而中國至今對生物能源的認識尚不清楚,重視不夠。如此下去,在這場全球科技攻關中中國肯定是輸家。因此,石春元呼吁:“應盡快明確生物能源在‘三
受利比亞等國動蕩局勢影響,今年3月以來,國際原油價格一直在每桶100美元高位上動蕩徘徊,5月27日,倫敦布倫特原油價格又越過每桶115美元,發展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顯得更為緊迫。近日,記者就此采訪了廣西科學院院長黃日波。 記者:作為國家非糧生物質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非糧生物質酶解國家重點
隨著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多和環境污染的不斷加劇,“看上去很美”的“碳零排放”生物質能源,為何一直長不大?從7月4日召開的第五屆中國國際生物質能大會上獲悉,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和農業部正多方推進生物質能利用。 據介紹,國家發改委將繼續以秸稈綜合利用為核心,實施秸稈氣化、秸稈清潔能源運營、秸稈固
一個將對人類健康、糧食、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物產業,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它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第四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在濟南召開之際記者采訪了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勝利教授。 楊勝利,著名生物技術專家, 國家“863”計劃生物技術與
關于印發十二五現代生物制造科技發展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計〔2011〕58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單位,各有關單位: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指導現代生物制造科技發展,加
一、2006年生物產業發展呈現“四快”特征 一是產業規模快速增長。2006年醫藥工業實現總產值5536億元,同比增長17.9%。其中,生物制品制造業實現總產值418億元,增長21.7%;醫療設備及器械制造業產值448億元,增長27.42%。隨著國家對生物農業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轉基因
【導語】近年來,生物燃料的開發掀起了高潮。以玉米、小麥等糧食為原料的第一代生物燃料,以非糧作物乙醇、纖維素乙醇和生物柴油等為代表第二代生物燃料相繼出現,但鑒于世界嚴峻的糧食形勢,第二代生物燃料遵循不“與糧爭地”,不“與人爭食”的路線,逐漸主導未來生物能源產業的發展方向。 圖片說明:生物燃料
石油靠邊站,讓我們用甘蔗造酒精、用玉米制汽油,夠環保吧?但近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卻給正當紅的生物能源當頭潑下一盆“冷水”:該組織最新發布的《生物能源的潛在風險和潛在效益并存》報告指出,如無適當的行動、政策和目標保障,發展生物能源就可能演變出在“環保”的名義下,繼
198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Hartmut Michel:生物燃料是一個壞主意 Hartmut Michel是一個有使命感的人。在對有關生物燃料的炒作感到忍無可忍后,這位諾貝爾獎得主開始努力說服人們:從產出來看,生物燃料是沒有意義的,通過光伏電池來利用太陽能才是正道。 生物燃料常常被描述為零二
近日,中科院青島能源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并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這標志著中科院青島能源所ZKBH均相加氫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采用液態分子催化成功量產商業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術,
2011年是石油戰事多發的一年。 3月,爆發了由“北約”直接軍事干預的利比亞戰爭,法、英、意等幾個歐洲國家不惜投入巨額軍費而積極參與,重要原因是保護英國BP、法國道達爾、意大利埃尼等石油巨頭在利比亞的利益和保障本國的石油供應。7月,南蘇丹獨立,美歐等在蘇丹問題上
中國政府網1月6日披露,國務院日前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生物產業發展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013—2015年,生物產業產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同時,推動醫藥產業集中度提升,力促形成一批年產值超百億元的企業。 提高醫藥產業集中度 《規劃》對
國務院近日下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到2020年,把生物產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等目標。根據這份規劃,2013至2015年,生物產業產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同時力促形成一批年產值超百億元的企業。到2015年,我國生物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工業增加值率顯著
國務院近日下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到2020年,把生物產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等目標。根據這份規劃,2013至2015年,生物產業產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同時力促形成一批年產值超百億元的企業。到 2015年,我國生物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工業增加值
來自美國生物再生能源國家實驗室,生物科學與化學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將不同的顯微成像方法結合起來,深入解析了生物質(biomass)細胞壁和酶消化能力之間的關聯,獲得了一項重要的研究突破,這一突破將有助于優化糖生產,以及降低生物燃料的成本。相關成果公布在Science雜志上。 文章的第一作者和
在第四屆中國工業生物技術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楊勝利就生物煉制與生物經濟的相關問題接受了《科學時報》記者的采訪。 本世紀末會形成生物經濟 記者:生物經濟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它包含哪些方面的內容? 楊勝利:上個世紀9
發改委網站2011年10月20日刊文,由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務部、知識產權局聯合研究審議的 《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11年度)》,現予以發布。《指南》確定了當前優先發展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先進能源、現代農業、先進制造、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海洋、高技
目前的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究竟是什么狀況,有什么樣的發展前景?《科學時報》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原校長石元春,中國科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局副局長、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研究員朱禎,以及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黃季焜。 生物產業不是泡沫 生
“根據諾維信與麥肯錫公司最新研究結果,到2020年生物燃料行業將有能力為中國替代3100萬噸汽油消費,減排約9000萬噸二氧化碳。更重要的是,這個產業能為中國帶來320億元的國民收入,相當于創造600萬個工作機會。”4月18日,正在參加博鰲論壇的全球最大工業酶制劑生產企業丹麥諾維信公司首席執行官
根據新華網7月11日報道,第五屆東盟與中日韓糧食安全合作戰略圓桌會議11日在哈爾濱落幕。與會官員、專家表示,在“10+3”框架下,糧食安全是第一位的,必須首先保障糧食安全,然后再考慮發展可持續的生物能源,不能出現“與人爭糧、與糧爭地”的情況。 東盟與中日韓經濟蓬勃發展,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
本周以來,在新能源汽車熱潮的助推下,燃料電池概念強勢來襲,wind燃料電池指數更是連續兩個交易日收出放量長陽。而隨著燃料電池炒作熱潮的逐步蔓延,圍繞燃料電池的相關概念也進入細化階段,其中生物燃料就悄然進入投資者的視線中。消息面上,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生物傳感技術團隊在基于細菌表面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就《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答記者問 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黨中央、國務院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是對未來產業結構調整和科技發展做出的方向性重大戰略部署。去年7月,國務院發布了《“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了2020年將戰略性
目前現代農業發展存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環境安全、經濟安全等問題,生物技術有望成為解決這些問題的重要途徑。國內外提出了各種農業發展模式,如石油農業、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綠色農業、都市農業、設施農業、精準農業和現代農業等等,但都沒有將生物技術和現代農業進行統籌考慮,也沒有形成真正的
據上證報資訊統計,本周以來美生物燃料公司集體大漲。KiOR Inc、Biofuel Energy累計周漲幅達98.78%、100.96%,前者是將多種碳纖維生物質轉化為優質纖維質汽油和柴油,后者主營乙醇及其關聯產品。另一家生物燃料廠商Pacific Ethanol,隔夜股價創出近期新高,